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香果-芒果复合饮料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杜伟 黎庆宏 +1 位作者 陈渊 罗志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06-109,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百香果-芒果复合饮料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香果-芒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百香果汁5%,芒果汁25%,蔗糖10%,柠檬酸0.04%;同时加入0.3%琼脂,0.3%CMC,在90℃灭菌10 min,可获得口感优良、...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百香果-芒果复合饮料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香果-芒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百香果汁5%,芒果汁25%,蔗糖10%,柠檬酸0.04%;同时加入0.3%琼脂,0.3%CMC,在90℃灭菌10 min,可获得口感优良、质量稳定的复合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芒果 复合饮料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靖西大果山楂叶、鲜果及酒中有效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翠丽 李军集 +2 位作者 蓝金宣 廖健明 梁忠茂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进一步开发与利用靖西大果山楂(Crataegus jingxienis),分析靖西大果山楂叶、鲜果以及酒和酒渣中的营养成分、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等,探索有效成分在叶、鲜果及酒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中营养元素的积累高于鲜果;鲜果中,... 为进一步开发与利用靖西大果山楂(Crataegus jingxienis),分析靖西大果山楂叶、鲜果以及酒和酒渣中的营养成分、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等,探索有效成分在叶、鲜果及酒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中营养元素的积累高于鲜果;鲜果中,钾和钙元素含量高,也富含三萜类、黄酮类、维生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活性成分;不同年份、不同产地鲜果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山楂酒的品质受原料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营养元素 活性成分 靖西大果山楂 大果山楂酒
下载PDF
百香果果籽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调和油的调配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宁芯 韦静 +7 位作者 黎梓玉 彭艳华 罗弦 罗志辉 陈渊 陈丽娜 杜伟 汪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7-82,共6页
以百香果果籽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百香果果籽油。以百香果果籽油的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实验设计,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 以百香果果籽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百香果果籽油。以百香果果籽油的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实验设计,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百香果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60 W、料液比1∶16 g/mL,超声温度35℃,超声时间39.3 min,该条件下百香果果籽油得率为24.7%。百香果果籽油的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69.6%)、油酸(17.1%)、棕榈酸(9.8%)和硬脂酸(2.2%)组成。参照食用调和油标准(Q/BAAK0012S),配制了百香果果籽食用调和油,配方为:大豆油56.5%、菜子油20.9%、百香果果籽油10.0%、玉米油3.0%、葵花籽油3.0%、花生油6.0%、芝麻油0.6%。该调和油含13.89%饱和脂肪酸、33.86%单不饱和脂肪酸和50.6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质量分数分别为:4.73%、45.90%、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果籽油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优化 食用调和油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沙田柚柚子籽油提取工艺优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宁芯 陆秋琪 +5 位作者 班薇薇 罗弦 罗志辉 莫紫梅 杜伟 汪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71,共6页
以沙田柚柚子籽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沙田柚柚子籽油.以柚子籽油的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溶剂法... 以沙田柚柚子籽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沙田柚柚子籽油.以柚子籽油的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沙田柚柚子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 g/mL,超声温度41℃,超声时间38.6 min,该条件下沙田柚柚子籽油得率为33.1%.沙田柚柚子籽油的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硬脂酸组成.沙田柚柚子籽油颜色较浅,密度为0.917g/mL,碘值为103.5 g I2/100 g,属于半干性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田柚柚子籽油 超声波辅助浸提 响应面法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广西大果山楂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5
