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酶与移植物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奕 宁琴 龚非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凝血酶 移植物内皮细胞损伤 移植免疫 同种异体移植
原文传递
虎杖提取物白藜芦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覃 王伟 +1 位作者 陈虹 李彤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细胞凋亡 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庄仕华 李覃 +3 位作者 王伟 李彤 刘中齐 李云明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手术方法及推广应用的价值。方法 (1)采用腹腔镜剥葡萄皮和切除离体动物胆囊方法,探索LC技巧并在临床进行应用;(2)对93 502例胆系疾病患者术前进行胆系及周围相临器官...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手术方法及推广应用的价值。方法 (1)采用腹腔镜剥葡萄皮和切除离体动物胆囊方法,探索LC技巧并在临床进行应用;(2)对93 502例胆系疾病患者术前进行胆系及周围相临器官仔细扫查,根据胆系结石发生部位和病灶的病理改变程度分为LC适应证组80 492例和LC相对困难组13 010例,观察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内结石或其他病灶大小、形态,回声特征及超声彩色多普勒信号,施行LC。结果适应证组8例中转开腹完成手术,LC成功率99.99%(80 484/80 492),相对困难组中963例经中转开腹完成手术,LC成功率92.60%(12 047/13 010);两组LC成功率比较,适应证组高于相对困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93 190例,符合率99.99%(93 190/93 502)。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能减少LC中转开腹手术,对提高LC成功率有一定意义;术前基础训练,术中LC技巧的熟练应用,对缩短LC手术时间和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对荷瘤小鼠IL-6分泌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覃 王伟 李彤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荷瘤小鼠细胞因子IL-6的影响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RT-PCR法检测荷瘤小鼠IL-6的分泌及表达水平。结果Res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上调IL-6,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es通过调节...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荷瘤小鼠细胞因子IL-6的影响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RT-PCR法检测荷瘤小鼠IL-6的分泌及表达水平。结果Res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上调IL-6,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es通过调节IL-6的分泌及其表达水平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白介素6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武警部队战士精索扭转12例诊治体会
5
作者 王伟 李覃 李彤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532-534,共3页
关键词 精索扭转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误诊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彤 崔玉霞 +3 位作者 陆胜德 李覃 陈新莉 岳丹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02-304,插2,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比动态监测在宫外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9例宫外孕患者进行经腹部与阴道二维及CDFI、CDE对比观察,观察宫腔、附件及盆腔情况,对超早宫外孕及不典型宫外孕进行近日...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比动态监测在宫外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9例宫外孕患者进行经腹部与阴道二维及CDFI、CDE对比观察,观察宫腔、附件及盆腔情况,对超早宫外孕及不典型宫外孕进行近日内动态监测。【结果】可清晰显示孕囊与胎芽与原始心搏动86例(26.96%),破裂型95例(29.78%),不典型型138例(43.26%);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78.8%,CDFI91.7%,CDE 98.9%。【结论】二维超声可对宫外孕疑似患者筛选检查,对不典型宫外孕近日内复查,动态监测,必要时可经阴道CDFI、CDE检查,监测附件区混合性包块内及周边的血流信号及流速指数,并结合临床病史、月经史、阴道不规则流血史及尿HCG史和血-βHCG试验,对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和及时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 多普勒超声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碘对小鼠产后甲状腺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小芹 赵树君 +3 位作者 孙富军 田恩江 李兰英 陈祖培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碘对小鼠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PPT)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44只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均饲以低碘饲料(含碘量≤35μg/kg),按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非妊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组8只,采用猪甲... 目的探讨碘对小鼠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PPT)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44只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均饲以低碘饲料(含碘量≤35μg/kg),按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非妊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组8只,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加完全弗氏佐剂复制EAT模型,最终存活6只;NI—PPT组(正常碘)、10HI—PPT组(10倍碘)、50HI—PPT组(50倍碘)各12只,复制EAT模型(方法同非妊娠EAT组)后,与性成熟雄鼠交配,分别有7、6、6只小鼠受孕。4组小鼠分别饮用含KI为0.3、0.3、3.0、15.0mg/L的碘水。妊娠母鼠生产4周后,观察4组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T3、TT4)水平以及脾脏中IFN-γ和IL-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甲状腺组织病理检查示甲状腺内炎细胞浸润,上皮细胞扁平,滤泡萎缩或破坏。非妊娠EAT组、NI-PPT组、10HI—PPT组小鼠的炎细胞浸润程度均低于50HI—PPT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妊娠EAT组、NI-PPT组、10HI-PPT组和50HI—PPT组的血清TPO-Ab水平分别为(14.32±8.85)%、(64.45±10.52)%、(38.46±5.57)%、(90.09±9.98)%,任意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Ab水平分别为(33.74±3.71)%、(29.65±2.06)%、(37.21±3.87)%、(33.87±4.1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84,P〉0.05);血清TT3水平分别为(2.47±0.69)%、(1.57±0.25)%、(1.60±0.28)%、(1.82±0.