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蔡能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3期165-166,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实施和效果。方法从医院的信息系统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子系统中,采集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出院的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并对他们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干预后相对于干预前来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人均抗... 目的了解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实施和效果。方法从医院的信息系统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子系统中,采集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出院的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并对他们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干预后相对于干预前来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人均抗菌药物的费用、人均抗菌药物使用的频率,限制使用和特殊抗菌药物使用的比例减少的比较显著。结论实施分级管理,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仍然要加大管理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合理用药 影响
下载PDF
妇产科顺产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蔡能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6期212-213,共2页
目的对妇产科顺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所接收的298例的顺产患者,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这些患者中有269例患者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排列在前4位的... 目的对妇产科顺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所接收的298例的顺产患者,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这些患者中有269例患者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排列在前4位的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7.05%、注射用头孢塞肟钠12.90%、注射用头孢硫脒11.58%、甲硝唑注射液10.71%。其联合用药最常见的是硝基咪唑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联用。结论我院妇产科顺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特别需要对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用药疗程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顺产患者 抗菌药物 使用调查
下载PDF
西瓜霜喷剂与西地碘含片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利群 刘树佳 陈芳瑾 《当代医学》 2013年第6期135-136,共2页
目的对比西瓜霜喷剂与西地碘含片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10月东莞市道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地碘含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患者溃疡的愈合程... 目的对比西瓜霜喷剂与西地碘含片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10月东莞市道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地碘含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患者溃疡的愈合程度。结果经过为期1周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76.7%,观察组为9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远期复发率显著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比西地碘含片明显,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霜喷剂 西地碘含片 口腔溃疡
下载PDF
门诊儿科处方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丽萍 王秀珍 +1 位作者 简碧红 吴宇婷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6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儿科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5年1月到6月儿科门诊处方,对处方中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为44.88元,使用输液的处方和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分别占处方总数的63.7%和88.9%。每...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儿科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5年1月到6月儿科门诊处方,对处方中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为44.88元,使用输液的处方和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分别占处方总数的63.7%和88.9%。每张处方使用药品品种的中位数为4种,用药3种 ̄6种的处方占66.0%。呼吸系统疾病占儿科门诊病人的88.4%,在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处方中,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较合理,激素药物有过度使用的情况,值得关注。结论:我院儿科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分析 儿科处方
下载PDF
处方点评对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丽 梁忠明 莫敏施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9期180-182,共3页
目的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及之后的质控干预,促进门诊处方质量的提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6月的门诊处方6137张,根据本院处方点评的相关程序进行点评,并将结果进行相关质控干预。结果处方点评及之后的质... 目的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及之后的质控干预,促进门诊处方质量的提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6月的门诊处方6137张,根据本院处方点评的相关程序进行点评,并将结果进行相关质控干预。结果处方点评及之后的质控干预促使处方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由干预前的66.9%上升到干预后的98.8%;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采用输液(>100mL)给药方式的比例均有明显降低,分别由干预前的58.4%、45.9%降至干预后的36.9%、27.3%。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对本院规范处方书写和临床合理用药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处方点评的力度及深度仍有待提高,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不仅要指出来,还应给予医师合理化的用药建议,促进药师与医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 质控干预 处方质量 促进作用
下载PDF
阿奇霉素和氯霉素治疗恙虫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志存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6期111-112,115,共3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和氯霉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6例恙虫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和氯霉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6例恙虫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肿痛治愈时间和焦痴脱落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结论阿奇霉素与氯霉素作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对恙虫病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但阿奇霉素对患者集体的毒副作用更小,可替代氯霉素在临床上治疗恙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氯霉素 恙虫病
下载PDF
艾普拉唑序贯疗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及对血清NO和IL-1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礼志 周舸 袁建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序贯疗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疗效及对血清NO和白介素-17(IL-17)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常规组,序贯组采用艾普...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序贯疗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疗效及对血清NO和白介素-17(IL-17)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常规组,序贯组采用艾普拉唑序贯疗法,常规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常规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随访6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IL-17水平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IL-17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血清NO、IL-17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7%)显著高于常规组(85.1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头晕、便秘、呕吐、腹泻及皮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普拉唑序贯疗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艾普拉唑 序贯疗法 血清NO 白介素-17
