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维A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难治性中重度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慧姮 梁晓冬 +4 位作者 邓婕 薛如君 梁景耀 叶瑞贤 张锡宝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阿维A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难治性中重度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阿维A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12例难治性中重度银屑病患者24周,评估治疗期间治疗效果并监测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在24周治疗期内PASI评分逐渐下降(P<0.05)... 目的探讨阿维A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难治性中重度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阿维A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12例难治性中重度银屑病患者24周,评估治疗期间治疗效果并监测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在24周治疗期内PASI评分逐渐下降(P<0.05),治疗16周时,达到PASI 75的患者占50.00%,达到PASI50占83.33%;24周时,PASI 50者为100%,PASI 75者为91.67%,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维A与MTX联合治疗难治性中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明显,未发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A 甲氨蝶呤 银屑病 难治性 联合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2017年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慧姮 曹文苓 +3 位作者 薛如君 梁景耀 刘玉梅 张锡宝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1-794,共4页
目的监测2017年广州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科学、有效地选择抗生素治疗淋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广州地区临床分离培养的101株淋球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 目的监测2017年广州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科学、有效地选择抗生素治疗淋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广州地区临床分离培养的101株淋球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判定其敏感性。结果检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达21.43%(21/98),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达24.49%(24/98),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100%(98/98),阿奇霉素耐药率达6.12%(6/98),大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头孢曲松中度敏感率达6.93%(7/101),头孢克肟中度敏感率达15.84%(16/101)。结论持续进行淋球菌耐药性监测为制定合理抗菌治疗方案提供科学指导,是降低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最低抑菌浓度 耐药监测 PPNG TRNG
下载PDF
308nm准分子激光对比紫外线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曾菁莘 林玲 +3 位作者 刘炜钰 张丽丹 李薇 罗权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298-302,共5页
目的比较308 nm准分子激光和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spectrum uvb rays,NB-UVB)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斑秃患者57例,分为治疗组患者29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NB-UVB... 目的比较308 nm准分子激光和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spectrum uvb rays,NB-UVB)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斑秃患者57例,分为治疗组患者29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NB-UVB照射治疗。复方甘草酸苷50 mg口服,每日3次。308 nm准分子激光和NB-UVB照射,每周2次,治疗3个月,共照射24次。两组患者均在治疗第1,2和3个月时各随访1次。结果治疗后1,2和3个月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显效时间和用药安全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斑秃疗效较紫外线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窄谱中波紫外线 复方甘草酸苷 斑秃
原文传递
特应性皮炎转录组学及靶点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丽洁 梁景耀 +2 位作者 刘玉梅 邵蕾 王建琴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59,共3页
随着基因研究的不断发展,曾经耳熟能详的中心法则“DNA-mRNA-蛋白质”模式已经无法解释许多复杂的生命过程,从全基因组层面研究各种生理病理过程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靶点治疗 转录组学 全基因组 生命过程 中心法则 病理过程 蛋白质
原文传递
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平姣 李常兴 +1 位作者 曾抗 张锡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6期381-384,共4页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KRT1和KRT10基因突变引起。近年来对BCIE的基因遗传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该病的遗传模式、遗传学研究策略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遗传学 角蛋白1和10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鼻部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平姣 李常兴 +3 位作者 王琦 张静 曾抗 张锡宝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10-411,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主因上唇及鼻部红色结节、肿块3年,于2014年7月就诊。3年前,患者右鼻部出现数个淡褐红色浸润性结节及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扩大并相互融合,向下蔓延至上唇部,形成凹凸不平的蜡样褐红色斑块,从未破溃(图...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主因上唇及鼻部红色结节、肿块3年,于2014年7月就诊。3年前,患者右鼻部出现数个淡褐红色浸润性结节及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扩大并相互融合,向下蔓延至上唇部,形成凹凸不平的蜡样褐红色斑块,从未破溃(图1)。数周前曾在其他医院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考虑黏液性水肿性苔藓,未治疗。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生活基本规律,否认不良嗜好。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皮肤 鼻部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间隙连接通信的影响
