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12
1
作者 章佳婷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期227-228,共2页
目的研究在需要输血的患者中采取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需要输血的患者,依据不同的输血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输血治疗,实验组患者开展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目的研究在需要输血的患者中采取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需要输血的患者,依据不同的输血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输血治疗,实验组患者开展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过敏、血红蛋白尿、发热等)。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应用在需要输血的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降低输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 输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输血易引发的不良反应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皇贵芝 黄爽 +3 位作者 杨琳琳 赖玉珺 刘静静 贝辉喻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4期54-56,共3页
目的探究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及其预防。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本市某医院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121例,将其作为阳性组,并从同期接受至少1次输血且未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患者中,选取与阳性组完全匹配的输血患者121例,将其作为... 目的探究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及其预防。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本市某医院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121例,将其作为阳性组,并从同期接受至少1次输血且未发生不良反应的输血患者中,选取与阳性组完全匹配的输血患者121例,将其作为阴性组。观察并比较不同输血品种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对输血疗效的影响。结果机采血小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去白+少白红细胞、冷沉淀、全血、血浆;发热与过敏的发生率均明高于其他不良反应;阳性组的输血无效率(24.85%)高于阴性组的;血小板组的输血无效率(82.41%)高于红细胞组、血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不良反应以发热、过敏为主,不同输血品种会对患者的输血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影响 预防
下载PDF
稀有血型和高危孕妇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凌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稀有血型和高危孕妇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60例行贮存式自体输血的稀有血型和高危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产时、产后24 h出血量、异体... 目的探讨稀有血型和高危孕妇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60例行贮存式自体输血的稀有血型和高危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产时、产后24 h出血量、异体输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异体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稀有血型和高危孕妇贮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输血方式,配合针对性护理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提升自体抽血及输血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孕妇产后血液指标的快速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血型 高危孕妇 贮存式自体输血 护理体会
下载PDF
不同检测模式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情况对照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傅钰斌 汪传喜 +3 位作者 张伟东 李仲平 黄杰庭 汤静儿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广州血液中心2010~2015年对全血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两种检测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广州血液中心两种检测模式的全血献血人数、血液采集量和报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全血无偿献血者1... 目的分析比较广州血液中心2010~2015年对全血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两种检测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广州血液中心两种检测模式的全血献血人数、血液采集量和报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全血无偿献血者1546938人,全血献血量2381126.95U,两种检测模式下检测阳性报废率分别是5.19%和3.82%。两种检测模式对ALT、抗-HCV、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模式2实施期间不合格血量、报废血量和报废率均大幅度降低,尤其是ALT阳性率显著降低。ALT阳性率降低对HCV抗体和梅毒抗体阳性率降低有意义。HBsAg复检阳性率无明显变化。检测模式2是目前较高效的检测模式,能有效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建议合理进行献血前快速筛查和献血后检测项目研究,能有效降低全血的报废率,减少血液的浪费,同时大力推广2013~2015年检测模式2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 无偿献血 检测模式 阳性率
下载PDF
近期血液报废反映的献血员健康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梅 张伟东 唐钱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期142-143,共2页
目的从血液报废的原因中揭示国人的健康隐忧,提出改进建议,期望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源质量,减少血液浪费。方法选取广州市血液中心2009.01~2010.06采集的无偿献血血液,分析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找出原因背后的启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良... 目的从血液报废的原因中揭示国人的健康隐忧,提出改进建议,期望提高无偿献血的血源质量,减少血液浪费。方法选取广州市血液中心2009.01~2010.06采集的无偿献血血液,分析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找出原因背后的启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良措施。结果近期血液报废率约4.5%;其中与传染病相关的因素HbsAg(+)、HCV(+)、HIV(+)、梅毒约占29%;与肝功能相关因素ALT异常与黄疸共约30%;乳糜血20.07%,其它(与操作有关的)因素约占21.06%。结论肝功能异常是废血的首要原因,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这几种最主要的血液传播疾病仍然是捐献血液报废的第二位原因,而血脂过高占据了废血的第三位原因。因此,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增强预防意识,减少血液传播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升快速检测方法的质量,是提高无偿献血质量、减少血液浪费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输血安全 经血传播疾病 筛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