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语新型“被+X”结构的语义认知解读 |
陈文博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6
|
|
2
|
“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考察——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接口探索 |
陈文博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3
|
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素质要求 |
王新华
李炎婷
|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
2009 |
21
|
|
4
|
制约维吾尔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提高的因素探析 |
安占峰
杨文革
吴俊杰
马雪梅
王郁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5
|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汉语课堂教学示范初级口语课的分析 |
陈文博
|
《语言与翻译》
|
2011 |
12
|
|
6
|
新疆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创新刍议 |
阿依努尔
|
《民族教育研究》
|
2007 |
8
|
|
7
|
汉维语比喻的民族特色对比分析 |
陈文博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8
|
关于叹词和拟声词的词类归属问题 |
曹忠军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9
|
对全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分析和思考 |
晁正蓉
帕孜来提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7
|
|
10
|
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及新疆对外汉语教学对策 |
陈文博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11
|
汉族学生维吾尔语学习中“向格”的偏误分析 |
安占峰
杨文革
|
《语言与翻译》
|
2010 |
9
|
|
12
|
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重“音”轻“字”现象分析 |
陈文博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3
|
从汉字的形、音、义关系谈汉字的特点 |
马新军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4
|
新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学生实习支教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徐春兰
杨文革
安占峰
王郁
|
《语言与翻译》
|
2011 |
8
|
|
15
|
新疆维吾尔语专业学生专业水平提高的策略分析 |
安占峰
王新华
|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
2008 |
6
|
|
16
|
汉维语基数词称数法对比研究 |
徐春兰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7
|
新疆汉语方言语气词探析 |
徐春兰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7
|
|
18
|
汉语写作课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
祁玲
张春梅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8 |
6
|
|
19
|
述补(趋向补语)短语的自由和粘着问题 |
毕凤云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20
|
汉语新词语的维吾尔语翻译探析 |
戴文娜
严学欣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