7
作者 梁晓冬 邓新华 +2 位作者 李春红 梁景耀 张锡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5期316-320,共5页
细胞中的间隙连接通信(GJIC)是在多细胞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通信模式,其功能由连接蛋白(Cx)实现,目前有关连接蛋白43(Cx43)的研究较多,并显示了与银屑病的相关性。全反式维甲酸(ATRA)可影响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间GJIC功能,本文就全反式维... 细胞中的间隙连接通信(GJIC)是在多细胞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通信模式,其功能由连接蛋白(Cx)实现,目前有关连接蛋白43(Cx43)的研究较多,并显示了与银屑病的相关性。全反式维甲酸(ATRA)可影响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间GJIC功能,本文就全反式维甲酸对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间隙连接通信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A GJIC 银屑病 CX43 IL-22
下载PDF
脂质组学在皮肤病学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梁毅敏 邵蕾 +1 位作者 张淑娟 刘玉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6期734-737,共4页
脂质不仅作为生物膜组成的一部分,且作为能量来源以及具有信号分子功能,随着生理、病理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1]。脂质谱的改变可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各种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神经退行性变等。脂质组学是一门... 脂质不仅作为生物膜组成的一部分,且作为能量来源以及具有信号分子功能,随着生理、病理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1]。脂质谱的改变可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各种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神经退行性变等。脂质组学是一门通过系统全面分析生物样品中的脂质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学 心血管疾病 代谢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变 脂质组学 生物样品 生物膜 多种疾病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部位主要免疫相关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林路洋 陈政良 张锡宝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0-834,共5页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多种因素,如外伤、感染等,可以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进而打破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平衡,使皮肤局部多种免疫相关细胞的功能和/或数量异常,引起皮损部位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及过度的炎症反应等银...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多种因素,如外伤、感染等,可以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进而打破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平衡,使皮肤局部多种免疫相关细胞的功能和/或数量异常,引起皮损部位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及过度的炎症反应等银屑病性损害。皮损部位各种免疫细胞通过表面分子感受周围环境变化(自分泌或旁分泌)后,表达并分泌多种炎症相关因子,如果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的维持机制失效,则在局部形成由炎症相关因子介导的炎症正反馈网络,从而引发寻常型银屑病。本文从皮损部位免疫相关细胞的角度,特别是固有免疫细胞如γδT细胞等,综述寻常型银屑病的免疫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炎症 角质形成细胞 树突细胞 固有免疫 T淋巴细胞 ΓΔT细胞
原文传递
微小RNA-148a-3p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菁莘 田歆 +5 位作者 朱慧兰 张锡宝 林玲 张丽丹 刘炜钰 罗权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1-235,共5页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148a-3p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收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例,健康对照20例。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148a-3p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收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例,健康对照20例。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4^+T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中miRNA-148a-3p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NA-148a-3p的潜在靶基因,并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进行验证;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受试者CD4^+T细胞中miRNA-148a-3p潜在靶基因Bim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20软件,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两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对双变量资料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 WhitneyU检验,对双变量资料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组18例患者CD4+T细胞中miRNA-148a-3p的表达水平为5.61±1.66,健康对照组12例为1.00±0.26,两组比较,U=12,P<0.05。银屑病患者miRNA-148a-3p表达量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呈正相关(r=0.93,P<0.001)。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B淋巴细胞瘤2相互作用的细胞死亡调节因子(Bim)是miRNA-148a的潜在靶基因之一,并通过双萤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得到验证。患者组(11例)CD4^+T细胞Bim表达水平为0.69±0.07,健康对照组8例为0.93±0.06,两组比较,t=4.38,P<0.01。银屑病患者Bim表达量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r=-0.774,P<0.01)。结论miRNA-148a-3p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过度表达,并可能通过调控Bim蛋白的表达,导致CD4+T细胞异常活化,进而参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微小RNAS CD4阳性T淋巴细胞 微小RNA-148a-3p BIM蛋白
