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370例 被引量:8
1
作者 罗忠叁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8-239,共2页
我国AIDS和HIV感染率逐年大幅度上升,为提高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对AIDS的认识,更好地防治AIDS,现将在西非尼日尔共和国工作期间收治的370例AIDS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AIDS患者 艾滋病 HIV感染率 医务工作者 临床资料 工作期 尼日尔 防治
原文传递
136例成人镰状细胞贫血疼痛危象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忠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58-659,共2页
镰状细胞贫血(Sickle cell anemio,SCA)是一种遗传血红蛋白病(Hbs病),多见于非洲黑人和美洲黑人,流行地以中非为主,地中海区域(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及阿拉伯湾地区发病也较多。热带非洲黑色人种发病率最高达40%。Hbs“特征... 镰状细胞贫血(Sickle cell anemio,SCA)是一种遗传血红蛋白病(Hbs病),多见于非洲黑人和美洲黑人,流行地以中非为主,地中海区域(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及阿拉伯湾地区发病也较多。热带非洲黑色人种发病率最高达40%。Hbs“特征(trait)”在美国黑人中约8%,而尼日利亚则为30%。该病纯合子大多死于儿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细胞贫血 疼痛危象 成人 非洲黑人 血红蛋白病 黑色人种 美国黑人
原文传递
蒿甲醚胶囊治疗非洲黑色人种恶性疟疾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忠叁 宫学林 +10 位作者 李蔓玲 梁慧婷 时宇花 Ouma.Traoré Manou.Amadou Abana.Mai.Mamadou Souley.Talata Zeidi.Abdouramane Kabirou.Abdou Ahamed.Danbarta Alejanda.Ballagas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71-572,共2页
全世界每年有3~5亿的疟疾患者,其中90%发生在非洲。长期以来。在非洲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抗疟特效药的盐酸间苯二酚奎宁(Quinimax),其用量越来越大。而另一种抗疟药青蒿素(Arteminin)对各种疟原虫红内期无性体具有强力杀灭作用... 全世界每年有3~5亿的疟疾患者,其中90%发生在非洲。长期以来。在非洲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抗疟特效药的盐酸间苯二酚奎宁(Quinimax),其用量越来越大。而另一种抗疟药青蒿素(Arteminin)对各种疟原虫红内期无性体具有强力杀灭作用,能有效缓解症状和杀灭疟原虫,但青蒿素在尼日尔的市场占有率非常低。为提高对该药的认识,我们在尼日尔共和国马拉迪住院中心工作3年期间,应用国产蒿甲醚胶囊和法国生产的盐酸间苯二酚奎宁注射液治疗非洲黑色人种恶性疟疾,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胶囊 临床疗效 恶性疟疾 黑色人种 非洲 治疗 疟原虫红内期 间苯二酚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家系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燕 苏珂 +3 位作者 黄枝宁 于健 胡永玲 龙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一级亲属)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脂联素和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西壮族地区T2DM家系45个,在排除糖尿病和糖耐量损害的前提下,选择一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家系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一级亲属)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脂联素和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西壮族地区T2DM家系45个,在排除糖尿病和糖耐量损害的前提下,选择一级亲属为一级亲属组(83例),先证者的配偶或其同胞的配偶为对照组(76例),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P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原(FPI)、血脂、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一级亲属组的甘油三酯(TG)、FPI、FINS、HOMA-IR和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脂联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体质指数(BMI)、脂联素、抵抗素是影响T2DM家系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家系一级亲属在未发生糖尿病时已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联素、抵抗素可影响T2DM家系一级亲属IR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一级亲属 脂联素 抵抗素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9
5
作者 陆秀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随访1~3个月,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同时统计患者的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6项生活质量指标。结果经护理干预,2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指标均较自身护理前有显著的改善,实验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结论早期对冠心病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稳定心理,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应当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冠心病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慧 李丽 +1 位作者 李朝锋 黄玉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期69-72,76,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NIPPV,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肺功能指标[包括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MV)、功能残气量(FR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每分钟最大呼气流量(MMEF)及肺总量(TLC)]、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MMP-9、白细胞表面TLR-4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再住院率、心脏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MMV、FRC、FEV1、MMEF、T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V、FRC、FEV1、MMEF、TLC大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SpO_2、PaCO_2、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pO_2、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MMP-9、白细胞表面TLR-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P-9、白细胞表面TLR-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再住院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有效提高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氧合状态,降低MMP-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无创正压通气 纤维支气管镜 肺功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慧 罗英琳 +1 位作者 吴胜斌 周明明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0期1484-148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白细胞计数(WBC)异常、血小板计数(PLT)异常、D-二聚体异常、放疗、化疗、住院时间、静脉栓塞史。统计患者术后VTE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肺癌术后VTE的危险因素。结果 240例老年肺癌患者发生术后VTE患者27例,发生率为11. 2%。经单因素分析发现,VTE组与无VTE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冠心病、WBC异常、PLT异常和放疗比例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二聚体异常、化疗和静脉栓塞史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D-二聚体异常、化疗和静脉栓塞史为老年肺癌术后VTE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 986、2. 264、1. 537、1. 729,95%置信区间:1. 465~2. 896、1. 638~3. 274、1. 187~1. 902、1. 286~2. 371,P=0. 012、0. 003、0. 041、0. 027)。结论老年肺癌术后VTE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吸烟史、D-二聚体异常、化疗和静脉栓塞史为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黄茳祾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35期4397-4399,共3页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生存最大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在我国,脑卒中已高居人口死亡原因的第2位,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发生后由于吞咽、意识障碍及误吸等因素,因...