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小学师生近视防控信念共性与差异研究
1
作者 高铭佳 刘淑美 +5 位作者 孙欣 苏敏 吕佳颢 张梓瑗 唐国忠 邵森弟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小学生及教师在关于学生近视防控信念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为近视防控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杭州市2所小学三至四年级的14名学生及16名教师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并运用Nvivo 11.0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小学生及教师在关于学生近视防控信念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为近视防控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杭州市2所小学三至四年级的14名学生及16名教师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并运用Nvivo 11.0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师生在近视防控信念的自觉罹患性、自觉严重性、自觉有效性和自觉障碍性方面存在共性,共性关键词共被提及114次,其中自觉严重性、自觉有效性和自觉障碍性的共性较明显;师生在自觉罹患性、自觉严重性与自觉障碍性方面上存在差异,差异关键词共被提及63次,其中自觉罹患性和自觉障碍性的差异较明显。结论师生在近视防控信念的自觉罹患性、自觉严重性、自觉有效性和自觉障碍性方面存在共性;在自觉罹患性、自觉严重性与自觉障碍性方面上存在差异。学生应提升近视防控自觉严重性认知,强化近视防控信念;学校应开展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师生近视防控能力;政府应落实“双减”政策,完善户外活动安全保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综合预防 健康教育 学生
原文传递
规范读物管理,创建书香校园
2
作者 孙伟良 《留学》 2023年第17期62-63,共2页
“让每一位师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益农小学一贯秉承的办学理念。为积极落实“双减”,抓好学生“五项管理”工作,学校秉持“好的课外读物是开展五育并举、践行美好教育的‘营养液’‘催化剂’”的理念,严把课外读物... “让每一位师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益农小学一贯秉承的办学理念。为积极落实“双减”,抓好学生“五项管理”工作,学校秉持“好的课外读物是开展五育并举、践行美好教育的‘营养液’‘催化剂’”的理念,严把课外读物入校关,加强规范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阅读机制,设立适宜的阅读课程,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携手师生、家长、社会共读齐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香校园 阅读课程 快乐成长 办学理念 五育并举 课外读物 共读 书香氛围
下载PDF
“五心”德育:小学德育主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
作者 孙伟良 《中国教师》 2023年第4期104-107,共4页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益农小...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益农小学“五心”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不断激励学生进行德育课程的自主选择和德育活动的自主设计,循序渐进地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如何才能构建系统、扎实、有效的德育主题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品德形成 德育活动 开发与实施 小学德育 德育课程 五心 自主选择
原文传递
成长的岔路口,愿你向阳生长——基于网络同步课程《小学高段学生成长20问》的再思考
4
作者 孙伟良 《教育家》 2020年第44期46-47,共2页
成长是一杯茶,细细品味,有收获也有感慨;成长是一首歌,有高昂也有低沉,有欢乐也有忧伤。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日历一页页翻过,时间一点点流逝,渐渐地,孩子正在长大。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成蝶,挣扎着褪掉所有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 成长是一杯茶,细细品味,有收获也有感慨;成长是一首歌,有高昂也有低沉,有欢乐也有忧伤。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日历一页页翻过,时间一点点流逝,渐渐地,孩子正在长大。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成蝶,挣扎着褪掉所有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闪闪的,微微的,幸福的。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花季雨季,成长路上难免会产生丝丝惶恐。正如六年级的小夏,她性情乖巧、做事认真,成绩在班里中等偏上。但某日午休,班主任不在学校,班长代为布置午休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破茧成蝶 一杯茶 小学高段学生 岔路口 同步课程 成长路上 午休
下载PDF
在自信文化引领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5
作者 孙伟良 《名师在线》 2018年第8期2-3,共2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主要涉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勇于担当、实践创新、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维度,它是关于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主要涉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勇于担当、实践创新、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维度,它是关于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益农小学在自信文化的引领下,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自信文化的思考《墨子·亲士》:'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德育特色 少先队工作 家长资源
