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消毒方法对环境表面的持续性杀菌性能及成本比较
1
作者 邹朝双 高莹 +3 位作者 罗炜 高园 郭明孝 王海涛 《预防医学论坛》 2024年第7期532-536,共5页
目的比较4种消毒方法对环境表面的持续杀菌性能及成本,为临床环境消毒剂和消毒频次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试验菌株,以不锈钢板模拟医院环境表面,用75%乙醇湿巾、季铵盐医用卫生湿巾、500 mg/L... 目的比较4种消毒方法对环境表面的持续杀菌性能及成本,为临床环境消毒剂和消毒频次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试验菌株,以不锈钢板模拟医院环境表面,用75%乙醇湿巾、季铵盐医用卫生湿巾、5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润抹布、10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润抹布按照标准擦拭方法对不锈钢板进行擦拭消毒,分别在消毒前、消毒后即刻及30、60、90、120、150、240 min滴加试验菌悬液,作用5 min后采样并培养。比较4种消毒方法在不同时间的菌落总数和细菌杀灭率,统计消毒成本。结果与消毒前比较,4种消毒剂在消毒后各时间点的菌落数均降低(P<0.01);乙醇湿巾消毒后90min开始检出细菌菌落,与消毒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P=0.02),消毒后150、180、240 min细菌菌落数逐渐增多,与消毒后12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2、-4.2、-8.2,P<0.01);双链季铵盐、500 mg/L含氯消毒剂均在消毒后120 min检出细菌菌落(t值分别为-3.5、-4.4,P<0.01),消毒后150、180、240 min细菌菌落数逐渐增多,与消毒后12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链季铵盐组t值分别为-2.7、-7.9、-9.5,P<0.01;500 mg/L含氯消毒剂组t值分别为-3.2、-8.4、-9.8,P<0.01);1000 mg/L含氯消毒剂在消毒后150 min开始检出细菌菌落(t=-2.0,P=0.01),180、240 min细菌菌落数逐渐增多,与消毒后15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9.4,P<0.01)。消毒后即刻及30、60、240 min,4种消毒方法对环境表面细菌的杀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醇湿巾消毒后90 min杀菌率降为95.1%,其他3种消毒方法杀菌率仍为100.0%(χ^(2)=11.4,P=0.01);消毒后120 min,1000 mg/L含氯消毒剂杀菌率仍为100.0%,其他3种消毒方法杀菌率均下降(χ^(2)=9.4,P=0.02);消毒后150 min,乙醇湿巾、500 mg/L含氯消毒剂杀菌率降至90.0%以下(χ^(2)=8.3,P=0.04);消毒后180min,乙醇湿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消毒 75%乙醇 双链季铵盐 消毒剂 环境表面
原文传递
环境物体表面不同采样与接种方法在不同材料表面采样结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园 刘婷 +4 位作者 张卫东 刘莉 史扬 刘思娣 付陈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评估不同采样方法检测不同材料表面细菌污染状况的检测效能,寻找一种既符合国家规范又能简便快捷、准确反映物体表面实际微生物污染状况的采样方法。方法将灭菌不锈钢板与灭菌无纺布表面均匀涂布腐生葡萄球菌,自然干燥后,分别用三... 目的评估不同采样方法检测不同材料表面细菌污染状况的检测效能,寻找一种既符合国家规范又能简便快捷、准确反映物体表面实际微生物污染状况的采样方法。方法将灭菌不锈钢板与灭菌无纺布表面均匀涂布腐生葡萄球菌,自然干燥后,分别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棉拭子涂抹法、载体压印法、滤膜法进行物体表面采样并检测菌落总数,比较不同采样方法的差异性。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污染浓度下,不锈钢板和无纺布均是载体压印法检出菌落数最高,其次为滤膜法,棉拭子涂抹法检出菌落数最低。当无纺布染菌量为10^(6) CFU/mL时,载体压印法的检测合格率(30.0%)低于棉拭子涂抹法(80.0%)、滤膜法(80.0%)及ATP生物荧光法(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TP生物荧光法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在染菌浓度为10^(7) CFU/mL时,棉拭子涂抹法与ATP生物荧光法对无纺布表面采样检测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38(P=0.002),两种采样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载体压印法对物体表面污染细菌采样菌落检出数及灵敏度高于棉拭子涂抹法、滤膜法及ATP生物荧光法,载体压印法可用于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和手表面细菌监测采样;ATP生物荧光法与棉拭子涂抹法对人工污染无纺布表面细菌载量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表面 ATP生物荧光法 滤膜法 载体压印法 棉拭子涂抹法 细菌采样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医院院感标准操作执行率中的应用
3
作者 史扬 孙梦昕 +5 位作者 高园 王海涛 解观超 梁淑君 张伟 王万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139-143,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升医院院感标准操作执行率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现况调查,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山东省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各业务科室的医务人员院感标准操作执行情况数据纳入研究。5名圈员成立品管圈,开展品管圈活动(202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升医院院感标准操作执行率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现况调查,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山东省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各业务科室的医务人员院感标准操作执行情况数据纳入研究。5名圈员成立品管圈,开展品管圈活动(2021年12月8日至2022年3月14日)。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021年11月16日至12月7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022年3月15日至4月7日)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开展QCC活动后的院感标准操作不规范执行率(42.24%)低于开展QCC活动前(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QCC活动前后,院感标准操作不规范的前3个项目均为消毒不规范、无菌物品管理不规范、仪器设备清洗消毒不到位。开展QCC活动后的进步率为80.89%。开展QCC活动前后的无形成果雷达图结果显示,通过QCC活动,在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愉悦感及凝聚力方面均取得了提升。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能够进一步降低院感标准操作不规范执行率,提升医务人员对感控相关制度、规范和标准的践行率,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院感标准操作执行率 医院感染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