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宾 况芳 +7 位作者 李孝建 张志 邓忠远 张旭辉 张涛 钟晓旻 汤文彬 刘昌玲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分析4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下称笔者单位)收治的4例严重烧伤并发早期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 目的分析4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下称笔者单位)收治的4例严重烧伤并发早期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3~33(30±5)岁,烧伤深度深Ⅱ~Ⅲ度,并发四肢肌筋膜室综合征和不同程度的横纹肌损伤,均经外院治疗后转入笔者单位。将患者按烧伤总面积从小到大编号,1、2、3、4号患者烧伤总面积分别为10%、80%、90%、95%体表总面积,并发早期AKI时间分别为伤后48、11、29、48 h,转入笔者单位时间分别为伤后60、11、29、144 h。2、3号患者转入院时已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4例患者转入院后均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器官功能监护的支持下,积极对并发肌筋膜室综合征的四肢行切开、彻底减压探查,清除已坏死的肌肉组织或行截肢术。对四肢焦痂切开减压后创面,采用桀亚敷料皮或猪皮临时覆盖、多次清创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形成新鲜肉芽创面后,和其他分期切削痂创面,分别用自体皮行Meek植皮及微粒皮、网状皮、小皮片移植等覆盖。记录患者治疗结局,行CRRT时间,手术次数,血肌酐、肌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组4例患者转入笔者单位后均治愈,其中1、4号患者共5个患肢因并发肌筋膜室综合征并有大量肌肉坏死无法保留,行截肢术。1、2 3 4号患者分别行19、35、14、25 d CRRT,行5、6、10、8次手术,于转入院后22、35、37、48 d血肌酐恢复正常,于转入院后18、28、25、30 d血肌红蛋白恢复正常,于住院52、105、148、156 d创面基本愈合后出院。随访1~36个月,4例患者肾功能均元异常。结论1、4号患者早期AKI由严重烧伤并发肌筋膜室综合征导致横纹肌溶解所致,另2例还与低血容量性休克、肾灌注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急性肾功能不全 血流动力学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原文传递
人增生性瘢痕中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叶扬 米兰 +4 位作者 李罡 林伟华 孙敬恩 王仁坤 梁振文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期人类瘢痕巾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1)将笔者单位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烧伤瘢痕忠背按德痕生长时间分为:小于6个月组、6~12个月组、大于12个月组.每组5例。采集各组瘢痕...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期人类瘢痕巾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1)将笔者单位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烧伤瘢痕忠背按德痕生长时间分为:小于6个月组、6~12个月组、大于12个月组.每组5例。采集各组瘢痕绀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LK的表达分布,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ILK mRNA的表达水平。(2)取小于6个月组瘢痕组织,分离培养瘢痕微血管内皮细胞(MEC),免疫磁珠法纯化后用花青类荧光染料Cy3标记的凝血因子Ⅷ进行鉴定,以人皮肤Fb为对照。取对数牛长期MEC,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仪用含微m管生长添加剂的M131培养液培养;空质粒组,用空载质粒转染;ILK甄补DNA转染组,用ILK互补DNA表达质粒转染。转染24h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榆测各组细胞中ILK、激胁功能区受体(KDR)、fms样酪氨酸激酶1(Flt—1)的mRNA表达情况。对数据进行单闪索方差分析.结果(1)小于6个月组瘢痕组织表皮荩底细胞、MEC及Fh胞质中均有ILK阳性表达,6~12个月组搬痕组织巾仅表皮基底细胞可见ILK阳性表达,大于12个月组瘢痕组织中ILK阳性表达不明显、(2)小于6个月组瘢痕组织中ILKmRNA表达水平(0.34±0.16)明显高于6~12个月组(0.17±0.06)及大于12个月组(0.07±0.13),F=37.007,P=0.000。(3)纯化后MEC旱铺路行样密集生长,胞质中凝血因子Ⅷ呈阳性表达;人皮肤Fb中未见凝血因子Ⅷ表达。(4)ILK瓦补DNA转染纰瘢痕MEC中ILK、KDR及FIt—1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57.807±5.556、0.836±0.014、0.162±0.005,均姓著高于对照组的0.018±0.003、0.028±0.020、0.023±0.004和夺质粒组的0.042±0.005、0.039±0.007、0.046±0.003(F值分别为87.110、11.241、18.199,P值均小于0.01)。结论ILK主要表达于小于6个月的早期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整合素连接激酶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沉默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基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志 况芳 +3 位作者 刘昌玲 陈宾 汤文彬 李孝建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5-151,共7页
目的探讨沉默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基因对人增生性瘢痕Fb分泌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的影响。 方法取9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的正常皮肤组织和瘢痕组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正常皮肤Fb和增生性瘢痕F... 目的探讨沉默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基因对人增生性瘢痕Fb分泌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的影响。 方法取9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的正常皮肤组织和瘢痕组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正常皮肤Fb和增生性瘢痕Fb,将2种第3代Fb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每组9孔。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小干扰RNA培养72 h;阴性对照组,转染非靶向的小干扰RNA培养72 h;Smurf2小干扰RNA转染组,转染100 nmol/L的Smurf2小干扰RNA培养72 h;空白对照+TGF-β1组,不加任何小干扰RNA培养72 h后加入10 ng/mL TGF-β1刺激6 h;阴性对照+TGF-β1组,转染非靶向的小干扰RNA培养72 h后加入10 ng/mL TGF-β1刺激6 h;Smurf2小干扰RNA转染+TGF-β1组,转染Smurf2小干扰RNA培养72 h后加入10 ng/mL TGF-β1刺激6 h。