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lotho基因转染BMSC移植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王欢 朱向情 +6 位作者 李慧萍 尹娜 甘世保 杨静 李丽娟 潘兴华 魏玲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Klotho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BMSC,采用慢病毒载体法将EGFP标志基因和Klotho基因导入BMSC中,RT-PCR检测BMSC中Klotho m RNA的表达。采用异丙肾上腺... 目的观察Klotho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BMSC,采用慢病毒载体法将EGFP标志基因和Klotho基因导入BMSC中,RT-PCR检测BMSC中Klotho m RNA的表达。采用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法制备大鼠慢性心衰模型后,随机分为Klotho-BMSC、BMSC、模型组,另设正常组,共4组,每组6只,将EGFP基因标记并导入Klotho基因的BMSC(EGFP-Klotho-BMSC)和仅标记EGFP基因的BMSC(EGFP-BMSC)分别通过大鼠尾静脉移植入Klotho-BMSC组或BMSC组大鼠体内,5×106细胞/只,模型组和正常组不做处理。移植28 d后,观察植入体内的BMSC细胞的存活及分布,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BMSC转染Klotho后Klotho m RNA表达明显增多(P<0.05);移植28 d后,Klotho-BMS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BMSC组高(P<0.05),而心肌细胞凋亡率较BMSC组进一步降低。结论 Klotho基因导入BMSC后,可增强BMSC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更有效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基因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心衰 心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富半胱氨酸蛋白61在肝卵圆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及意义
2
作者 丁伟 谭洪波 +4 位作者 李雪梅 姜昌丽 蔡第心 张悦 潘兴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109-2112,共4页
目的分析肝卵圆细胞(HOCs)在2-乙酰氨基芴+2/3肝切除(2-AAF/PHx)大鼠肝损伤模型中的增殖、分化情况,并且对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在HOCs增殖、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构建2-AAF/PHx大鼠肝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分析肝卵圆细胞(HOCs)在2-乙酰氨基芴+2/3肝切除(2-AAF/PHx)大鼠肝损伤模型中的增殖、分化情况,并且对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在HOCs增殖、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构建2-AAF/PHx大鼠肝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检测等方法对大鼠肝脏组织中HOCs增殖、分化情况和Cyr6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并且,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等方法研究分析HOCs株WB-F344被诱导分化的过程中,Cyr6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2-AAF/PHx大鼠模型肝脏组织中Cyr61的表达在HOCs活化增殖的过程中明显升高,HOCs分化为正常肝细胞或胆管细胞后又恢复正常水平;体外实验中,Cyr6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在WB-F344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明显增高。结论 Cyr61可以促进HOCs的增殖和分化,并且可能和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半胱氨酸蛋白61 Β-连环蛋白 肝卵圆细胞 2-乙酰氨基芴
下载PDF
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魏玲 李慧萍 +6 位作者 魏伟 刘茜 尹娜 甘世保 杨静 李丽娟 潘兴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清洁级SD大鼠2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心衰组及正常组,每组10只。心衰组腹腔连续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慢性心衰模型。造模6 w后,麻醉大鼠,剪开胸腔,取左心室心...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清洁级SD大鼠2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心衰组及正常组,每组10只。心衰组腹腔连续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慢性心衰模型。造模6 w后,麻醉大鼠,剪开胸腔,取左心室心肌组织标本,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显示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化情况,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心衰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正常组显著增加,且发生心肌细胞肥大及坏死、心肌纤维断裂、心肌间质纤维化瘢痕组织形成、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心衰组心肌细胞凋亡率较正常组增高(P<0.01),且与心肌胶原容积比呈显著正相关(r=0.895,P<0.01)。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纤维化是慢性心衰大鼠的重要病理改变,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纤维化 大鼠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对结直肠癌潜在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白盈盈 朱光旭 潘兴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有效的诊断方式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关键,但是现有的检测方法,如结肠镜、粪便潜血试验等,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均有局限性。长链非编码RN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长链非编码RNA...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有效的诊断方式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关键,但是现有的检测方法,如结肠镜、粪便潜血试验等,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均有局限性。长链非编码RN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长链非编码RNA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就长链非编码RNA与结直肠癌的诊断进行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结直肠癌 生物学标记物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特征及其与治疗的相关性 被引量:8
5