下载PDF
大班幼儿学习准备与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双向衔接调查研究——以语文学科为基点
6
作者 叶伊弘 黄小莲 +1 位作者 唐国忠 夏琴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为了解大班幼儿学习准备与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的双向衔接程度,以语文学科为基点开展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的对象选取了杭州市C幼儿园218名大班幼儿和C小学206名一年级新生。通过SPSS26.0的统计分析得出三点结论:双向衔接视角下大班幼... 为了解大班幼儿学习准备与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的双向衔接程度,以语文学科为基点开展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的对象选取了杭州市C幼儿园218名大班幼儿和C小学206名一年级新生。通过SPSS26.0的统计分析得出三点结论:双向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语言学习准备情况总体良好,但有3.70%的大班幼儿存在语言学习准备不良情况;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情况总体良好,但有5.30%的一年级新生存在语文学习适应不良情况;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较充分的语言学习准备有利于其语文学习适应能力的良好发展。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五点建议:积极践行教育政策的双向衔接理念;幼儿园继续积极主动与小学衔接;小学继续积极主动关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一年级课堂多采用游戏化形式;家长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衔接视角 大班幼儿 小学一年级 语言学习准备 语文学习适应
下载PDF
“人工智能+”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何菲菲 李克永 +2 位作者 王李冬 安康 马宝丽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6期125-131,共7页
在“智能+”时代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学术交叉融合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虚拟教研室的兴起已成为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一种创新探索。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AI+”)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背景,在师资队伍建设、跨学科的教... 在“智能+”时代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学术交叉融合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虚拟教研室的兴起已成为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一种创新探索。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AI+”)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背景,在师资队伍建设、跨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评价与管理机制构建,以及在线的互动交流平台建设等方向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最后,本文依托课堂派、虚拟实验平台以及知识图谱等工具,分析了“AI+智能制造”、“AI+启蒙教育”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基层教学组织 虚拟教研室 课堂派
下载PDF
记录数数过程与结果 形成数学知识与经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整体设计与教学实践
8
作者 邵汉民 倪灿东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7期33-37,共5页
以人教版教材“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和理解教材的编排特征,基于数的起始认识,立足“计数单位”大概念理解,反思和重构单元学习的路径设计,进行实践同时检验新学习路径的可行性,从而更好地践行数与运算的结构化... 以人教版教材“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和理解教材的编排特征,基于数的起始认识,立足“计数单位”大概念理解,反思和重构单元学习的路径设计,进行实践同时检验新学习路径的可行性,从而更好地践行数与运算的结构化与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运算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下载PDF
特写 全景 远景:例谈古诗词统整作业设计的策略
9
作者 毛雪莲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基于SOLO分类理论,在古诗词学习中,若学生的思维达到抽象扩展结构水平,就意味着学生形成相应的古诗词知识网络,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个性化审美表达。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运用特写、全景、远景这三个概念,立足“文学阅读与创意... 基于SOLO分类理论,在古诗词学习中,若学生的思维达到抽象扩展结构水平,就意味着学生形成相应的古诗词知识网络,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个性化审美表达。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运用特写、全景、远景这三个概念,立足“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古诗词统整作业,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O分类理论 古诗词诵读 统整作业 学习任务群
