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菌性肺栓塞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达 郭文亮 +6 位作者 伍晓锋 顾莹莹 程磷令 曾运祥 李时悦 陈云荣 洪城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2-329,共8页
目的 探讨真菌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总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例真菌性主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治过程。以“肺栓塞”分别和“真菌”“曲霉”“毛霉”“念珠菌”“隐球菌”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 目的 探讨真菌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总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例真菌性主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治过程。以“肺栓塞”分别和“真菌”“曲霉”“毛霉”“念珠菌”“隐球菌”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同时以“pulmonary embolism AND fungi”,“pulmonary embolism AND aspergillus”,“pulmonary embolism AND mucor”,“pulmonary embolism AND candida”,“pulmonary embolism AND cryptococcus”检索Pubmed数据库;筛选、总结真菌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1,女,53岁,因“咳嗽、高热、气促2年,胸痛1年”入院,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长期服用泼尼松治疗,诊断主肺动脉栓塞(曲霉)、播散性曲霉病。先后予以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1年余,仍因感染未控制去世。患者2,女,67岁因“咳嗽、胸闷、胸痛8个月,气促6个月”入院,既往有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诊断主肺动脉栓塞合并肺动脉瓣心内膜炎(曲霉、毛霉)。行肺动脉占位病变切除+三尖瓣成形术(DeVega法),术后予以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抗真菌治疗3个月,恢复良好,随访1年未复发。检索1980年-2021年文献符合真菌性肺栓塞的个案报道,检索得到40例,算入本文2例,共42例,其中主肺动脉栓塞6例。中位年龄49岁,男22例(52.4%),存在免疫缺陷20例。感染病原:曲霉21例(50.0%),念珠菌11例(26.2%),毛霉7例(16.7%),曲霉合并毛霉、粗球孢子菌、隐球菌各1例。合并心肺以外感染15例。手术联合抗真菌治疗22例,单纯抗真菌治疗9例。死亡22例,总病死率52.4%。不同真菌感染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肺以外其他脏器播散者预后差,手术治疗可改善生存率。结论 真菌性肺栓塞病死率高,累及主肺动脉罕见。当临床上初步诊断肺血栓而原因不明且抗凝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肺栓塞 文献复习
原文传递
血小板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韦依宁 陈慧婉 +4 位作者 刘淑婷 梁珊珊 叶凯文 唐瑞娣 王涛 《国际呼吸杂志》 2022年第19期1491-1497,共7页
肺动脉高压是由多种已知或未知病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其发病机制涉及过度的血管收缩、血管重塑、炎症和原位血栓形成等。血小板直接与血管接触, 在调控血管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血小板可... 肺动脉高压是由多种已知或未知病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其发病机制涉及过度的血管收缩、血管重塑、炎症和原位血栓形成等。血小板直接与血管接触, 在调控血管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血小板可能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从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分泌细胞因子间接或直接作用于血管等途径探讨其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小板 血管重塑
原文传递
心脏MRI评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的价值
3
作者 赖婷 胡剑锋 +4 位作者 成程 邓宇 郭文亮 洪城 雷永霞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MRI(CMR)评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右心导管确诊的33例CTEPH患者(CTEPH组)和3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CMR图像,经CVI42软件分析得到左室(LV)与右室(RV... 目的:探讨心脏MRI(CMR)评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右心导管确诊的33例CTEPH患者(CTEPH组)和3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CMR图像,经CVI42软件分析得到左室(LV)与右室(RV)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舒张末期心肌质量(MM)并计算得到心室质量指数(VMI);除以体表面积(BSA)校正分别得到EDV指数(EDVI)、ESV指数(ESVI)、SV指数(SVI)、MM指数(MMI)。测量获得右室壁厚度(RVWT)、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比较两组间心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CTEPH组LV EDVI、SVI、EF、MMI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LV ES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EPH组RV EDVI、ESVI、MMI及VMI、RVW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RV SVI、EF及RVFAC、TAPS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MR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估CTEPH患者左右心室形态和功能学改变,对于评估CTEPH患者心室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磁共振成像 心室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