下载PDF
普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专青 雷华 +1 位作者 孙少平 阮威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6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联用普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11例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普伐他汀组和非诺贝特组,其中联合组采用低剂量的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普伐他汀组和非诺贝特组分... 目的探讨联用普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11例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普伐他汀组和非诺贝特组,其中联合组采用低剂量的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普伐他汀组和非诺贝特组分别采用普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单独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血脂指标、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伐他汀组和非诺贝特组(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用普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非诺贝特 混合型高血脂症
下载PDF
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贾国伟 谢微 +2 位作者 周海梅 陈莞春 谢鹏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6期149-152,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超进行甲腺结节筛查,计算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分析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600例健康... 目的调查研究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超进行甲腺结节筛查,计算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分析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600例健康受检者中,甲状腺结节阳性检出率为32.33%。其中,女性健康受检者中的甲状腺结节检出阳性率(36.50%)显著高于男性(2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49岁和50~59岁两个年龄段分别是甲状腺结节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两个年龄段。甲状腺结节以实性、双侧患病、单发为主。甲状腺结节阳性检出率随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压的升高而升高,BMI、血糖异常升高为影响甲状腺结节检出阳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甲状腺结节检出阳性的患者中,以本科及大专学历患者和医务人员患病比例最高。结论健康人群中具有较高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做好甲状腺彩超及功能的定期检查,并加强健康宣教,做到早知道、早发现、早诊断,以及加强随访对于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健康人群 甲状腺癌 筛查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对糖尿病肾病3期患者炎性因子及蛋白尿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成 张琴 +3 位作者 张辉 赖名淦 胡尽香 张益民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vitarnine D,vitD)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3期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20-200μg/min...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vitarnine D,vitD)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3期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20-200μg/min将新发生的被诊断为DN3期的患者39例,随机分为2组,即活性VitD治疗组(VitD组,20例)和DN对照组(DN组,19例),均接受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和缬沙坦80~160mg/d治疗为主的基础治疗,控制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血压控制的靶目标为130/80mmHg。另选择同年龄组的医院医护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20例),检测NC组血清25-(OH)D3、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钙(Ca)、血磷(P)、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基础值,VitD组服用阿法骨化醇0.25μg/d干预6个月后,VitD组、DN组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DN3期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NC组降低,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tOereatinieratio,ACR)较NC组高,VitD组患者经过阿法骨化醇干预6个月,ACR、hs—CRP、TNF-α、IL-6低于DN组(P〈0.05),2组血磷、iPTH水平无差别(P〉0.05)。结论在控制血压、血糖在相同水平的基础上,补充活性VitD可通过减少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延缓DN3期的进展,同时对血磷、iPTH的水平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超敏C反应蛋白 蛋白尿
下载PDF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常兴 李红杏 +5 位作者 官飞凤 刘志刚 邱瑰君 刘淦斌 卢雪华 韩春雷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340-3341,共2页
目的探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实验依据,以指导临床辅助治疗。方法应用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测试仪检测17例对称性肢端角化病患者皮损及20例健康对照者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及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结果与正常皮肤比... 目的探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实验依据,以指导临床辅助治疗。方法应用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测试仪检测17例对称性肢端角化病患者皮损及20例健康对照者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及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结果与正常皮肤比较,对称性肢端角化病患者皮损角质层含水量(t=9.455,P=0.000)及皮脂含量(t=8.904,P=0.000)降低,TEWL值增加(t=3.709,P=0.001)。结论对称性肢端角化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明显受损。因此,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加强保湿是对称性肢端角化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 无创性皮肤测试 皮肤 表皮屏障功能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使用SSRIs类药物安全及有效性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葵香 翁汉育 +4 位作者 林淑芳 张云周 刘通好 李杰红 李锐茹 《今日药学》 CAS 2017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5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 目的探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5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西酞普兰与舍曲林在治疗第2周即可见疗效。治疗4周后,各组HAM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比较,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明显少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选择SSRIs类药物治疗时,西酞普兰由于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作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第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PSD) SSRIs类药物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原文传递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忠明 姜丽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946-948,共3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AZM)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年龄≤1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AZM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2组患儿给药前后临...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AZM)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年龄≤1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AZM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2组患儿给药前后临床体征的变化、临床疗效及对各种致病菌的清除率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急消失时间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87.1%,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病菌的清除率为85.7%,与对照组的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致病菌对AZM、头孢呋辛钠、红霉素、青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0.9%、87.9%、68.2%和45.5%。