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胆囊癌流行病学特征与诊治及预后分析(附6 159例报告)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旭恒 王一钧 +72 位作者 张薇 耿亚军 李永盛 任泰 李茂岚 王许安 吴向嵩 吴文广 陈炜 陈涛 何敏 王辉 杨林华 邹路 蒲鹏 杨明杰 刘照南 陶雯琦 冯佳毅 贾子衡 郑志元 钟丽静 钱源滢 董平 王雪峰 顾钧 刘连新 钱叶本 顾剑峰 柳咏 崔云甫 孙备 李兵 邵成浩 姜小清 马强 郑进方 刘昌军 曹宏 陈晓亮 李其云 王琳 王昆华 张磊 郑林辉 朱春富 蔡鸿宇 曹景玉 朱海宏 刘军 党学义 刘建生 张学利 徐军明 费哲为 杨晓平 杨佳华 张再洋 王旭林 王益 郝继辉 张启瑜 金慧涵 刘昌 韩玮 闫军 武步强 戴朝六 吕文才 全志伟 彭淑牖 龚伟 刘颖斌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8,共15页
目的探讨2010—2017年中国胆囊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单病种回顾性登记队列研究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胆囊癌研究小组(CRGGC)建立的中国胆囊癌多中心回顾性临床... 目的探讨2010—2017年中国胆囊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单病种回顾性登记队列研究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胆囊癌研究小组(CRGGC)建立的中国胆囊癌多中心回顾性临床资料数据库中42家医院收治的615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病例来源情况。(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3)诊断情况。(4)外科治疗与预后情况。(5)综合治疗与预后情况。随访数据由CRGGC对各协作中心的临床随访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主要结局指标为手术治疗患者手术之日或未手术患者确诊之日起,至结局事件发生或随访截至时间的总体生存时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强迫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将P<0.1的因素引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后退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病例来源情况:42家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35家,三级乙等医院7家;胆囊癌收治高流量医院16家,非高流量医院26家。42家医院地域分布:中部地区9家,东北地区5家,东部地区22家,西部地区6家。6159例患者地域分布:2154例(34.973%)来自中部地区,705例(11.447%)来自东北地区,1969例(31.969%)来自东部地区,1331例(21.611%)来自西部地区。6159例患者总体院均诊断与治疗数为(18.3±4.5)例/年;其中4974例(80.760%)来源于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38.8±8.9)例/年;1185例(19.240%)来源于非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5.7±1.9)例/年。(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6159例患者确诊年龄为64(56,71)岁;其中男性2247例(36.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术前诊断 外科治疗 辅助治疗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化脓性门静脉炎1例
2
作者 付军 石奎 +6 位作者 曹刚 孔臣臣 刘晓玲 姜新春 杨甲梅 戴炳华 齐敦峰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464-465,473,共3页
急性化脓性门静脉炎是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的化脓性炎症,通常继发于门静脉流域内或其临近结构的感染,是腹腔感染严重并发症之一,且死亡率较高,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忽略而延误诊断,现对本科成功救治1例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治疗后出... 急性化脓性门静脉炎是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的化脓性炎症,通常继发于门静脉流域内或其临近结构的感染,是腹腔感染严重并发症之一,且死亡率较高,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忽略而延误诊断,现对本科成功救治1例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治疗后出现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化脓性门静脉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炎 治疗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诱骗受体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昕辉 赵新 +2 位作者 刘养岁 王晓川 孔臣臣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30-832,共3页
目的检测诱骗受体3(DcR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DcR3对胰腺癌患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胰腺癌组织(n=100)、癌旁组织(n=15)及正常胰腺组织(n=15)中DcR3蛋白的表达水平... 目的检测诱骗受体3(DcR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DcR3对胰腺癌患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胰腺癌组织(n=100)、癌旁组织(n=15)及正常胰腺组织(n=15)中DcR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患者胰腺癌组织中DcR3蛋白阳性率比癌旁组织高(86.0%比46.6%,P〈0.05),癌旁组织中DcR3蛋白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46.6%比13.3%,P〈0.05);Ⅲ期胰腺癌组织DcR3阳性率高于Ⅱ、Ⅰ期(100%比87.0%,P〈0.05;100%比62.5%,P〈0.05);三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DcR3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93.4%比79.6%,P〈0.05);低分化胰腺癌组织中DcR3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100%比64.0%,P〈0.05);中分化组DcR3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88.6%比64.0%,P〈0.05),三者相比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DcR3蛋白的表达水平从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癌旁组织到胰腺癌组织逐步升高,并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胰腺癌肿瘤直径大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骗受体3 胰腺癌 免疫组化 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欢送 姜新春 +1 位作者 齐敦峰 张昕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经胆总管胆道镜探查术,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经胆总管胆道镜探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道镜探查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的微创治疗的新方法,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可作为胆道探查术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镜 胆道探查术 胆囊疾病
下载PDF
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端侧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刘养岁 张昕辉 +1 位作者 李欢送 齐敦峰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053-1054,共2页
