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7例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龙 张尊胜 程言博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初次诊断烟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烟雾病的发病年龄、性别和伴发疾病的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发病... 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初次诊断烟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烟雾病的发病年龄、性别和伴发疾病的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39.2岁,其中男性患者为33.6岁,女性为41.5岁,不同性别患者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性别患者间临床表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男女患者比例1:2.38,发病频数分布拟合优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x2=4.481,P=0.034);患者起病形式为缺血性卒中表现者占59.25%;本组中3例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占11.11%;40.74%患者合并高血压。结论本组成人烟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受累血管可以合并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烟雾病 回顾分析
原文传递
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与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胡玉婷 朱本亮 +1 位作者 魏秀娥 袁勇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与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神经内科卒中注册登记的5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OCSP分型标准和TOAST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入院后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分析不同分型脑梗死与两...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与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神经内科卒中注册登记的5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OCSP分型标准和TOAST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入院后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分析不同分型脑梗死与两指标之间的的关系。结果 OCSP分型各亚型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水平差异均不明显,TOAST分型中LAA亚型Hcy水平高于SAO、CE亚型,SAO、CE、SUE亚型Hcy水平高于SOD亚型,LAA亚型、SAO亚型UA水平高于CE亚型、SOD亚型,差异均明显。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水平对OCSP分型的提示作用有限,对TOAST分型有提示作用,两种分型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指导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血尿酸 脑梗死 OCSP分型 TOAST分型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兰琴 魏秀娥 +1 位作者 荣良群 朱本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39例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检查;根据颈部血管超声分为斑块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比较2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脑梗死患者颈...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39例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检查;根据颈部血管超声分为斑块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比较2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85.61%,不稳定组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性别、糖尿病史、吸烟患者比例与稳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密切相关,高水平的CHOL、TG、HCY、FIB,低水平的HDL-C及糖尿病史、吸烟史促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演变为不稳定斑块,故积极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声检查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稳定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缩短院内延迟在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胡玉婷 杨楠 +4 位作者 魏秀娥 付家亮 朱本亮 荣良群 杨华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4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卒中绿色通道建立,缩短院内延迟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8月本科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接诊后进入卒中绿色通道,在4.5 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 目的:探讨通过卒中绿色通道建立,缩短院内延迟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8月本科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接诊后进入卒中绿色通道,在4.5 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评价就诊至溶栓时间,溶栓前、溶栓后2 h、14 d NIHSS 评分,溶栓后90 d mRS 评分,并分析危险因素与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结果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从接诊至溶栓治疗的平均时间为(62.6±11.7)min,60 min 内接受溶栓治疗24例(47%),44例完全或部分好转出院,院内延迟时间(DNT)〈62.6 min 组和〉62.6 min 组的 NIHSS 和 mRS 评分的差异明显(P 〈0.05),即 DNT≤62.6 min 组预后较好。结论卒中绿色通道建立可有效缩短院内延迟时间,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机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延迟 脑梗死 静脉溶栓 卒中绿色通道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华 杨森 +2 位作者 王虎 朱本亮 魏秀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2期59-60,共2页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梗死的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加重脑功能损害,提示预后不良。本文分析我院2009-01—2012-06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关键词 脑梗死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针刺调节脑缺血再灌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卜渊 耿德勤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曾因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8-291,279,共5页
为了解针刺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情况 ,本文对近几年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 ,发现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多种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均有调节作用 ,总的说来 ,针刺可抑制促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 ,而促进抑细胞... 为了解针刺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情况 ,本文对近几年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 ,发现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多种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均有调节作用 ,总的说来 ,针刺可抑制促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 ,而促进抑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调节 脑缺血 再灌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脑梗塞再发作与治疗措施和梗塞部位关系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许东升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2期69-70,共2页
