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主要支流底泥中重金属形态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维鹏 罗明标 +1 位作者 丁建桦 王毛兰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6-73,共8页
采用五步连续萃取法对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主要支流底泥中的重金属(Cu,Co,Cd,Pb,N i)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步连续萃取法对底泥中各重金属总量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Cd除外)。Cu,Co,Cd,Pb,N i五种元素的总量(... 采用五步连续萃取法对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主要支流底泥中的重金属(Cu,Co,Cd,Pb,N i)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步连续萃取法对底泥中各重金属总量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Cd除外)。Cu,Co,Cd,Pb,N i五种元素的总量(mg.kg-1)分别为:26.888,16.248,1.081,37.984,20.457,其中Cu,Cd,Pb分别是11年前鄱阳湖底泥中的1.8,2.7,1.9倍。其最高形态的含量(mg.kg-1)依次为:13.267(残渣态S5),0.407(碳结合态S2),7.468(残渣态S5),15.145(铁锰氧化物结合态S3),15.525(残渣态S5),而各元素生物可用性最高的可交换态(S1)含量普遍较低。除Cu外,其他四种元素的有机物结合态(S4)均低于20%,Cu,Co,N i三种重金属其主要存在的形态均为残渣态(依次为52.265%,45.278%,74.817%)。首次同时对鄱阳湖多条支流底泥中重金属进行了形态分析,确定了重金属在不同形态间的分配关系及地域分配关系,为鄱阳湖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分析 鄱阳湖 底泥 重金属 连续萃取
下载PDF
IOC-SB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在猪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万金保 陈琳 +2 位作者 吴永明 顾平 何华燕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7-51,共5页
采用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IOC)—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工程规模为100m3/d,投资98.8万元,运行费用约为1.11元/m3。通过向厌氧消化液添加30%原水,SBBR脱氮除磷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深度... 采用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IOC)—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工程规模为100m3/d,投资98.8万元,运行费用约为1.11元/m3。通过向厌氧消化液添加30%原水,SBBR脱氮除磷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深度脱氮除磷。经过一年的调试运行,工艺对CODCr、BOD5、SS、NH3—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5%、93.2%、96.2%、89%、86%,出水各项指标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IOC)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 人工湿地 脱氮除磷
下载PDF
碱熔-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土壤氟含量 被引量:14
3
作者 邓海文 吴代赦 +3 位作者 陈成广 王五一 郑宝山 李萍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用碱熔法处理3个土壤样品,采取不同澄清时间的上清液及过滤后的沉淀物分析土壤氟含量。结果表明,上清液中氟含量测值随着澄清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h内增加迅速,而后增速趋缓,58h后基本达到平衡。3个样品澄清平衡后的测值比澄清10h... 用碱熔法处理3个土壤样品,采取不同澄清时间的上清液及过滤后的沉淀物分析土壤氟含量。结果表明,上清液中氟含量测值随着澄清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h内增加迅速,而后增速趋缓,58h后基本达到平衡。3个样品澄清平衡后的测值比澄清10h的测值分别增加了39.4%、21.8%和27.8%。综合澄清平衡后的上清液及沉淀物得到的土壤氟含量测值比高温热水解法的测值仍然分别偏低0.48%、6.17%和11.88%,这是由于溶液中阳离子的存在使氟离子活度降低造成的。采用传统的碱熔法和高温热水解法分别研究了27个土壤样品的氟含量,碱熔法测值与高温热水解法测值相比普遍偏低,相对偏低在4.23%~34.82%之间,平均相对偏低1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氟含量 碱熔法 热水解法
下载PDF
游离氨在高含氮废水生物法处理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永明 万金保 +2 位作者 熊继海 王顺发 顾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共4页
高含氮有机废水如动物养殖场排出液、垃圾渗滤液、消化污泥脱水液等是目前较难处理的废水种类之一,生物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介绍了游离氨(FA)在此类废水处理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概括了利用游离氨对氨氧化菌和亚... 高含氮有机废水如动物养殖场排出液、垃圾渗滤液、消化污泥脱水液等是目前较难处理的废水种类之一,生物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介绍了游离氨(FA)在此类废水处理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概括了利用游离氨对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活性抑制差异性实现亚硝酸型硝化的相关研究,指出游离氨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为解决此类废水处理难题呈现出了积极的另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 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 选择性抑制