下载PDF
利用等积变形求瓶子的容积
10
作者 陶玲慧 《小学教学设计》 2024年第17期52-53,共2页
求瓶子的容积,倒置是前提,转化是关键。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环节一、激活思维,感悟转化1.出示要求,提出困惑。不借助其他容器,不改变水量,你能仅用一把直尺求出矿泉水瓶的容积吗?预设学生表示无从下手,瓶子是一个不规则的物体,无法直接... 求瓶子的容积,倒置是前提,转化是关键。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环节一、激活思维,感悟转化1.出示要求,提出困惑。不借助其他容器,不改变水量,你能仅用一把直尺求出矿泉水瓶的容积吗?预设学生表示无从下手,瓶子是一个不规则的物体,无法直接用体积公式计算。提问:哪里不规则?空气部分是不规则图形,无法测量和计算体积2.回顾旧知,激活思维。提问:想一想鹅卵石体积怎么计算?预设学生会说将鹅卵石完全浸没在水中,水上升部分体积就是鹅卵石体积。也就是将鹅卵石体积转化为上升部分水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思维 不规则图形 体积公式 矿泉水瓶 学生会 等积变形 教学环节 鹅卵石
原文传递
经历多元表征,发展模型意识——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应用练习为例
11
作者 王立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模型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建立模型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同类问题模型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通过数学化的多表征来实现。教师结合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的应用练习,对数学表征在学生模... 模型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建立模型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同类问题模型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通过数学化的多表征来实现。教师结合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的应用练习,对数学表征在学生模型意识发展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分析和实践,通过“从情景表达到关系理解,借助语言表征感受模型;从数据分析到图式表达,借助图像表征理解模型;从文字表述到操作活动,借助动作表征具化模型;从形象表述到抽象表达,借助形式表征感悟模型”,引导学生在解决“归一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不同的表征体验,丰富对数学模型的建构,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发展其模型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表征 模型意识 归一问题
下载PDF
落地课程表的小幼衔接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以杭州市C小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伊弘 黄小莲 唐国忠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3年第1期4-9,共6页
课程表是小幼衔接跨学科主题活动得以落地的保证。小幼衔接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衔接校本特色、《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游戏化的形式进行落实。小幼衔接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课程表是小幼衔接跨学科主题活动得以落地的保证。小幼衔接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衔接校本特色、《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游戏化的形式进行落实。小幼衔接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幼衔接 跨学科主题活动 校本特色 课程表
下载PDF
英国教育观察:学生综合素养如何评价?
13
作者 孙伟良 《留学》 2024年第11期32-33,共2页
在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萧山区教师发展学院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名师名校长英国研修团访学活动,深刻感受到了英国教育的优势和中英教育存在的差异,特别是在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面,印象颇深。
关键词 杭州市萧山区 学生综合素养 访学 中英教育 精心组织 校长 英国 教育局
下载PDF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收”与“放”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夏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2年第10期31-33,共3页
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一线小学音乐教师更多地关注将课堂还给学生,最人化地做剑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 小学 教育理念 音乐教师 新课标 学生 自主性
原文传递
结合数数表征 感受数的含义——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基数的含义与同样多”的教学实践
15
作者 何晓芬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7期38-39,共2页