作者 陈裕浩 朱向情 潘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746-2752,共7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对年龄相关疾病敏感,是影响退行性疾病骨重建的重要因素之一。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特征及治疗进展。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及治疗的相关文章,以&qu...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对年龄相关疾病敏感,是影响退行性疾病骨重建的重要因素之一。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特征及治疗进展。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及治疗的相关文章,以"MSCs,aging"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排除陈旧性和无关研究,最终选择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及治疗的61篇文献,并参考《哈德兹老年医学》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可支持免疫和造血系统中的造血祖细胞生长,促进骨髓组织修复,影响骨的生长和重建,其也会随着年龄及其他因素发生老化,进而影响其功能。衰老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端粒缩短、增殖和分化能力减弱、氧化应激水平增高等特点。目前研究可通过调节端粒酶活性,干预氧化应激或微环境中的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应用p16、p53等基因表达或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溶血磷脂酸等药物,以及通过机械力、能量限制等非药物手段来延缓或防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提高其临床疗效,但更确切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衰老 抗衰老 治疗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青青 刘建昆 潘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432-3437,共6页
背景:理论上,干细胞可以重建并调节人体免疫系统,而且干细胞具备定向分化功能,从而有望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目的:综述不同类型干细胞干预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 背景:理论上,干细胞可以重建并调节人体免疫系统,而且干细胞具备定向分化功能,从而有望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目的:综述不同类型干细胞干预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为中文检索词,以"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cell therapy,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ulcerative colitis,Crohn’s disease"为英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以及FMJS数据库检索2002年1月至今有关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文献。最终纳入4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对炎症性肠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具体哪一种类型的干细胞最安全、最有效以及此种细胞的最佳剂量与移植途径等,仍需要开展大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炎性肠疾病 CROHN病 组织工程 移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DNA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白盈盈 朱光旭 潘兴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12期2139-2142,共4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男性第3、女性第2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占全球癌症的第4位,每年约有69.4万人死于此病[1]。在中国,CRC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现已高居男女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和第4位[2]。对于早期 CR...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男性第3、女性第2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占全球癌症的第4位,每年约有69.4万人死于此病[1]。在中国,CRC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现已高居男女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和第4位[2]。对于早期 CRC患者,多数可以治愈,5年生存率可达90%,而对于晚期患者则不足10%[3],然而多数 CRC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早期 CRC 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不易察觉,因此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可以降低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侵入性的结肠镜检查和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ats,FOBT)是CRC诊断的主要手段,但是 FOBT缺乏特异性,难以满足结直肠癌诊断的要求。结肠镜检查的特异性可达95%,但属于侵入性检查,并且有高风险的并发症,难以在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筛查[4],因此急需方便、准确的生物标志物应用于CRC的诊断。研究发现,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表观遗传学改变可能比经典遗传学改变更早发生[5]。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方式,与CR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在癌症的早期阶段就已发生,使其可能成为CRC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诊断方法 结直肠癌 甲基化检测 应用 早期诊断 5年生存率 结肠镜检查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介导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A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金祥 周芳 +6 位作者 朱光旭 刘菊芬 朱向情 康华莉 庞荣清 黄岚 潘兴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2-888,共7页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A(PDGF-AA)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脱臼处死1~2月龄雄性SD大鼠,无菌取腹主动脉,剥弃外膜及去除内皮后,贴块法培养VSMC,α-SM-actin染色鉴定。实验分为...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A(PDGF-AA)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脱臼处死1~2月龄雄性SD大鼠,无菌取腹主动脉,剥弃外膜及去除内皮后,贴块法培养VSMC,α-SM-actin染色鉴定。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γ-secretase抑制剂组(DAPT组)、PDGF-AA组和PDGFAA+γ-secretase抑制剂组(PDGF-AA+DAPT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 PCR)检测Notch信号分子mRNA表达;Cell Titer96 Aqueous One Solution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VSMC的迁移能力。结果腹主动脉VSMC表达Notch信号通路Jagged1、Jagged2、Notch1~3等几种主要的配体及受体;PDGF-AA刺激24h和48 h后分别导致Jagged2和Jagged1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n=4);与0 h相比,PDGF-AA刺激72 h后,Notch1、Notch3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n=4),而刺激24 h后Notch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DGF-AA显著促进HES1(P〈0.05,n=4)、HEY2(P〈0.05,n=4)和转录因子Rbp-jКmRNA(P〈0.05,n=4)表达,DAPT抑制PDGF-AA介导的HES1、HEY2 mRNA表达增强(P〈0.01,n=4),但是进一步促进PDGF-AA诱导的Rbp-jКmRNA表达(P〈0.05,n=4);PDGF-AA刺激促进VSMC增殖(P〈0.01,n=5)和减少划痕余留面积(P〈0.01,n=4),两种效应均可被DAPT显著阻抑(P〈0.01,n=4)。结论 PDGF-AA调节了VSMC Notch信号分子表达,PDGF-AA部分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调节VSMC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A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体外传代对版纳微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余璞 龙海 +6 位作者 霍金龙 王强 李自安 王金祥 刘菊芬 潘兴华 庞荣清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6期363-368,共6页