下载PDF
气辅共挤成型分层界面不稳定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奎 周国发 +1 位作者 钟序光 胡晨章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2,共6页
提出了全新的气辅共挤成型工艺,基于气辅共挤成型特点建立了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聚合物流变性能和工艺参数对气辅共挤成型分层界面不稳定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粘层熔体与低粘层熔体粘度比的... 提出了全新的气辅共挤成型工艺,基于气辅共挤成型特点建立了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聚合物流变性能和工艺参数对气辅共挤成型分层界面不稳定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粘层熔体与低粘层熔体粘度比的增大,或温度比和速度比的减小,熔体分层界面不稳定性均会加剧,气辅共挤成型粘度比与传统共挤成型相比,其可调范围也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辅共挤成型 传统共挤成型 数值模拟 分层界面不稳定
下载PDF
敞口地炉内燃烧煤泥饼时氟的逸出规律及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成广 吴代赦 +3 位作者 王五一 郑宝山 肖化云 李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利用特制精确控温敞口炉,模拟重病区居民燃烧煤泥饼时氟的排放及控制,分析了停留时间、燃烧温度对氟排放的影响,探讨了CaCO3添加量及燃烧温度与固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煤泥饼在炉内停留时间的延长,氟的逸出率逐渐增大,1h后... 利用特制精确控温敞口炉,模拟重病区居民燃烧煤泥饼时氟的排放及控制,分析了停留时间、燃烧温度对氟排放的影响,探讨了CaCO3添加量及燃烧温度与固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煤泥饼在炉内停留时间的延长,氟的逸出率逐渐增大,1h后氟的排放达到平衡;氟逸出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900℃时逸出率平均为80%,与病区实际燃烧排氟量相吻合;煤泥饼中添加CaCO3能有效控制燃烧氟排放,固氟率随CaCO3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w(CaCO3)为10%时达到最佳固氟效果;500~800℃内固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800℃时固氟率最高,平均为44.2%,温度继续升高则固氟率下降,900℃时为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饼 CACO3 固氟 氟释放
下载PDF
鄱阳湖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被引量:198
7
作者 弓晓峰 陈春丽 +2 位作者 周文斌 简敏菲 张振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2-736,共5页
为了解丰、枯水期鄱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各污染物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对鄱阳湖污染现状详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鄱阳湖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结... 为了解丰、枯水期鄱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各污染物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对鄱阳湖污染现状详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鄱阳湖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鄱阳湖底泥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从总体的污染程度分析,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列次序为:Cu>Pb>Zn>Cd,这与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各污染物对鄱阳湖生态风险构成危害的影响程度排列次序为:Cd>Pb>Zn>Cu;污染的地区和时间差异大,各采样点污染程度排序为:鄱阳饶河>鄱阳湖龙口>鄱阳湖南矶山>星子冬枯山>星子渔民村,且枯水期普遍大于丰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重金属污染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重金属形态分布及植物富集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弓晓峰 黄志中 +1 位作者 张静 简敏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40,共7页
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土壤中Cu,Zn,Pb和Cd形态与植物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土壤中Cu,Pb和Zn主要以有机态和残渣态为主,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等生物有效性态含量很少;而Cd则主要以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等生物有效性态为主,因此Cd的生态危害... 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土壤中Cu,Zn,Pb和Cd形态与植物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土壤中Cu,Pb和Zn主要以有机态和残渣态为主,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等生物有效性态含量很少;而Cd则主要以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等生物有效性态为主,因此Cd的生态危害较大.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均显示: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其生存环境中重金属水溶态或离子交换态含量直接相关,这与理论上植物只能吸收重金属水溶态相符.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出Zn>Cu>Cd>Pb的趋势.用重金属水溶态或离子交换态进行植物富集研究,更具有可比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重金属 形态 植物富集 湿地
