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揭水平 刘翠华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0-95,共6页
反思型教师培训是一种以反思为中介的培训。课题"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明确了反思型教师培训的涵义、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及保障体系,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对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这一热点问题提供... 反思型教师培训是一种以反思为中介的培训。课题"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明确了反思型教师培训的涵义、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及保障体系,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对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这一热点问题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型教师培训 模式 中小学教师
下载PDF
中德数学教材对比分析——以《圆的认识》为例
2
作者 刘家旎 蔡维 +1 位作者 姜瑞欣 邓石磊 《成才》 2018年第3期35-39,共5页
2017年10月31日,在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中德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论坛”上,武汉育才小学“关蓓名师工作室”成员万婕老师与上海德国学校派出的数学老师Hahn,分别以《圆的认识》为主题,进行了一场中德数学教学的“对话”。... 2017年10月31日,在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中德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论坛”上,武汉育才小学“关蓓名师工作室”成员万婕老师与上海德国学校派出的数学老师Hahn,分别以《圆的认识》为主题,进行了一场中德数学教学的“对话”。当天,全市700多名教师旁听了这次数学课。教师们认为中西方教学理念和模式在许多地方可以相互借鉴,并且启发教师们对教学评价、教材对比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的认识》 对比分析 数学教材 中德 小学数学 数学老师 科学研究院 教材比较
下载PDF
中德教材对比分析
3
作者 刘家旎 蔡维 +1 位作者 姜瑞欣 邓石磊 《湖北教育》 2018年第5期45-47,共3页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德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论坛"活动中,我们有幸学习到了中、德两国关于《圆的认识》这一课的不同版本教材。下面,以《圆的认识》为例,比较、分析两国的小学数学教材。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德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论坛"活动中,我们有幸学习到了中、德两国关于《圆的认识》这一课的不同版本教材。下面,以《圆的认识》为例,比较、分析两国的小学数学教材。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在新课标要求下的国内多版教材,以及相同的中华文化背景下的台湾版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有着以下三点共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对比分析 中德 《圆的认识》 数学教学 教材比较 研读教材 文化背景
下载PDF
“情境—探究”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4
作者 刘翠华 黄利刚 《湖北教育》 2005年第12期40-41,共2页
探究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从现实生活和学科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与接受性学习一样是学生... 探究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从现实生活和学科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与接受性学习一样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下面就是在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中总结的一些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指导 接受性学习 学习活动 学科学习 现实生活 学习过程 教育思想 教学过程
下载PDF
在自主中走向和谐——构建“和谐·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旺成 《湖北教育》 2014年第6期16-17,共2页
世间万物,皆有性格。山有山的性格--沉稳,风有风的性格--自由,水有水的性格--灵动。水有固定的结构,却没有固有的形状,逢圆则圆,遇方则方,使其能游刃于万物之中,润物无声。水的这种秉性,暗合了教育规律。教育有固有的规律,即... 世间万物,皆有性格。山有山的性格--沉稳,风有风的性格--自由,水有水的性格--灵动。水有固定的结构,却没有固有的形状,逢圆则圆,遇方则方,使其能游刃于万物之中,润物无声。水的这种秉性,暗合了教育规律。教育有固有的规律,即尊重人的本性,顺应人的成长,但具体方法却千变万化。面对复杂的教育现象,任何试图用一种方法“包打天下”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幼稚的,最终必然徒劳无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和谐 实践 自主 教育规律 人的本性 人的成长 教育现象
下载PDF
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
6
作者 杨从海 黄利刚 《湖北教育》 2007年第11期16-19,共4页
随着数学新课程的推进,数学教学注重联系生活,让很多易使人感觉枯燥的数学知识焕发出生活的气息,这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总是要挖空心思地去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随着数学新课程的推进,数学教学注重联系生活,让很多易使人感觉枯燥的数学知识焕发出生活的气息,这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总是要挖空心思地去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当铺天盖地的生活情境席卷而来时,也出现了一些与新课程不相和谐的“音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情境 联系生活 数学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数学知识 实际教学 创设情境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尊重学生主体需要 创新学校德育内容
7
作者 刘翠华 《湖北教育》 2004年第17期19-20,共2页
未成年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各种新的教育形式和新的价值取向,学校德育工作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重... 未成年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各种新的教育形式和新的价值取向,学校德育工作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在内容上求新,在形式上求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学生 学校德育工作 道德体验 未成年人 学生发展 主体需要 基础教育 奠基 形式 时代背景
