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型细胞间粘附分子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韦长元 李挺 +1 位作者 刘剑仑 杨南武 《肝胆外科杂志》 2001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了 2 7例人肝癌组织中 型细胞间粘附分子 - 1的表达 ,并与正常肝细胞中细胞间粘附分子 - 1的表达比较 ,进一步探讨肝... 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了 2 7例人肝癌组织中 型细胞间粘附分子 - 1的表达 ,并与正常肝细胞中细胞间粘附分子 - 1的表达比较 ,进一步探讨肝癌细胞产生的 型细胞间粘附分子在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2 7例肝癌组织中有 2 4例 ICAM- 1表达明显增强 ,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P<0 .0 1) ,与肿瘤大小、包膜的完整成正相关 (P<0 .0 1) ,有转移组肝癌组织中 ICAM- 1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结论  ICAM- 1与肝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有可能作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组织 I型细胞间粘附分子 肿瘤转移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伟萍 姚波 +2 位作者 韦长元 向邦德 李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28-9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计算48例肝癌患者51个病灶125I植入剂量,在超声显示肝脏病灶后,将125I粒子按外周密植、中间疏植的原则经皮穿刺植入肿瘤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计算48例肝癌患者51个病灶125I植入剂量,在超声显示肝脏病灶后,将125I粒子按外周密植、中间疏植的原则经皮穿刺植入肿瘤内。术后2周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行AFP检测、彩超、CT或MR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48例原发性肝癌后,12周内31例患者AFP降至正常,12例患者较术前下降一半,5例无变化,有效率为89.58%;51个病灶完全缓解23个,部分缓解21个,无变化6个,进展1个,总有效率为86.27%,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肝癌创伤小,布源合理,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放射疗法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胃近端癌和远端癌的预后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洪坚善 张传珉 +3 位作者 杨南武 陈建思 陈汉华 杨华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10期1423-1424,1428,共3页
【目的】探讨胃近端癌和远端癌的临床和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410例胃癌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位置分成2组:近端胃癌组(A组)152例,远端胃癌组(B组)258例。【结果】胃近端癌的TNM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率... 【目的】探讨胃近端癌和远端癌的临床和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410例胃癌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位置分成2组:近端胃癌组(A组)152例,远端胃癌组(B组)258例。【结果】胃近端癌的TNM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率高于胃远端癌,胃近端癌术后生存率较胃远端癌低。【结论】胃近端癌预后比远端胃癌差,其重要原因可能与肿瘤位置特殊,出现症状较晚及就诊时肿瘤分期较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预后
下载PDF
人工腹水辅助超声引导融合虚拟MRI导航射频治疗比邻胃肠道的肝癌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宁 何松青 +3 位作者 陶意文 肖开银 杨红 黎乐群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腹水辅助实时超声引导融合虚拟MRI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比邻胃肠道的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32例比邻胃肠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33个病灶,建立人工腹水后,将其在超声引导融合虚拟MRI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同时选取对照... 目的探讨人工腹水辅助实时超声引导融合虚拟MRI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比邻胃肠道的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32例比邻胃肠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33个病灶,建立人工腹水后,将其在超声引导融合虚拟MRI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同时选取对照组(非邻近肝表面肝癌消融组)观察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33个病灶全部消融完全,无残留。1个月和3个月随访后复查超声造影和MRI病灶无活性,无新生病灶。所有病例无胃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在肿瘤完全灭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腹水辅助下超声引导融合虚拟MRI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比邻胃肠道的肝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胃肠道
原文传递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附30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洪坚善 叶海洪 +3 位作者 张传珉 刘剑伦 陈建思 杨华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总结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OBC的临床资料,均以腋下肿块为首发症状,并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行乳腺癌根治术16例,改良根治术9例,腋下肿块切除加单纯乳房切除3例,腋下肿块切除术2例... 目的总结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OBC的临床资料,均以腋下肿块为首发症状,并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行乳腺癌根治术16例,改良根治术9例,腋下肿块切除加单纯乳房切除3例,腋下肿块切除术2例。术后14例予辅助化疗加放疗,10例予化疗。随访27例,平均6.8(0.5~12)年,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5%和56.8%。结论对女性腋窝肿块同时排除全身其他部位癌转移者应高度考虑OBC的可能。腋下肿块病检对诊断较有帮助,治疗可采用手术辅以放疗和(/或)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乳房切除术
下载PDF
顺铂化疗后大肝癌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韦长元 《肝胆外科杂志》 1997年第1期21-23,共3页
应用顺氯氨铂(DDP)经3~6个周期外周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55例,并对12例获二期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例获二期切除的均为巨块型肝癌,有完整包膜,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且以周边为主,但瘤体内仍有癌细胞残留... 应用顺氯氨铂(DDP)经3~6个周期外周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55例,并对12例获二期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例获二期切除的均为巨块型肝癌,有完整包膜,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且以周边为主,但瘤体内仍有癌细胞残留。肿瘤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电镜下见坏死的癌细胞,细胞结构消失,未坏死的癌细胞核内染色质空虚,核仁浓缩、胞质空泡糖原减少,癌周肝组织结构无破坏,提示DDP治疗巨大肝癌方法简单,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大肝癌 顺铂 药物疗法 病理学
下载PDF
大肠癌hTERT、c-myc的表达及相关性的研究
7
作者 刘剑仑 葛莲英 张贵年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大肠肿瘤 端粒酶催化亚基 基因 myc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研究
8
作者 刘剑仑 秦伟新 《中国肛肠病杂志》 1999年第4期17-19,共3页
应用抗人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对44例大肠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大肠癌病人术前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障碍,其NK细胞活性,OKT^+3,OKT^+4,均显著降低,OKT^+8... 应用抗人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对44例大肠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大肠癌病人术前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障碍,其NK细胞活性,OKT^+3,OKT^+4,均显著降低,OKT^+8增加,致OKT^+4/OKT^+8比值下降,大肠癌病人术后1周其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2周后逐渐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功能在肿瘤根治术后4周可恢复至正常水平,而非根治除则恢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功能 大肠肿瘤 手术前 手术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