目的通过分离扩增版纳微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传代对慢病毒转染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4月龄版纳微型猪的骨髓,在DMEM/F12培养液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根据其形态学、抗原标志表达和分化潜能给予鉴定... 目的通过分离扩增版纳微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传代对慢病毒转染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4月龄版纳微型猪的骨髓,在DMEM/F12培养液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根据其形态学、抗原标志表达和分化潜能给予鉴定。MSCs与GFP慢病毒载体共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传代后MSCs GFP表达率的变化。标记后传代至1、2、3、4代细胞间比较用非参数检验。结果采用直接培养骨髓,可以分离到高表达CD13、CD29、CD90、CD105的MSCs,并可诱导分化为脂肪、骨和软骨细胞。MSCs与携带GFP的慢病毒载体共培养3天即可观察到GFP的表达,最佳转染复数(MOI)值为50,最佳共培养时间为6 d。传代后MSCs GFP表达率呈下降趋势[1代转染率(42.3±2.25)%、2代转染率(41.6±2.65)%、3代转染率(41.4±3.75)%和4代转染率(38.2±4.75)%],但传至4代GFP表达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可以从版纳微型猪骨髓中分离到MSCs,GFP慢病毒转染是标记MSCs的有效方法,连续传代4代不会显著影响GF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芳 王金祥 +5 位作者 王珂 朱向情 庞荣清 李雪梅 朱光旭 潘兴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的表达情况、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的表达情况、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CAD患者(CAD组)100例、T2DM并发CAD患者(T2DM-CAD组)100例、T2DM患者(T2DM组)100例及健康对照者(Control组)100例,采集临床标本,分别应用酶联免疫法、免疫比浊法测定Galectin-3和hs-CRP的含量,同时采用酶法检测血糖(Glu)、尿素(BUN)、肌酐(CREA)、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浓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运用直接法检测。统计学分析采用K-S检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Nemenyi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ROC曲线。结果 T2DM-CAD组Galectin-3和hs-CRP的水平分别为(10.523±4.552)mg/L和(9.60±3.75)mg/L,均明显高于CAD组的(7.417±1.797)mg/L、(5.57±2.21)mg/L和T2DM组的(6.515±1.499)mg/L、(5.23±2.5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2DM-CAD组的Galectin-3与hs-CRP呈正相关(r=0.724,P<0.001);在T2DM-CAD组/T2DM组,ROC曲线下面积Galectin-3检测为0.859,hs-CRP检测为0.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45,P>0.05)。结论 Galectin-3对于T2DM是否并发CAD具有与hs-CRP相似效能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种新的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疾病 半乳糖凝集素3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临床研究的伦理与安全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兴华 王颖翠 +7 位作者 张梦园 蔡学敏 阮光萍 朱向情 何洁 赵晶 王金祥 庞荣清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4-6,共3页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在临床上可用于各种涉及细胞变性、坏死或缺失的组织损伤、退变、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由于UCMSC来源于新生儿脐带,属于废弃物,用于疾病治疗安全性较高,没有明显免疫排斥反应,伦理争论较少。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临床 伦理 安全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T、B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颍翠 潘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4734-4741,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干细胞能分泌可溶性因子调节免疫平衡,抑制炎症反应,定向分化为特定组织类型的功能细胞参与组织修复,促进血管再生,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应激等,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目的:总结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研究表明,干细胞能分泌可溶性因子调节免疫平衡,抑制炎症反应,定向分化为特定组织类型的功能细胞参与组织修复,促进血管再生,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应激等,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目的:总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T、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6年1月至2016年8月相关文献。以"mesenchymal stem cell,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immunoregulation"和"间充质干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调节"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免疫调节影响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207篇文献,纳入53篇文献进行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是免疫替代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具有免疫调节能力,可从根本上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目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动物实验已证实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且能避免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在临床应用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间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6
13
