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 被引量:121
1
作者 曾利沙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3,共5页
本文提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文章主要讨论 :旅游宣传指南的主题分级与特点 ;文字信息性质的定性概括 ;
关键词 旅游指南 翻译 主题信息突出 民俗文化 英语
下载PDF
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 被引量:86
2
作者 曾利沙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46,共3页
在传统翻译研究中,原则以孤立的概念存在,缺乏可印证性、可操作性的逻辑学理。本文提出应用翻译理论原则范畴化的建构,并从对外宣传翻译研究入手,就目的一需求原则、价值原则、策略原则、辅助性准则与可操作性规则的推衍机制及其内... 在传统翻译研究中,原则以孤立的概念存在,缺乏可印证性、可操作性的逻辑学理。本文提出应用翻译理论原则范畴化的建构,并从对外宣传翻译研究入手,就目的一需求原则、价值原则、策略原则、辅助性准则与可操作性规则的推衍机制及其内在逻辑联系进行了论述,以期拓展应用翻译系统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原则 理论范畴 应用翻译
下载PDF
翻译教学:翻译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兼评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 被引量:71
3
作者 穆雷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63,共5页
翻译教学是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教学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翻译教学”的认识,特别是需要区分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没有这个区分,翻译教学的理论地位无法明确,研究无法深入,翻译教学的发展就... 翻译教学是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教学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翻译教学”的认识,特别是需要区分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没有这个区分,翻译教学的理论地位无法明确,研究无法深入,翻译教学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对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也会造成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教学翻译 翻译教学研究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论关联性信息与价值 被引量:51
4
作者 周锰珍 曾利沙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6,35,共5页
本文通过案例剖析,就对外宣传翻译的目的—策略原则与信息性质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探讨。文章指出,翻译实践问题应在宏观理论范畴得到阐释,在微观层次予以论证,而应用翻译研究应注重实践的可操作性,理论上避免片面的经验总结。
关键词 对外宣传翻译 目的-策略原则 信息性质 信息价值 可操作性
下载PDF
中国翻译的赞助问题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友贵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0,共6页
本文考察中国翻译的赞助问题。上篇考察从东汉末佛籍翻译至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两次翻译高潮期间,翻译活动的赞助问题,下篇讨论从晚清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30年翻译活动的赞助问题,集中考察以下几个具体问题:这四个时期里谁是翻译活动的... 本文考察中国翻译的赞助问题。上篇考察从东汉末佛籍翻译至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两次翻译高潮期间,翻译活动的赞助问题,下篇讨论从晚清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30年翻译活动的赞助问题,集中考察以下几个具体问题:这四个时期里谁是翻译活动的赞助人?若赞助呈多元形态,其主要构成是什么?以什么方式资助?其基本运作方式是什么?赞助人和译者是什么关系(赞译关系)?赞助是否有条件?其条件是指令性的,还是建议性的?本文在尝试观察、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兼述其赞助的动机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助人构成 赞译关系 翻译活动 中国
原文传递
认知图式理论关照下旅游文本的生态翻译研究--以广州旅游景点介绍的中译英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戴桂玉 蔡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8年第4期92-97,107,共7页
本文在整合生态翻译学中"翻译适应选择论"、"‘三维’转换"等核心理论视点及认知诗学中图式理论的基础上,以广州旅游景点介绍为分析对象,阐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激活源语图式,构建源语和译语的对比图式,以及如何... 本文在整合生态翻译学中"翻译适应选择论"、"‘三维’转换"等核心理论视点及认知诗学中图式理论的基础上,以广州旅游景点介绍为分析对象,阐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激活源语图式,构建源语和译语的对比图式,以及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对译文进行适应性选择,据此提出生态翻译的一般性准则和具体的翻译策略,以期丰富生态翻译学理论内涵并为旅游文本的英译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图式理论 旅游景点介绍
原文传递
论文本的缺省性、增生性与阐释性——兼论描写翻译学理论研究方法论 被引量:23
7
作者 曾利沙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81,94,共6页
本文就描写翻译学的理论范畴———“文本特征论”所研究的任务之一 ,即语际转换过程中文本的缺省性、增生性与阐释性进行了讨论。作者从实证研究和描述性方法论入手 ,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文本特征进行了概念化表征 ,并就文本缺省的识... 本文就描写翻译学的理论范畴———“文本特征论”所研究的任务之一 ,即语际转换过程中文本的缺省性、增生性与阐释性进行了讨论。作者从实证研究和描述性方法论入手 ,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文本特征进行了概念化表征 ,并就文本缺省的识别性特征及其形态表征与范畴化问题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写翻译学 文本特征 缺省性 增生性 阐释性 范畴化
