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法测定地表水中总有机碳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钱亚平 金星 《环境科技》 2017年第3期52-55,共4页
总有机碳是表征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参数,通过使用Multi N/C 3100型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采用直接法考察不同吹扫时间、pH值和搅拌强度对水样TOC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吹扫时间为400 s,pH值保持在2以下,且在5级搅拌强度条件下,... 总有机碳是表征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参数,通过使用Multi N/C 3100型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采用直接法考察不同吹扫时间、pH值和搅拌强度对水样TOC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吹扫时间为400 s,pH值保持在2以下,且在5级搅拌强度条件下,地表水中的IC剩余量最少,测得的TOC值受干扰最小。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8%~103.9%,测定结果的RSD为0.49%~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直接法 吹扫时间 PH值 搅拌
下载PDF
上海地区冬季住宅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1
2
作者 高军 房艳兵 +3 位作者 江畅兴 徐斌 宋天珩 曹昌盛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对上海市某住宅建筑室内外PM10、PM2.5、PM1的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了最小通风量(外门窗关闭)条件下3种天气时颗粒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关性,分析了颗粒物浓度与环境温湿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测试期间,室内外空气中细颗... 对上海市某住宅建筑室内外PM10、PM2.5、PM1的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了最小通风量(外门窗关闭)条件下3种天气时颗粒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关性,分析了颗粒物浓度与环境温湿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测试期间,室内外空气中细颗粒(PM 2.5)占可吸入颗粒(PM 10)浓度比例分别达65%和87%以上;无明显室内源时,I/O比值小于1且随粒径减小而减小;室内外颗粒浓度相关性与粒径大小有关系,PM1、PM2.5的浓度相关性大于PM10。研究还表明,颗粒物浓度的关联性与天气状况有关系,多云、雨天和阴天时浓度关联性有显著差别;颗粒物的浓度受到室内外温湿度的影响,且受天气状况影响而呈现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建筑 空气污染 颗粒物 温湿度 相关性
下载PDF
工业和交通对城市降尘中砷和5种重金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帅开敏 余莉萍 +5 位作者 王少平 金影 陈轶波 吴育文 唐建文 周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0-53,共4页
为了研究工业和交通对降尘中As、Cd、Cr、Cu、Pb和Zn的影响,在上海市杨浦区设置11个采样点,对采样点降尘中砷和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工业和交通对降尘中砷和5种重金属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和交通影响区域降尘中砷和... 为了研究工业和交通对降尘中As、Cd、Cr、Cu、Pb和Zn的影响,在上海市杨浦区设置11个采样点,对采样点降尘中砷和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工业和交通对降尘中砷和5种重金属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和交通影响区域降尘中砷和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于土壤背景值,降尘中Cd、Cu、Zn三种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其含量分别为土壤背景值的16.4、42.7和16.0倍。使用地积累指数Igeo法和富集因子法分别评价降尘中砷和5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相似的结果表明砷和5种重金属元素在降尘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交通 降尘 重金属
下载PDF
浅谈基层监测站“十二五”能力建设方向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轶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依据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标准,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基层监测站能力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指出实现"三个说得清",应以科研工作为先导,以污染防治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强化对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和环境风险源筛分排查,充... 依据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标准,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基层监测站能力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指出实现"三个说得清",应以科研工作为先导,以污染防治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强化对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和环境风险源筛分排查,充分发挥基层监测站的作用,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提供准确有效技术支持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能力建设 基层监测站 十二五
下载PDF
KOH活化增强多壁碳纳米管对水中双氯芬酸吸附去除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伟 殳祉懿 陈锐 《环境科技》 2024年第2期13-18,23,共7页