下载PDF
谈教师自主发展取向的校本研训活动
8
作者 洪霞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8期20-21,共2页
进行课程改革,使教师从原有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改革的规划者、组织者、实践者和评价者,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主体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课程改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立足校本,研训结合,以研促训,以... 进行课程改革,使教师从原有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改革的规划者、组织者、实践者和评价者,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主体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课程改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立足校本,研训结合,以研促训,以训带研,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是搞好课程改革的关键。一、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的自主发展,一方面来自教师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与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主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值得开发。1、营造尊重知识与智慧的人本氛围。营造尊重知识与智慧的氛围,使有知识有智慧的老师得到应有的尊重,是搞好教师自主发展的外在条件。尊重知识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自主发展 校园文化氛围 校本研训 外在条件 学校课程改革 国家课程 教学操作 课程能力 实践反思 规划者
原文传递
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浅探
9
作者 张莉敏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0年第8期48-49,共2页
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的美术课要承担起美育任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了落实美育任务,大纲还指出:各年级都有具体的要求,如低年级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通过有趣的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 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的美术课要承担起美育任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了落实美育任务,大纲还指出:各年级都有具体的要求,如低年级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通过有趣的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中年级要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学生 美育任务 审美情趣 学生学习 教学活动 初步认识 美术作品 学生健康 美术课 审美能力培养
原文传递
无规矩不成方圆——“和谐·灵动”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10
作者 王邱玲 《湖北教育》 2014年第6期18-19,共2页
“和谐·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由五个基本模块构成:创设情境→灵动生成→主动探究→回归全文→紧扣关键。各模块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策略,下面从学生、教师两个层面进行简述。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操作策略 和谐 模块构成 主动探究 创设情境 教学策略 相对独立
下载PDF
让课堂灵动起来——以科学课《水和水蒸气》为例
11
作者 欧阳秀丽 《湖北教育》 2014年第6期21-22,共2页
“和谐·灵动”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以学定教,整体优化。《水和水蒸气》的教学是怎样凸显这种理念的呢? “和谐”,一是指生命论意义上的和谐。科学课中,主要体现在要充分保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科学课 水蒸气 “和谐” 以学定教 整体优化 生命论 好奇心
下载PDF
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12
作者 杨轶春 《湖北教育》 2004年第19期50-51,共2页
现在语文教学有一个通病就是:过分强调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有思维能力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有智慧的人。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 现在语文教学有一个通病就是:过分强调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有思维能力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有智慧的人。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有可能只是千万次重复别人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维 探究 阅读教学 善思 学生记忆 学生质疑 培养 强调 未知 重复
下载PDF
“和谐·灵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模式
13
作者 周德辉 《湖北教育》 2020年第1期21-22,共2页
这里的"和谐",一是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正视、探讨、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时空;二是指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是由多个主题按一定顺序结合而成的,预设充分考虑整体认知、体验领悟、行为生成、拓展活动等环节结构... 这里的"和谐",一是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正视、探讨、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时空;二是指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是由多个主题按一定顺序结合而成的,预设充分考虑整体认知、体验领悟、行为生成、拓展活动等环节结构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灵动",一是指教师在对教材和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课堂 中高年级 操作策略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焕发体育课的生命活力——观摩张薇老师体育课《挑战极点——旱地雪橇》
14
作者 吕渭源 张薇 钱钧 《湖北教育》 2005年第7期103-106,共4页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实施体育的主要途径,根据小学生精力充沛.剩余精力需要向外排泄并强烈要求活动的特点,体育课理应是他们最喜爱的课程。然而,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淡化了体育教学,体育课被沦...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实施体育的主要途径,根据小学生精力充沛.剩余精力需要向外排泄并强烈要求活动的特点,体育课理应是他们最喜爱的课程。然而,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淡化了体育教学,体育课被沦为不受重视的副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薇 体育教学 《挑战极点——旱地雪橇》 小学 体育教师 教学案例 评析 教学风格