(1)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法、RT-PCR法检测2种细胞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murf2小干扰RNA转染组Smurf2的蛋白和mRNA表达。(2)采用ELISA法检测2种细胞空白对照组和Smurf2小干扰RNA转染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含量。(3)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种细胞6组α-SMA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2种细胞6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4)采用RT-PCR法检测2种细胞6组α-SMA和Ⅰ型胶原的mRNA表达。以上实验中各组样本数均为9。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检验。 结果(1)2种细胞Smurf2小干扰RNA转染组中Smurf2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中Smurf2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相近(P值均大于0.05)。(2)增生性瘢痕Fb空白对照组和Smurf2小干扰RNA转染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含量分别为(4.34±0.56)、(2.14±0.28)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Fb的(1.52±0.20)、(1.41±0.18)pg/mL(P值均小于0.05)。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腭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晓 李叶扬 +1 位作者 黄峻 李罡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腭发育关键时期腭突间充质细胞和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分子关联作用。方法将80只怀孕8.5 d(E8.5)的C57孕母鼠平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行腹腔注射地塞米松(8 mg·kg^(-1)·d^(...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腭发育关键时期腭突间充质细胞和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分子关联作用。方法将80只怀孕8.5 d(E8.5)的C57孕母鼠平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行腹腔注射地塞米松(8 mg·kg^(-1)·d^(-1)),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持续至E12.5,分别取E13.5、E14.5、E15.5和E17.5的胎鼠头部制成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腭突的形态,Brd U和荧光TUNEL染色分别检测腭突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腭突细胞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χ~2检验分析组间细胞增殖的差异,t检验分析组间细胞凋亡的差异。结果在E13.5阶段,对照组前部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率为(40.1±7.4)%,地塞米松组增殖率为(35.5±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P=0.075)。在E14.5阶段,对照组前部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率为(50.3±10.0)%,地塞米松组增殖率为(32.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9,P=0.011)。在E15.5阶段,对照组前部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率为(31.3±6.5)%,地塞米松组增殖率为(18.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2)。但各时间点后部腭突间充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增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组腭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显著下降。结论地塞米松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而导致腭裂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地塞米松 细胞增殖 WNT通路
原文传递
烧伤专科重症监护病房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孝建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严重烧伤病程中,会涉及烧伤休克与液体复苏、呼吸支持、营养支持、肾损伤与肾替代及脓毒症和MODS的防治等诸多重症医学问题。在严重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除创面处理外,也需要进行诸多重症医学常用的操作和器官功能监护以及采用相关支... 严重烧伤病程中,会涉及烧伤休克与液体复苏、呼吸支持、营养支持、肾损伤与肾替代及脓毒症和MODS的防治等诸多重症医学问题。在严重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除创面处理外,也需要进行诸多重症医学常用的操作和器官功能监护以及采用相关支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医学 管理
原文传递
褪黑激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谢有富 张俊成 +2 位作者 刘思隽 戴丽冰 杜高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褪黑激素对人增生性瘢痕Fb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Fb。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低、中、高浓度组和对照组。前3组细胞分别采用含1×10^-5、1×10^-3、1mmol/L褪黑激素的培养... 目的探讨褪黑激素对人增生性瘢痕Fb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Fb。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低、中、高浓度组和对照组。前3组细胞分别采用含1×10^-5、1×10^-3、1mmol/L褪黑激素的培养液培养,对照组不加褪黑激素常规培养。处理后24h进行如下检测:对各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用四氮唑复合物(XTT)-硫酸酚嗪甲酯(PM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对细胞行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p53和FasmRNA表达量。对数据行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对照组Fh为长梭形,呈集落分布;3个浓度组Fb随着褪黑激素浓度升高,细胞逐渐分散,胞体变形缩小,胞膜皱缩,核质比例减小。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Fb增殖活性(吸光度值)依次下降,分别为1.79.±0.10、1.49±0.15、1.24±0.20、0.92±0.09(F=67.61,P〈0.05);S期细胞百分比依次下降,分别为(16.9±1.3)%、(10.6±1.1)%、(6.1±1.2)%、(3.2±0.8)%(F=286.10,P〈0.05);G2/M期细胞百分比依次下降,分别为(16.7±1.6)%、(13.5±1.1)%、(9.8±1.0)%、(6.0±0.7)%(F:162.69,P〈0.05);早、晚期凋亡细胞百分比依次升高(F值分别为424.05、236.44,P值均小于0.05)。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细胞cyclinE的mRNA表达量依次下降,分别为2.90±0.30、1.58±0.21、0.90±0.20、0.24±0.12(F=266.79,P〈0.05);p53和FasmRNA表达量依次升高(F值分别为10.11、12.03,P值均小于0.05)。结论褪黑激素可通过影响细胞cyclinE、p53和Fas基因的表达,抑制增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增生性瘢痕
