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cDNA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9
1
作者 尤红娟 裴冬生 +1 位作者 孙伟 王慧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为研究HBV X基因(HBx)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克隆HBx的cDNA并构建HBx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HepG2.2.15细胞中扩增出HBx的cDNA,克隆到质粒PCDNA3.1中。结果RT-PCR扩增出约460 bp片段,经酶切... 目的为研究HBV X基因(HBx)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克隆HBx的cDNA并构建HBx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HepG2.2.15细胞中扩增出HBx的cDNA,克隆到质粒PCDNA3.1中。结果RT-PCR扩增出约460 bp片段,经酶切鉴定显示HBx的cDNA真核表达载体(HBx-PCDNA3.1)构建成功,测序结果显示HBx的cDNA与已发表的的序列相同。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Bx的真核表达载体HBx-PCDNA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基因 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Heymann肾炎(HN)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迎伟 张建民 王晓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68-369,共2页
从SD 大鼠肾小管刷状缘提取了致肾炎性的肾小管上皮抗原(Tub-Ag)。用此抗原免疫白兔获得的抗血清注入大鼠,复制出被动型Heymann 肾炎(PHN)动物模型。此后,应用兔抗Tub-Ag 的抗体进行鼠肾动脉灌注研究,并用免疫电镜观察了大鼠肾中Tub-Ag... 从SD 大鼠肾小管刷状缘提取了致肾炎性的肾小管上皮抗原(Tub-Ag)。用此抗原免疫白兔获得的抗血清注入大鼠,复制出被动型Heymann 肾炎(PHN)动物模型。此后,应用兔抗Tub-Ag 的抗体进行鼠肾动脉灌注研究,并用免疫电镜观察了大鼠肾中Tub-Ag 的存在部位。结果发现:灌注的抗体能与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侧及裂隙膜结合。致肾炎性的Tub-Ag 主要定位在足突基都细胞膜、裂隙膜、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顶部凹褶及微绒毛基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肾炎 肾小球肾炎 免疫学
下载PDF
201A中药合剂对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汤仁仙 王迎伟 +1 位作者 王慧 周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 观察 2 0 1A中药合剂防治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肾炎的疗效。方法 建立大鼠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 3组 :2 0 1A处理组、肾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 2 0 1A处理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抗GBM抗血清后即刻给予 2 0 1A合剂 (0 .42g... 目的 观察 2 0 1A中药合剂防治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肾炎的疗效。方法 建立大鼠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 3组 :2 0 1A处理组、肾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 2 0 1A处理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抗GBM抗血清后即刻给予 2 0 1A合剂 (0 .42g/kg ,灌胃 ) ,至第 2 1天。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定期于第 4天、第 14天和第 2 1天 ,检测大鼠尿蛋白 ,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肾炎对照组大鼠注射抗血清后于第 4天即出现异常蛋白尿 ,肾小球内可见细胞数增加和新月体形成 ,肾小管内大量蛋白管型 ,GBM呈不规则增厚。而 2 0 1A处理组鼠上述病变均明显好转。结论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lA 中药合剂 大鼠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防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相关性不孕患者体内抗体及细胞因子的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慧 熊礼宽 +1 位作者 袁凤娣 朱锦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 (CT)相关性不孕患者体内沙眼衣原体热休克蛋白 (C -hsp60 )抗体、抗精子抗体(ASAb)、白细胞介素 1 (IL - 1 )、白细胞介素 6(IL - 6)、白细胞介素 8(IL -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γ -干扰素 (IFN -γ)的水...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 (CT)相关性不孕患者体内沙眼衣原体热休克蛋白 (C -hsp60 )抗体、抗精子抗体(ASAb)、白细胞介素 1 (IL - 1 )、白细胞介素 6(IL - 6)、白细胞介素 8(IL -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γ -干扰素 (IFN -γ)的水平及作用。方法 采用PCR技术对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CT检测 ,MIF测定抗CT主要外膜蛋白(MOMP)抗体IgG滴度 ,Westernblot测定C -hsp60抗体的存在以及ELISA测定血清中IgG型ASAb及输卵管液中IL - 1、IL - 6、IL - 8、TNF -α、IFN -γ的含量。结果 CTDNA阳性者 68例 ,其中 57例 (83 .8% )出现C -hsp60抗体 ,CTDNA阴性者 1 72例 ,其中 64例 (37.2 % )亦出现此抗体。不孕组 (A +B)ASAb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不孕A组与B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2 2 ,P >0 .0 5)。不孕A组输卵管液中IL - 1、IL- 6、IL - 8、TNF -α、IFN -γ的含量分别为 (1 1 83± 2 0 4 )ng L、(70 6± 60 2 )ng L、(787± 40 3)ng L、(1 82± 44)ng L、(2 2 1± 45)ng L ,高于对照组 (556± 1 1 2 )ng L、(2 31± 1 67)ng L、(2 38± 99)ng L、(1 2 6± 37)ng L、(1 99± 69)ng L(P均 <0 .0 1 )。结论 宫颈分泌物CT检测阴性者不能排除输卵管、盆腔等深部CT感染 ,C -hsp60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抗体 不孕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下载PDF
