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即语文 世界即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学习”解读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崧舟 崔丽霞 《语文教学通讯》 2022年第47期20-26,共7页
“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打破学科边界与局限,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它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结起来,将语文能... “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打破学科边界与局限,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它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结起来,将语文能力与其他学科能力综合起来,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语文课程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 学习任务群 “跨学科学习”
下载PDF
细节蕴涵数学本质思维追求自然天成--以一道数学中考新定义试题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吉儿 郑瑄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22年第4期45-48,共4页
数学试题的研究,不仅是为了应付一场中考,更要注重对细节的质疑深究,以探求数学本质;对思维的追本溯源,以追求自然天成,并由此养成求真务实、崇尚自然的品质.
关键词 细节 数学本质 思维 自然天成
下载PDF
好奇之心 探究之力 品赏之悦--一个新定义问题的探幽之旅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奔 郑瑄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21年第6期24-27,共4页
新定义试题的研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一场中考,更重要的是,呵护学生们对天地万物的好奇之心,培植学生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究之力,从而使他们拥有对大千世界的品赏之悦,以至心灵的快乐和精神的富足,弥足珍贵.
关键词 新定义 好奇 探究 品赏
下载PDF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两指弹出万般音——一场“等线段求证问题”的网络研讨纪实与省思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瑄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20年第7期17-19,20,共4页
网络研讨将时空幻化成亲近的分享与交流.文章撰写的正是微信群中一场精妙的解题品赏与研讨,从一题多解到解题方法背后数学本质的探寻,以及解题教学的辩证思考,希冀提升初中数学的教与学.
关键词 一题多解 数学本质 教与学 网络研讨
下载PDF
中小学生计算思维培育的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10
5
作者 费海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第10期85-88,共4页
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生发"的思维方式,目前已经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板块。随着人工智能社会的演进,培育拥有计算思维的人才显得更为重要与迫切。但计算思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源自于大学教授的计算... 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生发"的思维方式,目前已经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板块。随着人工智能社会的演进,培育拥有计算思维的人才显得更为重要与迫切。但计算思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源自于大学教授的计算思维如何落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计算思维可以如何分解,它的重要板块有哪些,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元素如何照进课堂成为课程资源,又有哪些方法策略在课堂中推进计算思维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中小学信息技术 方法策略 信息技术领域 教学方法 图示法 新元素 教学策略 行动研究 课堂导入
下载PDF
“圆”章起始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8
6
作者 郑瑄 吴增生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9年第11期49-53,共5页
章起始课教学,不仅是对一个新的数学学习内容(圆)的开启,还应站在系统的高度,环顾知识的长河,注重教学的整体性,所谓见森林才见树木;章起始课教学,也应随物赋形,循天而事,顺应数学研究对象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顺应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走... 章起始课教学,不仅是对一个新的数学学习内容(圆)的开启,还应站在系统的高度,环顾知识的长河,注重教学的整体性,所谓见森林才见树木;章起始课教学,也应随物赋形,循天而事,顺应数学研究对象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顺应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走向,自然地展开问题研究的发现和提出;章起始课教学,更应注重逻辑的连贯性和问题的层次性,以构建系统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起始课教学 先行组织者
下载PDF
完善认知·触发行为·提升境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教学例谈 被引量:8
7
作者 麻桂芬 《中小学德育》 2019年第11期51-53,共3页
统编《道德与法治》初中教材凸显生命教育,并在七年级上册设置了专题内容。从研究教材和学生入手,把握学生生命认知的起点、盲点和困惑,才能助其建立“生命”与生活的逻辑联系;进而引领学生聚焦“生命现场”,展开探究与反思,才能不断完... 统编《道德与法治》初中教材凸显生命教育,并在七年级上册设置了专题内容。从研究教材和学生入手,把握学生生命认知的起点、盲点和困惑,才能助其建立“生命”与生活的逻辑联系;进而引领学生聚焦“生命现场”,展开探究与反思,才能不断完善学生的生命认知,出发其生命行为;并借助榜样激发学生的生命追求与向往,不断提升生命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生命教育
下载PDF
也谈“好的例题教学是照亮学生解题的灯塔” 被引量:7
8
作者 郑瑄 沈吉儿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0-45,共6页