原文传递
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成分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思隽 谢有富 +1 位作者 戴丽冰 杜高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成分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增生性瘢痕(12例)和正常皮肤(7例)组织中HPA轴的活性物质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成分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增生性瘢痕(12例)和正常皮肤(7例)组织中HPA轴的活性物质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受体(CRH—RI)、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黑素皮质受体(MC-2R)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的mRNA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RH、CRH—R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MC-2R以及GR—α的分布差异。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CR结果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中CRH、CRH—R1、POMC及GR-α的mRNA表达分别为3.1±0.8、0.05±0.03、0.020±0.007、0.0030±0.0010,均低于正常皮肤组织的20.6±4.7、0.30±0.12、0,060±0.020、0.0200±0.0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0~4.75,P值均小于0.05);但2种组织中MC-2R mRNA表达水平接近(t=1.48,P=0.1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CRH、CRH-R1、ACTH、MC-2R以及GR—α分布于瘢痕组织的表皮基底层、真皮层的Fb和汗腺管理中.在正常皮肤组织中阳性除分布于上述部位外,琮可见于毛囊和皮脂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糖皮质激素类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原文传递
重症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营养治疗策略分析
8
作者 盛聪聪 陈宾 张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158-162,共5页
回顾性分析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收治的4例重症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3女1男,其中1例为女性儿童。烧伤原因均为火焰烧伤,深度以Ⅱ~Ⅲ°为主,入院时均合并有不同严重程度吸入性损伤。将患者按年... 回顾性分析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收治的4例重症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3女1男,其中1例为女性儿童。烧伤原因均为火焰烧伤,深度以Ⅱ~Ⅲ°为主,入院时均合并有不同严重程度吸入性损伤。将患者按年龄从小到大编号, 1、2、3、4号患者年龄分别为10、30、40、62岁,烧伤总面积为70%~92%、平均烧伤总面积(80.5±12.2)%,Ⅲ°烧伤面积为55%~80%、平均Ⅲ°烧伤面积(68.8±13.1)%。2号患者于伤后3 h直接收治入本院, 1、3、4号患者分别于伤后456、192及16 h由外院转入本院。并发SMAS的时间分别为伤后20、35、10、50 d。4例患者SMAS诊断均通过临床症状、腹部X线平片和腹部CT结果综合判定。SMAS确诊后治疗上予禁食,留置鼻胃管和鼻空肠管,胃肠减压,翻身床俯卧位治疗,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深度烧伤创面早期采用切削痂后异体皮临时覆盖,后期分别用自体MEEK皮、网状皮或邮票皮移植修复创面。4例患者分别行5、8、6、7次手术,分别禁食和胃肠减压3、4、7、5 d,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3、29、60、17 d,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42、70、97、45 d,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7、53、81、25 d后,患者体重增加,营养指标显著改善,创面均完全愈合后出院,随访6~36个月后SMAS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肠内营养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 胃肠减压
下载PDF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重症烧伤肺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邓忠远 李孝建 +1 位作者 张涛 汤文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3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重症烧伤肺功能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进行重症烧伤肺功能保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重症烧伤肺功能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进行重症烧伤肺功能保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呼吸机辅助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部损伤程度Ⅰ级18例、Ⅱ级6例、Ⅲ级2例,对照组分别为11、4、11例,两组肺部损伤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的临床使用效果比较好,使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大剂量治疗效果要比常规剂量治疗效果明显,没有出现比较突出的不良反应,因此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因烧伤导致的肺损伤值得普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大剂量 重症烧伤 肺功能保护
下载PDF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日兴 李叶扬 +3 位作者 林伟华 李罡 孙敬恩 周旺标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0-192,共3页