致病菌对AZM的敏感率与头孢呋辛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红霉素与青霉素(P<0.05和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9%,2组用药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AZM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且具有疗程短、剂量小、抗菌谱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阿奇霉素 儿童 头孢呋辛钠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血管与心肌的保护作用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淑芳 李佩芬 潘锦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血管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68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血管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68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脉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LN)及一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脉压、收缩压、舒张压、TG、TC、HDL-C、LDL-C、LN及IMT水平改善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脉压(56.4±7.5)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72.2±8.5)mm Hg及舒张压(124.1±11.6)mm Hg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的(62.1±7.6)、(76.5±8.0)、(130.5±11.2)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G(2.01±0.39)mmol/L、TC(5.02±0.89)mmol/L、HDL-C(0.89±0.21)mmol/L以及LDL-C(2.87±0.42)mmol/L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的(2.37±0.48)mmol/L、(6.45±1.02)mmol/L、(1.27±0.31)mmol/L及(4.57±0.65)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LN、IMT分别为(1.63±0.82)分、(0.74±0.15)mm,均优于对照组的(2.22±0.98)分、(0.99±0.21)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应当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伴高血脂 阿托伐他汀钙片 心肌功能
下载PDF
甲氨喋呤抑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MP-9及VEGF的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汉昌 范雪金 梁福贵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ethotrexat,MTX)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ethotrexat,MTX)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治疗前、MTX治疗4周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MMP-9及VEGF的表达。结果MMP-9及VEGF在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中治疗前的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的表达(t=6.59,P<0.001;t=8.98,P<0.001);患者经过MTX治疗4周后,MMP-9及VEGF的表达明显下降(t=5.79,P<0.001;t=7.06,P<0.001),与正常对照者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2237;t=1.38,P=0.1755)。结论MTX抑制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MMP-9及VEGF的表达,可能是MTX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喋呤 寻常型银屑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建辉 李丹 曾兰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3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探讨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系统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消银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对金属... 目的 探讨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系统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消银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对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免疫因子影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瘙痒、肝功异常、胃肠反应及皮肤脱屑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MP-9、MIF、TNF-α阳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银颗粒治疗银屑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系统,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银颗粒 寻常型 银屑病 免疫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中用药剂量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萧瑞宜 张奇志 萧锦联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2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治疗中最佳用药剂量.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诊治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治疗中最佳用药剂量.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诊治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5mg、10mg、20mg,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及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究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治疗中使用最佳剂量.结果:治疗前三组TC、TG、LDL、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TC、TG、LDL均低于A、B两组,HDL水平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A组(70.00%)、B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头痛头晕、肌痛、胃肠不适、皮疹及便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mg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钙 用药剂量
下载PDF
浅谈药物经济学评价在指导临床用药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红志 《医学信息》 2009年第10期2102-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经济学评价在指导临床用药的应用。方法利用药物经济学评价分析2006年3月~2009年3月对我院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旋菌感染患者127例的治疗方案。结果药物经济学评价具有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结论正确... 目的探讨药物经济学评价在指导临床用药的应用。方法利用药物经济学评价分析2006年3月~2009年3月对我院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旋菌感染患者127例的治疗方案。结果药物经济学评价具有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结论正确地应用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对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评价 临床用药
下载PDF
分析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翟小繁 赖春进 胡利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0期77-78,共2页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给予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给予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SBP水平(131.63±6.14)mm Hg(1 mm Hg=0.133 kPa)、DBP水平(94.14±2.04)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9.85±8.24)、(120.14±4.47)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2/4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5,P=0.6456>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纳氨氯地平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不良反应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梅群 廉海明 黄伯万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44-845,共2页
目的观察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欣母沛组(n=38),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欣母沛组给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产后24 ... 目的观察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欣母沛组(n=38),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欣母沛组给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产后24 h出血量欣母沛组为(453.5±172.4)m L,对照组为(562.3±243.6)m L。欣母沛组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两组的产后24 h出血量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效果好,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母沛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