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FIB、FAR、CA125、CA199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巧云 林发全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1695-1699,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纤维术前蛋白原(FIB)、FIB/清蛋白(ALB)比值(FAR)、糖类抗原(CA)125、CA199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就诊的171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纤维术前蛋白原(FIB)、FIB/清蛋白(ALB)比值(FAR)、糖类抗原(CA)125、CA199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就诊的171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9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的血液检测结果,包括FIB、ALB、CA125、CA199,计算FAR,比较两组FIB、FAR、CA125、CA199的水平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FAR、CA125、CA199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能,分析FIB、FAR、CA125、CA199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IB、FAR、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FIB+FAR+CA125+CA199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为0.902,灵敏度是76.3%,特异度是94.6%,诊断效能高于单项指标;FIB、FAR、CA125水平均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70、0.422、0.467,P<0.05)。结论FIB、FAR、CA125、CA199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有较高的效能;FIB、FAR、CA125在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指导个体化治疗方面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与清蛋白比值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99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成年男性健康体检者血红蛋白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清蛋白及血脂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欣雁 翟宁能 +1 位作者 覃媛媛 林发全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7期902-905,共4页
目的 探讨成年男性健康体检人群血红蛋白(Hb)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中性粒细胞/清蛋白(NAR)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0-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264例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131例为Hb升高组(Hb>160 ... 目的 探讨成年男性健康体检人群血红蛋白(Hb)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中性粒细胞/清蛋白(NAR)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0-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264例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131例为Hb升高组(Hb>160 g/L),133例为Hb正常组(120 g/L≤Hb≤160 g/L)。对研究对象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清蛋白(Alb)、NLR、NA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Hb升高组的ANC、Alb、NLR、NAR、TG、TC、LDL-C水平高于Hb正常组,HDL-C水平低于Hb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升高组的ANC、TG、TC、LDL-C、HDL-C的异常发生率及血脂异常发生率均高于Hb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LDL-C水平升高和HDL-C水平下降是成年男性体检者Hb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当成年健康男性Hb>160 g/L时,需要检查评估血脂及心脑血管状况,及早采取预防干预措施,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清蛋白 成年健康男性 血脂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春妮 劳显钧 +2 位作者 黄健 李忠清 李若林 《微创医学》 2023年第4期422-426,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常见的恶性血液病,约90%的MM患者会发生溶骨性改变,即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ultiple myeloma bone disease,MMBD),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质疏松、高钙血症、骨痛及病理性骨折等骨骼病变[1]。正常的骨骼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常见的恶性血液病,约90%的MM患者会发生溶骨性改变,即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ultiple myeloma bone disease,MMBD),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质疏松、高钙血症、骨痛及病理性骨折等骨骼病变[1]。正常的骨骼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在骨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维持骨吸收和骨形成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损伤 发生机制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下载PDF
临床免疫学检验实习带教方式的实践探索
4
作者 隋靖喆 石鹏 +1 位作者 王健 李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1022-1024,共3页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检验在智慧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本科实习的临床带教工作是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然而目前实习带教更多的是注重学生临床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临床...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检验在智慧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本科实习的临床带教工作是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然而目前实习带教更多的是注重学生临床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缺乏有效的临床沟通以及创新科研能力指导,因此如何培养出更加适应医学检验专业飞速发展需求的全方位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该文旨在探讨医学检验本科实习生免疫学检验实习带教的医教研综合培养方式,通过开展医学生思政教育、岗前安全培训教育、多措并举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加强实验操作技能锻炼、科研能力入门培养等方式,探索培养医德兼修、技能突出、创新引领的医学人才带教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检验 实习 临床带教 思政教育 岗前培训
下载PDF
PRRT2基因表现帕金森样症状的老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家系研究
5
作者 杨彭 莫颖敏 +3 位作者 王敏莉 李友琼 黄珊 黄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914,共6页
目的研究家族性以帕金森样临床表现的老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9个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2例患者(2例均经过治疗),并允许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预测。从外周血样中提取DNA,然后进行二代测序突变筛查... 目的研究家族性以帕金森样临床表现的老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9个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2例患者(2例均经过治疗),并允许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预测。从外周血样中提取DNA,然后进行二代测序突变筛查。结果在家系中两例先证者经奥卡西平治疗震颤完全控制,在5例家族成员中发现PRRT2基因16号染色体29824741位置2号外显子c.G366C号:P.QCon122H发生碱基G>C杂合突变,导致编码的122号氨基酸由谷氨酸变异为组胺酸,经SIFT和M-CAP等预测有害。家系样本Sanger测序显示先证者之妹妹、弟弟及侄子为杂合型变异,其侄女为野生型。结论PRRT2蛋白的Q122可引起帕金森样肢体震颤表型,抗癫痫药物对老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中帕金森样症状 PRRT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