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生存最大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在我国,脑卒中已高居人口死亡原因的第2位,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发生后由于吞咽、意识障碍及误吸等因素,因而肺部感染就成为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常常影响病情与预后,严重者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护理工作在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中日益受重视,本文从护理角度出发,针对脑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综合预防 护理 综述文献 院内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清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艺 陆小艳 吴胜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5例老年COPD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加重期78例,稳定期37例,同时选取110例体检正常的老年人为对照组。观察2组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5例老年COPD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加重期78例,稳定期37例,同时选取110例体检正常的老年人为对照组。观察2组血清CRP、D-D水平变化,比较观察组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并分析血清CRP、D-D水平与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RP及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显著高于稳定期(P<0.05或P<0.01);观察组中,急性加重期p(CO2)明显高于稳定期,而p(O2)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CRP、D-D水平与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呈负相关(r=-0.498,P=0.011;r=-0.385,P=0.043)。结论联合监测血清CRP、D-D水平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可早期判断老年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于患者疾病控制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肺功能
下载PDF
肺癌的治疗现状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慧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第5期91-93,共3页
肺癌在全球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尤其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中,肺癌的发生率更是首屈一指。肺癌的种类较多,其中最常发生的是非小细胞肺癌,而且当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目前临床... 肺癌在全球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尤其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中,肺癌的发生率更是首屈一指。肺癌的种类较多,其中最常发生的是非小细胞肺癌,而且当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目前临床上对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化疗、介入、手术、基因、免疫治疗等等。本文就其治疗现状做一综述如下:1化学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吉西他滨、多柔比星、紫杉醇、长春新碱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介入 手术 基因 免疫 综述
下载PDF
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潘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和阿加曲班,对照组...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和阿加曲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两组均治疗14 d。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可作为因超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而不能溶栓治疗患者的后备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治疗结果 脑梗死 阿加曲班
下载PDF
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治疗胰腺炎临床疗效对照 被引量:12
12
作者 蓝常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把2012年9月~2014年8月来我院实施诊治的78例胰腺炎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病例数均为39例,A组患者采取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的方式给药,B组采取皮下注射的... 目的探讨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把2012年9月~2014年8月来我院实施诊治的78例胰腺炎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病例数均为39例,A组患者采取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的方式给药,B组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症状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体征和症状消失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以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比B组短,治疗后A组影像学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皮下注射而言,以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的方式应用奥曲肽治疗胰腺炎,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获效果显著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奥曲肽 皮下注射 微量泵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龙秋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6期127-128,133,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影响。方法对6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发放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等量表,根据调查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1个月后再次发放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量表,比较实施综合干...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影响。方法对6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发放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等量表,根据调查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1个月后再次发放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量表,比较实施综合干预前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有无差异。结果综合干预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明显减轻,疾病不确定感高水平、低水平患者与实施综合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水平,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疾病不确定感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宝燕 罗碧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67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采用小针刀加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n=32,采用药物加针灸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67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采用小针刀加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n=32,采用药物加针灸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活性水平。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0.0%(28/35),对照组为68.8%(22/32),观察组疗效明显比药物组好(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药物组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明显比药物组低(P<0.05,P<0.01)。结论:通过抑制TNF-αI、L-6介导的炎性反应,缓解头痛症状,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TNF-Α IL-6 针刀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炎、促炎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潘国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9期57-58,6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对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5例,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n=54)和替罗非班组(n=41),两组分别测...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对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5例,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n=54)和替罗非班组(n=41),两组分别测定术前1 h、术后24 h血清IL-6、IL-10、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常规治疗组PCI术后仅IL-6降低(t=2.132,P=0.046),其他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而替罗非班组术后IL-6(t=4.315,P=0)、CRP(t=2.970,P=0.005)和P-选择素(t=3.308,P=0.002)均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IL-10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4,P=0.020)。结论:替罗非班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促炎因子释放,大大降低PCI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炎症