整合素连接激酶(ILK)是1996年Hannigan等以整合素β1胞质结构域为诱饵,运用酵母双杂交筛选系统发现的一种胞内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可在整合素信号通路中介导ECM与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调节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等。ILK与多... 整合素连接激酶(ILK)是1996年Hannigan等以整合素β1胞质结构域为诱饵,运用酵母双杂交筛选系统发现的一种胞内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可在整合素信号通路中介导ECM与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调节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等。ILK与多种肿瘤及肾间质纤维化等密切相关,但其在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才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就ILK在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增殖修复期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创伤和损伤 伤VI愈合 整合素连接激酶 机制
原文传递
危重烧伤并发术后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宾 汤文彬 +4 位作者 李孝建 欧莎莉 李欣滢 肖逵 王思思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8-414,共7页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并发术后心房颤动(POAF)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27例危重烧伤成年患者,其中男173例、女54例...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并发术后心房颤动(POAF)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27例危重烧伤成年患者,其中男173例、女54例,年龄19~83(43±14)岁。收集患者入院年份,并计算各年份中并发POAF患者所占百分比。根据患者是否并发POAF,将其分为POAF组(17例)和非POAF组(210例),收集POAF组患者每次并发POAF前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及POAF的发生时间和次数,术后患者体温、血压、血红蛋白、血糖、血乳酸、脓毒症及电解质情况,POAF类型、持续时间及处理方式等资料;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等基础性疾病及脓毒症等一般资料情况;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手术次数、住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时间等影响预后的因素和病死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对2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一般资料的数据,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筛选影响227例危重烧伤患者发生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17—2021年危重烧伤患者并发POAF的百分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OAF组患者并发POAF前的手术方式以四肢切削痂术为主、手术时长(3.5±1.2)h、术中失血量(365±148)mL。POAF组患者并发POAF的时间多集中于伤后1周内的术后6 h内。POAF组患者共并发POAF 25次,其中大部分患者仅发生1次;POAF发生时,患者多合并有低体温、贫血、高血糖、高血乳酸、脓毒症以及电解质紊乱,较少患者合并低血压;POAF的持续时间为(5±3)h,均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心房颤动 手术后并发症 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小腿胫后动脉及其穿支皮瓣在下肢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叶扬 黄峻 +2 位作者 林伟华 李罡 王仁坤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以胫后动脉及其穿支为血管蒂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取小腿内侧皮瓣,其中带血管蒂转移32例,交腿转移2例,游离移植2例和穿支皮瓣带蒂转移6例,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小腿内侧皮瓣共42... 目的探讨以胫后动脉及其穿支为血管蒂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取小腿内侧皮瓣,其中带血管蒂转移32例,交腿转移2例,游离移植2例和穿支皮瓣带蒂转移6例,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小腿内侧皮瓣共42例,其中完全成活39例,经6个月~2年的随访,皮瓣成活良好。皮瓣部分坏死2例,经换药和植皮,创面愈合,完全坏死1例,需另行修复。结论小腿内侧皮瓣具有供血丰富、抗感染能力强、血管蒂长的优点,特别适合用于修复小腿下段和足部的难治性创面,疗效满意;其穿支皮瓣用于修复踝部和足跟,可避免损伤主要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胫动脉 创伤和损伤
原文传递
不忘初心救危急 砥砺奋进攀高峰
13
作者 李孝建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50-752,共3页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的建设发展,紧跟国内烧伤学科发展的步伐。60年来,从几张床位、几名外科医师,发展到今天拥有3个病区、100张床位、近100名医护人员的队伍,以重症烧伤救治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的建设发展,紧跟国内烧伤学科发展的步伐。60年来,从几张床位、几名外科医师,发展到今天拥有3个病区、100张床位、近100名医护人员的队伍,以重症烧伤救治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烧伤专科。近十几年来,学科发展紧跟形势的变化,开展亚专科建设,在重症烧伤救治网络建设、烧伤专科重症监护病房建设和管理、危重烧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综合防治等方面,已形成明显专业特色,在行业内享有良好声誉。我们将继续保持“烧伤人”救急、救危、救难的专业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建设区域性烧伤救治中心,为烧伤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重症监护病房 烧伤中心
原文传递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周旺标 李叶扬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7-320,共4页
关键词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整合素连接激酶 机制
原文传递