《数学通报》2017年第4期,臧华老师撰文“好的例题教学是照亮学生解题的灯塔”,同年《数学通报》第10期,陈延付老师继续撰文“再谈好的例题教学是照亮学生解题的灯塔”.笔者也深深地被此标题所吸引.悉心拜读,抨然心动,共振共鸣,启迪良多... 《数学通报》2017年第4期,臧华老师撰文“好的例题教学是照亮学生解题的灯塔”,同年《数学通报》第10期,陈延付老师继续撰文“再谈好的例题教学是照亮学生解题的灯塔”.笔者也深深地被此标题所吸引.悉心拜读,抨然心动,共振共鸣,启迪良多.二位老师,从高中数学教学的层面,阐述、分享了解题教学的心得,引发笔者从初中数学教学的层面,对解题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回顾、省思和整理,如今也撰文如下,就教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 学生解题 解题教学 例题教学 老师 灯塔 心动
原文传递
课例写作的问题审思与实践改进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成业 李生国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47,共2页
基于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相关课例写作文本的指导分析发现,一线教师在课例写作中主要存在主题不明或过大、事件描述及分析概括失当、理论与实践无法走向“例外”等问题。对此,建议在课例写作中聚焦重要主题做到“小、清、新”,描述事件与... 基于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相关课例写作文本的指导分析发现,一线教师在课例写作中主要存在主题不明或过大、事件描述及分析概括失当、理论与实践无法走向“例外”等问题。对此,建议在课例写作中聚焦重要主题做到“小、清、新”,描述事件与分析概括做到“精、亮、特”,理论提升与实践完善做到“普、实、深”,从而提升课例写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写作 课例写作 教学案例 跨学科主题学习
下载PDF
例谈数学教学中慢与快的辩证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瑄 沈吉儿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25,共5页
朱光潜先生在《人生的艺术化》中这样写道: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的急驰... 朱光潜先生在《人生的艺术化》中这样写道: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的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辩证法 阿尔卑斯 艺术化 汽车 山谷 世界
原文传递
计算归简 分合衍变——计算思维内涵探析与教学创意 被引量:5
11
作者 费海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第20期85-88,共4页
“计算思维”概念自进入教育视野后,备受关注。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计算思维”有不同的理解。一部分教师将“计算思维”视为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大集合,把教学计算机科学概念,如剪贴板、驱动程序、邮件传输等视同计算思维教育的分解;... “计算思维”概念自进入教育视野后,备受关注。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计算思维”有不同的理解。一部分教师将“计算思维”视为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大集合,把教学计算机科学概念,如剪贴板、驱动程序、邮件传输等视同计算思维教育的分解;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将“计算思维”与“程序算法”画上约等号。起初不起眼的微小的理解差异,经过多次迭代,最终会发展成截然不同的实践结果。鉴于此,笔者认为需要追根溯源,透析计算思维的内在要素,追问计算思维教育的最终目的,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生发教学的创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计算机科学 内在要素 程序算法 教育视野 理解差异 教学创意 驱动程序
下载PDF
融合传感器技术 实时显示内能变化
12
作者 吴利文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45,共4页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文章以华东师大版科学教材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为例,将构建学生高阶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切入点,融入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了自制实验教具的...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文章以华东师大版科学教材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为例,将构建学生高阶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切入点,融入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了自制实验教具的创新设计和创新实验教学,实现了本创新实验的操作“一键化”和数据“可视化”,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难点的直观感知和深度思考,贯彻科学核心素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功改变内能 自制教具 创新实验 物理核心素养
原文传递
课标引领指向核心素养——“磁现象”的教学重构
13
作者 周绍杰 吴利文 《物理之友》 2024年第9期42-47,共6页
以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章第1节“磁现象”为例,本文通过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紧密结合学情分析,同时注重探究实践活动的融入,提出一种策略性的教学设计示例,旨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而... 以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章第1节“磁现象”为例,本文通过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紧密结合学情分析,同时注重探究实践活动的融入,提出一种策略性的教学设计示例,旨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 教学设计 初中科学
原文传递
“无中生有”正方形——由益智游戏想到数学教育
14
作者 郑瑄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文章由一款益智游戏的品析,引发对其中蕴含的数学本质的探究与思考,并将其与数学教育相融合进行教学实践,从而获得数学教育的省思和启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数学教育要给学生什么?会用数学的眼光、思维、语言去观察、思考、表达现实... 文章由一款益智游戏的品析,引发对其中蕴含的数学本质的探究与思考,并将其与数学教育相融合进行教学实践,从而获得数学教育的省思和启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数学教育要给学生什么?会用数学的眼光、思维、语言去观察、思考、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将作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游戏 数学思考 教学实践 教育启示
下载PDF
教学要素:高效率课堂生成的落脚点 被引量:4
15
作者 费海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38,共3页