下载PDF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龙秋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了解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探讨干预方法。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焦虑(SAS)、抑郁(SDS)量表调查33例原发性BRG患者、30例继发性BRG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情况,分析其相关性... 目的了解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探讨干预方法。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焦虑(SAS)、抑郁(SDS)量表调查33例原发性BRG患者、30例继发性BRG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63例BRG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1~133分,平均(108.76±11.95)分,处于中等水平51例(8I).95%),高水平12例(19.05%);SAS评分为(56.03-1-13.34)分,与全国常模(29.78±O.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1,P〈0.05),其中重度14.29%,中度14.29%,轻度47.62%;SDS评分为(46.81±9.46)分,轻度27例(42.86%)。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r分别为0.85,0.83;P〈0.05)。原发性BRG与继发性BRG的疾病不确定感、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G患者存在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势必影响疾病的恢复。应针对BRG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疾病不确定感
原文传递
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抗神经内分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强 刘华勇 +5 位作者 梁东 潘国洲 廖驰林 黄梦照 蒙应写 李茂谊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抗神经内分泌药物治疗瓣膜性心脏病(VHD)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VHD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8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酒石酸... 目的探讨抗神经内分泌药物治疗瓣膜性心脏病(VHD)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VHD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8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神经内分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袢利尿剂或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6 min步行距离,出院后12个月时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衰再次住院率、因瓣膜病死亡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12个月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衰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抗神经内分泌药物治疗VHD合并心力衰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抗神经内分泌药物 依那普利 酒石酸美托洛尔 螺内脂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43-446,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危重症,呼吸支持治疗是ARDS的基础治疗方案,在呼吸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用药,控制过度全身性炎症反应,促进促炎/抗炎平衡的恢复,对治疗ARDS至关重要。ARDS的治疗药物包括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他汀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危重症,呼吸支持治疗是ARDS的基础治疗方案,在呼吸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用药,控制过度全身性炎症反应,促进促炎/抗炎平衡的恢复,对治疗ARDS至关重要。ARDS的治疗药物包括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他汀类药)、抗氧化治疗(N-乙酰半胱氨酸、维生素类及氨溴索)、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血管活性药物(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1)、重组人活性蛋白C、干细胞治疗等。综合考虑多种病理机制,联合多种药物,或药物与非药物干预联合应用是目前较为公认的ARDS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内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损伤
下载PDF
T-SPOT.TB联合血浆细胞因子检测在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陆小艳 杨艺 杨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血浆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30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为A组,20例非活动性结核...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血浆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30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为A组,20例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为B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各组分别行外周血T-SPOT.TB检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FN-γ、IL-2、IL-4、IL-10水平。比较A、B组T-SPOT.TB阳性患者各孔斑点数;比较3组血浆IFN-γ、IL-2、IL-4、IL-10浓度。通过绘制ROC曲线,对T-SPOT.TB试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在鉴别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结核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当T-SPOT.TB结果为阳性时,A组患者B孔斑点数明显多于B组,得出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689(P<0.05),为有效诊断指标。A、B组的IFN-γ、IL-10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有效诊断指标(P<0.05或P<0.01)。结论 T-SPOT.TB联合血浆IFN-γ、IL-10浓度检测对判断结核是否具有活动性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IFN-Γ IL-2 IL-4 IL-10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诊断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华勇 潘国洲 《临床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百色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98例CHD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6例、稳定型心绞...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百色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98例CHD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7例。另选取5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Hcy和hs-CRP的水平。结果 SAP组、UAP组、AMI组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UAP组(P<0.05);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三支病变组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P<0.05)。结论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对早期诊断和临床分型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