原文传递
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多中心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方铭 易江华 +4 位作者 叶兴东 肖常青 高爱莉 刘玉梅 戴向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381-384,共4页
目的观察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分别外涂1%卢立康唑乳膏与2%酮康唑乳膏,每日1次,治疗1周及2周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真菌学检查判定疗效,并根据不... 目的观察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分别外涂1%卢立康唑乳膏与2%酮康唑乳膏,每日1次,治疗1周及2周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真菌学检查判定疗效,并根据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卢立康唑乳膏组1周真菌学清除率高于酮康唑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疗效及2周真菌学清除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评分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立康唑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NB-UVB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曾菁莘 张锡宝 +4 位作者 朱慧兰 张丽丹 刘炜钰 李薇 罗权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8-25,59,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NB-UVB)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 ed、The 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 ink、CNKI、VIP和WanF ang Data数据库,选择NB-UV... 目的系统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NB-UVB)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 ed、The 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 ink、CNKI、VIP和WanF ang Data数据库,选择NB-UVB联合MTX治疗,与仅予NB-UVB或MTX治疗银屑病患者比较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2004年1月至2017年1月。由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 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篇,银屑病患者4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B-UVB联合MTX治疗组痊愈率均优于单用NB-UVB组(P<0.0001)和MTX组(P<0.0001),并且联合治疗组UVB剂量低于单用UVB治疗组(P<0.0001)。但两种治疗方案在皮肤红斑(P>0.05)和皮肤瘙痒(P>0.05)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B-UVB联合MTX可明显提高银屑病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对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红斑和瘙痒等不良反应无明显疗效。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窄谱中波紫外线 甲氨蝶呤 随机临床对照实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法探究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血清脂质组学特征
13
作者 陈荃 唐奕 +6 位作者 李华平 吴伟鸿 邓蕙妍 陈教全 陈乐滋 李振洁 朱慧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7-1114,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患者的血清脂质组学特征,寻找CAD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收集46例CAD患者以及1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的血清样本,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 目的探讨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患者的血清脂质组学特征,寻找CAD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收集46例CAD患者以及1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的血清样本,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血清脂质组成与表达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筛选差异的生物标志物,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筛选诊断标志物。组间年龄和性别资料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46例CAD患者年龄30~84(60.39±10.52)岁,男41例,女5例;16例健康对照,年龄50~89(59.81±10.72)岁,男14例,女2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t=0.19,P=0.853;性别:χ^(2)=0.03,P=0.859)。血清样本中共检测出4136种脂质分子,包含40个亚类。CAD患者和健康对照两组间存在22个差异脂质分子,包含9个亚类:甘油三酯、鞘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单脂肪酸甘油酯、溶血磷脂酰胆碱、己糖神经酰胺、甘油二酯、心磷脂;其中甘油三酯(37.7e)+Na、单脂肪酸甘油酯(22.3)+NH4和磷脂酰丝氨酸(18.0_18.1)+H作为诊断标志物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0.8,16种脂质分子的曲线下面积>0.7。结论相较于健康对照CAD患者血清中脂质成分改变,其中甘油三酯(37.7e)+Na、单脂肪酸甘油酯(22.3)+NH4和磷脂酰丝氨酸(18.0_18.1)+H可能是较有潜力的CAD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过敏疾患 皮炎 光变态反应 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代谢组学 诊断技术和方法 曲线下面积