作者 陈聪 林波 +2 位作者 梁忠茂 郑凤锦 陈赶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36-241,共6页
通过对广西5个重点地级市大果山楂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侧重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及地方农业农村局,调查指标包括大果山楂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建设品牌等,综合分析广西大果山楂产业... 通过对广西5个重点地级市大果山楂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侧重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及地方农业农村局,调查指标包括大果山楂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建设品牌等,综合分析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发展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大果山楂以自产自销、鲜品外运和加工为主,加工业以初加工为主,加工产品有山楂片、山楂醋、山楂酒、山楂醋酸嘢、山楂糕、山楂粉、山楂蜜饯等。分析了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如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专业科研团队,加强与高校院所科技合作;大力发展山楂加工业,延长加工产业链;加大品牌打造宣传,发展区域特色品牌,为促进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山楂 加工业 产业发展 对策 建议
下载PDF
果蔬膳食纤维代餐粉的研制 被引量:6
6
作者 宁芯 农丽红 +3 位作者 莫紫梅 黄小慧 杜伟 汪磊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2期91-95,共5页
以膳食纤维含量大于6%的南瓜粉、香蕉粉、山药粉、柚子皮粉、玉米须粉和百香果中果皮粉为原料,制备一种高膳食纤维代餐粉。以膳食纤维代餐粉的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柚子皮粉、玉米须粉和百香果中果皮粉使用量进行Box-Behn... 以膳食纤维含量大于6%的南瓜粉、香蕉粉、山药粉、柚子皮粉、玉米须粉和百香果中果皮粉为原料,制备一种高膳食纤维代餐粉。以膳食纤维代餐粉的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柚子皮粉、玉米须粉和百香果中果皮粉使用量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试验设计,优化其配方。结果表明:果蔬膳食纤维代餐粉的最佳配方为柚子皮粉2.8%、玉米须粉3.9%、百香果中果皮粉2.9%,该条件下制备的果蔬膳食纤维代餐粉有较好的消费者可接受性,同时其膳食纤维含量高达38.60%,能较好地满足消费者对膳食纤维摄入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膳食纤维 多酚 代餐粉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山黄皮全果乳酸菌发酵功能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马林 吴美材 +2 位作者 侥东 宋天麟 张学荣 《中国食品》 2021年第8期106-109,共4页
山黄皮为芸香科黄皮属多年生常绿果树,山黄皮果俗称“鸡皮果”,因果实成熟时似鸡皮而得名,主产于广西南部的龙州、崇左、大新、宁明、凭祥等县市。经测定,产于广西区内大新、宁明、龙州的山黄皮果果核中含有丰富的精氨酸、γ-氨基丁酸... 山黄皮为芸香科黄皮属多年生常绿果树,山黄皮果俗称“鸡皮果”,因果实成熟时似鸡皮而得名,主产于广西南部的龙州、崇左、大新、宁明、凭祥等县市。经测定,产于广西区内大新、宁明、龙州的山黄皮果果核中含有丰富的精氨酸、γ-氨基丁酸、脯氨酸等三种功能氨基酸,其中,精氨酸含量为500.27mg/100g,γ-氨基丁酸含量为194.78mg/100g,脯氨酸含量为223.08 mg/100g。精氨酸具有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辅助治疗不孕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等作用;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健脑安神、保护肝脏、促进乙醇代谢等生理功能;脯氨酸是植物蛋白质的组成之一,能够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植物体中,有助于牙釉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蛋白质氨基酸 常绿果树 山黄皮 广西南部 黄皮属 植物蛋白质 游离状态 芸香科
下载PDF
靖西大果山楂酒加工工艺及营养活性成分价值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曾维忠 蓝金宣 +2 位作者 梁忠茂 黄翠丽 李军集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94-98,共5页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靖西大果山楂,以靖西大果山楂叶和鲜果为材料,通过发酵酿制大果山楂酒,采用单因子分析方法对发酵工艺中的料水比、糖度、温度、发酵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料水体积比1∶2、糖度25%、温度26℃时发酵效果最佳,发酵10 ...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靖西大果山楂,以靖西大果山楂叶和鲜果为材料,通过发酵酿制大果山楂酒,采用单因子分析方法对发酵工艺中的料水比、糖度、温度、发酵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料水体积比1∶2、糖度25%、温度26℃时发酵效果最佳,发酵10 d后酒精度不再升高。采用该发酵工艺酿制的大果山楂酒,VC含量达1.92 mg/100mL,总黄酮含量12.10 mg/100mL,SOD活性达956 U/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山楂酒 营养价值 活性成分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大果山楂果渣果胶及其降糖活性研究
9
