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光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孔红祥 龙海华 +7 位作者 杨健 庞丽萍 叶会兰 谭曾珍 蒋素芳 莫爱朝 全晓燕 覃雪晶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白光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判断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行胃镜检查的受试者439例,观察胃黏膜形态并取黏膜活检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Hp,根据胃黏膜形... 目的探讨白光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判断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行胃镜检查的受试者439例,观察胃黏膜形态并取黏膜活检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Hp,根据胃黏膜形态判断Hp感染情况并与病理检查比较,分析镜下判断Hp的准确性。结果Hp阳性者胃黏膜(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RAC)阴性、黏膜肿胀、萎缩、肠化生、白色浑浊黏液、皱襞肿大蛇形、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Hp阴性者(P<0.05);Hp阴性者胃黏膜RAC阳性、脊状发红形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p阳性者(P<0.05);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隆起糜烂、凹陷性糜烂、陈旧性出血斑的发生率Hp阳性者与阴性者胃黏膜差异无显著性(P>0.05)。RAC阴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符合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0.832,92.71%,99.71%,91.76%,98.41%),仅特异度稍低(66.67%)。结论白光内镜下根据胃黏膜形态判断Hp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内镜 幽门螺杆菌 京都胃炎分类
下载PDF
FHIT基因的MSI、LOH及甲基化修饰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宏波 贾安平 +4 位作者 刘振鹏 郑玲 梁秀兰 冯金 詹前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258-2261,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微卫星不稳定(MSI)、杂合性缺失(LOH)以及甲基化状态,探讨FHI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3S1300作为微卫星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 目的检测胃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微卫星不稳定(MSI)、杂合性缺失(LOH)以及甲基化状态,探讨FHI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3S1300作为微卫星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FHIT基因MSI和LOH;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FHI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组织中FHIT基因D3S1300位点MSI和LOH发生率分别为23.7%和28.8%,MSI和LOH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r=0.76);胃癌组织中FHI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51.4%,FHIT基因MSI、LOH与甲基化均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Lauren分型、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无关(P>0.05),但LOH与浸润程度有关(P<0.05),胃癌FHIT基因甲基化与MSI和LOH均不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r=0.12和0.13)。结论 FHIT基因MSI、LOH及甲基化修饰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 杂合性缺失 甲基化
下载PDF
127例大肠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健 贾安平 梁秀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6期1991-1991,共1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内镜诊断、病理特征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大肠癌的临床表现,镜下特点及病理资料。结果 127例大肠癌患者中,男71例,女56例,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癌肿位于回盲部3例、升结肠6例、肝曲2例、横结肠11...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内镜诊断、病理特征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大肠癌的临床表现,镜下特点及病理资料。结果 127例大肠癌患者中,男71例,女56例,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癌肿位于回盲部3例、升结肠6例、肝曲2例、横结肠11例、脾曲4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22例、直肠66例,合并息肉68例;其中腺癌103例、黏液腺癌14例、印戒细胞癌4例、息肉恶变6例。首诊误诊17例。结论大肠癌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好发于直肠,病理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易误诊,对原因不明的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高危人群应及时行肠镜检查,以提高肿瘤的检出率,对结肠息肉须尽早切除并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临床表现 肠镜 病理 腺癌 息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