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啟泽 刘国瑞 陈俊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行磁共振全身弥散扫描患者10例,设置10个原发灶观察区及110个转移灶观察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及反窗,获得三维的磁共振全身弥散图像。阳性区域与常规CT和/或MRI的检查...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行磁共振全身弥散扫描患者10例,设置10个原发灶观察区及110个转移灶观察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及反窗,获得三维的磁共振全身弥散图像。阳性区域与常规CT和/或MRI的检查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对肿瘤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灶及骨转移灶的诊断效果与常规CT和/或MRI一致性良好;而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对实质性脏器转移灶的诊断效果较常规CT和/或MRI稍低,但差异无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对全身各系统的恶性肿瘤原发灶及淋巴结与骨转移灶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 恶性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照相术
下载PDF
心率变化对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关计添 徐小虎 +4 位作者 耿义群 于晓军 程英 郭岳霖 吴仁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率变化对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受检者按心率≤75次/min,75次/min<心率≤115次/min,心率>115次/min分为3组,分别行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选择心动周期的相位窗5%~95%,每间隔5... 目的探讨心率变化对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受检者按心率≤75次/min,75次/min<心率≤115次/min,心率>115次/min分为3组,分别行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选择心动周期的相位窗5%~95%,每间隔5%进行相位窗和重建算法重建。3组图像质量均分为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和不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2类。结果心率≤75次/min组,有94.8%(835/1104节段)的图像可用于诊断;75次/min<心率≤115次/min组,有62.7%(84/134节段)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115次/min组,有47.2%(42/89节段)的图像可用于诊断。结论适当控制心率,稳定心律,可以明显改善64层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冠状动脉 64层螺旋CT 重建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应用技术的初探 被引量:14
3
作者 关计添 徐小虎 +4 位作者 耿义群 于晓军 程英 郭岳霖 吴仁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技术。方法120例受检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64层螺旋CT,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原始采集的图像从心动周期的相位窗35%~85%,每间隔5%进行重建,采用平面重建(... 目的初步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技术。方法120例受检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64层螺旋CT,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原始采集的图像从心动周期的相位窗35%~85%,每间隔5%进行重建,采用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平稳,心率少于80次/分,64层CT对冠状动脉冠节段图像质量可以用于评价,可较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及管壁病变。心率大于90次/分时,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显示欠规整。结论心率平稳且小于80次/分,合理运用重建时相和三维重建技术,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可显示较细节段的冠状动脉,可以比较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心率 重建
下载PDF
1.5T磁共振STIR序列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关计添 耿义群 +3 位作者 程英 郭岳霖 张海都 吴仁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评价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2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69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行1.5T磁共振检查(MRI),磁共振检查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脂肪抑制序... 目的评价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2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69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行1.5T磁共振检查(MRI),磁共振检查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脂肪抑制序列短T1反转恢复成像(Short T1 Inversion-Recovery,STIR)等,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MRI检查在常规(FSE)T1WI序列中显示病灶31例(44.9%),(FSE)T2WI序列中能显示56例(81.2%)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病灶,STIR序列能检出病灶69例(100.0%),病变以STIR序列上表现最明显。结论 MRI能有效显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病变部位及范围,其STIR序列可以准确诊断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STIR序列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下载PDF
颅脑超声与MRI应用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杜俊彬 陈兰妹 +1 位作者 陈佳韵 翟玉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4期538-541,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与MRI应用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所有患儿均行颅脑超声和MRI检查,比较颅脑超声与MRI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结果60例新生儿颅内出...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与MRI应用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所有患儿均行颅脑超声和MRI检查,比较颅脑超声与MRI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结果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中,临床确诊脑实质出血14例、硬膜下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26例。颅脑超声诊断脑实质出血11例、硬膜下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25例。MRI诊断脑实质出血13例、硬膜下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9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16例。颅脑超声与MRI单独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超声与MRI联合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超声与MRI在诊断不同类型新生儿颅内出血中具有较高价值,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超声 MRI 新生儿 颅内出血 诊断
