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萨克族传统生产习俗的变迁及发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周亚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7,共6页
哈萨克族传统游牧生产习俗近 2 0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赖于政府的政策导向、牧区经济环境的改善和牧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哈萨克族传统生产习俗将呈时代化发展趋势 ,现时社会的经济、技术不断替代传统生产习俗 ,同时符合... 哈萨克族传统游牧生产习俗近 2 0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赖于政府的政策导向、牧区经济环境的改善和牧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哈萨克族传统生产习俗将呈时代化发展趋势 ,现时社会的经济、技术不断替代传统生产习俗 ,同时符合时代发展的习俗将被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自我发展能力 技术 历史变迁 发展 生产习俗 生产方式 时代化
下载PDF
西域语言接触概说 被引量:11
2
作者 牛汝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本文根据敦煌藏经等考古资料 ,比较系统地整理了公元 2 - 11世纪西域语言相互接触和相互影响的历史 ,对于揭示语言的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西域语言 历史演变 接触史 梵语 吐火罗语
下载PDF
伯希和藏品中一件回鹘文皈依佛教三宝愿文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牛汝极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4-160,共7页
关键词 回鹘文 伯希和 愿文 佛教 三宝 藏品 对偶词 敦煌吐鲁番 粟特文 国立图书馆
下载PDF
蒙古文-八思巴字《五守护神大乘经·守护大千国土经》元代印本残片考释 被引量:4
4
作者 照那斯图 牛汝极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2,共5页
此文对出自黑水城的一张蒙古文经藉残片进行考证,用几种清代印本相对 照确定其为佛学经典《五守护神大乘经·守护大千国土经》的蒙古文译本,刊行时间属 于元代,第一次向世人提供了实物证据。
关键词 蒙古文 八思巴字 经籍残片 佛学经典 古文献考据
原文传递
中国突厥语景教碑铭文献概说 被引量:4
5
作者 牛汝极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2-67,共6页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Nestorian inscriptions in Turkic, Syriac and Uyghur scripts found from Almaliq,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to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nd Fujian Province in China d...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Nestorian inscriptions in Turkic, Syriac and Uyghur scripts found from Almaliq,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to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nd Fujian Province in China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Most of the Nestorian inscriptions in Turkic or in Syriac script were engraved during Yuan Dynasty. The author also publishes his studies on some Nestorian inscriptions including transcriptions and trans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语 叙利亚语 聂斯脱利派 也里可温 桃花石 帝王纪 阿力麻里古城 十字寺 八思巴文 突厥人
原文传递
哈萨克族的“巴塔”习俗及其语言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亚成 古丽巴克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72,共4页
本文阐述了哈萨克族巴塔习俗的主要内容及其与语言的关系 ,分析了巴塔习俗形成的原因 。
关键词 哈萨克族 巴塔习俗 语言
下载PDF
高高的萨吾克烈——从一次集体婚礼看哈萨克族传统婚俗的变革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亚成 《新疆社科论坛》 2001年第3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婚姻制度 集体婚礼 哈萨克族 婚俗
下载PDF
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的审美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亚成 卡丽毕努尔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72-77,共6页
通过描述和分析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认为特色美、自然美、和谐美是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展示出的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指出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审美特征的形成是与维吾尔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的,正是在特殊... 通过描述和分析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认为特色美、自然美、和谐美是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展示出的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指出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审美特征的形成是与维吾尔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的,正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维吾尔族拥有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观,并且促进了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审美特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传统服饰 审美特征
下载PDF
四件回鹘文摩尼教祈愿文书译释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菲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138-142,共5页
本文对高昌王国时期古代维吾尔人遗留下来的四件回鹘文摩尼教祈愿文书分别作了转写、翻译和注释。
关键词 摩尼教 回鹘文 文书 译释
原文传递
《突厥语辞典》的文化语言学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牛汝极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156-165,共10页
11世纪70年代编定的《突厥语辞典》中文化语言学研究对社会文化变革有较大影响、分化人文地理对语言和方言、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流、诗歌谚语的哲学观念方面也是如此。本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解析。
关键词 《突厥语辞典》 文化语言学 研究
原文传递
《蒙古——卫拉特法典》与蒙古族传统的财产分配习俗
11
作者 策.巴图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7-99,共3页
文章对《蒙古——卫拉特法典》中的财产分配法与蒙古族传统财产分配习惯进行对比和分析,以相关文献 记载为例阐述二者的关系、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
关键词 卫拉特法典 财产分配制 传统习惯
下载PDF
回鹘佛教归属未定典籍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汝极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20,共8页
本文对回鹘佛教文献中归属未定的 11种残件的保存、收藏、编号。
关键词 佛教文献 回鸦
下载PDF
《蒙古译语词典》中的某些词义考释
13
作者 策.巴图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0-131,共2页
本文对《蒙古译语词典》里的“鹁鸽”、“溺”、“园”等三个词的蒙古文词义重新作了考释。
关键词 《蒙古译语词典》 词义考释 “鹁鸽” “溺” “园”
下载PDF
试析哈萨克族英雄叙事诗中的梦
14
作者 周亚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4-38,共5页
哈萨克族英雄叙事诗中梦境出现频繁,引人注目。如:著名的英雄叙事诗《阿勒帕米斯》、《阔布兰德》、《英雄谢力扎特》、《阿尔卡勒克》中都有梦境出现。仔细分析这些梦境后可以发现,梦不仅有着组建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散发着诱... 哈萨克族英雄叙事诗中梦境出现频繁,引人注目。如:著名的英雄叙事诗《阿勒帕米斯》、《阔布兰德》、《英雄谢力扎特》、《阿尔卡勒克》中都有梦境出现。仔细分析这些梦境后可以发现,梦不仅有着组建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散发着诱人的艺术魅力,它还反映着哈萨克族对梦的理解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英雄叙事 阿尔卡勒克 叙事诗 《阿勒帕米斯》 刻画人物 人物形象 历史时期 艺术表现力 万物有灵论
下载PDF
新疆牧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探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亚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8-113,共6页
新疆牧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定居、迁移工程的实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 ,促进牧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新疆牧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不仅表现于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对科技文化、商业文化、企业文化、消费文化等现代... 新疆牧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定居、迁移工程的实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 ,促进牧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新疆牧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不仅表现于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对科技文化、商业文化、企业文化、消费文化等现代文化需求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满足牧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必须进一步加强牧区的文化建设 ,发展牧区特色教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牧区 少数民族 文化需求 特色教育
下载PDF
国外近年中亚研究学术刊物介绍
16
作者 牛汝极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国外 《中亚研究国际杂志》 《突厥诸语言》 学术刊物 《亚洲杂志》 《阿尔泰学报》
下载PDF
致《新疆钱币》编辑部
17
作者 佛朗索瓦·蒂埃里 牛汝极 《新疆钱币》 2000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米”字符铜币 亚美尼亚 海屯时期 形制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