通过研究pH值、吸附时间、温度、离子浓度及腐殖酸(HA)浓度等因素影响KOH活化增强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的K-MWCNTs对双氯芬酸(DCF)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K-MWCNTs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吸附量约提升5倍;pH值为5.0时存在最大吸附量(8... 通过研究pH值、吸附时间、温度、离子浓度及腐殖酸(HA)浓度等因素影响KOH活化增强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的K-MWCNTs对双氯芬酸(DCF)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K-MWCNTs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吸附量约提升5倍;pH值为5.0时存在最大吸附量(82.0 mg/g);吸附平衡时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强离子浓度与HA抑制吸附;K-MWCNTs吸附涉及静电作用、π-π键及范德华力等作用,可用于水体中DCF的高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多壁碳纳米管 活化 双氯芬酸
下载PDF
2016-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流域水质变化与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育文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全面了解并跟踪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流域的水质情况,于2016年1月-2021年12月对杨浦区黄浦江流域的6个监测断面的地表水质量进行调查。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法,探究了杨浦区内黄浦江流域水质的污染变化特征... 为全面了解并跟踪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流域的水质情况,于2016年1月-2021年12月对杨浦区黄浦江流域的6个监测断面的地表水质量进行调查。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法,探究了杨浦区内黄浦江流域水质的污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17年杨浦区开展河道整治以来,流域总体水质明显改善,出口水质从重度污染提升到良好水平;居民区密集的虬江断面水质相对较差,后续需加强对虬江流域的污染排放管理;水质污染特征分析结果发现河道的主要污染物种类从氨氮(NH3-N)转换为总磷(TP),说明河道整治提升了河道的自净能力,水质改善效果显著;水质在非汛期优于汛期,气温、降雨、泵站放江和污水排放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江流域 综合污染指数 污染特征 水质分析 上海市
下载PDF
热解吸/GC-MS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氯苯类化合物 被引量:4
7
作者 吴育文 陈同军 《环境》 2008年第S1期125-126,共2页
本文介绍了应用EPA TO-17方法,即吸附管采集,热解吸仪解吸,GC-MS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和结果,该方法对一氯苯、二氯苯、三氯苯、甲基氯苯均能达到有效解吸和分离,并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精密度,灵敏... 本文介绍了应用EPA TO-17方法,即吸附管采集,热解吸仪解吸,GC-MS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氯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和结果,该方法对一氯苯、二氯苯、三氯苯、甲基氯苯均能达到有效解吸和分离,并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精密度,灵敏度高,方法检测限为0.30~0.57 ug/m3,定量下限为1.0~1.6 ug/m3,线性相关系数r在0.999~0.9999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8~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 TO-17方法 热解吸 GC-MS 氯苯类化合物
下载PDF
近五年上海市杨浦区地表水环境质量分析
8
作者 殳祉懿 袁凰 《生态与资源》 2024年第8期0029-0031,共3页
本研究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及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19—2023年杨浦区地表水环境进行分析。通过量化比较近五年来杨浦区地表水环境的各项指标,深入了解河道治理所采用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且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杨浦区地表水环境的各项治理思路... 本研究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及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19—2023年杨浦区地表水环境进行分析。通过量化比较近五年来杨浦区地表水环境的各项指标,深入了解河道治理所采用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且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杨浦区地表水环境的各项治理思路,以期为后续杨浦区的地表水监测与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单因子评价法 河道治理 综合污染指数 上海杨浦
下载PDF
TSP在线监测技术在道路扬尘监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江畅兴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5期218-219,共2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杨浦区大气环境PM10、道路大气降尘和TSP在线监测结果数据月度均值差异,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TSP在线监测数据周内日均值和小时均值规律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TSP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很好地反应道路扬尘的区域性、季... 本文对比分析了杨浦区大气环境PM10、道路大气降尘和TSP在线监测结果数据月度均值差异,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TSP在线监测数据周内日均值和小时均值规律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TSP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很好地反应道路扬尘的区域性、季节性变化趋势特征,并且能够科学及时反映出居民出行频次、环境污染物总量等因素对道路扬尘量的波动影响,海量动态数据在道路扬尘治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在线监测 道路扬尘 颗粒物 手工监测 变化趋势
下载PDF
2019-2023年杨浦区VOCs分布规律研究
10