作者 阮光萍 姚翔 +6 位作者 刘菊芬 王金祥 胡媛媛 李自安 杨建勇 庞荣清 潘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172-2178,共7页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器官或多系统病变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而理论上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器官或多系统病变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而理论上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疗效。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用深红色荧光DiR标记细胞。实验小鼠分5组:正常对照组(C57BL小鼠),模型对照组(C57BL/lpr小鼠),低、中、高剂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C57BL/lpr小鼠),每组10只。各治疗组通过尾静脉注射低、中、高剂量(2×106,1×106,0.5×106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周1次,连续3周,治疗结束采血测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变化,定量PCR检测OPG和Foxp3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3次后,外周血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均明显下降,CD4+CD25+T细胞明显升高,OPG和Foxp3基因表达也明显升高,接近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使C57BL/lpr小鼠的各项相关指标恢复到C57BL正常鼠水平,以高剂量治疗组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C57BL/lpr小鼠
下载PDF
第2代和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iRNA谱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庆铿 尹德宏 +5 位作者 刘菊芬 张学娟 白盈盈 宋乙甲 潘兴华 刘高米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686-2691,共6页
背景:研究发现外泌体具有部分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了解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中发挥代表性作用的物质,可以为进一步探索人工合成外泌体类似物提供线索。目的:研究第2代和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NA的表达谱差异。方法:采用... 背景:研究发现外泌体具有部分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了解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中发挥代表性作用的物质,可以为进一步探索人工合成外泌体类似物提供线索。目的:研究第2代和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NA的表达谱差异。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第2代和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建立的文库进行测序,再将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外泌体之间所表达的miRNA,并做聚类分析。结果与结论:(1)第2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能够检测出427 657种miRNA,占检出总miRNA的68.93%;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能够检测出119 283种miRNA,占检出总miRNA的19.22%,其中二者共有的miRNA有73 526种,占检出总miRNA的11.85%;(2)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聚类分析)表明这些miRNA可能参与了161种生物过程,包括细胞修复、免疫、抗衰老等;(3)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外泌体miRNA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miRNA拷贝数水平明显减低,其中含量最高的前5个miRNA(has-miR-146a-5p、has-miR-191-5p、has-miR-493-3p、has-miR-423-5p、has-miR-134-5p)有望做为合成外泌体类似物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外泌体 微RNAS 高通量筛选 组织工程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microRNA 高通量测序 聚类分析 干细胞
下载PDF
多次贴壁法高效制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洁 赵晶 +3 位作者 王金祥 蔡学敏 庞荣清 潘兴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828-831,共4页
目的建立一套简单、高效、稳定、规范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制备与鉴定技术,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建设及临床应用提供技术规范。方法改进前期技术方法,重复验证,建立规范化技术方法。无菌采集足月剖宫产分娩胎儿脐带,采用不剥离血... 目的建立一套简单、高效、稳定、规范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制备与鉴定技术,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建设及临床应用提供技术规范。方法改进前期技术方法,重复验证,建立规范化技术方法。无菌采集足月剖宫产分娩胎儿脐带,采用不剥离血管和包膜组织贴壁法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待原代细胞长出时,收集原本换液应丢弃的组织块,进行二次贴壁培养,如此反复,待二次贴壁组织块长出细胞时,收集组织块进行三次贴壁培养。对三次贴壁培养长出的第三代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首次组织贴壁后10~12 d可见成纤维样细胞从组织块爬出,二次、三次贴壁后第2 d就可见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爬出,且生长状况好,细胞形态更为均一。三次贴壁培养的第三代细胞都高表达CD29、CD44、CD90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均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的能力。结论采用多次贴壁法制备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充分利用了脐带组织块,且得到的原代细胞数量翻倍,其生物学特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贴壁培养
下载PDF
慢性心衰大鼠心肌Klotho、ColⅠ和ColⅢmR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欢 刘茜 +6 位作者 李红 杨晓华 尹娜 杨静 李媛 潘兴华 魏玲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大鼠心肌中Klotho基因、Ⅰ型胶原(ColⅠ)m RNA和Ⅲ型胶原(ColⅢ)m R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清洁级SD大鼠2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心衰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心衰模型组连续14 d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 mg/(...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大鼠心肌中Klotho基因、Ⅰ型胶原(ColⅠ)m RNA和Ⅲ型胶原(ColⅢ)m R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清洁级SD大鼠2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心衰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心衰模型组连续14 d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 mg/(kg·d)建立心衰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建模2 w后,全部大鼠称体重后处死,取心脏称重,并计算心脏湿重/体重指数(HW/BW);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Klotho基因以及ColⅠ和ColⅢm RNA的表达量,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成功建立大鼠心衰模型(LVEF<50%)。