目的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空肠吻合支撑管放置与否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近年来我科住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端侧吻合联合胰管支撑管外引流,观察组采取... 目的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空肠吻合支撑管放置与否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近年来我科住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端侧吻合联合胰管支撑管外引流,观察组采取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端侧吻合术,术中不放置胰管支撑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情况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吻合时间比对照组更快(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胰管直径的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为3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而在排气时间及住院费用的比较中,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术中不放置胰管支撑管,能够提高吻合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出院,且术后不增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空肠吻合 胰管支撑管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体液隔离的危害性探讨
6
作者 李欢送 齐敦峰 +4 位作者 姜新春 张昕辉 刘养岁 石奎 袁博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6期52-53,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体液隔离的危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1/2014-01 SAP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治疗结果将其分为治愈组,早期死亡组(住院7d内死亡)及晚期死亡组(住院7d后死亡).对比三组患者入院后3d...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体液隔离的危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1/2014-01 SAP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治疗结果将其分为治愈组,早期死亡组(住院7d内死亡)及晚期死亡组(住院7d后死亡).对比三组患者入院后3d的体液隔离量,分析患者死亡原因.结果:晚期死亡组、早期死亡组体液隔离持续超过48 h;入院第48、72 h,晚期死亡组及早期死亡组体液隔离量均超过6000 mL,且呈上升趋势;治愈组体液隔离量不足5000 mL,且呈下降趋势;入院48 h后,三组体液隔离量相互比较(P<0.0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SAP患者体液隔离持续时间越长,隔离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隔离 SAP 危害
下载PDF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保守治疗 被引量:16
7
作者 崔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08,共2页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症状明显,需要急诊处理,延误治疗,病死率达10%-20%。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急诊剖腹探查,予以穿孔修补、腹腔冲洗、引流等,急诊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已极少实施。...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症状明显,需要急诊处理,延误治疗,病死率达10%-20%。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急诊剖腹探查,予以穿孔修补、腹腔冲洗、引流等,急诊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已极少实施。手术虽然能起到修补穿孔、吸净腹腔积液、控制感染的目的,但手术的并发症、患者所承担的费用等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笔者诊疗的13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资料,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保守治疗 迷走神经切断术 急诊处理 胃大部切除术 穿孔修补 延误治疗 剖腹探查
原文传递
血栓弹力图在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预防门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袁博 李欢送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在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肝硬化脾切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在TEG指导下调节凝血功能(TEG组),40例肝硬化患者在常规凝...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在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肝硬化脾切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在TEG指导下调节凝血功能(TEG组),40例肝硬化患者在常规凝血检查指导下调节凝血功能(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血小板(PLT)、D2聚体(D-Dimer)、PT、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TEG组血栓弹力图相关指标(R、K、α角、MA、CI)。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PT、APTT、FIB、D2聚体无明显差别,术后1周,TEG组PT、APTT、FIB、D2聚体较对照组改善(P<0.05);TEG组术后3d R、K值较术前降低(P<0.01),α角、MA、CI值均增大(P<0.01);术后1周R、K值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角、MA、CI值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血栓发生率,TEG组5例,发生率12.5%,对照组18例,发生率45%,TEG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EG相比常规凝血检查能够更准确的评估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状态,可以有效降低门静脉血栓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荧光胆道显影在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养岁 张昕辉 +2 位作者 李正臣 齐敦峰 李欢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荧光胆道显影技术在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复杂胆囊切除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试验组在荧光... 目的探讨荧光胆道显影技术在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复杂胆囊切除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试验组在荧光胆道显影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荧光胆道显影能够改善复杂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情况,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自显影术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撤除治疗肝移植术后重症感染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君 蒲晓煜 +4 位作者 陈国勇 傅志仁 李瑞东 张昕辉 姜新春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27-930,共4页