复方蜂参口服液对衰老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武玉清 苏云驰 +2 位作者 李吉平 葛晓群 张洪泉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蜂参口服液对衰老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因素多水平对比研究。以小鼠碳粒廓清指数为指标观察复方蜂参口服液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 ,以血清和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 目的 探讨复方蜂参口服液对衰老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因素多水平对比研究。以小鼠碳粒廓清指数为指标观察复方蜂参口服液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 ,以血清和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含量为指标来评价复方蜂参口服液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复方蜂参口服液连续灌胃给药 3周后 ,小鼠的碳粒廓清能力明显提高。复方蜂参口服液连续灌胃 6周后血清和肝SOD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结论 复方蜂参口服液对衰老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蜂参口服液 衰老 小鼠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SOCS3基因3'端非翻译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活性鉴定
6
作者 刘晓梅 庞蓉蓉 +3 位作者 赵聃 李妍 单锴 王迎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抑制蛋白-3(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基因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调控作用,构建重组SOCS3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通...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抑制蛋白-3(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基因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调控作用,构建重组SOCS3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测定,初步分析可能调控SOCS3基因表达的miRNAs。方法:采用PCR方法从原代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基因组DNA中扩增SOCS3基因3'-UTR序列,插入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Promoter,获得重组载体pGL3-Promoter/SOCS3;通过Target Scan5.2、RNAhybrid和FINDTAR3软件预测可能与SOCS3基因3'-UTR结合的miR-NAs;将pGL3-Promoter/SOCS3重组质粒和miRNAs共转染HEK 293T细胞,测定SOCS3 3'-UTR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酶切及核酸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SOCS3基因3'-UTR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miRNA靶位点预测显示,SOCS3基因可能是miR-203、miR-291a-5p、miR-9、miR-140和miR-130b的作用靶标;与对照组相比,miR-203、miR-291a-5p、miR-140能使SOCS3 3'-UTR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SOCS3基因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且miR-203、miR-291a-5p、miR-140可显著降低其荧光素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蛋白-3基因 3'端非翻译区 微小RNA 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下载PDF
201A中药合剂对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的保护机理
7
作者 张芳 汤仁仙 +2 位作者 孙伟 刘晓梅 周峰 《中国校医》 2006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201A中药合剂对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自相期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3组:201A处理组(0.42g/kg,灌胃)、未治疗肾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兔抗大鼠GBM抗血清后即刻给予201... 目的探讨201A中药合剂对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自相期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3组:201A处理组(0.42g/kg,灌胃)、未治疗肾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兔抗大鼠GBM抗血清后即刻给予201A中药合剂,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水。定期测定大鼠尿蛋白、血清IL-1,并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肾炎对照组鼠注射抗血清后于第4天即出现异常蛋白尿,其后维持高水平;肾小球内可见细胞数明显增加和新月体形成,GBM呈不规则增厚,肾小管内大量蛋白管型;各时间点IL-1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用201A中药合剂处理后大鼠尿蛋白水平、肾小球的细胞总数及新月体较肾炎对照组明显减少;GBM病变明显减轻;IL-1含量也均低于肾炎对照组鼠。结论201A中药合剂对大鼠GBM肾炎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 中草药 治疗
下载PDF
