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1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地层中盾构滚刀磨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9
1
作者 竺维彬 王晖 鞠世健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6,82,共6页
通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约40台次混合式盾构机在复合地层中掘进近100 km的滚刀磨损情况,对滚刀磨损做了定性分类,并根据滚刀磨损的影响因素,提出滚刀磨损的对策,以期指导今后复合地层施工中盾构机刀盘刀具选择、配置及盾构掘进。
关键词 复合地层 盾构 滚刀磨损 原因分析 对策
下载PDF
对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决策和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思考 被引量:60
2
作者 陈贵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0,共4页
研究目的:我国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造价控制的精力主要放在工程实施阶段,这样做,往往事倍功半。分析项目前期策划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研究结论:在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决策阶段,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在进行... 研究目的:我国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造价控制的精力主要放在工程实施阶段,这样做,往往事倍功半。分析项目前期策划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研究结论:在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决策阶段,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在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项目建设标准和规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前提;在设计阶段,重视政府审批、设计、造价工程师在设计阶段三位一体的地位和作用,推广价值工程法,推行限额设计,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是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价控制 前期策划决策 工程设计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新技术 被引量:59
3
作者 陈韶章 苏宗贤 陈越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6-403,共8页
沉管法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修建水下隧道的工法,适用条件较为苛刻,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其适应性越来越强。继丹麦—瑞典的厄勒松海峡沉管隧道和韩国釜山—巨济沉管隧道修建之后,我国正在珠江口伶仃洋30万t主航道下修建港珠澳... 沉管法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修建水下隧道的工法,适用条件较为苛刻,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其适应性越来越强。继丹麦—瑞典的厄勒松海峡沉管隧道和韩国釜山—巨济沉管隧道修建之后,我国正在珠江口伶仃洋30万t主航道下修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借鉴了国外技术与国内施工经验,自主创新,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在地质勘察、结构分析、耐久性设计、管节预制、地基与基础处理等方面发展了一些新技术,并对这些新技术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沉管隧道 管节安装 地质勘察
下载PDF
基于Peck公式修正的盾构施工地表沉降预测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方恩权 杨玲芝 李鹏飞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3-149,162,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法施工所引起的地表变形是施工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文章以广州地铁某在建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盾构施工时引起地表横向、纵向沉降规律。基于Peck公式提出了一种利用插值法、最小二乘法的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法施工所引起的地表变形是施工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文章以广州地铁某在建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盾构施工时引起地表横向、纵向沉降规律。基于Peck公式提出了一种利用插值法、最小二乘法的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信息系统进行地表沉降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模型能够在监测数据非极值的情况下,对地表沉降进行较好地预测。该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K公式 盾构施工 地表沉降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地铁列车能耗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刘宝林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07年第4期65-68,70,共5页
通过对广州地铁一号线列车在正常运营时牵引系统能量消耗的分析,表明:目前地铁列车再生反馈制动的节能效果明显,在运营行车密度足够大的情况下,通过制动电阻消耗的能量是很有限的。
关键词 地铁列车 能耗 反馈制动 制动电阻 节能
下载PDF
基于乘积ARIMA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进出站客流量预测 被引量:48
6
作者 蔡昌俊 姚恩建 +1 位作者 王梅英 张永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AFC)系统采集的进出站客流的历史数据,构建乘积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_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实现对进出站客流量的精确预测.通过自相关和偏自相...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AFC)系统采集的进出站客流的历史数据,构建乘积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_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实现对进出站客流量的精确预测.通过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函数进行数据的平稳性和周期性分析,消除趋势性和周期性特征影响;考虑到处理后数据的周期性和短期相关性之间的乘积关系,构建乘积ARIMA进出站客流预测模型,并以广州地铁各车站进出站客流量数据为例进行了模型的参数标定.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分析显示该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保持在5%以内,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 进出站客流量 乘积ARIMA模型
