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高频超声检查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原路 程宁新 +3 位作者 何祯平 邓慧 钟红 张小曼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42-43,C004,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高频超声检查与治疗。方法:对19例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患者,采用7.5~10.0MHz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后,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注射隆乳材料大部分被取出,并发症状消失。结论:注射隆... 目的:探讨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高频超声检查与治疗。方法:对19例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患者,采用7.5~10.0MHz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后,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注射隆乳材料大部分被取出,并发症状消失。结论: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通过高频超声检查,有辅助诊断及指导治疗的意义。尽量手术抽取隆乳材料是治疗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隆乳术 并发症 高频超声检查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彩超评价经上肢静脉PICC术后上肢肿胀的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区文财 柳建华 +1 位作者 谢艳林 曾功君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9期1409-1410,共2页
目的评价彩超对经上肢静脉PICC管置入术后上肢肿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9例经上肢静脉行PICC后出现上肢肿胀并发症患者的上肢皮下组织及上肢静脉声像图及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49例患者均可见上肢皮下软组织水肿增厚;25例患者PICC侧... 目的评价彩超对经上肢静脉PICC管置入术后上肢肿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9例经上肢静脉行PICC后出现上肢肿胀并发症患者的上肢皮下组织及上肢静脉声像图及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49例患者均可见上肢皮下软组织水肿增厚;25例患者PICC侧上肢静脉有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其中1例合并穿刺口皮下脓肿形成。结论彩超作为一种无创且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对经上肢浅静脉PICC后上肢肿胀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上肢静脉 PICC 肿胀
下载PDF
腮腺肿块的影像学诊断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鸿艳 柳建华 +2 位作者 李芙蓉 林志立 何景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0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高频超声(或)与CT(或)与MRI诊断的110例腮腺肿块病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53例行超声检查中,有33例能作定性诊断;30例CT检查中,有12例符合病理诊断;35例MRI检查中...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高频超声(或)与CT(或)与MRI诊断的110例腮腺肿块病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53例行超声检查中,有33例能作定性诊断;30例CT检查中,有12例符合病理诊断;35例MRI检查中有19例符合病理诊断。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腮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加强术中观察及常规冰冻切片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块 高频超声检查 CT MRI
下载PDF
脓肾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观成 罗环千 柳建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总结超声诊断脓肾的经验及不足,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行超声检查的11例经病理证实脓肾病例,其中手术病理证实7例,肾穿刺造瘘证实4例。归纳分析病例的临床及声像图特点。结果脓肾超声表现为:①患侧肾脏明显增大;②暗区内可见... 目的总结超声诊断脓肾的经验及不足,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行超声检查的11例经病理证实脓肾病例,其中手术病理证实7例,肾穿刺造瘘证实4例。归纳分析病例的临床及声像图特点。结果脓肾超声表现为:①患侧肾脏明显增大;②暗区内可见大量的细小飘浮光点或絮状沉积物回声;③肾实质明显变薄,回声增强;④肾活动度明显下降或固定;⑤常可发现梗阻因素。超声正确诊断7例,另4例误为重度肾积水,诊断符合率为63.6%。结论在充分掌握脓肾超声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病史及实验室资料,有助于提高脓肾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肾 肾积水 肾结核 超声
下载PDF
高频彩超对结直肠癌分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鸿艳 柳建华 李芙蓉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结、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全部病例均有手术,术前超声,术后病理等完整资料参与分期研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高频彩超判断T、N、M分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结、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全部病例均有手术,术前超声,术后病理等完整资料参与分期研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高频彩超判断T、N、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是84.3%(129/153)、89.5%(137/153)、99.3%(152/153)。结论高频彩超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分期有重要价值,尤其有助于判断肿瘤浆膜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分期 高频彩超
下载PDF