乙肝病毒X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史震 李向阳 +3 位作者 周峰 李金龙 尤红娟 汤仁仙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HBx基因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构建HBx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应用pAdEasyTM腺病毒载体系统,首先从质粒pCDNA3.l-HBx中酶切得到HBx基因,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得到pAdTrack-CMV-HBx,将其Pm 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到... 目的为了探讨HBx基因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构建HBx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应用pAdEasyTM腺病毒载体系统,首先从质粒pCDNA3.l-HBx中酶切得到HBx基因,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得到pAdTrack-CMV-HBx,将其Pm 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到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B J5183感受态细菌中,通过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载体pAd-HBx,经PacⅠ酶切线性化后转染人胚肾293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颗粒Ad-HBx。结果PCR和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腺病毒Ad-HBx构建成功,在转染的293细胞中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HB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X基因 腺病毒载体
下载PDF
抗空肠弯曲菌外膜蛋白PEB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9
作者 史震 任思坡 +3 位作者 周爱华 周峰 汤仁仙 孙万邦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891-2892,共2页
目的表达空肠弯曲菌外膜蛋白PEB1,并制备针对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诱导培养工程菌E.coli BL21(DE3)表达空肠弯曲菌PEB1重组蛋白。经镍-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柱纯化,透析并定量后,常规免疫新西兰兔。收集血清,盐析法粗提IgG,应用间接EL... 目的表达空肠弯曲菌外膜蛋白PEB1,并制备针对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诱导培养工程菌E.coli BL21(DE3)表达空肠弯曲菌PEB1重组蛋白。经镍-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柱纯化,透析并定量后,常规免疫新西兰兔。收集血清,盐析法粗提IgG,应用间接ELISA法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抗体效价,并通过Western blot和玻片凝集试验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得到高纯度的空肠弯曲菌PEB1重组蛋白。用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后,获得抗PEB1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为1∶2×104,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抗体效价为1∶8。结论运用纯化的空肠弯曲菌PEB1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PEB1重组蛋白 多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201A中药合剂对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免疫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刘晓梅 汤仁仙 +2 位作者 孙伟 周峰 王慧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 观察 2 0 1A中药合剂防治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肾炎的疗效。方法 建立大鼠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 3组 :2 0 1A处理组、肾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 2 0 1A处理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抗GBM抗血清后即刻给予 2 0 1A合剂 (0 .4 2... 目的 观察 2 0 1A中药合剂防治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肾炎的疗效。方法 建立大鼠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 3组 :2 0 1A处理组、肾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 2 0 1A处理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抗GBM抗血清后即刻给予 2 0 1A合剂 (0 .4 2g/kg ,灌胃 ) ,肾炎对照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抗GBM抗血清后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均至第 2 1天。定期于第 4、14和 2 1天 ,检测大鼠尿蛋白 ,并收集血标本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及抗GBM自身抗体。结果 肾炎对照组大鼠注射抗血清后第 4天即出现异常蛋白尿 ,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明显高于正常 ,并于第 14天血中检测到高滴度的抗GBM自身抗体 ;而 2 0 1A处理组鼠上述病变均明显好转。结论  2 0 1A中药合剂能够改善大鼠抗GBM肾炎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A中药合剂 大鼠 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免疫功能 药物治疗 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大鼠抗GBM肾炎模型的建立及不同病期的生化指标和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汤仁仙 简洁 +1 位作者 王迎伟 董红燕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 为研究人类新月体性肾炎的发病机制 ,建立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肾炎的动物模型。方法提取S -D大鼠GBM抗原 ,将此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抗血清 ,再将此抗血清从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给S -D大鼠。实验分 2组 :肾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 目的 为研究人类新月体性肾炎的发病机制 ,建立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肾炎的动物模型。方法提取S -D大鼠GBM抗原 ,将此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抗血清 ,再将此抗血清从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给S -D大鼠。实验分 2组 :肾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 ,定期于第 4天、第 14天和第 2 1天检测大鼠 2 4h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的含量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大鼠肾炎模型组 :大鼠注射抗血清后于第 4天出现大量蛋白尿 ;第 14天血肌酐、血尿素显著升高 ,并持续上升 ;肾组织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增加 ,大量新月体形成及蛋白管型 ,GBM呈不规则增厚 ,足突融合 ,内皮细胞脱落、坏死 ;免疫荧光检查见兔IgG、鼠IgG沿GBM线形分布。大鼠正常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通过动态观察大鼠抗GBM肾炎的病变变化 ,证实该模型病变与人类新月体性肾炎的病变较为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基底膜抗原 肾小球基底膜抗血清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模型 大鼠