作者 卫炳安 黄元河 +4 位作者 潘乔丹 王葳锐 梁忠茂 徐影影 赵丽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304-312,共9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大果山楂果渣果胶提取工艺,并对果胶的初步特性及降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大果山楂果渣果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因素包括酶用量、液料比和提取时间等。进一步对其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指标进行...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大果山楂果渣果胶提取工艺,并对果胶的初步特性及降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大果山楂果渣果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因素包括酶用量、液料比和提取时间等。进一步对其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指标进行分析,并借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及胰岛素抵抗细胞实验,探讨大果山楂果渣果胶潜在的降糖活性。结果优化果胶提取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浓度3.4%,液料比7:1(mL:g),提取时间3.5 h,此条件下果胶得率最高,达到13.22%。除蛋白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7.83%,酯化度为45.24%。体外活性实验显示果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89.41%,同时可以显著促进地塞米松(3.75μmol/L)和胰岛素(0.01μmol/L)联合诱导的IR-HepG2模型葡萄糖消耗。结论在所述提取工艺条件下,大果山楂的果胶得率最优,所提取的果胶为低酯果胶,表现出良好的降糖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山楂 果胶 酶法 响应面 提取工艺 降糖活性
下载PDF
电子商务网店的经营与发展战略研究
10
作者 冯碧宇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第5期0007-0009,共3页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商品销售渠道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传统的商品销售模式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网店经营者在运营店铺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本文以电子商务为背景,对网店经营...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商品销售渠道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传统的商品销售模式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网店经营者在运营店铺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本文以电子商务为背景,对网店经营发展的机遇及挑战作出研究及分析,以此帮助众多网店经营者提高销售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网店 发展战略 经营
下载PDF
真空即食鸭肉制品中致松包细菌的溯源及灭菌条件探讨
11
作者 黄惠琳 韦涛 +7 位作者 李鑫 谢耐珍 黄丽姣 李雪梅 王茵 姚海棠 唐雍 唐臻睿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9期122-130,共9页
目的检测导致真空即食鸭肉制品松包的细菌,探讨致松包菌的灭菌条件,降低松包产品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方法首先对松包和合格产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找出导致产品松包的微生物;其次对鸭肉制品原料、不同加工程度的鸭肉制品、生产车间环境、... 目的检测导致真空即食鸭肉制品松包的细菌,探讨致松包菌的灭菌条件,降低松包产品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方法首先对松包和合格产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找出导致产品松包的微生物;其次对鸭肉制品原料、不同加工程度的鸭肉制品、生产车间环境、生产工具等环节进行微生物检测,寻找污染源;对本实验分离的植物乳杆菌进行菌液的温度耐受实验,探究植物乳杆菌温度耐受条件及灭活温度条件;并比较在相同的煮制条件下,不同解冻方式和超高压灭菌参数与植物乳杆菌的阳性检出率的相关性。结果松包鸭肉制品中的主要优势菌为植物乳杆菌,该菌来源于鸭肉制品生原料。植物乳杆菌的菌液在60℃,10 min处理后,存活菌落总数急剧减少。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静水解冻的鸭肉制品在后续的产品灭菌表现中优于室温空气解冻的鸭肉制品。适合本产品的超高压灭菌最佳参数为600MPa,5min。结论鸭肉制品生原料中的植物乳杆菌,在煮制环节未被完全杀灭是真空即食鸭肉制品松包的主要原因。通过选择合适的解冻方式和超高压灭菌参数,有助于食品中微生物的杀灭,降低松包率。企业应对产品生产流程进行监控,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即食鸭肉制品 松包 植物乳杆菌 超高压灭菌 质量控制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的协同发酵工艺探究
12
作者 郑洛昀 迟治平 +1 位作者 陈善明 李伟丽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6期168-171,共4页
本文综述了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联合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通过论述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的特性,分析联合发酵的可行性,探讨提高发酵效率、产物质量、缩短发酵周期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优化策略,同时提出联合发酵产物的应用方向。以... 本文综述了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联合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通过论述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的特性,分析联合发酵的可行性,探讨提高发酵效率、产物质量、缩短发酵周期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优化策略,同时提出联合发酵产物的应用方向。以期为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联合发酵的工业化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食脉孢霉 普鲁兰酶 发酵工艺
下载PDF
提高泡卤凤爪持水性能的技术方案探讨
13