原文传递
辟文学通解——兼论文学非文学 被引量:21
8
作者 栾栋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30,共8页
辟文学是文学非文学的的理论纲领,文学非文学是辟文学的逻辑命题。辟文学是文学非文学的思想方法,文学非文学是辟文学的文史根据。辟文学是文学非文学的理论诉求,文学非文学是辟文学的真实体现。辟文学是文学非文学的诗学导向,文学非文... 辟文学是文学非文学的的理论纲领,文学非文学是辟文学的逻辑命题。辟文学是文学非文学的思想方法,文学非文学是辟文学的文史根据。辟文学是文学非文学的理论诉求,文学非文学是辟文学的真实体现。辟文学是文学非文学的诗学导向,文学非文学是辟文学的生态涵养。文学非文学和辟文学是一种新文学原理的两个侧面,前者是文学走向辟学时代的全新视点,后者是文学实现自我改造的思想脉络;前者是文学脱胎换骨的理论前提,后者是实现理论转化的运作技艺。作为一种对文学亘古难题的圆通解读,辟文学之擘画也是华夏文明因应文学全球化大潮的一个理论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学 文学走向 理论诉求 华夏文明 生态涵养 实现理论 通变 自我改造 理论纲领 主流文学
原文传递
我国翻译教学研究方法现状与反思——基于2002-2011年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宏伟 穆雷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以近10年(2002-2011)23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525篇翻译教学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定量及理论推演相结合方法,描述和分析我国翻译教学研究方法现状。结果表明: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不断走向成熟并呈多元化趋向,但仍存在... 以近10年(2002-2011)23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525篇翻译教学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定量及理论推演相结合方法,描述和分析我国翻译教学研究方法现状。结果表明: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不断走向成熟并呈多元化趋向,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定量与实证研究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部分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比较单一集中;个别机构、学者和期刊不太注重研究方法等。为此,对研究现状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研究方法 现状 反思
原文传递
论“活态文化”与“第三空间”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旨在考察梳理中西方文化学术中的"活态"思想资源脉络,总结融会庄子"意之所随"、威廉斯"活态文化"、列斐伏尔"活态空间"和索亚"第三空间"等理论中的"活态"思想成果,辨析和... 旨在考察梳理中西方文化学术中的"活态"思想资源脉络,总结融会庄子"意之所随"、威廉斯"活态文化"、列斐伏尔"活态空间"和索亚"第三空间"等理论中的"活态"思想成果,辨析和阐发其本质内涵和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态文化 活态空间 第三空间 意之所随 三元辩证法
下载PDF
当代翻译文学史上译者主体性的削弱(1949-1978)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友贵 《外国语言文学》 2007年第1期40-46,共7页
本文将当代翻译文学分为两个阶段,认为译者主体性在第一阶段遭严重削弱,第二阶段始见恢复。本文集中考察第一阶段(1949-78)译者主体性遭受削弱的状况、所引发的后果,然后从政治意识形态、制度法规、译作生产和消费诸方面检讨主体性被削... 本文将当代翻译文学分为两个阶段,认为译者主体性在第一阶段遭严重削弱,第二阶段始见恢复。本文集中考察第一阶段(1949-78)译者主体性遭受削弱的状况、所引发的后果,然后从政治意识形态、制度法规、译作生产和消费诸方面检讨主体性被削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削弱 政治意识形态 制度法规
原文传递
《文心雕龙》辟文学之美学思想刍议——兼论文学的“自觉”与“非自觉” 被引量:16
12
作者 栾栋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3-68,共6页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学观念 刘勰 自觉 美学思想 文化现象 刍议 论文 自负 历史
原文传递
翻译教学中的预设思维训练——兼论译者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动因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曾利沙 《外国语言文学》 2006年第3期180-185,共6页
预设思维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认知关联性思维,能使他们理性地认识到翻译过程中思维形态和特征对正确选择词句的影响,提高他们在翻译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将翻译活动中预设思维的性质和特征与译者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动因结合... 预设思维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认知关联性思维,能使他们理性地认识到翻译过程中思维形态和特征对正确选择词句的影响,提高他们在翻译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将翻译活动中预设思维的性质和特征与译者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动因结合起来,以此探讨翻译教学实践中的理论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设 思维形态 思维特征 翻译教学
原文传递
论《翻译美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特征——从审美意识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曾利沙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1,共5页
本文从理论特征与方法论特征两方面对毛荣贵的新著《翻译美学》进行了评析,并从研读的角度对文学翻译中审美意识驱动下的译者主体性特征作了相应的讨论。
关键词 翻译美学 理论与方法论特征 审美意识 主体性
下载PDF
论人文学术还家——兼释“文史哲互根” 被引量:15
15
