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腺性膀胱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巫嘉文 陈坚 +1 位作者 莫曾南 吕自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12期538-539,共2页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乳头状瘤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外科治疗(附26例报告)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坚 邓耀良 +1 位作者 李盛宽 白先忠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40-341,共2页
报告外科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6例28个肾脏,其中肾切除15例,肾部分切除4例,肿瘤剜除7例9个肾脏。认为由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B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CT扫描中有其特征性表现,通常可以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对肿瘤... 报告外科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6例28个肾脏,其中肾切除15例,肾部分切除4例,肿瘤剜除7例9个肾脏。认为由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B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CT扫描中有其特征性表现,通常可以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对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恶性变和外科治疗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外科手术 肾肿瘤
原文传递
肾错构瘤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占斌 陈坚 +2 位作者 莫曾南 白先忠 黄伟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6期248-249,共2页
目的 :提高肾错构瘤手术前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结合相应的病理学特征 ,回顾性分析 5 4例肾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肾错构瘤在 IVP上无特异性表现 ,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B超、CT等检查上有特征性表现。 5 4例行 IVP检查 ,无一例确... 目的 :提高肾错构瘤手术前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结合相应的病理学特征 ,回顾性分析 5 4例肾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肾错构瘤在 IVP上无特异性表现 ,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B超、CT等检查上有特征性表现。 5 4例行 IVP检查 ,无一例确诊为肾错构瘤 ;5 4例行 B超检查 ,44例确诊为肾错构瘤 ;42例行 CT检查 ,38例确诊为肾错构瘤。结论 :B超、CT为肾错构瘤的最佳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错构瘤 肾动脉造影 B超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CT
下载PDF
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斌 王晓平 +4 位作者 蓝志相 黎承阳 邓耀良 玉海 黄延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对比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28例和对照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26例,分别使用经输尿管镜囊肿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 目的对比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28例和对照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26例,分别使用经输尿管镜囊肿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有3例进镜失败改后腹腔镜手术,25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对照组患者手术均1次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复查B超均提示肾囊肿消失或直径缩小至术前1/2以上。两组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服用止痛药、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平均随访(8.4±3.6)个月。观察组肾囊肿复发有2例,对照组4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处理部分肾囊肿具有近期疗效确切、微创、安全等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输尿管镜 内切开 后腹腔镜 对比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ESWL治疗后再行开放手术原因分析(附37例报告) 被引量:9
5
作者 邓耀良 陈坚 甘俊常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6-137,共2页
报告上尿路结石经ESWL治疗后仍需行开放手术者37例,占同期上尿路结石开放手术的12.5%,其中肾切除10例(27%)。提示经ESWL治疗后再行开放手术时需行肾切除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未经ESWL治疗者(P<0.05)。... 报告上尿路结石经ESWL治疗后仍需行开放手术者37例,占同期上尿路结石开放手术的12.5%,其中肾切除10例(27%)。提示经ESWL治疗后再行开放手术时需行肾切除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未经ESWL治疗者(P<0.05)。肾周粘连、输尿管增粗、僵硬是术中所见的主要病理改变,占48.6%。并着重讨论了ESWL治疗后开放手术的原因,认为结石残留、ESWL对组织的损伤是造成ESWL后仍需开放手术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开放手术 尿结石 体外震波碎石
下载PDF
经输尿管镜液电冲击波及Nd:YAG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息肉(附26例报告)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盛宽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8年第4期166-168,共3页
采用经输尿管镜液电冲击波及Nd:YAG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息肉26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中段6例,下段15例。结果22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4.6%。认为经输尿管镜液电冲击波及Nd:YAG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息肉是有效方法。文中对... 采用经输尿管镜液电冲击波及Nd:YAG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息肉26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中段6例,下段15例。结果22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4.6%。认为经输尿管镜液电冲击波及Nd:YAG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息肉是有效方法。文中对治疗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术后并发症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电冲击波 激光疗法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息肉
下载PDF
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22例报告)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坚 莫曾南 卢少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161-162,共2页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肾上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资料。结果 :2 2例中 ,上皮性囊肿 1例 ,内皮性囊肿 8例 ,假性囊肿 13例 ,均行囊肿切除术。结论 :B超与CT是诊断肾上腺囊肿最可靠的定位诊断方...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肾上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资料。结果 :2 2例中 ,上皮性囊肿 1例 ,内皮性囊肿 8例 ,假性囊肿 13例 ,均行囊肿切除术。结论 :B超与CT是诊断肾上腺囊肿最可靠的定位诊断方法 ;强调在CT检查中有增强效应的囊肿要作内分泌功能检查 ,对直径 >3cm或有内分泌功能的肾上腺囊肿应进行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囊肿 外科手术 诊断
下载PDF
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柠檬酸/草酸比值 被引量:7
8
作者 邓耀良 覃光熙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5-206,共2页