超声在妊娠黄体囊肿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功君 马晓梅 +2 位作者 区文财 吴梅 柳建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768-76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妊娠黄体囊肿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妊娠合并黄体破裂声像图特点。结果8例患者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或异位妊娠,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妊娠合并附件囊肿3例,宫外孕合并黄体破裂3例,宫内妊娠合并黄体破裂1例,... 目的探讨超声对妊娠黄体囊肿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妊娠合并黄体破裂声像图特点。结果8例患者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或异位妊娠,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妊娠合并附件囊肿3例,宫外孕合并黄体破裂3例,宫内妊娠合并黄体破裂1例,超声只发现右侧附件囊肿1例,术后超声观察到宫内妊娠。结论超声检查在妊娠合并黄体破裂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妊娠 黄体囊肿 出血
下载PDF
高频彩超对乳腺增生症患者继发小乳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鸿艳 柳建华 +1 位作者 李芙蓉 何景光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1期146-146,13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增生症继发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定期彩超复查乳腺增生症继发小乳腺癌病例,通过分析二维声像、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参数总结其特征。结果乳腺增生症继发小乳腺癌患者的肿块外周出现粗大动...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增生症继发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定期彩超复查乳腺增生症继发小乳腺癌病例,通过分析二维声像、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参数总结其特征。结果乳腺增生症继发小乳腺癌患者的肿块外周出现粗大动脉及阻力指数>0.7有诊断价值。结论高频彩超能显著提高乳腺增生症患者继发小乳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 小乳腺癌 高频彩超
下载PDF
窦性心率震荡结合室性早搏在AMI患者远期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玉琼 罗义 +1 位作者 何宇亮 刘秀丹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AMI患者行PCI术后,窦性心率震荡与室性早搏在其远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67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AMI患者,按随访结果分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室早宽度、切迹数、窦性心率震荡TO、TS;并作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生... 目的探讨AMI患者行PCI术后,窦性心率震荡与室性早搏在其远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67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AMI患者,按随访结果分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室早宽度、切迹数、窦性心率震荡TO、TS;并作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室早宽度、切迹数、TS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TO无显著差异(P>0.05);室早切迹数和TS与远期死亡有相关性(OR=4.641[1.376,15.653],P<0.05;OR=0.111[0.022,0.552],P<0.01)。结论HRT参数TS值与室早切迹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预后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窦性心率震荡 室性早搏 远期预后
下载PDF
超声评价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术后并发呕吐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罗环千 张又祥 +3 位作者 柳建华 马穗红 翁志媛 肖雪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术后并发症呕吐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本院胃镜下行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的30例CHPS患儿术后是否出现呕吐咖啡色内容物的并发症及治疗...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术后并发症呕吐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本院胃镜下行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的30例CHPS患儿术后是否出现呕吐咖啡色内容物的并发症及治疗情况和超声检查资料包括幽门管长度和形态结构特征、黏膜层(含黏膜下层)及肌层的厚度、幽门管随胃蠕动波到达时的开放情况.结果 30例中4例患儿术后未出现呕吐并发症(A组);26例术后出现呕吐并发症,其中17例经常规保守治疗后明显好转或消失(B组),9例术后经保守治疗后无效,需再次手术(C组).B、C组共有16例术后呕吐咖啡色内容物,经常规保守治疗后消失.A、B、C 3组患儿超声检测术前后黏膜层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C组幽门管长径、B、C组幽门肌厚度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幽门肌厚度与B组幽门管长径术后1周较术前有所减小[A组:(9.03+2.67)mm比(8.38±2.59)mm,B组:(18.70±3.90)mm比(16.66±3.00)mm,均P<0.05].A组患儿幽门管开放良好;B组患儿幽门管腔始终未显示明显开放,仅少量液体由黏膜间隙通过;C组患儿幽门排空延迟,偶见缝隙样微开.B、C组16例呕吐咖啡色内容物的患儿中超声仅显示2例幽门管切开部位的黏膜有凹槽,10例无呕吐咖啡色内容物的患儿中也有2例显示切开部位黏膜层有小凹槽.结论 超声可明确CHPS术后呕吐的不同病因并指导进一步治疗,但不能诊断呕吐咖啡色内容物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幽门狭窄 肥厚性 呕吐 胃镜检查 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
原文传递
介入性阴道超声引导治疗盆腔囊肿的研究
10