人教版教材中关于1-5数的认识和0的认识是分开编排的,采用了先认数后运算的分层编排,并将0的认识独立编排。通过单元整体设计和合理编排,基于数数整合数的认识,一起教学1-5数的认识和0的认识,引导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人教版教材中关于1-5数的认识和0的认识是分开编排的,采用了先认数后运算的分层编排,并将0的认识独立编排。通过单元整体设计和合理编排,基于数数整合数的认识,一起教学1-5数的认识和0的认识,引导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一一对应感受数的累计,利用分类感受同样多,借助符号进行多元表征,在抽象含义中进一步认识数的含义,并对数字的规范书写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5以内基数含义 数的含义
下载PDF
理解“几”与“第几” 丰富数的含义——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序数的含义与大小比较”的教学实践
16
作者 徐焓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7期40-41,共2页
“比大小”是在学生基于同样多理解和数数的学习经验基础上对数含义认识的又一种延伸。通过主题情境图的再次呈现,让学生对5以内数量进行同与不同的量化比较,继而借助小棒逐步抽象到“=、>、<”的数学符号表征。侧重情境创设,在... “比大小”是在学生基于同样多理解和数数的学习经验基础上对数含义认识的又一种延伸。通过主题情境图的再次呈现,让学生对5以内数量进行同与不同的量化比较,继而借助小棒逐步抽象到“=、>、<”的数学符号表征。侧重情境创设,在“几和第几”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综合基数与序数比较,给予学生数含义的丰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5以内数基础含义 数的大小比较
下载PDF
结合数的分合 认识加法运算——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以内数的分与合和加法”的教学实践
17
作者 金亦纯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7期42-43,共2页
在人教版教材编排中,4以内的分与合和加法是分开教学的,彼此独立。但4以内的分合和加减法是紧密联系的,依据分合为基础,将加法作为体现分合的一种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加法的意义。通过操作记录、迁移优化,使数“合”的... 在人教版教材编排中,4以内的分与合和加法是分开教学的,彼此独立。但4以内的分合和加减法是紧密联系的,依据分合为基础,将加法作为体现分合的一种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加法的意义。通过操作记录、迁移优化,使数“合”的并联与加法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在单元整体设计与实践中也更加注重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提高学生看待事物的能力,加强学生自主思维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4以内的数 分与合
下载PDF
数与运算融合 整体把握结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认识和减法”的教学实践
18
作者 邵扬波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7期44-45,共2页
在人教版教材编排中,5以内数的减法为一个独立课时。其实减法和加法是紧密联系的,加法是数的组成,减法是数的拆分,且减法就是加法的逆运算。为使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理解减法的意义,将“5”的组成这部分内容与本课内容进行融合,通过旧知... 在人教版教材编排中,5以内数的减法为一个独立课时。其实减法和加法是紧密联系的,加法是数的组成,减法是数的拆分,且减法就是加法的逆运算。为使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理解减法的意义,将“5”的组成这部分内容与本课内容进行融合,通过旧知“5”的组成回顾“合”,依据差异区分减法就是“分”,掌握减法的本质,并以期通过编排设计的层层递进,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5以内的数 数运算融合
下载PDF
融合数与运算 整体梳理结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复习的实践研究
19
作者 陈丹凤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7期46-47,共2页
以人教版教材“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复习为研究对象,探索小学数学低段单元复习课起始教学的设计模式。结合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立足教材整体梳理结构,以基数情境创设的复习板块为支撑,以序数情境创设的复习板块为补充,串联单元知... 以人教版教材“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复习为研究对象,探索小学数学低段单元复习课起始教学的设计模式。结合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立足教材整体梳理结构,以基数情境创设的复习板块为支撑,以序数情境创设的复习板块为补充,串联单元知识点、融合数与运算,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含义的理解,探索基于“数与运算”单元整理的复习课教学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5以内数 单元整体教学
下载PDF
“还不VP(吗)”构式的分化——兼及构式同一性问题
20
作者 胡德明 钟丽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9-68,共10页
“还不VP(吗)”反问构式已分化为表催促和表辩驳两种构式:前者表达意愿模态,VP为[+动作][+自主]动词,“还”与“不”之间凝固程度较高,透明度较低;后者表达真值模态或道义模态中的必然性或当然性,VP主要为[-动作][-自主][+程度]的形容... “还不VP(吗)”反问构式已分化为表催促和表辩驳两种构式:前者表达意愿模态,VP为[+动作][+自主]动词,“还”与“不”之间凝固程度较高,透明度较低;后者表达真值模态或道义模态中的必然性或当然性,VP主要为[-动作][-自主][+程度]的形容词、心理动词,“还”与“不”之间凝固程度较低,透明度较高。二者无论是在重音、停顿、组构成分的性质等形式上,还是在语义、语用功能方面都存在差异,且一般人也看不出二者之间意义上的联系,所以,不具有同一性,应该视为不同的构式。作为语言单位的构式遵循从单义到多义的演变规律,单义或多义只是程度问题,可借鉴语言单位同一性理论分析构式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不VP(吗)”反问构式 模态 透明度 同一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