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理论的内热针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诚恩 章恒 +4 位作者 冯强 眭金辉 唐玉财 周红海 王开龙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041-1044,1061,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理论的内热针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FBS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热针治疗,其中观察组根据肌筋膜触发点理论,在下腰痛常涉及的肌筋膜群处选择肌... 目的观察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理论的内热针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FBS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热针治疗,其中观察组根据肌筋膜触发点理论,在下腰痛常涉及的肌筋膜群处选择肌筋膜触发点为针刺点,而对照组以传统内热针常用的穴位、布针点为针刺点。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评价两组患者腰痛症状及腰部功能;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布针数量和治疗次数,并在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ODI均有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趋势(P<0.05),但两组VAS评分、ODI及临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布针数量、术后血肿和皮下瘀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理论的内热针治疗FBSS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内热针治疗的效果相当,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但其针刺数更少,针刺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肌筋膜触发点 内热针
下载PDF
针刺联合徒手膨肺技术治疗脑卒中后气管切开36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周诚恩 章恒 +2 位作者 奚涛 罗湘豫 伍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13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徒手膨肺技术对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徒手膨肺促进排痰,观察组则给予...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徒手膨肺技术对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徒手膨肺促进排痰,观察组则给予针刺结合徒手膨肺技术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干预,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血气分析(PaO2、PaCO2)、肺部感染情况、拔管率及咳痰量。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FEV1、FVC、MMV、PaO2、PaCO2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FEV1、FVC、MVV、PaO2、PaCO2数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咳痰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膨肺技术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肺功能有积极促进作用,能有效缩短气切套管留置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刺 徒手膨肺技术 气管切开
下载PDF
微课在心肺康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章恒 伍明 +2 位作者 黄园 周诚恩 冯强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17期112-114,共3页
为了研究微课在心肺康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8级康复治疗学专业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微课实践教学方法,之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 为了研究微课在心肺康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8级康复治疗学专业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微课实践教学方法,之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且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康复教学 微课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针刺手足三阴经穴位联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俊 伍明 +2 位作者 黎锦桥 周桂生 黄孝念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 分析针刺手足三阴经穴位联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目的 分析针刺手足三阴经穴位联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手足三阴经联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干预,对照1组患者给予普通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对照2组患者给予巴氯芬片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比较3组患者疗效、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Brunnstrom分期、洛维特(Lovett)肌力分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干预后,3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Brunnstrom分期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干预后,3组患者Lovett肌力分级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干预后,3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手足三阴经穴位联合个体化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肌张力及肌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手足三阴经 个体化康复训练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下载PDF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疼痛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龙佳佳 谭树生 +1 位作者 谢青 庄小强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7期874-877,共4页
目的探讨给予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疼痛康复治疗的疼痛抑制效果。方法选取76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疼痛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 目的探讨给予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疼痛康复治疗的疼痛抑制效果。方法选取76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疼痛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疼痛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估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678、3.897、4.455、14.910、18.441,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χ~2=4.145,P<0.05)。结论给予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疼痛康复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中枢性疼痛 疼痛康复 针刺
下载PDF
推拿基本手法教学体会与探讨--以㨰法为例的“三三六”教学方法
6
作者 兰小春 李俊 黄晓丹 《微创医学》 202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推拿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技术之一,㨰法为推拿中常见的手法被广泛应用。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出推拿的基本手法即㨰法的教学规律,即采用“先理论,后操作;先示范,后练习”的教学方式,结合互动式讨论教学法,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抓住㨰法... 推拿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技术之一,㨰法为推拿中常见的手法被广泛应用。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出推拿的基本手法即㨰法的教学规律,即采用“先理论,后操作;先示范,后练习”的教学方式,结合互动式讨论教学法,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抓住㨰法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面掌握㨰法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总结㨰法教学的方法与体会,以㨰法教学为基础为推拿教学提供一种新的参考依据,助力推拿学科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手法 㨰法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融合案例与仿真情境的教学模式用于康复医学科护理教学的价值
7
作者 苏淑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081-0085,共5页
目 探究融合案例与仿真情境的教学模式用于康复医学科护理教学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护理实习生68例,按教学方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教学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 探究融合案例与仿真情境的教学模式用于康复医学科护理教学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护理实习生68例,按教学方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教学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融合案例与仿真情境的教学模式,时长为半年。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差异。结果 经过半年的学习,研究组实习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在教学效果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教学总满意度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融合案例与仿真情境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康复医学科护理实习生的综合成绩、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案例 仿真情境 教学模式 康复医学科 护理教学
下载PDF