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noN的表达及其参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况芳 张志 +3 位作者 陈宾 刘昌玲 赵元元 许志荣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人增生性瘢痕Fb中SnoN的表达及其参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收集笔者单位2013年1—10月收治的8例烧伤后瘢痕增生需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其手术切除的全层皮肤供皮区的正常皮肤组织。组织块培养法分离人增生性... 目的探讨人增生性瘢痕Fb中SnoN的表达及其参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收集笔者单位2013年1—10月收治的8例烧伤后瘢痕增生需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其手术切除的全层皮肤供皮区的正常皮肤组织。组织块培养法分离人增生性瘢痕Fb和正常皮肤Fb,并进行传代培养,取第3~5代细胞进行以下实验。(1)取增生性瘢痕Fb和正常皮肤Fb,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种细胞中SnoN的蛋白表达。(2)另取增生性瘢痕Fb和正常皮肤Fb,RT—PCR法检测2种细胞中SnoNmRNA表达。(3)另取增生性瘢痕Fb和正常皮肤Fb,加入10ng/mLTGF-β1,刺激30min和1、2、6h后,同前检测未刺激及刺激后2种细胞中SnoN的蛋白及mRNA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增生性瘢痕Fb中SnoN的蛋白表达量为0.020±0.003,明显低于正常皮肤Fb的0.032±0.005(t=7.19,P〈0.05)。(2)增生性瘢痕Fb中SnoNmRNA表达量为0.407±0.157,与正常皮肤Fb的0.339±0.095无明显差异(t=-1.29,P〉0.05)。(3)正常皮肤Fb中SnoN蛋白表达量在TGF—β1刺激下呈时间依赖性增高,刺激30min和1、2、6h,细胞中SnoN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未刺激细胞(t值为2.27~27.89,P值均小于0.05)。增生性瘢痕Fb中SnoN蛋白表达量在TGF—β1刺激下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刺激30min和1、2、6h,细胞中SnoN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未刺激细胞(t值为10.80—13.85,P值均小于0.05)。(4)正常皮肤Fb和增生性瘢痕Fb中SnoNmRNA表达量在TGF-β1刺激下均呈时间依赖性增高,2种细胞刺激30min和1、2、6h,其SnoN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未刺激细胞(t值为18.16~58.22,P值均小于0.05)。结论增生性瘢痕Fh中SnoN蛋白表达减少,导致其对TGF-β1信号抑制作用减弱,从而放大了TGF-β1信号,可能参与了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SNON
原文传递
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对紫外线造成的软骨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金丽 刘志河 +4 位作者 汤文彬 熊喜峰 张志 曹雯娟 李孝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0-606,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对紫外线照射造成的软骨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3~4周龄SD大鼠(体质量100~120 g)腹股沟脂肪,利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ADSCs并传代;取第3代细胞采用流式...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对紫外线照射造成的软骨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3~4周龄SD大鼠(体质量100~120 g)腹股沟脂肪,利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ADSCs并传代;取第3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相关标记,行成骨及成脂诱导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另取SD大鼠关节软骨,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并传代,并行甲苯胺蓝染色鉴定。取第3代软骨细胞,采用40 J/m^2剂量紫外线照射;照射后细胞分别以正常培养基培养(照射组)、以含ADSCs培养上清的培养基培养(ADSCs上清组)或与ADSCs共培养(ADSCs组)24h。以不进行紫外线照射的正常第3代软骨细胞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细胞DNA损伤标志蛋白磷酸化组蛋白2A变异体(phosphorylatedhistone family 2A variant,γH2AX)的表达情况。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及成骨、成脂诱导鉴定,所培养细胞为ADSCs。对照组、照射组及ADSCs上清组吸光度(A)值分别为2.20±0.10、1.34±0.04、1.57±0.06,照射组及ADSCs上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照射组显著低于ADSCs上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示,照射组、ADSCs上清组及ADSCs组γH2AX蛋白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ADSCs上清组及ADSCs组γH2AX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弱于照射组,ADSCs组和ADSCs上清组则无明显区别。Western blot法检测示,照射组、ADSCs上清组及ADSCs组γH2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ADSCs上清组及ADSCs组显著低于照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SCs组和ADSCs上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ADSCs有助于恢复紫外线照射后的软骨细胞的增殖,降低DNA损伤标志蛋白γH2AX的表达,对紫外线照射所致软骨细胞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软骨细胞 辐射 修复 大鼠
原文传递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2018年年会纪要
17
作者 陈宾 李孝建 张志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7-918,共2页
由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主办的“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2018年年会”于2018年11月16-18日在广东省广州市顺利召开,300余名烧伤科医师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以院士讲座、专题报告、专题讨论和疑难、... 由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主办的“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2018年年会”于2018年11月16-18日在广东省广州市顺利召开,300余名烧伤科医师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以院士讲座、专题报告、专题讨论和疑难、复杂病例讨论为主。针对我国烧伤专科的发展现状和面临挑战、烧伤专科医师培养的现状和问题等,特别邀请了相关专家做专题报告和进行讨论。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委员会,彭毅志教授当选会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会议 中国医师协会