下载PDF
普乐可复防治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汤仁仙 王迎伟 +2 位作者 黄瑞 高丰光 刘晓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31-1634,I001,共5页
目的 :观察普乐可复 (FK5 0 6 )防治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肾炎的疗效。方法 :复制大鼠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 3组 :肾炎 +FK5 0 6组、肾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抗GBM抗血清后 6h内皮下注射FK5 0 6注射液 (0 5m... 目的 :观察普乐可复 (FK5 0 6 )防治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肾炎的疗效。方法 :复制大鼠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 3组 :肾炎 +FK5 0 6组、肾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抗GBM抗血清后 6h内皮下注射FK5 0 6注射液 (0 5mg·kg-1·d-1) ,至第 2 1d。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定期于第 4d、第 14d和第2 1d ,检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 ,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 ,以及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 :肾炎对照组大鼠注射抗血清后于第 4d即出现异常蛋白尿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亦持续上升 ;肾小球内可见细胞数增加和新月体形成 ,肾小管内大量蛋白管型 ,GBM呈不规则增厚 ,足突大片融合 ;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异常。而肾炎 +FK5 0 6组大鼠上述病变均明显较轻。结论 :FK5 0 6能够明显改善大鼠抗GBM肾炎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乐可复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大鼠
下载PDF
抗肺炎衣原体42kDa蛋白种特异性单抗的制备及应用
13
作者 王慧 刘晓梅 +3 位作者 宁波 张官萍 周峰 简洁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 制备肺炎衣原体 (Cpn) 4 2kDa蛋白单克隆抗体并了解其在Cpn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纯化的Cpn 42kDa蛋白带制备出 2株特异性抗Cpn 42kDa蛋白单克隆抗体 ,用其中一株建立了检测Cpn的直接免疫荧光法 (DFA)。结果  2株能... 目的 制备肺炎衣原体 (Cpn) 4 2kDa蛋白单克隆抗体并了解其在Cpn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纯化的Cpn 42kDa蛋白带制备出 2株特异性抗Cpn 42kDa蛋白单克隆抗体 ,用其中一株建立了检测Cpn的直接免疫荧光法 (DFA)。结果  2株能稳定分泌抗Cpn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Ad6、Db1 均为IgG1 ,染色体数目为 90~ 1 0 2条 ,效价分别为 1∶32 768、1∶1 6 384(微量免疫荧光法 ,Micro -IFA)。将腹水 1∶1 0 0稀释 ,该单抗只与Cpn呈现阳性反应 ,与其他衣原体和呼吸道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Westernblot证实单抗结合Cpn蛋白的分子量为 42kDa,且不与其他衣原体反应。建立的DFA对 1 2 0名呼吸道感染者的咽拭子、肺泡灌洗液、痰检测 ,其结果和PCR试剂盒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二者相关系数为 0 .9667,符合临床检测要求。结论 DFA灵敏、准确 ,可用于Cpn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微量免疫荧光法 直接免疫荧光法 42kDa蛋白
下载PDF
201B中药合剂对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伟 汤仁仙 +2 位作者 周峰 刘晓梅 王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7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201B中药合剂防治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的疗效。方法建立大鼠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3组:肾炎+201B处理组、肾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抗GBM抗血清后即刻给予201B中药合剂(0.46g/(kg·d),灌胃,至... 目的观察201B中药合剂防治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的疗效。方法建立大鼠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3组:肾炎+201B处理组、肾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抗GBM抗血清后即刻给予201B中药合剂(0.46g/(kg·d),灌胃,至第21天。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定期于第4天、第14天和第21天,检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肾炎对照组鼠注射抗血清后于第4天即出现异常蛋白尿,血清肌酐和尿素亦持续上升;肾小球内可见细胞数增加和新月体形成,肾小管内大量蛋白管型,GBM呈不规则增厚。而上述病变经201B中药合剂处理后均明显好转。结论201B中药合剂能够明显改善大鼠抗GBM肾炎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B 抗GBM肾炎 大鼠
下载PDF
四氮唑化合物比色法检测肝细胞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
15
作者 吕爱华 田垒 +2 位作者 杨翼风 张旭光 王迎伟 《中国校医》 2005年第4期405-406,共2页
关键词 肝细胞 药物筛选分析 抗肿瘤 四氮唑盐
下载PDF
HBV整合的致癌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丰光 王迎伟 +3 位作者 孙汶生 曾令宇 王玉龙 周峰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亚基因产物 反式激活因子 肝细胞癌 丙型肝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