我们将一天分为10段收集24小时尿液,研究了26例草酸钙结石患者和18例正常人尿液中柠檬酸/草酸比值的改变,结果发现结石组24小时尿液柠檬酸/草酸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尿液柠檬酸/草酸比值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我们将一天分为10段收集24小时尿液,研究了26例草酸钙结石患者和18例正常人尿液中柠檬酸/草酸比值的改变,结果发现结石组24小时尿液柠檬酸/草酸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尿液柠檬酸/草酸比值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在一天的多数时相内,对照组尿柠檬酸/草酸比值显著高于结石组。本文结果提示:尿液柠檬酸/草酸比值的异常可能对于尿路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钙结石 柠檬酸 草酸 尿路结石
原文传递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附28例报告) 被引量:6
9
作者 黄伟华 陈坚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988~1997年外科治疗的PA28例,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2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3例。结果:2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全部治愈,3例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术后仍需服用安体舒通治疗。结论:安...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988~1997年外科治疗的PA28例,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2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3例。结果:2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全部治愈,3例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术后仍需服用安体舒通治疗。结论:安体舒通试验、血醛固酮测定是PA的主要定性诊断方法,血醛固酮体位试验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增生的鉴别;PA的定位诊断主要依靠B超和CT检查,其准确率分别为80%和100%。外科手术是治疗PA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诊断治疗 原发性
全文增补中
上尿路手术双J管安置后出现导尿管撤除热49例报告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恒前 莫曾南 +1 位作者 付伟金 杨占斌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7期545-546,共2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手术双J管安置后导尿管撤除热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将49例上尿路手术安置双J管后出现导尿管撤除热患者(发热组)与无导尿管撤除热患者(无热组)进行相关资料的比较。结果:发热组在住院时间、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 目的:探讨上尿路手术双J管安置后导尿管撤除热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将49例上尿路手术安置双J管后出现导尿管撤除热患者(发热组)与无导尿管撤除热患者(无热组)进行相关资料的比较。结果:发热组在住院时间、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肾功能不良、双侧输尿管同时留置双J管、男性患者等与无热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比较容易发生导尿管撤除热的相关因素,如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肾功能不良等应予以重视,并认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手术 双J管 导尿管撤除热
下载PDF
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白先忠 黄伟华 +1 位作者 卢少明 陈坚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5期203-204,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认识 ,熟悉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1例接受了患肾切除术 ,另 1例接受了肿瘤切除术。结论 :对儿童患者的治疗以患肾切除... 目的 :提高对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认识 ,熟悉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1例接受了患肾切除术 ,另 1例接受了肿瘤切除术。结论 :对儿童患者的治疗以患肾切除术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性囊性肾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膀胱术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文敏 王小玲 +2 位作者 刘成培 吴桂强 陈坚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9期404-405,共2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膀胱全切除后行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 1 1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诊 3~ 1 8个月 ,贮尿囊容积为 32 0~ 50 0 ml(平均 430 ml) ,平均内压 1 .4... 目的 :探讨膀胱癌膀胱全切除后行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 1 1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诊 3~ 1 8个月 ,贮尿囊容积为 32 0~ 50 0 ml(平均 430 ml) ,平均内压 1 .46k Pa,排尿控制良好 ,并发症少。结论 :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膀胱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肠代膀胱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可控性膀胱术 去带盲升结肠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癌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盛宽 黄伟华 +4 位作者 白先忠 邓耀良 甘俊常 陈坚 刘天长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7年第6期349-351,共3页
分析原发性输尿管癌19例,其中移行细胞癌17例,腺癌1例,腺鳞癌1例。68.4%为单发性肿瘤,31.6%为多发性肿瘤。临床表现主要有肉眼血尿和腰痛。施行肾、输尿管及输尿管开口处膀胱袖口状切除11例,肾、输尿管部分切除4例,输尿管部... 分析原发性输尿管癌19例,其中移行细胞癌17例,腺癌1例,腺鳞癌1例。68.4%为单发性肿瘤,31.6%为多发性肿瘤。临床表现主要有肉眼血尿和腰痛。施行肾、输尿管及输尿管开口处膀胱袖口状切除11例,肾、输尿管部分切除4例,输尿管部分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或输尿管端端吻合4例。结果5年生存率为55.6%。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认为膀胱镜检查及逆行尿路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治疗应采用肾、输尿管及输尿管开口处膀胱袖口状切除术,术后坚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输尿管肿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洁夫 蒋雷鸣 +3 位作者 张天禹 李勇平 唐荣金 陈坚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7期523-524,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USCC)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3例U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无痛性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合并腰腹部疼痛,2例CT或MRI术前诊为原发性输尿管癌,1例术中冰冻病检确诊;3例皆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套样切除术,病理提...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USCC)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3例U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无痛性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合并腰腹部疼痛,2例CT或MRI术前诊为原发性输尿管癌,1例术中冰冻病检确诊;3例皆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套样切除术,病理提示3例皆为高分化USCC,其中1例合并腺癌。结果:1例术后6个月死亡,2例术后行放疗,分别存活19个月和26个月。