下载PDF
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水质总氮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毛兰 胡春华 周文斌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46-1049,共4页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总氮时经常出现空白值异常高的现象,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实验室环境、过硫酸钾的纯度、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存放时间、消解时间、消解温度等因素对测定均有影响。本文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对...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总氮时经常出现空白值异常高的现象,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实验室环境、过硫酸钾的纯度、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存放时间、消解时间、消解温度等因素对测定均有影响。本文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对鄱阳湖水样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氮 过硫酸钾 空白吸光度 消解
下载PDF
ICP-AES测定湖泊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样品微波消解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弓晓峰 陈春丽 +2 位作者 Barbara Zimmermann 赵晋 周文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5-159,共5页
为正确测定鄱阳湖沉积物中微量元素而研究样品消解方法,采用密闭式微波消解系统处理样品,以ICP-AES法测定多种微量元素。分别从不同的消解液、用酸量、消解工序以及样品消解量等方面进行研究和优化,最终确定了一个最适合消解鄱阳湖沉积... 为正确测定鄱阳湖沉积物中微量元素而研究样品消解方法,采用密闭式微波消解系统处理样品,以ICP-AES法测定多种微量元素。分别从不同的消解液、用酸量、消解工序以及样品消解量等方面进行研究和优化,最终确定了一个最适合消解鄱阳湖沉积物的前处理消解体系为:消解样用量为0.5 g,180℃电热板上预处理约15 min,消解体系选择酸比例为4∶4∶2的HNO3-HF-H2O2体系和HNO3-HF-HClO4体系均可,消解工序为5 atm/3 min—10 atm/2 min—15 atm/5 min—20 atm/10 min的逐步加热工序。这种消解方法简单快速、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为以后鄱阳湖沉积物的测定做了样品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AES 鄱阳湖 沉积物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中国煤中氮的含量及其分布 被引量:33
11
作者 吴代赦 郑宝山 +5 位作者 唐修义 王明仕 胡军 李社红 王滨滨 Finkelman RB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解我国煤中氮的含量水平及其分布特征,在全国主要产煤的26个省、市、区,根据各煤田的地质储量、成煤时期和煤变质程度,兼顾各矿区的煤炭产量,采集306个煤样,测定了全部样品的氮含量,并对各成煤时代、各聚煤区、各省市区的煤氮含量... 为了解我国煤中氮的含量水平及其分布特征,在全国主要产煤的26个省、市、区,根据各煤田的地质储量、成煤时期和煤变质程度,兼顾各矿区的煤炭产量,采集306个煤样,测定了全部样品的氮含量,并对各成煤时代、各聚煤区、各省市区的煤氮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煤中氮主要以有机形态赋存;氮含量与煤变质程度间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全国煤的氮含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90%的样品含氮范围为0.52%~1.41%,宜用算术平均值0.98%作为全国平均煤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中国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22种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鸣 吴结春 李丽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13-2418,共6页
针对目前鄱阳湖重金属积累植物缺乏研究,采用野外采样系统分析法,对鄱阳湖湿地22种杂草植物进行Cu、Pb、Zn、Cd积累能力的初步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已受到重金属的不同程度污染。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 Kukenth.)对Pb... 针对目前鄱阳湖重金属积累植物缺乏研究,采用野外采样系统分析法,对鄱阳湖湿地22种杂草植物进行Cu、Pb、Zn、Cd积累能力的初步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已受到重金属的不同程度污染。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 Kukenth.)对Pb的富集能力强;飞廉(Carduus crispus L.)和小窃衣[Torilis japonica(Houtt.)]对Zn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都大于1,且叶部Zn含量大;南荻(Miscanthussacchariflorus)、一年逢(Erigeron annuus)、飞廉、鼠曲草(Herba GnapHaii Affinis)具有重金属Cd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此6种植物可以作为鄱阳湖湿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的选择对象,其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重金属 积累植物 筛选