壮医经筋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在混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伍明 黄晓丹 +1 位作者 黄孝念 李俊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638-1640,1644,共4页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在混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壮医经筋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壮医经筋推拿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在混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壮医经筋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壮医经筋推拿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部疼痛VAS评分及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壮医经筋疗法,壮医经筋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更佳,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颈部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颈椎病 壮医经筋疗法 运动疗法 疗效
下载PDF
浅、深刺温针灸联合松解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桂生 黄宁 谭汉青 《大医生》 2023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松解手法联合不同深度温针灸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5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 目的探讨松解手法联合不同深度温针灸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5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浅刺温针灸联合松解手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深刺温针灸联合松解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得分、肩关节活动度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康复时间与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开展深刺温针灸联合松解手法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感,改善肩关节功能,增加肩关节活动度,针对炎性病灶提升治疗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粘连期 松解手法 温针灸 深度 疼痛
下载PDF
广西康复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工作建设探讨
10
作者 伍明 危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2期38-40,44,共4页
康复紧缺人才培训是国家进行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建设的重要措施,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专业医师的培养越来越重要,2018年10月,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临床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康复医师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加强康复医师人才队伍建设。该... 康复紧缺人才培训是国家进行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建设的重要措施,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专业医师的培养越来越重要,2018年10月,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临床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康复医师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加强康复医师人才队伍建设。该文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培训管理、培训内容、培训考核、定期回访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为该区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康复医师 人才培养 培训
下载PDF
创新P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龙佳佳 谢青 +1 位作者 杨胜玲 郑滕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5期184-185,192,共3页
目的探讨创新P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9年进入科室学习的5年制本科医学实习生5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创新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 目的探讨创新P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9年进入科室学习的5年制本科医学实习生5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创新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思维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实习生对课程、授课教师、教学安排合理性、互动反馈和答疑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思维及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课程、授课教师、教学安排合理性、互动反馈和答疑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康复实习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满意度,对提升康复医学人才的岗位胜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PBL 创新教学 医学实习生
下载PDF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眭金辉 章恒 周诚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37-39,共3页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开展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侧卧斜扳法治疗的成效。方法:研究主体主要为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100例;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对全部病患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有50例;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有50例;称之...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开展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侧卧斜扳法治疗的成效。方法:研究主体主要为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100例;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对全部病患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有50例;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有50例;称之为治疗组。将传统针灸联合侧卧斜扳法应用于对照组治疗中;将针灸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侧卧斜扳法应用于治疗组干预中;从疗效方面判断两种治疗方式差异性。[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是88%;相较于对照组的58%高(P;<0.05);在VAS评分以及ODI功能障碍指数方面;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均低(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侧卧斜扳法;能够获得显著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降低疼痛感;改善功能异常情况;发挥一定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肌筋膜触发点 侧卧斜扳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头针联合背俞穴毫火针点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青 龙佳佳 +1 位作者 黄金艳 李秋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661-2665,共5页
目的:探究头针联合背俞穴毫火针点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头针联合背俞穴毫火针点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头针治疗,观察组进行头针联合背俞穴毫火针点刺治疗,2组患者治疗30 d,评估疗效、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分]、生命质量[脑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SS-QOL)]及安全性,检测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静脉血流峰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上肢、FMA下肢、BI评分及血清NGF、BDNF、NT-3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肱静脉、桡静脉、股总静脉血流峰速度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5、30 d的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针联合背俞穴毫火针点刺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背俞穴 毫火针点刺 脑梗死偏瘫 疗效 肢体功能 神经营养因子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五体辨证指导下激痛点推拿治疗肩峰下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建敏 唐宏亮 谭树生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2期2185-2188,共4页
目的观察五体辨证指导下激痛点推拿治疗肩峰下疼痛综合征(SA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针刺治疗+功能锻炼方案,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激痛点推拿... 目的观察五体辨证指导下激痛点推拿治疗肩峰下疼痛综合征(SA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针刺治疗+功能锻炼方案,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激痛点推拿治疗。口服药物均为10 d,其他方案的总疗程均为20 d。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满6周时,分别进行牛津肩关节评分(OSS)、改良版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mUCLASRC)评定,进行各组的疗效评定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mUCLASRC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满6周时,OSS评分,观察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1%(32/2)明显高于对照组76.5%(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221,P<0.05)。结论在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针刺治疗+功能锻炼基础上,联合采用激痛点推拿治疗SAPS,能进一步改善肩部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功能以及肌肉力量,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下疼痛综合征 肌筋膜激痛点 激痛点推拿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针刺颈部肌筋膜触发点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指标、吞咽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谢青 磨雪玲 +2 位作者 杨胜玲 何琳 黄金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49-51,共3页