原文传递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烧伤患者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丽映 潘丽沁 +3 位作者 赵淑婷 黄爱好 陈丽英 罗显利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8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烧伤患者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前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士对重度烧伤护理风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期间患者的...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烧伤患者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前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士对重度烧伤护理风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BICU 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前护士重度烧伤护理风险相关知识考核平均分为(78.3±10.8)分,干预后提高至(87.6±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2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压疮14例、医院感染2例、创面脓毒血症22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340,5.273,9.877;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烧伤 重症监护 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乳癌放疗后放射性溃疡的治疗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叶扬 梁岷 +2 位作者 汪锦伦 矫立仁 黄峻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乳癌放射性治疗 (下简称放疗 )后放射性溃疡的治疗方法 ,阐述放疗后臂丛神经损伤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方法  1999年以来分别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转移、皮肤软组织扩张、局部皮瓣转移和局部延迟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乳癌放疗后放射... 目的 探讨乳癌放射性治疗 (下简称放疗 )后放射性溃疡的治疗方法 ,阐述放疗后臂丛神经损伤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方法  1999年以来分别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转移、皮肤软组织扩张、局部皮瓣转移和局部延迟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乳癌放疗后放射性溃疡 16例 ,并常规行肌电图检查了解臂丛神经损伤的情况。结果 除 1例患者因创口感染而皮瓣部分坏死外 ,其余皮瓣成活良好 ,创面修复满意 ;10例行肌电图检查的患者中 ,有 7例合并有臂丛神经损伤。结论 乳癌放疗后引起的放射性溃疡常伴有臂丛神经损伤 ,这些损伤呈慢性、进行性和不可逆性改变 ;应用血运良好的皮瓣可有效地修复溃疡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溃疡 乳癌 放疗后 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 肌电图检查 皮瓣 简称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效果荟萃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薛春利 胡志成 +1 位作者 杨祖贤 李孝建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5-729,共5页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异体ADM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效果。方法以“diabetic foot、diabetic ulcer、diabetic wound、acellular dermal matrix、acellular dermal regenerative tissue matrix、acellular regenerative...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异体ADM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效果。方法以“diabetic foot、diabetic ulcer、diabetic wound、acellular dermal matrix、acellular dermal regenerative tissue matrix、acellular regenerative tissue matrix、AlloDerm、SureDerm、KaroDerm、Graftjacket、Hyalomatrix PA、Hyalograft 3D”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ce Library》《Embase》《OVID EBM Reviews》数据库,以“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溃疡、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真皮基质”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对1990年1月-2015年7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异体ADM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局指标为:创面缩小率、创面愈合率、创面完全上皮化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应用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426例DFU患者,包括接受异体ADM治疗的ADM组224例和接受传统湿性治疗的传统治疗组202例。ADM组与传统治疗组患者创面缩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为20.34(95%置信区间为-25.27—65.94,P=0.38)。ADM组患者创面愈合率高于传统治疗组,相对危险度(RR)为1.90(95%置信区间为1.29~2.80,P〈0.01)。ADM组与传统治疗组患者创面完全上皮化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为1.20(95%置信区间为-2.93~0.52,P=0.17)。ADM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治疗组,RR=0.54(95%置信区间为0.38~0.76,P〈0.001)。创面缩小率、创面完全上皮化时间、创面愈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与传统湿性治疗相比,异体ADM能显著促进DFU患者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META分析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