RT-PCR检测结果显示,心衰模型组大鼠心肌中Klotho m 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ColⅠ和ColⅢm 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大鼠心肌组织中Klotho m RNA表达量与心肌组织ColⅠ m RNA和ColⅢm RNA的表达量呈独立、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心衰大鼠心肌中Klotho基因与ColⅠ及ColⅢm RNA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可能是Klotho基因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KLOTHO基因 心肌 胶原MRNA 相关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如何优化移植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慧 庞荣清 +1 位作者 潘兴华 阮光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背景:药物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并不理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尝试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目的:旨在通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进展的总结,指导动物实验,以促进其临床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 背景:药物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并不理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尝试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目的:旨在通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进展的总结,指导动物实验,以促进其临床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相关文献。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mesenchymal stem cells,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或以"杜氏肌营养不良症,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317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41篇文献进行综述。主要通过增加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数量,提高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来达到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目的,常用方法有选择较理想的种子细胞、预处理细胞、改善移植途径、干预归巢过程等。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并且能避免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间质干细胞移植 肌营养不良 杜氏 干细胞 移植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非常小的胚胎样干细胞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山羊胎肝内定位注射不同体积间充质干细胞对胎羊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小昆 龙海 +9 位作者 苏锡雄 杨艾梅 李自安 余璞 王强 刘菊芬 王金祥 潘兴华 庞荣清 许立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索山羊胎肝内定位注射不同体积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胎羊发育的影响。方法以B超探查10只疑似怀孕的母山羊,观察胎羊数量、胎羊性别,确定胎肝位置。怀孕约3个月时,在B超引导下穿刺至胎肝,注射不同体积和不同数量的雄性山羊骨髓MSC... 目的探索山羊胎肝内定位注射不同体积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胎羊发育的影响。方法以B超探查10只疑似怀孕的母山羊,观察胎羊数量、胎羊性别,确定胎肝位置。怀孕约3个月时,在B超引导下穿刺至胎肝,注射不同体积和不同数量的雄性山羊骨髓MSC悬液到胎肝实质区域,精心护理并观察穿刺母羊是否流产。结果借助B超探查10只疑似怀孕母羊中的6只怀孕,可以发现胎心跳动和胎肝血流并确定胎肝的位置,在B超引导下能够准确注射MSC悬液至胎肝实质区域,注射1 ml MSC悬液,不会引起流产,安全可行;而注射同等细胞数量的4 ml MSC悬液,则导致穿刺山羊流产。结论 B超显影可确诊山羊怀孕和确定胎肝位置,胎肝内注射1 m山羊骨髓MSC悬液不会导致胎羊流产,MSC数量不变而体积增加至4 ml时易导致胎羊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超声引导 定位注射 山羊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研究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梦圆 王颖翠 +5 位作者 何洁 赵晶 王金祥 余月明 张步振 潘兴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7-9,共3页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具备药品的“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特点,是目前“成药”性最高的成体干细胞(ASC)之一。UCMSC还有广泛的生物效应,对各种损伤、退变和炎症性疾病的疗效明确,且具有免疫原性低、异体治疗无免疫排...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具备药品的“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特点,是目前“成药”性最高的成体干细胞(ASC)之一。UCMSC还有广泛的生物效应,对各种损伤、退变和炎症性疾病的疗效明确,且具有免疫原性低、异体治疗无免疫排斥反应、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高、无伦理限制等临床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技术 临床研究 策略
下载PDF
树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成骨成脂分化的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阮光萍 朱路 +4 位作者 刘菊芬 李自安 王金祥 庞荣清 潘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73-1377,共5页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研究中的理想种子细胞。目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树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建立标准化的树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株。方法:采用剖腹产分离树鼩脐带,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标记法检测脐带间...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研究中的理想种子细胞。目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树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建立标准化的树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株。方法:采用剖腹产分离树鼩脐带,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标记法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用成骨、成脂诱导培养基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1)细胞鉴定: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90和CD10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9.9%和99.8%,造血干细胞标志物CD34的表达率为0.0%,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的表达率为0.7%,符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特征。(2)细胞形态:诱导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茜素红染色观察到钙结节,油红O染色观察到脂滴。(3)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分离培养了具备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的树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细胞分化 树鼩科 组织工程 脐带脐血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树鼩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CD抗原 表面标志物 钙结节 脂滴 分离培养 种子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