下载PDF
64排CT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关计添 耿义群 +2 位作者 程英 郭岳霖 吴仁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损伤64排CT检查及多平面重建的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7例视神经损伤患者行层厚0.625mm,间距0.625mm的视神经横轴位64排CT扫描,并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层厚1mm,间距1mm的轴位、准矢状位及冠状位,对视神经... 目的探讨视神经损伤64排CT检查及多平面重建的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7例视神经损伤患者行层厚0.625mm,间距0.625mm的视神经横轴位64排CT扫描,并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层厚1mm,间距1mm的轴位、准矢状位及冠状位,对视神经损伤的CT表现进行联合分析。结果 64排CT轴位显示视神经损伤125例,准矢状面显示视神经损伤123例,冠状面显示视神经损伤121例。合并眼眶壁骨折169例,视神经管骨折97例,眼外肌损伤157例,眼球破裂87例,异物残留74例,球后积血36例。结论 64排CT检查可清楚的显示视神经损伤的部位及影像特征,进行准矢状位及冠状位重建可提高视神经损伤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 视神经损伤 多平面重建
下载PDF
^1HMRS检测脑桥代谢物浓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关计添 耿义群 +4 位作者 程英 郭岳霖 张海都 陈若伟 吴仁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1期17-19,53,共4页
目的运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ic,1HMRS)检测,探讨健康成人脑桥的代谢物浓度变化规律。方法 80个健康中国成人,年龄21到60岁,分成四组,每组包含20人,男10人,女10人。运用1HMRSPRESS序列进行扫描。结果... 目的运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ic,1HMRS)检测,探讨健康成人脑桥的代谢物浓度变化规律。方法 80个健康中国成人,年龄21到60岁,分成四组,每组包含20人,男10人,女10人。运用1HMRSPRESS序列进行扫描。结果从21到60岁总的NAA/Cr,NAA/Cr+Cho,Cho/Cr比值分别是2.13±0.07,1.23±0.09,0.81±0.06,和1.81±0.09。脑桥最高代谢物浓度是在41-50岁年龄组。脑桥代谢物浓度和年龄、性别没有相关性。结论健康成人脑桥的NAA/Cr,NAA/Cr+Cho,Cho/Cr比值和年龄、性别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桥 代谢物浓度
下载PDF
眶尖区外伤CT和MRI的诊断及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关计添 耿义群 +3 位作者 程英 郭岳霖 张海都 吴仁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CT和1.5TMRI在诊断眶尖区外伤的价值。方法:53例眶尖区外伤病例行64排CT和1.5T MRI检查。结果:64排CT显示本组眼眶壁全部骨折,视神经损伤32例,眼外肌损伤37例,球后血肿12例。1.5T MRI显示视神经损伤47例,眼外肌损伤51例,... 目的:探讨64排CT和1.5TMRI在诊断眶尖区外伤的价值。方法:53例眶尖区外伤病例行64排CT和1.5T MRI检查。结果:64排CT显示本组眼眶壁全部骨折,视神经损伤32例,眼外肌损伤37例,球后血肿12例。1.5T MRI显示视神经损伤47例,眼外肌损伤51例,球后血肿11例。结论:1.5TMRI检查对外伤性视神经和眼外肌损伤等软组织损伤优于64排CT检查,而64排CT检查对眶壁骨折优于1.5T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 1.5TMRI 眶尖区外伤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 被引量:1
9
作者 关计添 徐小虎 +3 位作者 耿义群 于晓军 程英 郭岳霖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0-102,10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HI/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方法:150例受检者分HR≤75、75~115和大于115次/min组;选择心动周期时相25%~90%,每间隔5%时相进行重建。结果:≤75次/min组的最佳时相为70%~75%,75。115次/mi... 目的:探讨不同HI/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方法:150例受检者分HR≤75、75~115和大于115次/min组;选择心动周期时相25%~90%,每间隔5%时相进行重建。结果:≤75次/min组的最佳时相为70%~75%,75。115次/min组的左、右冠状动脉最佳时相分别为35%~45%,50%~60%和80%~85%,大于>115次/min组的左、右冠状动脉最佳时相分别为35%~45%,80%。90%。结论:适当控制HR,选择最佳时相重建可明显减轻心脏运动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64层螺旋CT 心率 重建时相
下载PDF
不同病理分级儿童脑胶质瘤MR灌注成像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岳霖 张远芳 +2 位作者 饶海冰 郑文斌 刘国瑞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3期346-349,共4页
目的:采用磁共振灌注成像(MR PWI)探讨儿童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血流灌注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5例脑胶质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Ⅰ~Ⅱ级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组)28例,Ⅲ级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组)7例,计算病灶内异常高灌注中心区(... 目的:采用磁共振灌注成像(MR PWI)探讨儿童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血流灌注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5例脑胶质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Ⅰ~Ⅱ级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组)28例,Ⅲ级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组)7例,计算病灶内异常高灌注中心区(a区)、异常低灌注中心区(b区)、负性增强积分(NEI)伪彩图与T1WI增强图上不匹配区(c区)的相对NEI值(rNEI)及NEI伪彩图与T1WI增强图像上病变面积的比值(N/C),分析rNEI及N/C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中a区和c区的rNEI分别为8.39±1.91和5.43±0.52,均大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分别为5.10±2.05和4.05±0.66),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高级别及低级别胶质瘤组NEI伪彩图上异常灌注区面积均大于T1WI增强图像上的异常强化区,N/C分别为1.06±0.11和1.45±0.09,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MR PWI能有效分析儿童脑胶质瘤的血流灌注情况,对儿童脑胶质瘤的浸润范围的界定及术前分级均能有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肿瘤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