原文传递
基于高通量RNA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与非皮损组织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丽洁 梁景耀 +5 位作者 张锡宝 邵蕾 潘清丽 何素玲 刘玉梅 王建琴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29-735,共7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皮损和非皮损组织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并阐述差异表达基因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7-10月于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州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门诊收集5例汉族AD患者的皮损和非皮损组织,运用二代... 目的探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皮损和非皮损组织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并阐述差异表达基因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7-10月于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州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门诊收集5例汉族AD患者的皮损和非皮损组织,运用二代高通量RNA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进行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候选基因在皮损和非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10个样品测序平均获得10.96Gb数据,共检测到21729条基因,其中19268条为已知基因,2545条为预测的新基因;共检测出23153个新转录本,其中18889个属于已知蛋白编码基因新的可变剪接亚型,2545个属于新的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本,其他1719个属于长链非编码RNA。78条基因在皮损和非皮损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67条在皮损中高表达,11条低表达,包括已知与AD炎症(CXCL1/2/8、IL6/IL1β、MMP1、SERPINB4、S100A2、GZMB、OASL、OSM)、屏障(KRT16、FABP5、CYP1A1)、角质形成细胞分化(IL-20)等相关的基因。GO分析显示,72条差异基因获得功能注释。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共富集到132条信号通路中,其中13条通路显著富集,包括白细胞介素17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qRT-PCR结果显示,候选基因CXCL1、KRT6A、IL36A、SERPINB4和PSAPL1的mRNA表达与转录组测序结果趋势一致。结论本研究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AD患者皮损和非皮损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重要调节信号通路,发现汉族AD患者白细胞介素17通路最为富集,为深入探讨AD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转录组 序列比对 白细胞介素17 RNA-SEQ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皮损中Caspase8与P-Akt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敏聪 王建琴 +3 位作者 方锐华 贾淑青 莫友 莫金雪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 探讨Caspase 8与p?Akt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尖锐湿疣30例、宫颈癌20例、正常皮肤(包皮)2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以上组织中Caspase 8及p?Akt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Caspase 8在尖锐湿疣皮损、宫颈癌、正常皮肤... 目的 探讨Caspase 8与p?Akt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尖锐湿疣30例、宫颈癌20例、正常皮肤(包皮)2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以上组织中Caspase 8及p?Akt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Caspase 8在尖锐湿疣皮损、宫颈癌、正常皮肤中阳性率分别为23.33%、80%、90%。Caspase 8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正常皮肤(P<0.01)和宫颈癌组织(P<0.001)。p?Akt在尖锐湿疣皮损、宫颈癌组织、正常皮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3.33%、95%、90%。p?Akt在尖锐湿疣皮损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01),低于宫颈癌组织(P<0.001)。在尖锐湿疣皮损和正常皮肤组织中,Caspase 8与p?Akt的表达无相关性。在宫颈癌中,Caspase 8与p?Akt的表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 = 0.369,P<0.05)。结论 Caspase 8的凋亡启动受抑制及p?Akt的抗凋亡作用可能参与了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 细胞凋亡 P-AKT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A酸通过AKT和ERK1/2通路影响IL-22诱导HaCaT细胞中的Cx43和GJIC功能
16
作者 梁晓冬 谈桂其 +3 位作者 李春红 邓新华 梁景耀 张锡宝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4,共8页
目的探索全反式维A酸(RA)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IL-22诱导的HaCaT细胞中Cx43表达下调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降低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划痕试验(SLDT)记录RA、IL-22和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的HaCaT细胞中GJIC的变化。We... 目的探索全反式维A酸(RA)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IL-22诱导的HaCaT细胞中Cx43表达下调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降低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划痕试验(SLDT)记录RA、IL-22和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的HaCaT细胞中GJIC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x43、p-JNK、p-AKT、p-p38、p-ERK1/2蛋白表达。结果RA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增加GJIC功能,并恢复IL-22诱导的HaCaT细胞GJIC功能降低程度。RA显著恢复了IL-22诱导的HaCaT细胞中Cx43表达的下调,但这种作用并非通过抑制IL-22激活的JNK信号通路而发生。RA通过激活AKT和ERK1/2信号通路而不是p38信号通路来抑制IL-22诱导的GJIC降低和Cx43表达下调。此外,研究用AKT抑制剂MK-2206或ERK1/2抑制剂SCH772984处理细胞后显示出相反的结果。结论RA可抑制IL-22诱导的HaCaT细胞Cx43表达下调和GJIC功能降低,且是通过激活AKT和ERK1/2信号通路而不是JNK和p38信号通路介导的。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维A酸在GJIC中作用的理解,并可能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A酸 IL-22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 CX43 银屑病
