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被引量:34
1
作者 樊人利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69,共3页
游戏精神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对幼儿教育的最本质把握。只有关注游戏精神,才能回归幼儿教育的本真,才能更深层次认识、理解与培养幼儿。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在游戏精神的引领下进行。幼儿园应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游戏精神的意义... 游戏精神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对幼儿教育的最本质把握。只有关注游戏精神,才能回归幼儿教育的本真,才能更深层次认识、理解与培养幼儿。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在游戏精神的引领下进行。幼儿园应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游戏精神的意义和价值;让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成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载体;开展多样化的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游戏精神,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精神 幼儿发展 行为习惯
下载PDF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慧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66,共3页
游戏本身具有独立性、体验性、愉悦性和创造性等特质,这使其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将相对固定、客观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亲身体验,实现儿童学习经验的分享与交流的作用。要在幼儿园教学中充分体现游戏精神,必须确立"以儿童为中心&q... 游戏本身具有独立性、体验性、愉悦性和创造性等特质,这使其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将相对固定、客观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亲身体验,实现儿童学习经验的分享与交流的作用。要在幼儿园教学中充分体现游戏精神,必须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游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 幼儿园课程 游戏
下载PDF
当前园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被引量:18
3
作者 樊人利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69,共3页
目前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盲目架构、随意拼凑、简单贴牌等问题。幼儿园必须批判并抵制这些功利化做法,回到园本课程建设的初衷,坚持园本课程建设必须根植于园本文化的土壤,必须服务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必须以游戏精神为引领,尊重... 目前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盲目架构、随意拼凑、简单贴牌等问题。幼儿园必须批判并抵制这些功利化做法,回到园本课程建设的初衷,坚持园本课程建设必须根植于园本文化的土壤,必须服务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必须以游戏精神为引领,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本课程 游戏精神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慧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6,共3页
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为针对幼儿实施的科学启蒙教育,不应采取唯科学知识至上的价值取向,而应追求求真、扬善、达美的完美统一。其中求真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师不仅要保证所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更应给予幼儿科学探究的机会,耐心等待... 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为针对幼儿实施的科学启蒙教育,不应采取唯科学知识至上的价值取向,而应追求求真、扬善、达美的完美统一。其中求真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师不仅要保证所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更应给予幼儿科学探究的机会,耐心等待幼儿自己解决遇到的科学问题,鼓励和支持幼儿因坚持自己的主张而增加的探究过程,而且在科学活动的设计上要全面考虑活动本身的探究价值,能够真正激发幼儿的探究需要;扬善是最重要的科学内核与价值追求,科学只有用于善的目的才能真正造福人类。幼儿科学教育必须渗透情感教育,努力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善待生命、关爱环境的情感与意识;达美是科学追求的自在自为境界,幼儿科学教育必须融合审美教育,让幼儿在审美愉悦中更深刻地体验到生命与自然的美好,更坚定地维护科学扬善的价值追求与求真的精神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科学教育 教育价值 科学素养
下载PDF
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指导服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丽莉 张敏竹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2年第12期45-48,共4页
近年来婴幼儿早期教育备受关注,各种早教机构应运而生,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江苏省张家港市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的指导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家长对早教服务的需求,对0~3岁婴幼儿早教... 近年来婴幼儿早期教育备受关注,各种早教机构应运而生,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江苏省张家港市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的指导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家长对早教服务的需求,对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的指导对象、内容、形式、时间展开探讨。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当前早教机构在指导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早期教育 早教机构 早教指导
下载PDF
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慧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69,共3页
开放式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意识缺位、教师沟通技能不足、幼儿园自身职能局限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幼儿园实施开放式教育的效果。构建以幼儿园为主导、儿童生活圈为外延、以社区资源为基础的教育社区,提高家园... 开放式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意识缺位、教师沟通技能不足、幼儿园自身职能局限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幼儿园实施开放式教育的效果。构建以幼儿园为主导、儿童生活圈为外延、以社区资源为基础的教育社区,提高家园沟通技巧,建设家长团队是改善开放式教育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教育 幼儿园教育 教育社区
下载PDF
理想的幼儿教师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慧 《江苏教育研究》 2006年第12期45-47,共3页
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是自己心中有阳光。”阳光给人们带来温暖,带来希望。我始终坚信,有阳光的地方就是春天,幼儿教师就是播洒阳光的太阳神。
关键词 幼儿教师 理想 阳光 太阳神
下载PDF
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樊人利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3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优秀教师,都是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成长成功的,同样,每一所名牌学校,也一定都是在教改和教科实践中诞生的!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精神 习惯养成
下载PDF
以游戏化创造性劳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以幼儿园沙艺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吕燕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20期47-49,共3页
劳动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践行叶圣陶"养成良好习惯"教育思想,因地制宜开发和实施沙艺游戏课程,引导幼儿开展富有游戏性、艺术性、创造性的劳动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探究、追... 劳动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践行叶圣陶"养成良好习惯"教育思想,因地制宜开发和实施沙艺游戏课程,引导幼儿开展富有游戏性、艺术性、创造性的劳动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探究、追求创新、分工合作、保护环境等良好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养成教育 劳动教育 沙艺游戏课程 学前教育
下载PDF
游戏者身份重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新路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燕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0,96,共4页
