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法治疗单纯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木本 孙相钊 +1 位作者 刘永源 陈宗梅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9期3157-3160,共4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保守治疗(CT)、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在单纯性阑尾炎(SA)合并糖尿病(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廉江人民医院求治的125例SA合并DM... 目的探讨抗生素保守治疗(CT)、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在单纯性阑尾炎(SA)合并糖尿病(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廉江人民医院求治的125例SA合并DM患者分为A组(36例)、B组(44例)和C组(45例)。A组、B组和C组分别行抗生素CT、ERAT和LA治疗。检测三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和胰腺分泌功能,并比较其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结果 A、B、C三组患者的"治疗12 h腹痛VAS分数<3分"构成比分别为61.11%、86.36%和93.33%,其中A组的构成比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A、B、C三组患者的"治疗24 h白细胞恢复正常"构成比分别为58.33%、63.64%和86.67%,其中C组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A、B、C三组患者的半年阑尾炎复发率分别为22.22%、15.91%和0,其中A、B组的复发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A、B、C三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C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为(14.98±3.17)mg/L、(16.56±3.28)mg/L和(35.24±3.55)mg/L,其中以C组最高,B组次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结束后30 min或第1次使用抗生素结束后30 min时,三组患者的血清C肽、胰岛素和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CT、ERAT和LA治疗SA合并DM均有疗效,但抗生素CT和ERAT方案的复发率高,LA仍然是SA合并DM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糖尿病 保守治疗 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减阈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彩云 罗美玲 曹月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23期434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减阈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等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于常规组的基础上增用减阈疼痛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减阈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等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于常规组的基础上增用减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创面愈合情况,术后1 d、2 d水肿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1 d、2 d以及术后最高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出院前创面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1 d、2 d水肿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低于常规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减阈疼痛护理可显著减轻痔疮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同时促进创面的愈合,改善水肿状况,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手术 术后疼痛 创面愈合 减阈疼痛护理 水肿
原文传递
完全腔镜下腹直肌后修补术治疗中线腹壁疝的新尝试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炳根 龚独辉 +2 位作者 缪锦超 聂向阳 秦昌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2933-2936,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中线腹壁疝的微创新方法——完全腔镜下腹直肌后修补(TES)。总结手术操作流程及技术细节,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7年7至12月,11例中上腹部中线腹壁疝患者接受TES,术中置人大张网片加强修复。手术适应证:中上... 目的探讨治疗中线腹壁疝的微创新方法——完全腔镜下腹直肌后修补(TES)。总结手术操作流程及技术细节,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7年7至12月,11例中上腹部中线腹壁疝患者接受TES,术中置人大张网片加强修复。手术适应证:中上腹中线范围内的原发及继发性缺损,包括脐疝、腹直肌分离、中上腹白线疝及切口疝。TES的技术细节按照手术规范执行。结果11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0(80-205)min。术后伤口疼痛轻,术后第1天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5分(1-4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3(2-5)d。术后2例出现血清肿,由于处理妥当,未影响手术效果。术后随访时间1-6个月,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TES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少,无特殊器械的使用要求,可重复性高,且无需使用昂贵的防粘连补片,无需使用钉枪,大大节约医疗成本;是治疗中线腹壁疝的一种很好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疝 腹直肌后修补 内镜下疝修补术 腹直肌分离 切口疝
原文传递
内镜下完全腹膜外入路原发性腹壁疝修补术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炳根 缪锦超 +2 位作者 龚独辉 聂向阳 秦昌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6-389,共4页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于1993年由Mckernan和Laws首次报告,随后不断得到完善和标准化,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标准术式之一。下腹及盆腔的腹膜外层结构疏松,能够分离出足够空间并利用大张的网片进行加强修复,是治疗腹...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于1993年由Mckernan和Laws首次报告,随后不断得到完善和标准化,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标准术式之一。下腹及盆腔的腹膜外层结构疏松,能够分离出足够空间并利用大张的网片进行加强修复,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入路。我们近年来尝试采用完全内镜下腹直肌后修补术治疗中上腹腹壁疝,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中上腹的腹膜外层与腹直肌后鞘之间同样存在解剖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膜外入路 腹壁疝 临床分析 内镜 原发性 解剖间隙 标准化
原文传递
普通平片联合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在TAPP治疗腹股沟疝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仵永泉 夏连山 +2 位作者 邓静 张周文 张彩云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普通平片联合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在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经济性。方法将90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平片组及3D补片组,前者使用普通平片联合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行TAPP手术,后者使用3D成型补... 目的观察普通平片联合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在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经济性。方法将90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平片组及3D补片组,前者使用普通平片联合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行TAPP手术,后者使用3D成型补片,比较二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术后慢性腹股沟区不适、术后复发及平均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普通平片组的住院费用为(8 385.9±882.9)元,低于3D补片组的(9 340.1±1 180.9)元;手术时间为(74.1±11.3) min,稍长于3D补片组的(67.1±9.8)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术后慢性腹股沟区不适及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APP治疗腹股沟疝手术中,使用普通平片联合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安全可行、价格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平片 医用胶 腹腔镜 疝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横肌松解术治疗巨大腹壁疝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炳根 缪锦超 +1 位作者 施珊格 秦昌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8-720,共3页
