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节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顾竹筠 《医疗装备》 2017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运用于儿科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依从性显著优...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运用于儿科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静脉穿刺中运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静脉穿刺 效果
下载PDF
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清 《医疗装备》 2017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依从性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依从性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静脉穿刺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静脉穿刺 效果
下载PDF
两种体位在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时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雪凤 朱海英 惠璧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1期1336-1337,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时的最佳体位。方法将160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背兜式静脉输液体位,对照组采用家长怀抱式输液体位,比较两组患儿输液时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输液量达50ml以上重新穿刺... 目的探讨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时的最佳体位。方法将160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背兜式静脉输液体位,对照组采用家长怀抱式输液体位,比较两组患儿输液时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输液量达50ml以上重新穿刺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0.00%,与对照组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新穿刺率为1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52,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达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721,P〈0.01)。结论背兜式静脉输液体位优于家长怀抱式输液体位.值得在临床椎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婴幼儿 头皮静脉输液 背兜式静脉输液体位 家长怀抱式输液体位
原文传递
儿童输液室护生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
作者 朱春燕 朱晓华 徐玉蓉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8期4115-4116,共2页
目的:使儿童输液室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质量显著提高,使实习生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增强,能较快适应临床工作,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方法:对当前儿童输液室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常见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带教老师从带教的方... 目的:使儿童输液室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质量显著提高,使实习生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增强,能较快适应临床工作,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方法:对当前儿童输液室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常见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带教老师从带教的方式方法上加以改进。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带教对策,儿童输液室带教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输液室 护生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能级管理在儿童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海英 朱雪凤 蹇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4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能级管理在儿童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童输液室护理人员38名,将2011年能级管理模式实施前的样本与2012年实施能级管理模式后进行对照,实施前后调查患儿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目的:探讨能级管理在儿童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童输液室护理人员38名,将2011年能级管理模式实施前的样本与2012年实施能级管理模式后进行对照,实施前后调查患儿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能级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护士急救技能考核合格率、基础理论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能级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既稳定了护理队伍,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级管理 护理管理 儿童输液室 护理质量
下载PDF
老年入院患者肾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付霞 李丹 何湘军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8期180-181,共2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建立,肾内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的比例遥年上升。这些病人绝大多数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往往有诸多舍并症。对于这些患者,除了老年病人常见的摔倒烫伤等护理安全隐忠外,还存在肾内科治疗所特有的一些风险。本...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建立,肾内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的比例遥年上升。这些病人绝大多数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往往有诸多舍并症。对于这些患者,除了老年病人常见的摔倒烫伤等护理安全隐忠外,还存在肾内科治疗所特有的一些风险。本文针对老年入院患者逮一特殊群体,分析其住院期间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消除安全隐患的时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入院患者 肾内科 护理 安全隐患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门诊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尤丽亚 朱雪凤 朱彩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26期3148-3150,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支气管炎的门诊患儿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预防、保健、认知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两...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支气管炎的门诊患儿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预防、保健、认知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用药后治疗效果干预组显效率达51.67%,高于对照组33.33%;总有效率干预组为81.67%,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5)。临床表现患儿的咳嗽消失、痰鸣音消失、湿哕音消失及体温降至正常的天数干预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门诊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能够增强疗效,尽快缓解患儿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支气管炎 婴幼儿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组长负责量化考核模式在儿童输液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朱雪凤 朱海英 刘莉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26期3191-3192,共2页
目的 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建立组长负责量化考核模式,减少护理缺陷与护理纠纷,提高儿童输液室护理质量.方法 制订量化考核标准,实施组长负责管理模式,通过考核,将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医生对... 目的 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建立组长负责量化考核模式,减少护理缺陷与护理纠纷,提高儿童输液室护理质量.方法 制订量化考核标准,实施组长负责管理模式,通过考核,将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长负责量化考核模式的实施,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的有效措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长负责 量化考核 儿童输液 应用
原文传递
癌症化疗患者家庭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苗傲霜 蹇英 朱海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了解癌症化疗患者的家庭负担现状,探讨影响家庭负担的因素。方法:对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187例肿瘤内科住院化疗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疾病家庭负担调查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结果... 目的:了解癌症化疗患者的家庭负担现状,探讨影响家庭负担的因素。方法:对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187例肿瘤内科住院化疗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疾病家庭负担调查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结果:癌症化疗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负担,其中以经济负担阳性回答率为最高(100.0%),家庭对外关系阳性回答率最低(90.6%)。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由大到小排列为家属采取的消极应对方式、家庭月总收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家属获得的社会支持。结论:癌症化疗患者的家庭负担状况具有普遍性和多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家庭负担 影响因素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儿童输液室“以患儿为中心”加强安全护理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莉娜 朱海英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8期179-179,181,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输液室“以患儿为中。”加强儿童输液室的安全护理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影响安全护理的因素分析,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制定对策,将以患儿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应用于护理程序中。结果:提高... 目的:探讨儿童输液室“以患儿为中。”加强儿童输液室的安全护理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影响安全护理的因素分析,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制定对策,将以患儿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应用于护理程序中。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输液室 以患儿为中心 安全护理 护理服务质量