幼儿教师的身份,既是教育者,也是游戏者,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游戏者身份正在逐渐缺失。本文从幼儿教师游戏者身份重建提出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游戏者身份缺失的原因和意义,解读了游戏者身份的内涵特征,探索了游戏者身份重建的实施路径,... 幼儿教师的身份,既是教育者,也是游戏者,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游戏者身份正在逐渐缺失。本文从幼儿教师游戏者身份重建提出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游戏者身份缺失的原因和意义,解读了游戏者身份的内涵特征,探索了游戏者身份重建的实施路径,对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建立新型师幼关系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者 身份重建 专业能力
原文传递
幼儿园“儿童中心,游戏精神”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顾兰芳 《江苏幼儿教育》 2015年第2期78-81,共4页
幼儿园教育应该以游戏教育为基本活动。游戏精神是童年精神,它渗透或弥漫于幼年生活的全过程,是幼儿教育和教学的核心价值,也是对幼儿教育的最本质把握。只有关注游戏精神,才能回归幼儿教育的本真,才能更深层次认识、理解与培养幼儿。... 幼儿园教育应该以游戏教育为基本活动。游戏精神是童年精神,它渗透或弥漫于幼年生活的全过程,是幼儿教育和教学的核心价值,也是对幼儿教育的最本质把握。只有关注游戏精神,才能回归幼儿教育的本真,才能更深层次认识、理解与培养幼儿。幼儿园游戏教学,就是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且具有自主性、愉悦性、创造性和规则性等特质和原则。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视'儿童中心,游戏精神'为教学活动之灵魂,围绕幼儿园教学的形与神、韵与味、风与格进行了探索与变革,游戏精神给教学活动注入了生机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游戏精神 游戏化教学
原文传递
基于游戏的课程: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实践探索
12
作者 吕燕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4年第6期79-81,共3页
游戏是幼儿园开展的基本活动之一,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但教师对课程、游戏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游戏与课程出现并列与分离问题,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中存在“高控”与放任的不平衡现象以及教师“教”与幼儿“学”相... 游戏是幼儿园开展的基本活动之一,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但教师对课程、游戏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游戏与课程出现并列与分离问题,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中存在“高控”与放任的不平衡现象以及教师“教”与幼儿“学”相对立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文章基于游戏课程进行探究,对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均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游戏 主动学习 游戏与课程 幼儿教育
下载PDF
探寻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安全教育策略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兆惠 《当代学前教育》 2014年第3期46-48,共3页
安全教育不仅要教幼儿安全知识,让幼儿知道危险所在,更应该让幼儿知道如何征服危险,并有效地保护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才能使孩子的安全真正有保障。只有站在幼儿的立场,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让"游戏精神"贯穿于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不仅要教幼儿安全知识,让幼儿知道危险所在,更应该让幼儿知道如何征服危险,并有效地保护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才能使孩子的安全真正有保障。只有站在幼儿的立场,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让"游戏精神"贯穿于安全教育,幼儿安全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教育 游戏精神 策略
原文传递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好习惯“体验”培养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秋兰 《当代学前教育》 2013年第4期31-33,共3页
幼儿好习惯的培养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幼儿了解好习惯、体验好习惯、运用好习惯。教师要使用游戏精神去观照幼儿好习惯的培养,站在幼儿的立场,运用幼儿的视角,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观念、情感、... 幼儿好习惯的培养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幼儿了解好习惯、体验好习惯、运用好习惯。教师要使用游戏精神去观照幼儿好习惯的培养,站在幼儿的立场,运用幼儿的视角,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观念、情感、态度乃至心理品质,为一生的好习惯养成打下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体验 好习惯 养成
原文传递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沙画艺术教育中的使用与指导——以叉子的使用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燕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第12期39-42,共4页
沙画艺术对刺激和发展儿童的视觉和触觉,促进幼儿左右脑的开发和协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叉子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活化材料,对于幼儿的沙画艺术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叉子用于沙画艺术教育的园本探索中,经过无意识探索阶段、有意识... 沙画艺术对刺激和发展儿童的视觉和触觉,促进幼儿左右脑的开发和协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叉子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活化材料,对于幼儿的沙画艺术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叉子用于沙画艺术教育的园本探索中,经过无意识探索阶段、有意识探索阶段、主题性探索阶段、创造性探索阶段,幼儿自主表达的空间更开阔,探索的兴趣更浓厚,个性化的表达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沙画艺术 叉子 生活化材料
下载PDF
浅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青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7年第12期102-102,62,共2页
攻击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这种行为会影响幼儿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许多研究表明,就攻击性行为的频率而言,学前阶段的儿童攻击性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下降。
关键词 幼儿 攻击性行为 形成的成因
下载PDF
巧用资源,让课程生长——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燕燕 《教师》 2019年第7期97-98,共2页
幼儿园周边的历史、地理文化、园所环境都是活生生的教材,其中沉淀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师应该从这些资源入手,有选择地利用有价值的资源,使其既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关键词 资源开发 文化资源 自然资源 家长资源
下载PDF
促进大班幼儿形成整理习惯的有效策略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秋兰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3年第12期38-40,共3页
整理习惯的养成过程可以增强幼儿做事的责任心,提高其办事效率,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大班幼儿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需要幼儿教师转变观念,通过环境创设、教学渗透、游戏强化等策略去影响和支持幼儿.
关键词 大班幼儿 整理习惯 社会适应能力 幼小衔接
下载PDF
基于“游戏精神”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探索——以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人利 《江苏幼儿教育》 2014年第2期72-76,共5页
'游戏精神'是让游戏回归儿童生活,是教育者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充分认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价值、功能和意义,用游戏精神的理念去观照儿童教育。基于'游戏精神'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是顺应'游戏精神'、尊重&#... '游戏精神'是让游戏回归儿童生活,是教育者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充分认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价值、功能和意义,用游戏精神的理念去观照儿童教育。基于'游戏精神'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是顺应'游戏精神'、尊重'游戏精神'、追随'游戏精神',让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充满愉悦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强调从认识儿童开始,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育的终极追求,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寻找儿童教育特别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最优策略,促进幼儿更快乐、更健康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游戏精神 行为习惯养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