作者 唐臻睿 姚海棠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组合试验,探讨无磷水分保持剂的不同应用条件对泡卤凤爪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口感的前提下,焯水前做保水处理,水分保持剂浓度1.5%、保水处理时间3 h可达到较理想的保水效果,成品出成率提高约20个百分...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组合试验,探讨无磷水分保持剂的不同应用条件对泡卤凤爪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口感的前提下,焯水前做保水处理,水分保持剂浓度1.5%、保水处理时间3 h可达到较理想的保水效果,成品出成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焯水后做保水处理,水分保持剂浓度1%、保水处理时间2~3 h,水分保持剂浓度1.5%、保水处理时间1~3 h,水分保持剂浓度2%、保水处理时间1~2 h,均可以达到较理想的保水效果,成品出成率提高20~30个百分点;焯水后做保水处理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卤凤爪 出成率 水分保持剂
原文传递
几种防腐方式对泡卤凤爪的保存期影响
14
作者 唐臻睿 姚海棠 《肉类工业》 2022年第6期28-28,29-31,共4页
在泡卤凤爪中添加复合防腐剂(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ε-聚赖氨酸)、生物保鲜酶(保鲜复合酶)、酸度调节剂(乳酸),测定各防腐方式下泡卤凤爪的微生物,探讨其对泡卤凤爪保存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卤汁酸度较高时(pH值5.5),并使用复合防腐... 在泡卤凤爪中添加复合防腐剂(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ε-聚赖氨酸)、生物保鲜酶(保鲜复合酶)、酸度调节剂(乳酸),测定各防腐方式下泡卤凤爪的微生物,探讨其对泡卤凤爪保存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卤汁酸度较高时(pH值5.5),并使用复合防腐剂、保鲜酶时,样品在37℃保温,不超过3周即胀袋,防腐效果均不理想;将酸度调节剂调卤汁至pH值为4.3以下,并添加复合防腐剂和保鲜酶协同防腐时,即乳酸8g+保鲜酶5g+(脱氢乙酸钠0.15g+双乙酸钠0.8g+ε-聚赖氨酸0.1g)防腐效果最佳,其次为添加复合防腐剂共同防腐,即乳酸8g+(脱氢乙酸钠0.15g+双乙酸钠0.8g+ε-聚赖氨酸0.1g)防腐效果也较好,此2种方式下的样品在37℃保温至6周时,外观仍然良好,菌落总数检测结果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因此复合防腐剂、生物保鲜酶、酸度调节剂协同使用,对延长产品保存期起到了相互协同和加强的作用;若每一种单独使用,则防腐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卤凤爪 复合防腐剂 生物保鲜酶 酸度调节剂 保存期
下载PDF
几种去腥方式对泡卤凤爪的去腥效果探讨
15
作者 唐臻睿 姚海棠 《肉类工业》 2022年第7期28-28,29-31,共4页
通过对半成品、成品泡卤凤爪的风味品评,探讨白醋、白酒、料酒、香辛料(干姜、白芷、沙姜、八角、花椒、香茅草、白蔻复合水溶液)、去腥粉对泡卤凤爪的去腥效果。结果表明:1.66%用量的香辛料去腥效果最好,焯水后的半成品即基本没有腥味... 通过对半成品、成品泡卤凤爪的风味品评,探讨白醋、白酒、料酒、香辛料(干姜、白芷、沙姜、八角、花椒、香茅草、白蔻复合水溶液)、去腥粉对泡卤凤爪的去腥效果。结果表明:1.66%用量的香辛料去腥效果最好,焯水后的半成品即基本没有腥味;2%用量的料酒和0.2%用量的去腥粉,去腥效果相对较好,腌制清洗完即去除大部分腥味;2%用量的白醋和2%用量的白酒去腥效果相当,去腥能力一般,且成品中还带有弱腥味;除此之外,焯水可去除部分腥味,但整体作用相对不大;泡卤后腥味进一步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卤凤爪 去腥 白醋 白酒 料酒 香辛料 去腥粉
下载PDF
杜洛克与陆川猪杂交后代的肉质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何若钢 刘桂武 +5 位作者 林德源 覃小荣 黄伟杰 刘丁健 张家富 罗丽萍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2011年第6期37-39,共3页
陆川猪具有繁殖性能好、耐受性强、肉质风味好等特点,但其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瘦肉率低。杜洛克猪是外来品种,其优缺点与陆川猪互补。笔者研究以杜洛克猪为父本,陆川猪为母本,测定其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肌肉品质及背最长肌的... 陆川猪具有繁殖性能好、耐受性强、肉质风味好等特点,但其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瘦肉率低。杜洛克猪是外来品种,其优缺点与陆川猪互补。笔者研究以杜洛克猪为父本,陆川猪为母本,测定其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肌肉品质及背最长肌的氨基酸含量,为地方猪种、引进猪种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猪 杂交后代 肉质风味 陆川猪 氨基酸含量 繁殖性能 生长速度 饲料报酬
原文传递
杜陆与杜隆陆猪生长、胴体及肉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莹 龙欢 +9 位作者 牛丽珠 马婷婷 刘炎 张欣怡 王目凤 林德源 黄华伟 李新云 赵书红 徐学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76-2583,共8页
拟通过比较杜洛克公猪与陆川母猪的二元杂交猪(简称杜陆猪,DLC)和杜洛克公猪与隆陆母猪(隆林公猪与陆川母猪的后代)的三元杂交猪(简称杜隆陆猪,DLLC)在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上的表现来证实三元杂交的可行性。本研究分别屠宰了7月龄左右... 拟通过比较杜洛克公猪与陆川母猪的二元杂交猪(简称杜陆猪,DLC)和杜洛克公猪与隆陆母猪(隆林公猪与陆川母猪的后代)的三元杂交猪(简称杜隆陆猪,DLLC)在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上的表现来证实三元杂交的可行性。本研究分别屠宰了7月龄左右、约75 kg的DLC猪(295头)和DLLC猪(91头),测定其胴体直长、胴体斜长、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胴体性状以及肉色、pH、滴水损失、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结果表明:1)杜陆猪的保育出栏重((17. 00±3. 73) kg,n=460)极显著高于杜隆陆猪((14. 62±2. 60) kg,n=262)(P=3. 74×10^(-7));杜隆陆猪从断奶到屠宰期间的平均日增重((402. 23±48. 94) g·d^(-1),n=74)极显著高于杜陆猪((366. 03±57. 86) g·d^(-1),n=242)(P=8. 96×10^(-7))。