结论:USCC高度恶性,诊断时已为临床晚期,预后差,手术当强调行肾蒂至髂血管远端淋巴结清扫,术后建议定期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核基质蛋白22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监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斌 王晓平 +1 位作者 李生华 刘勇康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22(nuclear matrix protein 22,NMP22)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以51例成人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尿NMP22的水平有... 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22(nuclear matrix protein 22,NMP22)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以51例成人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尿NMP22的水平有无差异;并以NMP22值>10.0U/ml为临界点,将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分为NMP22升高组和NMP22正常组,用log-rank检验这两组患者的复发时间的差异。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的尿NMP22水平(平均秩和=81.18)高于对照组(平均秩和=27.61)(U=82,P<0.001);NMP22升高组患者的复发时间[(28.71±1.18)]月早于NMP22正常组的[(33.20±1.82)]月(χ2=4.313,P=0.038)。结论尿NMP22检查较适合于在基层医院进行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术后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核基质相关蛋白类 复发
下载PDF
p16及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永生 陈坚 +1 位作者 莫曾南 陈仕平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中p16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与B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的关系及其二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p16蛋白及PC NA在 5 9例BTCC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1)p16蛋白在BTCC中...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中p16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与B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的关系及其二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p16蛋白及PC NA在 5 9例BTCC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1)p16蛋白在BTCC中的阳性率为 5 2 5 4% ,PCNA阳性率为6 6 10 %。 2 )p16蛋白阳性表达随膀胱肿瘤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 ,P <0 0 5 ,而PCNA阳性率随肿瘤分级升高而上升 ,P <0 0 5。 3)p16蛋白阳性表达随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 ,P <0 0 5 ,PCNA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 ,P <0 0 5。 4 )p16蛋白及PCNA在未复发组与复发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5 )在未复发组 ,p16蛋白表达与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r =- 0 4 30 8,P <0 0 5。结论 :p16蛋白、PCNA的检测与BTCC患者的预后有关 ,二者同时检测可以作为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判断及预后估计的参考指标。p16蛋白低表达与PCNA高表达者肿瘤易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性细胞 病理学 膀胱肿瘤 病理学 蛋白质P16 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 生物合成
下载PDF
腹腔镜诊治未触及隐睾2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莫曾南 杨占斌 白先忠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诊治未触及隐睾中的作用。方法 2001年5月至2007年8月对21例23侧未触及隐睾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及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结果 21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探查成功,1例睾丸发育不良行腹腔镜隐睾切除术,1例睾丸缺如,其余19例行...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诊治未触及隐睾中的作用。方法 2001年5月至2007年8月对21例23侧未触及隐睾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及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结果 21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探查成功,1例睾丸发育不良行腹腔镜隐睾切除术,1例睾丸缺如,其余19例行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平均手术时间55 min,平均住院时间3 d。门诊或电话随访0.5~3年,平均1.2年,无一例睾丸萎缩和移位。结论腹腔镜探查未触及隐睾定位诊断准确率高,创伤小,可同时行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未触及隐睾 睾丸固定术
原文传递
影响肾癌患者手术后生存因素的Cox模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米华 李盛宽 +2 位作者 黄伟华 甘俊常 刘天长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运用 Cox模型对 10 4例肾细胞癌手术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影响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有临床分期、根治性肾癌切除术、血尿和术前肾动脉栓塞。据此建立肾细胞癌术后... 目的 :探讨影响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运用 Cox模型对 10 4例肾细胞癌手术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影响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有临床分期、根治性肾癌切除术、血尿和术前肾动脉栓塞。据此建立肾细胞癌术后生存预测方程 :h(t,X) =ho(t) exp(1.6 35 9X6 - 1.44 73X1 0 - 1.0 146 X1 6 +0 .985 4X1 9) ,运用此方程对生存 5年以上及生存不足 5年而死亡的 5 1例肾细胞癌手术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并将预测结果与随访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其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 73.3%、83.3%和 80 .4% ,两者基本相符。结论 :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和术前肾动脉栓塞是影响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子 ,能延长生存时间 ;临床分期和血尿为危险因子 ,可缩短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预后 COX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科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5例报告
19
作者 陈坚 李盛宽 +4 位作者 邓耀良 白先忠 黄伟华 甘俊常 冼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32-33,共2页
报告手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5例,其中腺瘤14例,结节性增生1例。15例均有高血压,14例血钾低于3mmol/L,24小时尿钾均增高。采用B超和CT作定位诊断,符合率均为92.3%。并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结节性增生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佳琪 张新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总结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主要症状表现为血尿(48%),排尿困难(36%)及尿路刺激症(12%)。多为单发肿瘤(84%),较小,... 目的总结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主要症状表现为血尿(48%),排尿困难(36%)及尿路刺激症(12%)。多为单发肿瘤(84%),较小,直径1—2cm(4_4%),2—3cm(32%)。肿留好发部位是膀胱颈(44%)与膀胱三角区(32%),有2例恶变(8%)。21例(82%)行TURBt,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非浸润性泌尿上皮良性肿瘤,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及术后病检。好发于膀胱颈及三角区,肿瘤较小,单发,有蒂,可恶变,很少复发,TURBt是理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内翻性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