脑梗塞是复发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国外研究表明首次脑卒中后有20%~40%的患者在5年内再发作。国内报道脑梗塞的年复发率为4%~14%。再发作后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明显提高。既往关于脑梗塞危险因素的研究颇多,而对脑梗塞再发作因素的探... 脑梗塞是复发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国外研究表明首次脑卒中后有20%~40%的患者在5年内再发作。国内报道脑梗塞的年复发率为4%~14%。再发作后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明显提高。既往关于脑梗塞危险因素的研究颇多,而对脑梗塞再发作因素的探讨不多。许多文献提示再发作可能与临床治疗措施有关,也可能与脑血管的病理生理特征有关。本文旨在探讨脑梗塞再发作与药物治疗和梗塞部位关系,以指导治疗和预防。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再发作 治疗 梗塞部位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高龄大鼠大脑皮质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卜渊 徐兴顺 +2 位作者 葛巍 耿德勤 曾因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高龄大鼠大脑皮质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 血管阻断 ( 4 VO)方法制备SD高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 +电针组... 目的 :观察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高龄大鼠大脑皮质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 血管阻断 ( 4 VO)方法制备SD高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 +电针组。假手术组动物仅烧灼双侧翼小孔内椎动脉 ,但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 ,电针组在缺血再灌注后立即予电针治疗 ,以后每天 1次。在缺血再灌注 3天 ( 72hr)后将大鼠处死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大脑皮质P5 3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5 )。缺血再灌注 +电针组大鼠大脑皮质P5 3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5 )。结论 :电针可明显减少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高龄大鼠大脑皮质P5 3蛋白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脑皮质 P53蛋白 表达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永海 赵莲花 +2 位作者 赵辉 沈霞 张尊胜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6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胎鼠皮质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取孕龄15d Sprague-Dawley(SD)胎鼠皮质细胞培养为神经干细胞;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24只健康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 目的探讨胎鼠皮质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取孕龄15d Sprague-Dawley(SD)胎鼠皮质细胞培养为神经干细胞;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24只健康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缺血移植组,在移植后2周、4周依据Garcia的18分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行脑灌注固定取材,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迁移和整合情况。结果用胎鼠皮质培养的细胞nestin表达阳性;缺血移植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P<0.05);缺血移植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能够检测到存活的BrdU阳性细胞,移植后4周时可见移植细胞向周围迁移、分化、参与血管形成,并可见梗死区边缘微血管明显增生;缺血移植组大鼠脑GFAP阳性细胞数较缺血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分离、培养胎鼠皮质细胞Nestin表达阳性,即是大鼠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能在脑缺血大鼠脑内存活、迁移、分化,并且对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移植 脑缺血
原文传递
“醒脑开窍针剌法”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新华 荣良群 +3 位作者 魏秀娥 杨森 朱本亮 张馨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4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剌法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醒脑开窍针剌治疗与传统针剌组进行疗效对照。结果醒脑开窍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剌法疗效显著,可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临床研究 醒脑开窍针剌法 脑血管病患者 临床疗效 疗效对照 针剌治疗 疗效显著 生存质量 传统组 致残率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耿德勤 杨巧云 +5 位作者 李智勇 阎蕾 李继珍 曹金霞 樊红彬 董瑞国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7年第3期-,共3页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cy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81.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经治疗后两组Hcy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吉兰-巴雷(GBS)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4例重症GBS机械通气早期EN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影响早期EN疗效...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吉兰-巴雷(GBS)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4例重症GBS机械通气早期EN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影响早期EN疗效及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例重症GBS机械通气早期EN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针对早期肠内营养6个关键环节进行循证,制定流程及规范性操作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及相关并发症指标。结果:治疗7,14 d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等营养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反流、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重症GBS机械通气早期EN患者,能够改善营养状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效减少肠内营养支持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机械通气 循证护理 肠内营养
下载PDF
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新华 魏秀娥 +4 位作者 荣良群 杨森 朱本亮 胡玉婷 董波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11期979-980,共2页