作者 栾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共4页
"人文学术还家"与"文史哲互根"是两个互为表里的学术命题。它们是本末互动的文化生机,是母子同堂的学术关爱,是原始要终的思想檃栝。文史哲互根的渊源体现出一种学术共和的本真,文史哲互根的意识潜藏着一种人类良... "人文学术还家"与"文史哲互根"是两个互为表里的学术命题。它们是本末互动的文化生机,是母子同堂的学术关爱,是原始要终的思想檃栝。文史哲互根的渊源体现出一种学术共和的本真,文史哲互根的意识潜藏着一种人类良知的本善,文史哲互根的檃栝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文史哲互根的践履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存亡,而文史哲互根的培植涉及到人类精神的安顿。人文学术还家是对文史哲互根的涵养。这两个关涉人文本根的命题,应该成为学术精神的重要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术还家 文史哲互根 学术终极共和 人类精神安顿
下载PDF
孔子“中庸”的“时中”境域——兼评当代新儒家心性儒学和政治儒学两条路径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何光顺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5-55,127,共12页
当代新儒家存在着心性儒学重良知本体与政治儒学重王道仁政的分歧,但都较少关注孔子"中庸"的"时中"维度。实际上,孔子"中庸"的"时中"思想正是中国先秦儒家本原文化对世界思想史的独特贡献,它... 当代新儒家存在着心性儒学重良知本体与政治儒学重王道仁政的分歧,但都较少关注孔子"中庸"的"时中"维度。实际上,孔子"中庸"的"时中"思想正是中国先秦儒家本原文化对世界思想史的独特贡献,它所蕴含的从"慎独"到"群治"的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平衡,构成了对于当代西方个人主义和党派政治所存弊端的纠偏。孔子"中庸"之"时中"至少具有这样几个维度:一是"时"与"位"相称的"正名";二是"时"与"学"相契的"好学";三是"时"与"教"相合的"教化";四是"时"与"权"结合的"权变"。从这几个角度切入,可望打通儒家的内圣外王之路,解决当代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的分歧,并令孔子的"中庸"思想在当代思想世界重新焕发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中庸 时中 心性儒学 政治儒学
原文传递
物性存在论:海德格尔与拉图尔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进 李日容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143,共9页
海德格尔对物之为物的思考尝试了多种途径,从前期的此在的时间性,到中期的世界与大地的争执,再到后期的作为天地神人之四重整体的聚集之物。在这个过程中,他将人的有限性一步步地从根柢上彻底地暴露出来;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则表... 海德格尔对物之为物的思考尝试了多种途径,从前期的此在的时间性,到中期的世界与大地的争执,再到后期的作为天地神人之四重整体的聚集之物。在这个过程中,他将人的有限性一步步地从根柢上彻底地暴露出来;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则表明物的本质首先是作为实践过程而非作为现成之物而存在,决定一物之为一物的是网络式的异质性力量的凝结与生成而非是单一的因素;他们在"物是聚集"的思想上并无本质性的差异。两位哲学家对物性问题思考的殊途同归,不仅确立和促进了当代哲学的"物转向"趋势,而且有助于我们看清人类现时代的本质和局限,从而为克服现代性之危机以及展望人类之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拉图尔 存在 行动者网络理论
原文传递
文学他化论——关于文学的三悖论考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栾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3,共9页
文学他化,是文学非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文学是己非己的复杂原因。这样一个命题包含着文学非文学、文学反文学和文学化文学的悖论推理。这三个悖论揭示出一串危机重重的话题:文学蘖生,文学蜕变,文学消亡。当然,其中也孕育着一种全... 文学他化,是文学非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文学是己非己的复杂原因。这样一个命题包含着文学非文学、文学反文学和文学化文学的悖论推理。这三个悖论揭示出一串危机重重的话题:文学蘖生,文学蜕变,文学消亡。当然,其中也孕育着一种全新的文学观念,诸如文学潜移,文学辟合,文学默化。为了论述的方便,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处于三悖论征候群中的文学他化问题,它们是文学思想的悖论式推理,文学自身的悖论性生发,文学跨界的悖论化去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他化 文学非文学 文学反文学 文学化文学
下载PDF
鲁迅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翻译文学史、中外关系的贡献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友贵 《外国语言文学》 2005年第3期182-188,共7页
本文从统计数字出发,宏观论述翻译家鲁迅一生的翻译成绩及其翻译活动对中国现代小说诗学建构、中俄文学关系的推动、对东欧南欧中欧及北欧“弱小民族”文学的开拓性译介、对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介绍、对日本现代文学、现代文艺理... 本文从统计数字出发,宏观论述翻译家鲁迅一生的翻译成绩及其翻译活动对中国现代小说诗学建构、中俄文学关系的推动、对东欧南欧中欧及北欧“弱小民族”文学的开拓性译介、对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介绍、对日本现代文学、现代文艺理论的译介、以及在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文学史、中外关系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翻译全图 统计数字 翻译文学史 文学史 中外关系
原文传递
辟文学别裁 被引量:13
20
作者 栾栋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6-195,共10页
文化天地给辟文学推出了大人文的话题,时代机缘给辟文学准备了全球化的语境。笔者曾郑重向学界奉献过《辟文学刍议》、《辟文学通解》两文,这篇“辟文学别裁》则为这一体系最终画个句号,裁别义外曲旨,以期为天地立文心,把文心的诗... 文化天地给辟文学推出了大人文的话题,时代机缘给辟文学准备了全球化的语境。笔者曾郑重向学界奉献过《辟文学刍议》、《辟文学通解》两文,这篇“辟文学别裁》则为这一体系最终画个句号,裁别义外曲旨,以期为天地立文心,把文心的诗情画意投射到更宽阔的宇宙屏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别裁 诗情画意 全球化 天地 文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