作者 袁凰 殳祉懿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160-164,共5页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是PM_(2.5)和臭氧的前体物,通过控制VOCs,可加强PM_(2.5)与臭氧协同控制。整理并分析了杨浦区内现有的2个VOCs站点近3年的VOCs-36监测数据,同时结合VOCs走航数据,分析近年来杨浦区VOCs...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是PM_(2.5)和臭氧的前体物,通过控制VOCs,可加强PM_(2.5)与臭氧协同控制。整理并分析了杨浦区内现有的2个VOCs站点近3年的VOCs-36监测数据,同时结合VOCs走航数据,分析近年来杨浦区VOCs的组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站点烷烃类占比最高,且比例逐年增高;(2)走航结果显示道路VOCs主要受油品挥发影响,主要占比物质为含氧含氮烃(26%)、卤代烃(22%)及烷烃(21%);(3)杨浦区VOCs问题受内部和外部双重影响,本地源主要包括一些道路交通、4S店维修排放、企业生产排放等。外部源为夏季浦东新区高桥石化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VOCS 走航
下载PDF
不同形态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博琳 陶红 +1 位作者 宋晓锋 张章堂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研究了二氧化钛的形态对二氧化钛-石墨烯(GN)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法制备了3种不用形态的二氧化钛,即钛纳米管(TNT)、钛纳米片(TNS)与二氧化钛纳米粒子(TNP)。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 研究了二氧化钛的形态对二氧化钛-石墨烯(GN)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法制备了3种不用形态的二氧化钛,即钛纳米管(TNT)、钛纳米片(TNS)与二氧化钛纳米粒子(TNP)。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对所得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在紫外灯照射下降解活性黑染料与诺氟沙星药物的混合废水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形态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均优于纯商业用二氧化钛,所制备材料在形态上的差异对复合材料催化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形态 石墨烯 光催化
下载PDF
广州天河区大气中二噁(口英)年度监测及气固分配规律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莉萍 帅开敏 +2 位作者 彭平安 盛国英 傅家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7,共5页
对广州天河区大气中二噁(口英)进行年度监测和气固分配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天河区大气中存在较高浓度的二噁(口英);低氯代二噁(口英)对毒性当量贡献较大,其主要分布在气相,2,3,4,7,8-PeCDF对毒性当量贡献最大,其贡献超过35%;高氯代二... 对广州天河区大气中二噁(口英)进行年度监测和气固分配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天河区大气中存在较高浓度的二噁(口英);低氯代二噁(口英)对毒性当量贡献较大,其主要分布在气相,2,3,4,7,8-PeCDF对毒性当量贡献最大,其贡献超过35%;高氯代二噁(口英)(主要是OCDF、OCDD、1,2,3,4,6,7,8-HpCDF和1,2,3,4,6,7,8-HpCDD)对浓度贡献较大,其主要分布在颗粒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口英) 大气 气固分配
下载PDF
杨浦区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质量检查规范性研究
13
作者 姜春燕 金星 孙吉萌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0期89-92,共4页
随着《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颁布,排污单位的自行监测成为支撑排污许可证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对自行监测的监管核查也成为了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对杨浦区内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特点及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颁布,排污单位的自行监测成为支撑排污许可证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对自行监测的监管核查也成为了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对杨浦区内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特点及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单位 自行监测 问题 建议 杨浦区
下载PDF
遥感监测汽车尾气中CO和HC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邵勇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8期133-135,共3页
以CO和HC为主要分析因素,采用统计学原理对遥感监测和简易工况法在汽油车尾气排放监测中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怠速法而言,遥感监测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监测结果数据稳定性较差。由于遥感监测高效快捷,尾气浓度反应灵敏... 以CO和HC为主要分析因素,采用统计学原理对遥感监测和简易工况法在汽油车尾气排放监测中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怠速法而言,遥感监测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监测结果数据稳定性较差。由于遥感监测高效快捷,尾气浓度反应灵敏,对车辆通行影响小,可在汽油车尾气监测中以CO为筛查指标,设定较高限值,为人工监测提供疑似超标监测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CO和HC 相关性分析 超标率
下载PDF
从综合水质指数变化分析城市中小河道治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元俊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3期151-152,154,共3页
通过对杨浦区Q河道治理前后综合水质指数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目前河道治理采用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城市中小河道治理应该从治理思路、治理原则和保证机制三方面开展。
关键词 中小河道 河道治理 综合水质指数 上海杨浦
下载PDF
太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及管网重金属的赋存情况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肖忠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第3期15-17,共3页