目的观察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32例)比较,评估急性期、静止期和后遗症期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 目的观察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32例)比较,评估急性期、静止期和后遗症期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经筋透刺 刺络拔罐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玉成 刘永海 +1 位作者 张尊胜 沈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缺血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和缺血骨髓基质细...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缺血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和缺血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分别在移植后7d和14d行脑灌注固定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脑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及凋亡细胞数。结果缺血移植组各时点的凋亡细胞数均少于缺血对照组(P<0.01),缺血移植14d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移植7d组(P<0.01),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P<0.05)。缺血移植组Bcl-2表达显著高于缺血对照组(P<0.01)。缺血移植组Bax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P<0.01)。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局灶性脑缺血 凋亡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2B特异性拮抗剂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桂云 张伟 +2 位作者 叶新春 赵秋宸 沈霞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2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单位2B(NR2B)特异性拮抗剂(Ro 25-698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7 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Ro 25-6981组(HIBD前2 h,腹腔注射Ro 25-6981...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单位2B(NR2B)特异性拮抗剂(Ro 25-698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7 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Ro 25-6981组(HIBD前2 h,腹腔注射Ro 25-6981 10 mg.kg-1)、HIBD组(HIBD前2 h,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和假手术组(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不结扎)。采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检测SVZ Nestin表达量及BrdU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HIBD组12h后Nestin表达量开始增多,48 h达峰值,之后缓慢下降;与其相比,Ro 25-6981组在12 h和24 h时下降明显(P<0.05)。HIBD组BrdU阳性细胞数在缺氧缺血3 h后缓慢上升,72 h达高峰;与其相比,Ro 25-6981组在各时间点BrdU阳性细胞表达均有所下降,以24、48和72 h减少明显,尤以72 h为著(P<0.05)。结论:Ro 25-6981能够降低HIBD新生大鼠SVZ Nestin的表达及Brdu阳性细胞数,对SVZ NSCs增殖起抑制作用,提示NR2B参与并促进HIBD引起的SVZ NSCs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2B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脑室下区 神经干细胞
原文传递
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秀娥 荣良群 耿德勤 《临床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 β 七叶皂甙钠对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 40例急性面神经炎的患者 ,平均年龄 ( 4 0 12± 9 2 8)岁 ,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 β 七叶皂甙钠 2 0mg +NS2 5 0ml静滴 10天 ;B组给予地塞米松 10mg +NS2 5 0ml静滴 1... 目的 :探讨 β 七叶皂甙钠对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 40例急性面神经炎的患者 ,平均年龄 ( 4 0 12± 9 2 8)岁 ,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 β 七叶皂甙钠 2 0mg +NS2 5 0ml静滴 10天 ;B组给予地塞米松 10mg +NS2 5 0ml静滴 10天。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面瘫恢复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β 七叶皂甙钠对急性面神经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七叶皂甙钠 治疗 急性面神经炎 地塞米松 副作用
原文传递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为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玉成 刘永海 +1 位作者 张尊胜 沈霞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为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作用。方法取成年大鼠BMSCs,分别以BDNF和BDNF+RA(维甲酸)作为诱导物诱导,于诱导3d、7d后行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为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作用。方法取成年大鼠BMSCs,分别以BDNF和BDNF+RA(维甲酸)作为诱导物诱导,于诱导3d、7d后行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诱导3天后BDNF和BDNF+RA诱导组均有大量Nestin染色阳性细胞,BDNF+RA组阳性率高于BDNF组(P<0.01)。NSE、GFAP免疫阳性细胞在诱导3d后也有少量表达。诱导7天后BDNF和BDNF+RA诱导组Nestin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与诱导3天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NSE、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与诱导3天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BDNF+RA组阳性率高于BDNF组(P<0.01)。结论联合应用BDNF与RA可提高BMSCs神经转化,并促进其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细胞分化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首发缺血性卒中高危患者出院后多学科疾病管理模式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杨 邵爱艳 +7 位作者 孙颖 周莉 董海芳 钱苏 曹向阳 李明超 王丽君 程谦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年第1期40-42,共3页
218例缺血性卒中首发、高危患者出院后随机分成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行多学科疾病管理模式、对照组行普通管理模式管理.管理6个月后,管理组患者功能独立测定(FIM)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分别... 218例缺血性卒中首发、高危患者出院后随机分成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行多学科疾病管理模式、对照组行普通管理模式管理.管理6个月后,管理组患者功能独立测定(FIM)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9±28)与(81±26)分和(13.9 ±5.6)与(16.1 ±6.9)分(均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分别为(131±17)与(137 ±23)mmHg(1 mmHg =0.133 kPa)和(81 ±10)与(85±15) mmHg(均P<0.05);LDL-C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54 ±0.75)与(2.81 ±0.65) mmol/L(P =0.01);再入院患者数亦明显减少(P=0.04).提示对高危卒中患者提供多学科疾病管理模式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危险因素控制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疾病管理
原文传递
急性脑血管病血糖、糖化蛋白测定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俊华 庄柏翔 《新医学》 1995年第6期291-292,共2页
观察无糖尿病史的ACVD95例。通过糖化蛋白的测定,发现其中有10例为糖尿病神经病变。余85例结果显示ACVD轻中型者血糖值(5.9±2.4mmol/L)与对照组(5.1±1.3mmol/L)无显著差异,AC... 观察无糖尿病史的ACVD95例。通过糖化蛋白的测定,发现其中有10例为糖尿病神经病变。余85例结果显示ACVD轻中型者血糖值(5.9±2.4mmol/L)与对照组(5.1±1.3mmol/L)无显著差异,ACVD重型者血糖值(8.3±3.9mmol/L)与对照组及ACVD轻中型者有显著差异;脑梗塞组、脑出血组和对照组血糖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是否引起应激性血糖升高,关键在于ACVD病情严重程度,而与ACVD的诊断分类(如脑梗塞、脑出血)无关。故检测ACVD患者血糖、糖化蛋白,能及时通过应激性血糖情况,正确地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血糖 糖化蛋白 测定
下载PDF
Caspases、Bcl-2家族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云 耿德勤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CASPASES BCL-2家族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机理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