下载PDF
酸浸/电极法测定粮食中氟含量 被引量:32
13
作者 吴代赦 郑宝山 +2 位作者 陈依江 汪海 彭希珑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263,267,共3页
酸浸/电极法是当前广泛采用的测定粮食中氟含量的国家标准方法,该方法仅对样品进行一次酸液浸泡测定。研究表明对燃煤型地氟病区的主要携氟介质玉米一次酸浸即可提取全部酸溶性氟,但辣椒却需要经过多次酸浸提取;玉米和辣椒的酸不溶态氟... 酸浸/电极法是当前广泛采用的测定粮食中氟含量的国家标准方法,该方法仅对样品进行一次酸液浸泡测定。研究表明对燃煤型地氟病区的主要携氟介质玉米一次酸浸即可提取全部酸溶性氟,但辣椒却需要经过多次酸浸提取;玉米和辣椒的酸不溶态氟含量基本为一定值,这两点在制订粮食的含氟量及人体的摄氟量卫生标准时宜作适当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辣椒 酸浸 测定方法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乐安河重金属污染水平 被引量:31
14
作者 万金保 闫伟伟 谢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1-427,共7页
乐安河是鄱阳湖五大人湖水系中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水域.为研究其污染现状,于2003-2004年度对乐安河水体、底泥及水生生物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乐安河水体中的重金属除Cu的含量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外,其... 乐安河是鄱阳湖五大人湖水系中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水域.为研究其污染现状,于2003-2004年度对乐安河水体、底泥及水生生物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乐安河水体中的重金属除Cu的含量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外,其它各项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乐安河底泥的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相比,Cu的平均值超出了三级标准,而Pb和Zn的含量指标均符合三级标准;通过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乐安河底泥中Cu为严重污染,Pb为偏中度污染,Zn为中度污染.乐安河水生植物对Cu,Pb,Zn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根据富集系数评价表明,植物对Cu的平均富集能力相对较强,其次是Pb和Zn.浮游动物、植物和底栖动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分布和数量因河段水质变化的影响也出现类似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安河 底泥 水生生物 重金属污染 鄱阳湖流域
下载PDF
黑灵芝与赤灵芝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比较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弓晓峰 谢明勇 陈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7,共4页
分别用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赤灵芝和黑灵芝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灵芝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也均有抑制作用。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为:95%乙醇>丙酮>去离子水>... 分别用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赤灵芝和黑灵芝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灵芝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也均有抑制作用。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为:95%乙醇>丙酮>去离子水>氯仿,提取物用量与抗氧化性成正相关,而黑灵芝的抗氧化作用相对赤灵芝要强。同BHT和抗坏血酸进行了比较,黑灵芝的丙酮提取物浓度达到1mg/ml时已超过10mg/mlBHT的抗氧化效果,相当于0.5mg/ml浓度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灵芝 黑灵芝 提取物 抗氧化性 DPPH法 邻苯三酚自氧化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土壤中Cu Zn Pb Cd的形态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弓晓峰 黄志中 +1 位作者 张静 陈春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8-392,共5页
针对乐安河上游铜矿开采带来的鄱阳湖湖体东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采用Tessier法对鄱阳湖湿地土壤中Cu、Zn、Pb、Cd的化学形态以及重金属形态与植物富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土壤中Cu、Pb、Zn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为... 针对乐安河上游铜矿开采带来的鄱阳湖湖体东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采用Tessier法对鄱阳湖湿地土壤中Cu、Zn、Pb、Cd的化学形态以及重金属形态与植物富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土壤中Cu、Pb、Zn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水溶态和交换态等生物有效性态含量很少。Cd的水溶态、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态较其他元素高。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均显示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其生存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直接相关,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出Zn>Cu>Cd>Pb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重金属 形态 植物富集