下载PDF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时体位安置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海英 朱雪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884-2885,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切实可行的体位。方法将240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家长怀抱式输液组、背兜式静脉输液组和自由式输液组各80例。结果与背兜式静脉输液组和自由式输液组相比,家长怀抱式输液体位更容易被家长接受,患儿输... 目的探讨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切实可行的体位。方法将240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家长怀抱式输液组、背兜式静脉输液组和自由式输液组各80例。结果与背兜式静脉输液组和自由式输液组相比,家长怀抱式输液体位更容易被家长接受,患儿输液肿胀、脱针率最低(8.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长怀抱式输液体位优于背兜式静脉输液组和自由式输液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输液疗法 体位
原文传递
儿童输液室区域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的作用
12
作者 朱海英 刘莉娜 陆蕊君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8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分区域管理在儿童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过程中,对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于2008—2009年在儿童门诊输液室对输液患儿根据年龄、病情以及家长的特殊需求,进行分区域管理,各区域从病人不同需求出发,从... 目的:探讨分区域管理在儿童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过程中,对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于2008—2009年在儿童门诊输液室对输液患儿根据年龄、病情以及家长的特殊需求,进行分区域管理,各区域从病人不同需求出发,从环境设置到护理人力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输液患儿在协调的相应区域完成输液,随时满足患者各种需求;与未实施分区域管理前(2005—2007年)比较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开展分区域管理后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分区域管理前,护理服务投诉率显著低于分区域管理前。结论:实施儿童输液室分区域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区域化 儿童输液室 护理质量 服务满意度
下载PDF
姑息护理理念在缓解输液疼痛中的应用
13
作者 朱海英 朱雪凤 王惠芬 《医疗装备》 2016年第9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减轻患儿输液时局部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4年1-6月门诊接受输液发生输液局部疼痛患儿6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姑息护理理念,给予翻转针柄法,对照组给予减慢输液速度,10 min后评价局部及肢体... 目的探讨减轻患儿输液时局部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4年1-6月门诊接受输液发生输液局部疼痛患儿6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姑息护理理念,给予翻转针柄法,对照组给予减慢输液速度,10 min后评价局部及肢体疼痛程度,统计两组患儿重新穿刺率,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重新穿刺率比对照组降低了12.76%;研究组患儿满意度为83.49%;对照组患儿满意度为71.7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疼痛给予实施姑息护理的方法简单易行,减少了再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紧张情绪,保护了血管,有利于进一步治疗,也使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更加舒适,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疼痛 姑息护理 翻转针柄法 输液肿胀 重新穿刺率
下载PDF
姑息护理理念在婴幼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
14
作者 朱雪凤 朱海英 蹇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年第20期2764-2766,共3页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理念应用于婴幼儿输液外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在我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发生输液外渗的患儿5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月1日-15日发生输液外渗的患儿311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4月16日-30日发生输液外渗的患...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理念应用于婴幼儿输液外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在我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发生输液外渗的患儿5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月1日-15日发生输液外渗的患儿311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4月16日-30日发生输液外渗的患儿263例设为干预组,实施姑息护理,统计两组患儿重新穿刺率,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重新穿刺率比对照组降低了32.69%;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84.0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4.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液液体外渗后实施姑息护理的方法简单易行,减少了再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紧张情绪,保护了血管,也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输液外渗 姑息护理 理念 护理
原文传递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与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晓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下降(P<0.01),且观察组患儿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转阴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小儿 轮状病毒 腹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6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红霉素,30 mg/(kg·d),观察组患儿静脉...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红霉素,30 mg/(kg·d),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d),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67.2%)(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红霉素,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保护动机理论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芳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6例,其中行常规护理的患儿53例作为对照组,行基于保护动机理...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6例,其中行常规护理的患儿53例作为对照组,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的患儿53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恢复情况、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2周后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可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动机理论 护理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胃—小肠CT检查肠道准备过程中最佳护理方案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惺芳 尹所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7期1900-1901,共2页
目的介绍临床护理工作中甘露醇水溶液在胃—小肠CT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CT图像质量并提高疾病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胃—小肠CT扫描检查前肠道准备40例病例。两种准备方法次序基本相同,方法一,常规小肠肠道准备病... 目的介绍临床护理工作中甘露醇水溶液在胃—小肠CT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CT图像质量并提高疾病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胃—小肠CT扫描检查前肠道准备40例病例。两种准备方法次序基本相同,方法一,常规小肠肠道准备病例20例;方法二,口服液体内加20%甘露醇40例。结果方法二胃—小肠管腔充盈良好,胃肠壁、胃肠腔及胃肠壁周围结果显示清晰,利于显示小病灶。结论甘露醇水溶液加快胃肠蠕动,缩短检查时间,增加肠管充盈程度进而增加胃—小肠影像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小肠 甘露醇 肠道准备
下载PDF
儿童静脉输液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的观察
19
作者 顾熠 朱杰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2期545-545,共1页
目的:探讨无菌棉球配合一次性输液贴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拔针后的应用。方法将600例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拔针后实验组用无菌棉球配合一次性输液贴按压,对照组用一次性输液贴按压,评价两组患儿出血和皮下淤血的情... 目的:探讨无菌棉球配合一次性输液贴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拔针后的应用。方法将600例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拔针后实验组用无菌棉球配合一次性输液贴按压,对照组用一次性输液贴按压,评价两组患儿出血和皮下淤血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出血和皮下淤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经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无菌棉球配合一次性输液贴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能有效减少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保护血管,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棉球 头皮静脉输液 按压
下载PDF
门诊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龚蕾 邵亚新 +1 位作者 陆惺芳 尤丽亚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8期305-305,共1页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提出预防针刺伤的方法。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0名护士中均发生过针刺伤,且发生针刺伤后无一人填写受伤表,跟踪检验。结论:加强...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提出预防针刺伤的方法。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0名护士中均发生过针刺伤,且发生针刺伤后无一人填写受伤表,跟踪检验。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完善相应的治理措施对预防护理人员针刺伤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护士 针刺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