研究分析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群体中,采用针刺颈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时,对其营养指标以及吞咽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2020年7月~2022年6月期间于由我院接治并开展相关治疗干预工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研究分析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群体中,采用针刺颈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时,对其营养指标以及吞咽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2020年7月~2022年6月期间于由我院接治并开展相关治疗干预工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随后根据其随机分配结果将其平均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30.治疗组接受医护人员给予的针刺触发点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针刺穴位治疗,对比其在治疗结束后,相关营养指标与吞咽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营养指标评分(NRS-2002)以及吞咽功能评分对比结果不存在差异性(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RS-2002低于治疗前,其吞咽功能评分则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颈部肌筋膜触发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症状,促使其营养指标与吞咽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颈部肌筋膜触发点法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指标
下载PDF
针刺颈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疗效研究
16
作者 谢青 龙佳佳 +1 位作者 谭树生 韦江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269-271,共3页
本研究通过针刺颈部肌肉肌筋膜触发点改善颈部肌肉张力,从而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探讨颈部肌肉张力与颈性眩晕症状关系。方法:在我院2018年年份内选出6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本次的研究病例,并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 本研究通过针刺颈部肌肉肌筋膜触发点改善颈部肌肉张力,从而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探讨颈部肌肉张力与颈性眩晕症状关系。方法:在我院2018年年份内选出6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本次的研究病例,并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组接受颈部肌筋膜触发点普通针刺结合湿针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穴位普通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定症状改善程度,以及肌肉状态快速测定仪评定肌肉张力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较明显疗效,两组患者颈部张力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在疗效及量表评分、颈部肌肉张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湿针+普针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颈部肌肉张力降低与颈性眩晕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因而改善颈部肌肉张力,可以改善颈性眩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肌筋膜触发点 湿针治疗 肌肉状态快速测定仪
下载PDF
镜像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柳忠 梁天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680-2685,共6页
背景步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如何尽早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尤为重要,而临床鲜见通过镜像疗法(MT)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相关报道。目的观察MT联合BWSTT对... 背景步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如何尽早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尤为重要,而临床鲜见通过镜像疗法(MT)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相关报道。目的观察MT联合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减重组(n=40)和联合组(n=40)。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减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BWSTT,联合组患者在减重组基础上增加MT;每周训练6 d,共持续4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中的下肢部分(FMA-LE)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HFAC)、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6 min步行测试(6MWT)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重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均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结果优于减重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和6MWT结果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MT联合BWSTT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镜像疗法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 步行功能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8
作者 梁天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026-1028,共3页
在脑卒中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中,80%患有上肢功能障碍。而在患有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最终只有30%的患者能够实现上肢功能恢复[1],只有约12%的患者手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这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有着深远的影响[2]。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上肢康复 手功能康复
下载PDF
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的效果 被引量:24
19
作者 梁文锐 吴小平 +2 位作者 张启富 李鑫 余礼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训练后,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改变。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70例痉挛型脑瘫门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采用束...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训练后,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改变。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70例痉挛型脑瘫门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采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徒手肌力测试(MMT)对患儿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88、BBS、MMT(腹外斜肌)评分均显著改善(t>12.904,P<0.001),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多(t>2.121,P<0.05)。结论应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训练能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提高核心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核心稳定性训练 束带
下载PDF
气道廓清术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气管切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梁天佳 莫明玉 +3 位作者 周开斌 廖明珍 宁育艺 李智敏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气道廓清技术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气道廓清技术排痰,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传统体位引流排痰... 目的观察气道廓清技术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气道廓清技术排痰,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传统体位引流排痰。记录患者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排痰量、气体交换指数及胸部X线片浸润情况,比较组间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气管套管拔管时间、拔管成功率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干预第2、3周后,观察组的CPI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第4周后,观察组的CPI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与干预前相比,从第2周开始,随着干预周数的增加,观察组CPIS评分降低越显著(P<0.01),而对照组至第4周CPIS评分才显著降低(P<0.01)。干预4周结束后,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1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拔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气道廓清技术能有效减少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气管切开患者痰液,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有利于缩短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拔管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廓清术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气管切开 肺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