下载PDF
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皮肤微生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素玲 田歆 +5 位作者 梁景耀 邵蕾 李俊龙 黄琼霄 刘玉梅 王建琴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9-336,共8页
目的探索重度特应性皮炎(AD)成人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皮肤微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采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门诊就诊的4例成人重度AD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5个部位(面颊、肘窝、手背、腹部、下肢)皮屑标本,... 目的探索重度特应性皮炎(AD)成人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皮肤微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采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门诊就诊的4例成人重度AD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5个部位(面颊、肘窝、手背、腹部、下肢)皮屑标本, 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宏基因组测序, 构建皮肤微生物样本基因集, 获得各个样本的物种注释信息并进行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结果 4例重度AD患者皮肤中, 共检测到18个门, 37个纲, 73个目, 142个科, 237个属, 331个种。与急性期相比, 缓解期AD患者皮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上升, 皮肤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发生变化(P < 0.05)。在微生物种水平上,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AD急性期的影响程度最高, 表皮葡萄球菌、奥斯陆莫拉菌、弗朗西丝菌、科氏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球形马拉色菌以及限制性马拉色菌在AD缓解期富集(|lg线性判别分析值| > 2, Kruksal-Wallis检验, 均P < 0.05)。对微生物丰度差异基因行KEGG功能通路分析, 共注释富集于355个功能通路, 其中显著富集的通路38个(均P < 0.05), 主要涉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氮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与降解、脂肪酸降解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重度AD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皮肤微生态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预测其可能与多个功能通路(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氮代谢等)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微生物群落 皮肤 宏基因组学 代谢网络和途径
原文传递
延胡索酸酯治疗银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菁莘 张丽丹 +1 位作者 刘炜钰 罗权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6期370-373,共4页
延胡索酸酯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安全有效。延胡索酸酯通过影响T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参与机体的免疫过程。本文综述了延胡索酸酯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机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 延胡索酸酯 银屑病 富马酸二甲酯
下载PDF
小分子靶向药物在皮肤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绮颖 叶瑞贤 张锡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1期65-70,共6页
小分子靶向药物作为新型药物,正处于治疗皮肤病临床试验研究前沿,包括Janus激酶(JAK)抑制剂,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等。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治疗成本,阻断特异性细胞因子作用的小分子靶向药物逐步用... 小分子靶向药物作为新型药物,正处于治疗皮肤病临床试验研究前沿,包括Janus激酶(JAK)抑制剂,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等。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治疗成本,阻断特异性细胞因子作用的小分子靶向药物逐步用于治疗部分难治性皮肤病。本文就小分子靶向药物在皮肤病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小分子药物 治疗
下载PDF
甲氨蝶呤治疗持久性隆起性红斑1例
20
作者 熊绮颖 田歆 +3 位作者 叶瑞贤 刘焕颜 董良娇 张锡宝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04-1005,共2页
患者女,37岁,因四肢斑块伴胀痛半年,加重2周于2020年1月来我所就诊。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四肢出现红斑,渐增多变大,伴疼痛。于外院行病理检查,示右小腿皮损真皮乳头水肿不明显,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血管丛周围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 患者女,37岁,因四肢斑块伴胀痛半年,加重2周于2020年1月来我所就诊。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四肢出现红斑,渐增多变大,伴疼痛。于外院行病理检查,示右小腿皮损真皮乳头水肿不明显,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血管丛周围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核尘,血管纤维样改变不明显。免疫荧光示基底膜处C3、IgA、IgG、IgM均阴性。诊断为Sweet综合征,予口服甲泼尼龙和沙利度胺等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红斑部分消退但病情反复伴破溃糜烂。2周前双手背及面部出现类似皮疹,遂至我所进一步诊治。患者无发热寒战、咳嗽咳痰、头晕头痛,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浸润 真皮乳头 右小腿 真皮全层 纤维样 血管丛 周前 皮下脂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