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96,P〉0.05);非妊娠EAT组、NI—PPT组和10HI-PPT组血清中TT4水平[(99.87±5.97)%、(89.13±7.64)%、(91.05±5.82)%]与50HI—PPT组[(66.68±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维甲 朱雅琴 +1 位作者 于榕 王越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老年女性的多发病,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和骨脆性增加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主要发病机制是机体骨重建失衡。研究表明,在雌激素缺乏的情况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老年女性的多发病,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和骨脆性增加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主要发病机制是机体骨重建失衡。研究表明,在雌激素缺乏的情况下,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可大量产生5种细胞因子,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巨噬细胞一集落刺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白介素-6 雌激素
下载PDF
内皮微粒膜表面标记物的检测与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崔节伟 杨静 孙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67-770,共4页
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是直径小于1.0μm微小囊泡状物质,来源于激活和(或)凋亡状态下的内皮细胞。检测EMP水平是新近提出的一种评估内皮功能损伤的方法。研究显示EMP不仅是内皮受损或激活的标志,本身还在血管性疾病... 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是直径小于1.0μm微小囊泡状物质,来源于激活和(或)凋亡状态下的内皮细胞。检测EMP水平是新近提出的一种评估内皮功能损伤的方法。研究显示EMP不仅是内皮受损或激活的标志,本身还在血管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检测EMP的方法主要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MP表面携带的母体内皮细胞的特异性膜表面标记物(膜蛋白)。不同研究检测的膜蛋白不同,用来定义检测EMP的膜蛋白也没有形成统一规范,文中主要对目前常用于EMP检测的膜蛋白以及它们的检测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微粒 膜蛋白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青蒿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李覃 陈虹 +4 位作者 梅昕 那春祺 韦娜 曹波 白淑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8-854,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青蒿素(artemisinin,Art)体内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研究检测Art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的影响。体内研究中,通过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小鼠模型,分析不同剂量Art对小... 目的初步探讨青蒿素(artemisinin,Art)体内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研究检测Art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的影响。体内研究中,通过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小鼠模型,分析不同剂量Art对小鼠DTH的效应;RT-PCR技术检测Th1和Th2细胞转录因子T-bet及GATA-3的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蛋白的活性表达水平。结果 Art明显抑制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与地塞米松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体内给药后,Art能够减轻DTH小鼠耳肿胀;降低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调节Th1/Th2细胞分化过程中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TGF-β1水平;抑制p38 MAPK的磷酸化活性表达。结论提取自传统中草药的Art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新型免疫调节剂,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免疫抑制 迟发型超敏反应 TH1 TH2 P38 MAPK
下载PDF
早孕妇女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的测定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越 屈野 +1 位作者 陈莉 潘菊芬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早孕 HCG hCG受体 外周血 TH1/TH2细胞亚群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牛秀珑 王越 梁国庆 《医学综述》 2004年第4期209-210,共2页
关键词 TGF-Β TGF-Β受体 信号转导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8
13
作者 毛立群 王越 +2 位作者 杨静 牛秀珑 叶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年第5期507-508,共2页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面临着许多问题,如部分学生重书本理论、轻动手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经费不足等,严重影响着实验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改革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实验内容 教学方法 现代化教学手段
下载PDF
改进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16
14
作者 牛秀珑 王越 梁国庆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1期71-72,共2页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是辅助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探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效果 辅助 沟通理论 实验教学 改进 难点 理论教学 重要环节 实践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小芹 王越 叶路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1期1755-1756,共2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在国内外多所院校中推广、应用和修正.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PBL教学模...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在国内外多所院校中推广、应用和修正.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PBL教学模式中的评价是一种建立在学习目标完成程度上的评价,其重要作用在于能提供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直接反馈,从而使课程制定者能清楚的了解该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并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 以问题为导向 教学方法 专业课程 教育方式 学习目标
下载PDF