下载PDF
分享读后感
15
作者 万欣芮 《小学生天地(高年级版)》 2017年第1期24-25,共2页
上课了,史老师像往常一样,让我们分享读后感,以此检查我们有没有认真读书。我每天都会认认真真看半小时的课外书,每次老师点名的时候,我都特别希望自己被点到。可惜老师总是不点我,甚至看都不看我一眼。想到我有一肚子读书的感想... 上课了,史老师像往常一样,让我们分享读后感,以此检查我们有没有认真读书。我每天都会认认真真看半小时的课外书,每次老师点名的时候,我都特别希望自己被点到。可惜老师总是不点我,甚至看都不看我一眼。想到我有一肚子读书的感想,却没机会与同学们分享,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感 老师 课外书 读书 上课 同学
原文传递
过程模式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16
作者 田雅文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21年第12期7-8,共2页
目前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是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过程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对目标模式的批评,在目标模式中,教学的一切都着眼于事先设计的预期目标,而过程模式则强调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即教学过程本身就存在重要价值,不能单一... 目前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是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过程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对目标模式的批评,在目标模式中,教学的一切都着眼于事先设计的预期目标,而过程模式则强调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即教学过程本身就存在重要价值,不能单一教学目标的结果来衡量和证明。文章旨在介绍过程模式理论的特点,并讨论过程模式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模式 音乐教学 运用探讨
原文传递
重引导 重方法 重延伸——小学语文教学体会一二
17
作者 李漫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0年第10期44-44,共1页
一、重引导。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的求知过程。学生由未知到渐知到熟知,离不开教师的宏观调控,“导”字应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课前导预习。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的预习能力之强弱,往往反映... 一、重引导。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的求知过程。学生由未知到渐知到熟知,离不开教师的宏观调控,“导”字应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课前导预习。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的预习能力之强弱,往往反映出语文素质的高低。重视预习,实质就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预习的要求可按年段不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由理解字词过渡到体会思想。预习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初步体验课文创造的情境。如学习《草原》一文,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草坪席地而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 预习 主动探索 语文素质 宏观调控 教师引导 教学全过程
原文传递
例谈体验性学习
18
作者 胡蝶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2年第12期53-53,共1页
体,身体、体己;验,检验、证实。体验,“以身体察”、“设身处地”地去“证实”,通俗言之,体验是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体验具有个体性,是不能传授的,“不吃梨子不知梨子的滋味”。这种认知方式为非言语思维(非... 体,身体、体己;验,检验、证实。体验,“以身体察”、“设身处地”地去“证实”,通俗言之,体验是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体验具有个体性,是不能传授的,“不吃梨子不知梨子的滋味”。这种认知方式为非言语思维(非概念思维),它的本质是参与、情感。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间接认识、言语思维、符号推理思维,淡化了体验。在强调教学中“增强学生体验、实践内容”的今天,笔者就体验性学习作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性学习 认知方式 个体性 实践内容 学习方法 解题思路 探索活动 按比例分配 以身 教师设置
原文传递
小课题 大愿景
19
作者 陈红燕 《湖北教育》 2014年第6期19-19,共1页
“小课题研究”是介于教育科研课题和教学案例、教学反思之间的一种教研形式。它研究的课题是为了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它研究的问题来自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育教学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水厂路小学... “小课题研究”是介于教育科研课题和教学案例、教学反思之间的一种教研形式。它研究的课题是为了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它研究的问题来自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育教学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水厂路小学在开展“小课题研究”时,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课题 教学案例 教研形式 教学反思 教学经验 教学实际 操作性
下载PDF
集体备课益处多
20
作者 徐莹 《湖北教育》 2014年第6期20-20,共1页
集体备课是五年级备课组的教研重点。本学期,经过充分地准备,我们开展了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这次集体备课的内容是第三单元,由《迟到》《秋天的怀念》《被袋里装的是什么》三篇文章组成。《迟到》通过父亲的“疼”和“严”表现父爱... 集体备课是五年级备课组的教研重点。本学期,经过充分地准备,我们开展了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这次集体备课的内容是第三单元,由《迟到》《秋天的怀念》《被袋里装的是什么》三篇文章组成。《迟到》通过父亲的“疼”和“严”表现父爱的深沉。《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回忆与生前的母亲相约赏菊的事,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被袋里装的是什么》讲了一战期间发生在作者家里的一件事:长年在前线的父亲回家时,带回了满满的一袋信,妈妈被感动的泪流满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备课活动 《秋天的怀念》 益处 《迟到》 备课组 五年级 史铁生 父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