下载PDF
施工阶段盾构隧道漂移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黄威然 竺维彬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6,共6页
盾构隧道位移控制是满足建筑限界的关键。文章从盾构工法特性、地质条件、盾构姿态、衬背注浆和设计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施工阶段的盾构隧道漂移控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位移 控制
下载PDF
软土地层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晖 竺维彬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4年第3期17-21,共5页
文章对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某标段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冻结加固工法进行了分析 ,指出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中应采取的必要施工技术措施 ,并提出施工过程值得改进的方面 ,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联络通道 冻结法 控制技术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管片衬砌纵缝接头受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黄钟晖 《地下空间》 CSCD 2003年第3期296-301,305,共7页
本文在研究已有接头模型的基础上 ,引入了相应简化假设 ,推导出了盾构法隧道管片平面型接头力学模型 ,利用该模型不仅能够得到表征接头抗弯性能的M θ曲线、接头转角及张开量等 ,而且还能确定接头面处接触受压区的受力状态 ,这使得能够... 本文在研究已有接头模型的基础上 ,引入了相应简化假设 ,推导出了盾构法隧道管片平面型接头力学模型 ,利用该模型不仅能够得到表征接头抗弯性能的M θ曲线、接头转角及张开量等 ,而且还能确定接头面处接触受压区的受力状态 ,这使得能够从接头受力张开以及接头面混凝土接触受压两个方面更加可靠和全面地判断接头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此外 ,文中还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接头进行了弹性分析 ,通过对所推导模型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 ,发现两者之间吻合较好 ;这表明在弹性阶段 ,文中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反映纵缝接头的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 隧道 管片衬砌 纵缝接头 三维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地铁钢轨波磨对车辆和轨道动态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1
10
作者 李伟 曾全君 +2 位作者 朱士友 樊嘉峰 金学松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2,共9页
采用钢轨波磨测量仪测量了钢轨波磨特征,采用加速度和位移传感器测量了钢轨打磨前后车辆和轨道零部件的振动加速度,分析了钢轨波磨对车辆和轨道零部件振动的影响,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钢轨波磨对轮轨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采用钢轨波磨测量仪测量了钢轨波磨特征,采用加速度和位移传感器测量了钢轨打磨前后车辆和轨道零部件的振动加速度,分析了钢轨波磨对车辆和轨道零部件振动的影响,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钢轨波磨对轮轨相互作用力的影响,确定了钢轨打磨限值。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主波长为30-40mm,次波长为16mm;钢轨轨头和弹条在650-800Hz的振动和轴箱在670-800Hz的振动与30-40mm波长对应的车辆通过振动行为一致,因此,短波钢轨波磨导致地铁车辆和轨道零部件振动过大,是车辆一系钢弹簧和轨道扣件弹条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钢轨打磨可以有效解决疲劳断裂问题,打磨前钢轨轨头、弹条、轨枕和道床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分别为243.4、309.3、17.1、2.6m·s^-2,打磨后振动加速度均方根下降为51.5、8.8、1.5、0.5m·s^-2;轮轨垂向力和横向力均对钢轨波磨波长非常敏感,当钢轨波磨波深为0.1mm时,35、80mm波长对应的轮轨垂向力分别为307、109kN,横向力分别为56、25kN;当车辆运营速度为90-120km·h^-1时,根据轮重减载率限值标准,35mm波长钢轨波磨波深为0.05-0.08mm,根据轮轨垂向力限值标准,35mm波长钢轨波磨波深为0.03-0.06mm,建议30-40mm短波钢轨波磨波深达到0.05mm时进行打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短波钢轨波磨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钢轨打磨
原文传递
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工作探讨 被引量:35
11
作者 唐寿成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8-50,共3页
通过对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方法,建立了地铁车站客流组织预测的计算式,并给出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客流组织 通过能力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崔艳萍 唐祯敏 李毅雄 《都市快轨交通》 2005年第3期11-14,共4页
通过论述北京、广州、上海3个城市地铁安全管理的现状,指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以信息系统为基础,旨在对安全生产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并对该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交通安全管理 体系研究 安全管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地铁 现代企业 系统安全 信息系统 安全生产 事后控制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列车在我国城轨交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6
13
作者 唐锐 吴俊泉 《都市快轨交通》 2006年第2期12-16,共5页
主要介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技术原理、发展过程,以及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通过对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优缺点的分析,探讨它在我国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前景,并简要指出应用中低速磁悬浮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 技术原理 应用现状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地面振动传播规律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邹超 汪益敏 +2 位作者 汪朝晖 曾泽民 何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00-206,共7页