目的 对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并发重症感染患者,在检测CD4+T细胞计数及ATP数值的前提下,暂时停用免疫抑制剂,并探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发生重症感染后是否停用免疫抑制剂,将5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7例).试... 目的 对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并发重症感染患者,在检测CD4+T细胞计数及ATP数值的前提下,暂时停用免疫抑制剂,并探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发生重症感染后是否停用免疫抑制剂,将5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7例).试验组参考所检测CD4+T细胞及ATP数值,停用免疫抑制剂;在感染得到控制后,逐渐恢复原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肝功能、急性排斥反应及存活率等进行随访监测,并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51例患者中39例患者痊愈,12例死亡,其中对照组死亡9例,试验组死亡3例.试验组停用免疫抑制剂的时间为6 ~22 d,平均(15.5 ±4.8)d.CD4+T细胞计数由(65.60±32.58)/μ1回升至(103.04±12.39)/μl,ATP由(79±23)μg/L回升至(112±11)μg,/L;与此同时,患者体温由38.3℃±1.2℃降至36.4℃±1.1℃,白细胞计数由(15.7±4.4)×109/L降至(6.3±3.8)×109/L,C反应蛋白由(153.4±37.1) mg/L降至(16.5±4.8)mg/L.在围手术期停用免疫抑制剂期间,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以及肝功能恢复不良情况;试验组较对照组抗感染治疗效果好,存活例数高,且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缩短(分别F=5.32,8.37,9.12,均P<0.05).结论 可以根据CD4+T细胞计数及ATP数值量化评估肝移植受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加强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配合撤除免疫抑制剂,有助于病情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感染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榄香烯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军 耿利 +4 位作者 隋承军 程利鹏 戴炳华 谢峰 杨甲梅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肝细胞癌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观察榄香烯处理后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22细胞的凋亡及增殖影响,检测AKT相关基因的表达。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A、B、C组,每组10只,A组生理盐水0.3ml/次/天,B组榄香烯3mg/...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肝细胞癌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观察榄香烯处理后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22细胞的凋亡及增殖影响,检测AKT相关基因的表达。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A、B、C组,每组10只,A组生理盐水0.3ml/次/天,B组榄香烯3mg/0.3ml/次/日,C组替吉奥生理盐水0.2mg/0.3ml/次/日,连续灌胃两周,观察小鼠生活状态、体重变化及小鼠肝脏肿瘤大小。结果随着榄香烯浓度增大,H22细胞受抑制增殖的作用增强,半数抑制浓度约为30ug/ml,榄香烯处理后肝癌细胞AKT 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的变化,AKT蛋白无明显变化,但是p-AKT蛋白明显降低。B组小鼠生活状态以及体重与A组无差别,肿瘤直径小于A组,B组小鼠生活状态及体重明显优于C组,肿瘤大小与C组无明显差别。结论体内外实验均提示榄香烯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毒副作用不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途径,降低AKT的磷酸化抑制H22肝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榄香烯 AKT P-AKT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养岁 齐敦峰 +3 位作者 李欢送 姜新春 孟凡军 张昕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49-951,共3页
近年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但对其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小组应用雷公藤甲素干预人胰腺癌PAC-1细胞,探讨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
关键词 癌细胞凋亡 雷公藤甲素 人胰腺癌 PANC-1 抗肿瘤活性 PAC-1 胰腺癌细胞
原文传递
肿块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付军 孔臣臣 +7 位作者 石奎 袁博 张晓君 张军 张昕辉 戴炳华 杨甲梅 齐敦峰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肿块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以及预后。方法收集国内资料完整的符合肿块型AIP诊断标准的45例病人结合我院诊治的一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结果男35例,女11例。好发年龄... 目的探讨肿块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以及预后。方法收集国内资料完整的符合肿块型AIP诊断标准的45例病人结合我院诊治的一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结果男35例,女11例。好发年龄于50~60岁之间。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梗阻性黄疸(70%)、上腹部不适或疼痛(52%)和消瘦乏力、发热等(17%)。43例接受血清学IgG4检查有30例升高。46例CA19-9检查中23例(50%)升高。影像学检查:46例中43例肿块位于胰头部(93%),3例位于胰体尾部(7%)。1例肿块型AIP患者行诊断性治疗确诊;2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患者术后未服用激素,随访未见复发;5例行胆肠吻合术,8例行剖腹探查+活检术,8例行EUS-FNA,病理诊断为AIP,予以激素治疗后肿块缩小或消失,其中6例患者复发,再次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肿块型AIP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常以梗阻性黄疸就诊,血清学检查IgC4多有升高,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激素治疗有效,复发再次激素治疗,症状仍能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张晓君 董梦醒 +2 位作者 张军 姜新春 张昕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一期缝合的适应证、技术及治疗效果。方法与术后常规留置T管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一期缝合患者的治疗效果。将78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两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一期缝合的适应证、技术及治疗效果。方法与术后常规留置T管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一期缝合患者的治疗效果。将78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两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一期缝合组(38例)患者术后发生2例早期胆漏,留置T管组(40例)患者术后发生3例胆漏;2组未发生胆道残石、胆道狭窄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明显短于留置T管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一期缝合在技术上可行,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 一期缝合
原文传递
三腔喂养管在胰腺癌引起上消化道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瑞红 张昕辉 李德春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5期192-193,共2页
胰腺癌压迫导致胃幽门、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狭窄或不全性梗阻在临床上多发且常见,其中,部分患者不能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因而,上消化道狭窄不能及时解除或再通,临床一般采用鼻胃管减压与静脉营养支持,造成梗阻以下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大... 胰腺癌压迫导致胃幽门、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狭窄或不全性梗阻在临床上多发且常见,其中,部分患者不能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因而,上消化道狭窄不能及时解除或再通,临床一般采用鼻胃管减压与静脉营养支持,造成梗阻以下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大部分肠道处于长期闲置。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对19例胰腺癌伴胃、十二指肠或近端空肠狭窄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梗阻 临床应用 胰腺癌 三腔喂养管 上消化道狭窄 静脉营养支持 正常生理功能 十二指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