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惠萍 熊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6期83-84,共2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其血糖指数可以控制在5.17mmol/L,餐后2 h血糖指数控制在7.5-11.4 mmol/L,甲状腺功...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其血糖指数可以控制在5.17mmol/L,餐后2 h血糖指数控制在7.5-11.4 mmol/L,甲状腺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需要在临床实践中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新疆回、汉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熊健 李伟 +4 位作者 郭慧荣 邹振宇 韩冬梅 薛黎 古力孜巴.艾合买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5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新疆回、汉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DXA诊断为POP的120例包括新疆回、汉族在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骨量正常及骨量减少的1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年龄、学历、骨折史、BMI、吸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新疆回、汉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DXA诊断为POP的120例包括新疆回、汉族在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骨量正常及骨量减少的1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年龄、学历、骨折史、BMI、吸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以上危险因素除年龄为不可控因素外,其余均可人为干预解除,对POP的预防与控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回族 汉族
下载PDF
血清再生蛋白Ⅰα与糖尿病肾脏病肾功能进展相关性的队列研究
3
作者 陈升 黄楠 +6 位作者 黄䮎 束之奕 吴晓冬 吕颖奇 孙金芳 苏向辉 李玲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31-1239,共9页
目的探讨血清再生蛋白Ⅰα(REGⅠα)与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相关性。方法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15 ml·min^(-1)·(1.73 m... 目的探讨血清再生蛋白Ⅰα(REGⅠα)与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相关性。方法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15 ml·min^(-1)·(1.73 m^(2))-1且未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DK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红细胞计数及血肌酐、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清REGⅠα浓度,并进行规律随访。终点事件为肾功能进展,定义为eGFR斜率≥3 ml·min^(-1)·(1.73 m^(2))-1/年、新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因肾脏或心血管事件死亡。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曲线拐点,根据拐点将患者分为低水平REGⅠα组(血清REGⅠα≤87.39 ng/ml)和高水平REGⅠα组(血清REGⅠα>87.39 ng/ml)。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肾脏累积生存率的差异,Cox回归模型探讨DKD患者肾功能进展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401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低水平REGⅠα组203例,高水平REGⅠα组198例。与低水平REGⅠα组相比,高水平REGⅠα组DKD患者的血肌酐、UACR均更高,血红蛋白、eGFR均更低(均P<0.050)。中位随访时间为12(7,17)个月,共20.45%(82/401)的DKD患者发生结局事件,其中高水平REGⅠα组占13.22%(53/401),低水平REGⅠα组占7.23%(29/401)。高水平REGⅠα组患者肾脏累积生存率较低(log-rankχ^(2)=8.917,P=0.003)。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红细胞计数、血肌酐及UACR后,高水平REGⅠα仍是DKD患者发生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HR=1.372,95%CI 1.005~2.193,P=0.037)。结论血清REGⅠα与DKD肾功能进展相关,是D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再生蛋白Ⅰα 肾功能进展
原文传递
新疆回、汉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4
作者 熊健 郭慧荣 +4 位作者 李伟 邹振宇 韩冬梅 薛黎 古力孜巴.艾合买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6期2-4,共3页
目的分析新疆回、汉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0例经DXA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不符合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诊断标准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民族、文化... 目的分析新疆回、汉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0例经DXA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不符合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诊断标准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民族、文化程度、饮用牛奶、咖啡、茶及服用钙剂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族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饮茶和饮用咖啡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汉族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某县维吾尔族男性患者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晓君 刘姝妍 艾比拜·玉素甫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4期114-115,共2页
目的了解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481例维吾尔族男性住院患者的体质量、身高、腰围、血压等进行测量,并检测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BG)、脂代谢指标等。结果高尿酸组BMI(... 目的了解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481例维吾尔族男性住院患者的体质量、身高、腰围、血压等进行测量,并检测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BG)、脂代谢指标等。结果高尿酸组BMI(体质指数)、WHR(腰臀比)、DBP、SBP、FBG、TC、TG、LDL-C与代谢综合征组的相关指标均高于尿酸正常组,并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高尿酸组与尿酸正常组相比,腹部脂肪堆积、肥胖、高血糖、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脂肪堆积、肥胖、高血糖、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子是墨玉县维吾尔族男性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代谢综合征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PM_(2.5)协同不同饮食对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刘锦花 苏向辉 +1 位作者 鲁建江 任慧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9-477,共9页
旨在研究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与多种饮食联合作用对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使用正常饮食(ND)、高脂肪饮食(HFD)、高碳水化合物饮食(HCD)喂养大鼠2个月,经气管内灌注暴露PM_(2.5)(7 mg·kg-1),观察PM_(2.5)暴... 旨在研究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与多种饮食联合作用对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使用正常饮食(ND)、高脂肪饮食(HFD)、高碳水化合物饮食(HCD)喂养大鼠2个月,经气管内灌注暴露PM_(2.5)(7 mg·kg-1),观察PM_(2.5)暴露是否会引发糖脂代谢异常、肝损伤从而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展。结果表明,短期的PM_(2.5)暴露虽然不足以引起大鼠的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但对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途径有重要影响。结合病理学观察,发现PM_(2.5)造成ND组和HFD组的大鼠肝脏组织出现脂质空泡,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显著升高;HCD组的大鼠肝脏细胞坏死,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本研究考虑了饮食因素,进一步补充了PM_(2.5)健康效应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饮食 大鼠 糖脂代谢 肝脏 代谢物
下载PDF
血清胞苷尿苷鸟苷结合蛋白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萍 侯佳影 +2 位作者 周君 于文清 刘清华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634-639,共6页
目的:观察血清胞苷尿苷鸟苷结合蛋白(CUGBP)1在体检健康者、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差异,探讨CUGBP1在慢性肝病不同病理阶段表达水平及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体检健康者32例、乙肝患... 目的:观察血清胞苷尿苷鸟苷结合蛋白(CUGBP)1在体检健康者、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差异,探讨CUGBP1在慢性肝病不同病理阶段表达水平及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体检健康者32例、乙肝患者36例、肝硬化患者39例及肝癌患者43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CUGBP1在受试者血清中的表达含量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使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外周静脉血白细胞(PWBC)中CUGBP1基因相对表达含量,评价CUGBP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意义。结果:①与体检健康者相比,乙肝、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CUGBP1的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癌患者血清CUGBP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85,诊断肝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1%和60.7%。②PWBC中CUGBP1基因在肝癌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体检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UGBP1及PWBC中CUGBP1基因的表达明显减低,提示CUGBP1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潜在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结合其他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诊断,亦具有运用于原发性肝癌早期筛查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胞苷尿苷鸟苷结合蛋白1 原发性肝癌 相关性 不同病理阶段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