作者 杨新 康佳丽 黄晓晖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确定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术对盆腔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35例临床确诊的盆腔囊肿患者包括1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11例卵巢单纯性囊肿及6例盆腔包裹性积液均经超声引导的穿刺抽吸和注射无水乙醇+庆大霉素(对巧克力与单纯性囊肿)或注... 目的确定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术对盆腔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35例临床确诊的盆腔囊肿患者包括1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11例卵巢单纯性囊肿及6例盆腔包裹性积液均经超声引导的穿刺抽吸和注射无水乙醇+庆大霉素(对巧克力与单纯性囊肿)或注射无水乙醇+糜蛋白酶(对包裹性积液)的介入治疗。术前利用超声估算囊肿体积并与术中抽出液容积比较。所有患者术后经随访2~2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囊肿抽出液容积与术前超声估算的囊肿体积相接近,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介入术成功率100%,大多数囊肿于介入术后1-6个月内消失,未发生与介入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的介入术是盆腔囊肿保守性治疗性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囊肿 超声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脉冲式治疗超声联合微泡对家犬脾创伤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区文财 吴盛正 +6 位作者 刘政 柳建华 何景光 萧淑宜 杜洪 邱春花 马穗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脉冲式治疗超声联合微泡对脾创伤出血的止血作用。方法14只健康家犬随机分为3组,超声微泡组(MEUS组)6只,单纯超声组(TUS组)4只,单纯微泡组(MB组)4只。开腹切割脾建立脾破裂出血模型,测量初始出血速度。静脉缓慢推注... 目的探讨脉冲式治疗超声联合微泡对脾创伤出血的止血作用。方法14只健康家犬随机分为3组,超声微泡组(MEUS组)6只,单纯超声组(TUS组)4只,单纯微泡组(MB组)4只。开腹切割脾建立脾破裂出血模型,测量初始出血速度。静脉缓慢推注凝血酶原复合物后,MEUS组用脉冲式超声治疗仪辐照伤口,同时静脉匀速推注微泡;TUS组超声治疗时静脉推注生理盐水;MB组超声治疗仪假照的同时静脉推注微泡。治疗完毕测量出血速度,观察止血效果,并进行超声造影评价。最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治疗前各组出血速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MEUS组脾脏伤口仅缓慢渗血,出血速度显著低于TUS组和MB(P〈0.05)。MEUS组造影示治疗区造影增强缺损或者低灌注,病理见脾窦扩张充血、血小板聚集,出血和血栓形成。结论脉冲式超声联合微泡可损伤脾脏微小血管,阻断局部血液循环,可应用于脾脏创伤的止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疗法 微气泡 脾破裂 止血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晓梅 柳建华 +5 位作者 王岩 马穗红 曾功君 罗环千 寇燕妮 许安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一种新型手术疗法—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应用。方法:行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CHPS患儿20例,手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正常组婴幼儿及CHPS组患儿术前肌层...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一种新型手术疗法—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应用。方法:行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CHPS患儿20例,手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正常组婴幼儿及CHPS组患儿术前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观察CHPS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变化趋势。结果:正常组婴幼儿与CHPS组患儿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HPS组患儿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观察正常婴幼儿及CHPS患儿术前、术后肌层及黏膜层血流状况,对于诊断CHPS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狭窄 彩色多普勒 超声 内镜
下载PDF
超声声致孔隙效应增强兔前列腺组织通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陶 刘观成 +5 位作者 王翔 刘政 柳建华 冯正权 王孝君 刘力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造影剂微泡的超声声致孔隙效应开放血-前列腺屏障,提高前列腺组织通透性的可行性。方法15只健康8月龄性成熟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单纯微泡组、单纯超声组、超声联合微泡辐照组,超声直接辐照前列腺,荧光显微镜、体视显...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造影剂微泡的超声声致孔隙效应开放血-前列腺屏障,提高前列腺组织通透性的可行性。方法15只健康8月龄性成熟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单纯微泡组、单纯超声组、超声联合微泡辐照组,超声直接辐照前列腺,荧光显微镜、体视显微镜、伊文思蓝(EB)示踪观察前列腺组织通透性的变化。结果体视显微镜下超声联合微泡辐照组前列腺组织可见蓝色EB分布于前列腺包膜,部分EB渗透到腺体实质,腺体呈均匀蓝染,单纯超声组及单纯微泡组EB均分布于包膜,腺体实质部分渗透不明显。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超声联合微泡辐照组前列腺冰冻切片均可见红色EB荧光分布;经苏木素复染后可见超声联合微泡辐照组腺体管腔内有EB荧光,而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均未见管腔内红色EB荧光;超声联合微泡辐照组前列腺EB平均浓度较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微泡组及单纯超声组EB浓度均值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联合造影剂微泡的超声声致孔隙效应可以有效开放血-前列腺屏障,明显提高兔前列腺组织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学 微气泡 前列腺 声致孔隙效应
原文传递
不同峰值负压脉冲超声联合微泡对脾创伤止血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渝 孙丹宁 +2 位作者 区文才 柳建华 刘政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422-1425,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峰值负压超声联合微泡对脾创伤的止血效果。方法将15只家犬开腹建立脾创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治疗前记录各组10 s出血速率,然后经股静脉推注等量微泡后,分别以高(4785 k Pa)、中(3439 k Pa)、低(1785 k Pa)峰值负压脉冲超... 目的对比不同峰值负压超声联合微泡对脾创伤的止血效果。方法将15只家犬开腹建立脾创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治疗前记录各组10 s出血速率,然后经股静脉推注等量微泡后,分别以高(4785 k Pa)、中(3439 k Pa)、低(1785 k Pa)峰值负压脉冲超声辐照6 min,分别记录各组治疗后10 min总出血量。结果治疗前各组出血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10 min总出血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高峰值负压组最少,中峰值负压组次之,低峰值负压组最多。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低峰值负压组治疗区造影浅表局部有充盈缺损,大部分辐照区仍有造影剂充填;中峰值负压组可见辐照区大部充盈缺损,局部可见零星造影剂灌注;高峰值负压组可见治疗区基本无造影剂充填,呈充盈缺损。结论高峰值负压脉冲超声联合微泡治疗脾出血更加快速、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空化 微泡 脾出血 止血