教学要素是指教学设计中所必备的关键性元素。提出教学要素,是尝试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考虑教学设计中各元素的优化策略。当前,一些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文章,对教学片段的分析与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创新比较多,从完整的课堂巾抽取某个教学细... 教学要素是指教学设计中所必备的关键性元素。提出教学要素,是尝试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考虑教学设计中各元素的优化策略。当前,一些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文章,对教学片段的分析与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创新比较多,从完整的课堂巾抽取某个教学细节分析其成败得失,会给他人遭遇类似教学问题处理时以一定的启示。然而,仅关注某个环节、某个过程的处理或发掘某个教学方法的应用,往往会忽略其他教学要素对整堂课的影响,造成课堂教学中的顾此失彼。纵然有某个部分的精彩设计,也难以挽救整堂课失败的命运。因此,笔者认为应综观教学过程发生的各个关键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要素 课堂生成 效率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优化策略 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
下载PDF
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让人“怦然心动” 被引量:4
16
作者 费海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第22期72-73,共2页
人工智能真的来了。那么中小学教育应以怎样的方式迎接?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定位应重在启蒙,消除学生对人工智能的陌生感,增进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体验,不断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更远的未来适应更强大的人工智... 人工智能真的来了。那么中小学教育应以怎样的方式迎接?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定位应重在启蒙,消除学生对人工智能的陌生感,增进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体验,不断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更远的未来适应更强大的人工智能时代,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既然是启蒙教育,那么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就要以“享用”为主,而不是以“开发”为重。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人工智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启蒙教育 中小学教育 学生 课程 应用 生活
下载PDF
以小见大:大概念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深度备课 被引量:4
17
作者 费海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第16期36-39,共4页
信息技术学科大概念是学科知识的高度抽象与凝练,如若缺乏信息技术学科大概念视野,其教学也难以深入核心素养地带。鉴于此,本文梳理了大概念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探讨了大概念视野下的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的新视角,并提出了联结现实、设... 信息技术学科大概念是学科知识的高度抽象与凝练,如若缺乏信息技术学科大概念视野,其教学也难以深入核心素养地带。鉴于此,本文梳理了大概念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探讨了大概念视野下的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的新视角,并提出了联结现实、设置冲突、梳理认知等走向深度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深度教学 备课
下载PDF
刍议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18
作者 陈红 《中学语文》 2024年第2期93-95,共3页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具备助教、助学的价值,还有助于发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灵感与支架。从整体出发,简要分析和概述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具备助教、助学的价值,还有助于发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灵感与支架。从整体出发,简要分析和概述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明确教学评价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中占据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而后,探究寓学于评、精选视角等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举措,凸显出教学评价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评价 多元化
下载PDF
教师课例写作的审思以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
19
作者 许志毅 吴成业 《今日教育》 2024年第7期52-55,共4页
每年各级部门展示与评选出来的优质课,以及各级教研机构与各学校教研组通过课例研究产生的“公开课”与“研究课”,都凝聚着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越来越多的教师围绕优质课、“公开课”“研究课”进行课例写作,在各类征文评比中... 每年各级部门展示与评选出来的优质课,以及各级教研机构与各学校教研组通过课例研究产生的“公开课”与“研究课”,都凝聚着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越来越多的教师围绕优质课、“公开课”“研究课”进行课例写作,在各类征文评比中获奖或在各类期刊上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机构 课例研究 主题学习 公开课 中小学教师 优质课 课堂教学 跨学科
下载PDF
整体观下“平行线”教学的再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瑄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32期12-16,共5页
平行线的教学就知识内容而言,似乎直观简明,但进一步深入思考恰能引发我们关于数学教育教学的诸多疑问,并促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面对教学困境、通透理解数学本质,以此获得数学教育教学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 平行线 整体观 疑问 实践 启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