水源地的重金属赋存和累积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向水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逐渐增加,其中包含的重金属也日益增多。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的快速多元素分析能力,笔者初步判断太... 水源地的重金属赋存和累积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向水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逐渐增加,其中包含的重金属也日益增多。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的快速多元素分析能力,笔者初步判断太湖流域东太湖水源地重金属和常见金属元素的赋存情况和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水源地 重金属 ICP-OES
下载PDF
光度法和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优兰 金星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3期91-93,共3页
化学需氧量作为水质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水质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分别采用密闭催化消解光度法和重铬酸钾法对标准样品和地表水以及污水样品进行COD测定。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对分析,两种方法无论在测定质控样品还是实际样... 化学需氧量作为水质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水质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分别采用密闭催化消解光度法和重铬酸钾法对标准样品和地表水以及污水样品进行COD测定。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对分析,两种方法无论在测定质控样品还是实际样品中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化学需氧量含量不高且均匀的样品,以及需要快速批量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样品,密闭催化消解光度法作为一种准确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方法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密闭催化消解光度法 重铬酸钾法 T检验 F检验
下载PDF
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检测与监管中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江畅兴 陆优兰 吕友琴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7期196-196,198,共2页
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出台,本文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分析了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的运行现状,治理设施维保难落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监管执法手段,加强油气回收的监督管理,倒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出台,本文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分析了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的运行现状,治理设施维保难落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监管执法手段,加强油气回收的监督管理,倒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确保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维护到位、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油站 气液比 检测 监管
下载PDF
城市降尘中1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莉萍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对上海市杨浦区降尘中1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降尘中Cd、Cu、Zn三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平均浓度分别为4.1 mg/kg、1 072.9 mg/kg和3 014.9 mg/kg,是土壤背景值的16.4、42.7和16.0倍;使用地积累指数Igeo评价降尘中... 对上海市杨浦区降尘中1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降尘中Cd、Cu、Zn三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平均浓度分别为4.1 mg/kg、1 072.9 mg/kg和3 014.9 mg/kg,是土壤背景值的16.4、42.7和16.0倍;使用地积累指数Igeo评价降尘中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Cd、Cu、Zn、Pb四种元素在杨浦区降尘中高度富集,已达到中度污染以上,这可能与杨浦区的交通、工业生产和化石燃料使用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浦区 降尘 金属污染 地积累指数 安全评价
下载PDF
人体室内外PM_(2.5)吸入暴露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季海荣 房艳兵 +1 位作者 宋天珩 曹昌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6-69,73,共5页
介绍了室内外空气颗粒物吸入暴露的评价方法,选择PM2.5作为检测评价的对象,初步评价了上海市某区不同年龄段人员的PM2.5暴露水平。结果表明:(1)成人和老人的全年日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均较高,并且成人的全年日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变化... 介绍了室内外空气颗粒物吸入暴露的评价方法,选择PM2.5作为检测评价的对象,初步评价了上海市某区不同年龄段人员的PM2.5暴露水平。结果表明:(1)成人和老人的全年日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均较高,并且成人的全年日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变化曲线和儿童相似。(2)老人室内PM2.5吸入暴露量要明显高于室外,其主要原因是老人在室内时间较长。儿童和成人的室外PM2.5吸入暴露量高于室内。(3)不同人员的年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的排序为成人>老人>儿童,其年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分别为1.141、1.046、0.935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暴露 PM2.5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