下载PDF
超声声致孔隙效应致兔前列腺损伤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李陶 刘政 +1 位作者 刘观成 王翔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造影剂微泡的声致空隙效应开放血-前列腺屏障时对前列腺的损伤作用。方法15只健康8月龄性成熟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单纯微泡(MB)组、单纯超声(US)组、超声联合微泡(US+MB)组,超声波直接辐射前列腺,光镜、电镜、...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造影剂微泡的声致空隙效应开放血-前列腺屏障时对前列腺的损伤作用。方法15只健康8月龄性成熟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单纯微泡(MB)组、单纯超声(US)组、超声联合微泡(US+MB)组,超声波直接辐射前列腺,光镜、电镜、细胞凋亡指数(AI)观察前列腺组织损伤的情况。结果MB组与US组前列腺组织在光镜下均未见明显异常,胞浆、细胞核染色均匀,腺体上皮组织排列整齐、完整,腺管腔内未见明显改变;US+MB组腺体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紊乱,腺管腔内可见大量嗜伊红染的液体。透射电镜下MB组与US组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紧密连接形态正常;US+MB组可见线粒体肿胀,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桥连接断裂,红细胞漏出等改变。US+MB组AI明显高于MB组与US组(P〈0.01),而US组则明显高于MB组(P〈0.01)。结论利用超声联合造影剂微泡的声致孔隙效应开放血-前列腺屏障的同时可造成前列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疗法 微气泡 前列腺 血-前列腺屏障
原文传递
以ST-T明显改变为首发表现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2例分析
16
作者 刘玉琼 柳建华 《心电与循环》 2015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AHCM 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特点,以及心电图ST-T改变与心尖厚度的相关性。结果心电图呈显著缺血样改变,与轻微的临床症状极不相称,为本组病例的共同... 目的探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AHCM 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特点,以及心电图ST-T改变与心尖厚度的相关性。结果心电图呈显著缺血样改变,与轻微的临床症状极不相称,为本组病例的共同特点;68%无相关临床症状;77.3%有轻度舒张功能下降;所有患者左心房增大,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样ST段压低、巨大倒置T波和高大R波;胸导联T波倒置幅度(T胸)、所有导联T波倒置幅度(T总)、R波幅度与心尖厚度呈正相关(r=0.61、0.64、0.56,均P<0.01);ST段压低幅度与心尖厚度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AHCM的心电图特征表现为巨大的倒置T波和高大R波,其幅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尖肥厚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尖厚度
下载PDF
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对脾创伤的止血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渝 区文财 +2 位作者 封建立 柳建华 刘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7-409,413,共4页
目的超声空化治疗犬脾破裂出血效果较差,本研究拟探讨采用改进声学参数的超声联合微泡实现快速脾创伤止血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15只家犬随机分为超声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和假照组,每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均开腹暴露脾区行超声造影,建立... 目的超声空化治疗犬脾破裂出血效果较差,本研究拟探讨采用改进声学参数的超声联合微泡实现快速脾创伤止血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15只家犬随机分为超声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和假照组,每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均开腹暴露脾区行超声造影,建立脾切割伤模型,测量初始出血速度后立即开始治疗,超声微泡组经股静脉推注微泡联合超声辐照,单纯超声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微泡,假照组为超声假照。治疗后记录各组实验动物10 min总出血量,再次行超声造影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5只实验动物均成功建立脾切割伤模型。治疗前各组实验动物出血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微泡组实验动物脾切口干燥,无渗血,出血速度显著低于单纯超声组和微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微泡组造影示辐照脾区几乎无造影剂灌注,充盈缺损明显;单纯超声组、超声微泡组血流灌注良好,未见明显充盈缺损;病理见超声微泡组脾窦扩张充血、出血,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单纯超声组、超声微泡组脾窦大小均匀,脾索结构清楚、排列整齐。结论优化参数的超声空化有效实现了犬脾破裂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疾病 创伤和损伤 超声疗法 造影剂 止血 病理学 外科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腮腺结核的高频彩超诊断探讨
18
作者 刘鸿艳 柳建华 +1 位作者 李芙蓉 何景光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7期267-267,共1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腮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和细菌培养证实的病例通过分析高频彩超参数总结其特征。结果:腮腺结核的超声表现与病程进展相关,病灶出现粗大钙化斑及颈部多方淋巴结肿大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腮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和细菌培养证实的病例通过分析高频彩超参数总结其特征。结果:腮腺结核的超声表现与病程进展相关,病灶出现粗大钙化斑及颈部多方淋巴结肿大对诊断有一定价值。结论;高频彩超能显著提高腮腺结核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结核 高额彩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