下载PDF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土壤铵态氮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弓晓峰 张静 +1 位作者 张振辉 周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进行了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土壤中铵态氮的实验。试验表明,入射光波长在390±10nm范围内,方法的灵敏度较高;用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掩蔽剂,可排除土壤中钙、镁等金属离子对测定的干扰。并且对氢氧化钠用量、显色剂用量进行... 进行了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土壤中铵态氮的实验。试验表明,入射光波长在390±10nm范围内,方法的灵敏度较高;用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掩蔽剂,可排除土壤中钙、镁等金属离子对测定的干扰。并且对氢氧化钠用量、显色剂用量进行试验,以用20%氢氧化钠溶液1.5mL,纳氏试剂0.5mL为适宜测定条件。方法检出限为0.049mg/L,定量下限为0.09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纳氏试剂 土壤 铵态氮 波长 氢氧化钠
下载PDF
鄱阳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应用及探讨 被引量:24
18
作者 万金保 闫伟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0-214,共5页
根据国内外富营养化研究成果,以鄱阳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对参数法营养级别评价、营养物质负荷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参数法能够简便地评价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级别;营养物质负荷模型适用于对氮、磷营养元素负... 根据国内外富营养化研究成果,以鄱阳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对参数法营养级别评价、营养物质负荷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参数法能够简便地评价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级别;营养物质负荷模型适用于对氮、磷营养元素负荷的统计计算;预测模型则使鄱阳湖湖区水环境富营养化状态得到了定量评价.将参数法与模型进行综合应用,对于鄱阳湖富营养化的长期研究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区 评价 富营养化
下载PDF
乐安江河水和沉积物中Cu,Pb,Zn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曾凡萍 肖化云 周文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20,共7页
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其酸性矿山废水(AMD)对乐安江的影响在20世纪80—90年代曾得到了系统的评价.然而,相比10年前,该矿山的产量已经增加4倍,但乐安江重金属污染变化情况目前尚不了解.研究表明:乐安江河水、悬浮颗粒物和沉积... 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其酸性矿山废水(AMD)对乐安江的影响在20世纪80—90年代曾得到了系统的评价.然而,相比10年前,该矿山的产量已经增加4倍,但乐安江重金属污染变化情况目前尚不了解.研究表明:乐安江河水、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德兴铜矿和银山铅锌矿的AMD输入有关.与10年前相比,如今由于乐安江上下游的几个重金属污染源被清理掉了,所采集到的样品中Cu,Pb和Zn的含量都比较低;而且由于贫铜矿石(w(Cu)<0.3%)得到了充分利用,乐安江沉积物中Cu含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D 重金属 德兴铜矿 银山铅锌矿 乐安江
下载PDF
植物对土壤中氟吸收、富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吴代赦 吴铁 +1 位作者 董瑞斌 李萍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8年第2期103-111,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土壤的植物有效态氟、植物的种类和植物各种组织对土壤氟富集能力差异、影响植物对土壤氟吸收及富集能力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宜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土壤氟是植物中氟的重要来源,氟通过土壤-植物-动物-人体进行迁... 综述了国内外对土壤的植物有效态氟、植物的种类和植物各种组织对土壤氟富集能力差异、影响植物对土壤氟吸收及富集能力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宜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土壤氟是植物中氟的重要来源,氟通过土壤-植物-动物-人体进行迁移、富集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问题;水溶态氟是表征土壤氟对植物有效性的经济、有效的指标;由于植物本身和土壤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组织在不同生长期对土壤氟吸收、富集能力有明显区别;植物吸收、富集土壤氟的具体生物化学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土壤氟 有效性氟 富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