Th1型/Th2型细胞因子对人孕早期蜕膜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越 屈野 +1 位作者 毛立群 陈晓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研究Th1型 /Th2型细胞因子对人孕早期蜕膜细胞活性及TGFβ1和PRL分泌的影响。方法 :蜕膜细胞活性采用MTT法进行检测 ,蜕膜组织分泌TGFβ1和PRL的活性分别采用ELISA法和RIA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Th1型细胞因子IFNγ低浓度时 ( 1~ 1... 目的 :研究Th1型 /Th2型细胞因子对人孕早期蜕膜细胞活性及TGFβ1和PRL分泌的影响。方法 :蜕膜细胞活性采用MTT法进行检测 ,蜕膜组织分泌TGFβ1和PRL的活性分别采用ELISA法和RIA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Th1型细胞因子IFNγ低浓度时 ( 1~ 10ng/ml)对蜕膜细胞活性及PRL分泌有促进作用 (P <0 .0 5 ) ,高浓度时 ( 10 0~ 10 0 0ng/ml)则有抑制作用 (P <0 .0 1) ;IFN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 10~ 10 0 0ng/ml)还可抑制TGFβ1的分泌 (P <0 .0 1)。而Th2型细胞因子IL 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 1~ 10ng/ml)可明显促进蜕膜的分泌活性 (P <0 .0 1)。结论 :Th1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型/Th2型细胞因子 蜕膜 转化生长因子Β1 催乳素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教学法初探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静 毛立群 牛秀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6期571-572,共2页
总结免疫学教学的经验,从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给学生生动的教学过程;重视实验课,以实验促理论学习以及注意各学科的交叉,培养学生联系的思维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免疫学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免疫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教学法 学生思维 学科 教学过程 初探 生动 教学手段 免疫学教学 医学免疫学 培养学生
下载PDF
虎杖提取物白藜芦醇的抗白血病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覃 范桂香 +2 位作者 王伟 李彤 袁育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0-345,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HE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观察各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细胞抗凋亡蛋白Bcl-...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HE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观察各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白血病细胞信号转导分子p-STAT3的活性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可以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3种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影响细胞周期分布、减弱STAT3的酪氨酸磷酸化活性。结论白藜芦醇对不同来源的白血病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显著减少STAT3的酪氨酸磷酸化活性,为其进一步应用于白血病的临床治疗积累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细胞凋亡 白血病
下载PDF
青蒿素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覃 陈虹 +4 位作者 韦娜 梅昕 那春祺 刘永峰 胡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探讨青蒿素(Art)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中对Th17和Treg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DNFB致敏和激发制作小鼠ACD模型,局部外涂Art进行干预,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Treg/Th17细胞特异性核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re... 目的探讨青蒿素(Art)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中对Th17和Treg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DNFB致敏和激发制作小鼠ACD模型,局部外涂Art进行干预,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Treg/Th17细胞特异性核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3的磷酸化活性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L-6、IL-17含量、ROR-γt及STAT3的活性表达明显升高,同时Foxp3表达降低。Art明显降低ROR-γt表达、下调IL-6及IL-17水平,同时增加Foxp3表达并促进Treg产生,减弱STAT3的磷酸化活性。结论 Art可能通过调节Treg/Th17免疫平衡,对DN-FB诱导的ACD小鼠发挥免疫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免疫调节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TREG TH17 STAT3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节STAT3抗急性髓性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伟 李覃 +2 位作者 陈虹 郭小芹 牛秀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6-352,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通过何种途径发挥抗急性髓性白血病作用。方法以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asumi-1为研究对象,不同浓度Res作用不同时间,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 目的初步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通过何种途径发挥抗急性髓性白血病作用。方法以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asumi-1为研究对象,不同浓度Res作用不同时间,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计算细胞凋亡率,进而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Bcl-2、Bax表达,应用免疫印迹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等方法检测Res干预前后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s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3的变化。利用白血病小鼠模型以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等方法在整体水平研究Res对动物存活状态及STAT3活性表达的影响。结果Res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Kasumi-1生长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下调Bcl-2/Bax比值以及STAT3的活性水平;此外,Res还能剂量依赖的促进荷瘤小鼠存活、减弱小鼠p-STAT3表达。结论提取自传统中药材的Res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白血病效应,特别是对STAT3信号途径的调控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白血病 信号转导 STAT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