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莹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6期3062-306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高磷血症患者1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61例,A、B、C三组患者分别实施血液透析...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高磷血症患者1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61例,A、B、C三组患者分别实施血液透析滤过、血流透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血磷和甲状腺旁激素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血液净化治疗,三组患者血磷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高磷血症患者均明显减少,且A、B两组患者血磷清除率显著高于C组患者,高磷血症患者显著少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经过治疗高磷血症患者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23%、24.59%,显著低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126.23%(χ2=11.275,P=0.028)。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滤过、血流透析+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式有利于控制其血磷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均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5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46例行胃癌治疗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22例与24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46例行胃癌治疗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22例与24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前后营养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营养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癌症晚期,提高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替吉奥 晚期 胃癌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五常法管理结合细节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曹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9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结合细节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结合细节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五常法管理结合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五常法管理结合细节护理,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法管理 细节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桃叶珊瑚苷调控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表达对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波 王德启 +1 位作者 徐继蕊 王继征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1271-1276,共6页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实验设置Con组(正常培养的心肌细胞)、LPS组(LPS 10 mg/L)、LPS+AU-L组(LPS 10 mg/L与AU 20μmol/L)、LPS+A...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实验设置Con组(正常培养的心肌细胞)、LPS组(LPS 10 mg/L)、LPS+AU-L组(LPS 10 mg/L与AU 20μmol/L)、LPS+AU-M组(LPS 10 mg/L与AU 50μmol/L)、LPS+AU-H组(LPS 10 mg/L与AU100μmol/L)。采用ELISA检测TNF-α、IL-6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LDH2的表达量;分别将pcDNA、pcDNA-ALDH2、si-NC(AU100μmol/L)、si-ALDH2(AU100μmol/L)转染至心肌细胞,采用上述方法检测TNF-α、IL-6的水平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的表达量。结果:LPS可提高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及增加细胞凋亡率(P<0.05),并可降低ALDH2的表达(P<0.05),AU处理后可明显反转LPS诱导的细胞炎症及凋亡(P<0.05),并可促进ALDH2的表达(P<0.05);ALDH2过表达与AU的作用相似;抑制ALDH2表达可明显提高TNF-α、IL-6的水平(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AU通过调控ALDH2表达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叶珊瑚苷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 脂多糖 心肌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瑞芬太尼调控miR-148a对骨肉瘤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孟杨 王绍伟 +1 位作者 王宪峰 徐海伟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017年8月—2018年12月于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进行实验。收集经病理确诊的骨肉瘤患者36例,取其骨肉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017年8月—2018年12月于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进行实验。收集经病理确诊的骨肉瘤患者36例,取其骨肉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其miR-148a的表达。以骨肉瘤MG63细胞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及瑞芬太尼0.1、1、10、100、200μmol/L组,分别处理MG63细胞,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测定瑞芬太尼抑制MG63细胞增殖的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瑞芬太尼对MG6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qRT-PCR检测瑞芬太尼对MG63细胞中miR-148a表达的影响。将MG63细胞随机分为瑞芬太尼10μmol/L+anti-miR-NC亚组与瑞芬太尼10μmol/L+anti-miR-148a亚组,观测抑制miR-148a表达验证瑞芬太尼对MG6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机制。Western-blot检测Cyclin D1、P21 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骨肉瘤组织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P=20.402/<0.001);24 h、48 h、72 h时瑞芬太尼各组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F=182.419,189.181,165.061,P均<0.001),促进细胞凋亡(F/P=110.203/<0.001),随瑞芬太尼浓度升高P21表达水平升高(F/P=355.973/<0.001),Cyclin D1表达水平降低(F/P=273.731/<0.001),并可明显促进Bax表达(F/P=156.941/<0.001),抑制Bcl-2表达(F/P=288.568/<0.001);与瑞芬太尼10μmol/L+anti-miR-NC亚组比较,瑞芬太尼10μmol/L+anti-miR-148a亚组MG63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瑞芬太尼可能通过上调miR-148a表达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同时具有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骨肉瘤 miR-148a 凋亡 增殖
下载PDF
早期替罗非班静脉推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瑞彪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替罗非班静脉推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PCI术的1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2)。两组均予以... 目的探讨早期替罗非班静脉推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PCI术的1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2)。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PCI术后予以替罗非班静脉推注治疗,观察组PCI术前予以替罗非班静脉推注治疗,比较两组TIMI血流分级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cTn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早期替罗非班静脉推注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TIMI血流分级,降低cTnI、CK-M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 TIMI血流分级
下载PDF
人工全髋置换不同类型臼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玉亮 孙亚伟 +5 位作者 丛杰 匡凌浩 刘志芳 徐冬 牛犇 韩思林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不同类型臼治疗髋关节病损临床效果。方法对93例107髋分别采用压配型及螺旋型臼行人工关节置换。结果随访2~9年。按照Harri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分析。压配型1年后松动4例,行走时疼痛,螺旋臼组随访无松动。结论螺...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不同类型臼治疗髋关节病损临床效果。方法对93例107髋分别采用压配型及螺旋型臼行人工关节置换。结果随访2~9年。按照Harri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分析。压配型1年后松动4例,行走时疼痛,螺旋臼组随访无松动。结论螺旋型臼侧假体具有设计合理、能够获得即刻稳定、适应证广泛、松动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臼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倩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5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该科室64例创伤骨科病房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比组32例,研究组32例,对比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该科室64例创伤骨科病房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比组32例,研究组32例,对比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同时运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分析两组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疼痛管理满意率数据。结果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小于对比组,住院时间也小于对比组,患者临床疼痛管理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病房中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以良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减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疼痛管理满意率,在临床的实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 创伤骨科病房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悬挂式钢丝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亚伟 徐冬 +3 位作者 韩思林 胡玉亮 李洪恩 牛犇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 探讨悬挂式钢丝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悬挂式钢丝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4例.结果 17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肩锁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用悬挂式钢丝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容易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固定,是... 目的 探讨悬挂式钢丝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悬挂式钢丝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4例.结果 17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肩锁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用悬挂式钢丝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容易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固定,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悬挂固定
下载PDF
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的因素与对策分析
10
作者 曹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12期194-196,共3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对策,提高带教质量。方法:抽选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生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形式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实施护理带教,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带教,对比结果...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对策,提高带教质量。方法:抽选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生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形式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实施护理带教,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带教,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护理理论知识成绩(45.43±1.59)分、实践操作成绩(44.97±1.66)分、总考核成绩(90.41±1.3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后,观察组实习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质量的因素较多,应予以细致分析并针对性改进,从而提高带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护理带教 因素 对策 考核成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