2)杜陆猪的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78. 68±3. 78) cm,(67. 14±2. 81)cm,n=189)均极显著低于杜隆陆猪((80. 55±3. 13) cm,(68. 26±2. 59) cm,n=88)(P=5. 79×10^(-5),P=0. 003);杜隆陆猪校正后的眼肌面积((31. 65±4. 29) cm^2,n=91)平均值大于杜陆猪((30. 84±6. 70) cm^2,n=295),但是差异不显著。3)杜隆陆猪与杜陆猪背最长肌的肉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说明,杜隆陆猪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佳的胴体品质,同时保持了杜陆猪的优良肉质,说明饲养杜隆陆三元杂交猪将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对于利用地方猪进行优质猪肉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陆二元杂交猪 杜隆陆三元杂交猪 优质猪肉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下载PDF
南方生猪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江明生 潘艳 +4 位作者 宋德贵 韦英明 黄福川 李军 黄俊荣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第15期8-10,共3页
养猪是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农民收入和居民肉类供应重要来源,但随着养猪业逐渐由传统分散向规模化、工业化发展,其疫病防控、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目前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饲料禁抗政策实施,养猪业面临严峻挑战,迫切... 养猪是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农民收入和居民肉类供应重要来源,但随着养猪业逐渐由传统分散向规模化、工业化发展,其疫病防控、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目前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饲料禁抗政策实施,养猪业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推广应用健康养猪技术,以促进养猪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养殖户不敢养和养不起问题.因此,为促进养猪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由广西大学牵头,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神龙王农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实施"生猪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与集成技术示范"项目,项目对养猪设施、生物发酵、疫病精准快检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健康养殖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并建设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的生猪健康养殖示范场,以发挥示范场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区健康养猪技术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场 特色优势产业 技术水平 转型升级 兽医研究所 非洲猪瘟 养猪业 生猪健康养殖
原文传递
响应面优化酸法提取沃柑皮果胶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芙蓉 刘韦清 +5 位作者 毛德源 王霜秀 韦澳 韦志福 黄春兰 张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1,共6页
以广西武鸣双桥镇产的新鲜沃柑为原料,采用酸法提取沃柑果皮中的果胶,并以沃柑果胶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法优化沃柑果胶的提取条件,并分析提取的果胶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果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液料比50∶1(m L... 以广西武鸣双桥镇产的新鲜沃柑为原料,采用酸法提取沃柑果皮中的果胶,并以沃柑果胶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法优化沃柑果胶的提取条件,并分析提取的果胶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果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液料比50∶1(m L∶g)、提取pH 1.3、提取温度89℃、提取时间97 min,此条件下的果胶得率为21.36%。果胶的水分含量为10.5%、酸不溶灰分含量为0.48%、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2.6%、酯化度为89.9%,均符合果胶国标要求,表明该酸法可用于提取沃柑皮中的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法 沃柑果皮 果胶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香蕉皮中酚类和类胡萝卜素的国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郝俊光 李芳杰 +2 位作者 陈静 王合意 周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5-271,共7页
香蕉是世界四大水果、四大农作物之一,不仅用于鲜食和烹饪,还用于工业加工。香蕉皮约占香蕉鲜重的三分之一,在工业加工中常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目前已从香蕉皮中鉴定出多种活性物质,包括40余种酚类、10余种类萝卜素,此两类活性物质被... 香蕉是世界四大水果、四大农作物之一,不仅用于鲜食和烹饪,还用于工业加工。香蕉皮约占香蕉鲜重的三分之一,在工业加工中常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目前已从香蕉皮中鉴定出多种活性物质,包括40余种酚类、10余种类萝卜素,此两类活性物质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癌等功效。合理利用香蕉皮资源,不仅会为香蕉产业增加更多的附加价值,还能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酚类 类胡萝卜素 抗氧化性 活性物质 高值化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