实测广州地铁3号线厦滘车辆段咽喉区直、曲线段列车运行引起的周围地面振动影响,分析列车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在时、频域内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咽喉区直线段在轨道35 m范围内,地面竖向振动加速度级为72~95d B,略大于水平振动加速度级62... 实测广州地铁3号线厦滘车辆段咽喉区直、曲线段列车运行引起的周围地面振动影响,分析列车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在时、频域内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咽喉区直线段在轨道35 m范围内,地面竖向振动加速度级为72~95d B,略大于水平振动加速度级62~95 d B;咽喉区曲线段在轨道25 m范围内,地面竖向振动加速度级为70~98 d B,略小于水平振动加速度级80~98 d B;对地铁车辆段咽喉区临近的环境振动评价时,应同时考虑水平、竖向振动影响;中高频振动随距离增加衰减速度较低频快,咽喉区列车运行引发的振动传递到临近建筑物时主要频率成分为4~60 Hz。建议在车辆段减振措施设计时应重点考虑中低频振动的减振方案;在路基外侧沿轨道方向结合排水设施设置明沟利于减弱车辆段列车运行引发的振动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振动 车辆段 咽喉区 现场测试 传播规律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1
15
作者 陈鹏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2,共3页
近年来,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受到高度重视。AFC系统用作收集数据和控制系统,实现票务管理的高度自动化,同时还能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各业务部门提供业务辅助分析决策服务。介绍了现阶段AFC系统的五层架构及其... 近年来,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受到高度重视。AFC系统用作收集数据和控制系统,实现票务管理的高度自动化,同时还能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各业务部门提供业务辅助分析决策服务。介绍了现阶段AFC系统的五层架构及其所带有的知识和智能的属性。当前,AFC系统正朝着标准化、国产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摆脱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资金及人才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自动售检票系统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刘光武 《都市快轨交通》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轨道交通应急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运用现代安全科技和信息规划理论,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平台的体系结构、层次... 轨道交通应急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运用现代安全科技和信息规划理论,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平台的体系结构、层次结构、应用结构和功能机构,提出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平台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应急平台 体系结构 信息共享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地铁车站及隧道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2)——区间隧道火灾 被引量:31
17
作者 史聪灵 钟茂华 +3 位作者 汪良旗 何理 石杰红 胥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8期28-34,共7页
为了研究强制通风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火灾时的烟气扩散规律,在一实际地铁区间隧道内开展了全尺寸火灾实验。实验改变火源功率,在区间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启动状态下,研究了区间烟气纵向蔓延速度、烟气竖直温度分布和水平温度变化,分析了烟... 为了研究强制通风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火灾时的烟气扩散规律,在一实际地铁区间隧道内开展了全尺寸火灾实验。实验改变火源功率,在区间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启动状态下,研究了区间烟气纵向蔓延速度、烟气竖直温度分布和水平温度变化,分析了烟气火焰倾斜角,顶棚烟气温升的纵向指数变化特征。实验结果对于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烟流控制及防排烟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全尺寸 火灾实验 区间隧道
下载PDF
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车门系统及其控制原理 被引量:30
18
作者 彭有根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05年第6期47-49,52,共4页
介绍了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车门系统的基本结构,并对其控制原理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 地铁车辆 车门 电动门 控制
下载PDF
广州地铁二号线旧盾构穿越珠江的工程难题及对策 被引量:27
19
作者 竺维彬 鞠世健 +2 位作者 张弥 谢保锋 罗伟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0,共5页
两台曾应用于广州地铁一号线的泥水平衡盾构机(¢6.14m),被系统改造为复合类型的盾构机,并继续应用于广州地铁二号线的“咽喉工程”——穿越珠江的隧道施工。基于旧盾构改造后功能的局限性、珠江地段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承包商没有类... 两台曾应用于广州地铁一号线的泥水平衡盾构机(¢6.14m),被系统改造为复合类型的盾构机,并继续应用于广州地铁二号线的“咽喉工程”——穿越珠江的隧道施工。基于旧盾构改造后功能的局限性、珠江地段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承包商没有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工程经验等原因,施工过程中多次遇到盾构掘进困难、喷涌、江底塌方等难题。中国盾构专家们昼夜跟踪研究并及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和措施。目前,两台旧盾构已成功穿越珠江,事实证明:盾构法是不良地质条件下穿越江、河、湖、海的最优的隧道施工方法并且旧盾构只要改造合理仍可二次应用或多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铁二号线 旧盾构 穿越珠江 隧道施工 难题 对策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及其渗漏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30
20
作者 黄辉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0-62,共3页
对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对接头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介绍接头防渗堵漏技术。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接头形式 防渗堵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