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即语文 世界即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学习”解读 |
王崧舟
崔丽霞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2 |
10
|
|
2
|
细节蕴涵数学本质思维追求自然天成--以一道数学中考新定义试题为例 |
沈吉儿
郑瑄
|
《中学教研(数学版)》
|
2022 |
2
|
|
3
|
好奇之心 探究之力 品赏之悦--一个新定义问题的探幽之旅 |
余奔
郑瑄
|
《中学教研(数学版)》
|
2021 |
1
|
|
4
|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两指弹出万般音——一场“等线段求证问题”的网络研讨纪实与省思 |
郑瑄
|
《中学教研(数学版)》
|
2020 |
1
|
|
5
|
中小学生计算思维培育的路径与策略 |
费海明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17 |
10
|
|
6
|
“圆”章起始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郑瑄
吴增生
|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
2019 |
8
|
|
7
|
完善认知·触发行为·提升境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教学例谈 |
麻桂芬
|
《中小学德育》
|
2019 |
8
|
|
8
|
也谈“好的例题教学是照亮学生解题的灯塔” |
郑瑄
沈吉儿
|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9
|
课例写作的问题审思与实践改进 |
吴成业
李生国
|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例谈数学教学中慢与快的辩证法 |
郑瑄
沈吉儿
|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1
|
计算归简 分合衍变——计算思维内涵探析与教学创意 |
费海明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2020 |
5
|
|
12
|
融合传感器技术 实时显示内能变化 |
吴利文
|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课标引领指向核心素养——“磁现象”的教学重构 |
周绍杰
吴利文
|
《物理之友》
|
2024 |
0 |
|
14
|
“无中生有”正方形——由益智游戏想到数学教育 |
郑瑄
|
《中学教研(数学版)》
|
2024 |
0 |
|
15
|
教学要素:高效率课堂生成的落脚点 |
费海明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6
|
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让人“怦然心动” |
费海明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2017 |
4
|
|
17
|
以小见大:大概念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深度备课 |
费海明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2021 |
4
|
|
18
|
刍议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
陈红
|
《中学语文》
|
2024 |
0 |
|
19
|
教师课例写作的审思以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 |
许志毅
吴成业
|
《今日教育》
|
2024 |
0 |
|
20
|
整体观下“平行线”教学的再思考 |
郑瑄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2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