2012年美国学者Novitsky等报告了一种全新的后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腹横肌松解术(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release.TAR)。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解剖理念。将腹壁解剖游离层面推进到前所未有的范围,改善了复杂腹壁疝的治疗效果... 2012年美国学者Novitsky等报告了一种全新的后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腹横肌松解术(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release.TAR)。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解剖理念。将腹壁解剖游离层面推进到前所未有的范围,改善了复杂腹壁疝的治疗效果。然而该手术需要采用中线大切口,术后存在切口并发症、疼痛增加及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等风险。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美国学者Belyansky等在2016年报告了腹腔镜下进行TAR的病例。腹腔镜TAR技术难度大.耗时较长.即使是Belyansky的团队也仅施行了3例,而国内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我们在前期的尸体解剖操作练习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病例筛选,成功实施1例腹腔镜TAR.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松解术 治疗效果 腹壁疝 腹腔镜 下腹 尸体解剖 美国学者 病例筛选
原文传递
RAD54B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郑彪 陈旭 +3 位作者 钱均霖 许宝石 甄潮辉 梁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4期225-230,共6页
目的研究RAD54B在肝细胞癌(LIHC)中的表达意义,与其在肝细胞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在线数据库分析RAD54B在LIHC中的mRNA表达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使用人肝癌组织芯片(TMA),利用免疫... 目的研究RAD54B在肝细胞癌(LIHC)中的表达意义,与其在肝细胞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在线数据库分析RAD54B在LIHC中的mRNA表达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使用人肝癌组织芯片(TMA),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RAD54B在LIHC中的表达,并探讨RAD54B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LIHC组织中RAD54B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也提示LIHC组织表达的RAD54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TCGA数据库生信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的生存分析表明,RAD54B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较低表达组显著降低。而且,RAD54B的表达与LIHC患者的肿瘤大小、TNM分期、肿瘤的分级(Grade)等多个临床特征显著相关。结论RAD54B作为LIHC的预后因子,其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RAD54B可能为LIHC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RAD54B 预后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管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家荣 徐梅芳 +1 位作者 陈光锐 余立建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管理和医护一体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我院结直肠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集束组(n=40)与一体组(n=40),均行腹腔镜结... 目的:对比分析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管理和医护一体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我院结直肠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集束组(n=40)与一体组(n=40),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集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管理,一体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VA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WBC、CRP水平变化。结果:集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一体组短,住院费用较一体组低(P<0.05);术后2h、6h、12h集束组VAS评分较一体组低(P<0.05);集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与一体组7.5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3天、5天集束组WBC、CRP水平较一体组低(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管理和医护一体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管理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炎性反应,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相比于医护一体化管理,集束化管理更能减少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管理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康复
下载PDF
经乳晕入路腔镜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曾瑜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观察经乳晕入路腔镜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分别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切除术(观察组)或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 目的观察经乳晕入路腔镜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分别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切除术(观察组)或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而疗效、满意度、切口外观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切除术可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甲状腺肿瘤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下载PDF
脐上入路单孔内镜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原发性白线疝
10
作者 李炳根 缪锦超 +3 位作者 施珊格 黄家荣 龚独辉 聂向阳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362-363,共2页
从2019年开始笔者陆续报道了内镜全腹膜外原发性腹壁疝修补技术(end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TEA)[1,2],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内镜下的全腹膜外技术修补腹股沟疝以外的腹壁疝,TEA技术能够将修补的补片置于腹膜外层,... 从2019年开始笔者陆续报道了内镜全腹膜外原发性腹壁疝修补技术(end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TEA)[1,2],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内镜下的全腹膜外技术修补腹股沟疝以外的腹壁疝,TEA技术能够将修补的补片置于腹膜外层,无需昂贵的防粘连补片,也无需钉枪或者缝合等有创固定,更重要的是它仅需分离腹膜,不必破坏腹壁的筋膜结构,从而不会影响腹壁的稳定性,故取得良好效果。然而在我们早期的探索中,TEA仍存在一些技术限制,导致病例选择仅限于一些中小型原发性中线腹壁疝(脐疝、白线疝)。对于下腹部有手术史或肥胖的患者,采取从耻骨上建腔的TEA技术并不容易[3]。对于靠近剑突的上腹部白线疝,实施经典TEA技术需要进行长距离的分离,并不合理。笔者通过探索和充分准备,近期为2例原发性上腹部白线疝实施了经脐上入路的单孔内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supra-umbilical 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of end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repair,SILS-TEA),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线疝 全腹膜外 腹壁疝 经脐 下腹部 修补技术
原文传递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并发空肠和直肠多发胃肠间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缪锦超 施珊格 +4 位作者 刘赞伟 黄家荣 林晓锋 陈光锐 费贤彬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74-77,共4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Ⅰ,NF—Ⅰ).也叫雷克林霍曾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50%的患者有家族史.发病率约为1/3000-1/4000.以异常皮肤色素沉着(咖啡牛奶斑)、多发皮肤结节及受累组织器官损害(神...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Ⅰ,NF—Ⅰ).也叫雷克林霍曾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50%的患者有家族史.发病率约为1/3000-1/4000.以异常皮肤色素沉着(咖啡牛奶斑)、多发皮肤结节及受累组织器官损害(神经、骨骼、内脏)为特征性表现,约10%-25%患者可有消化系统受累表现如出血、穿孔或肠梗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胃肠间质瘤 文献复习 多发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直肠 空肠 并发
下载PDF
乙状结肠系膜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缪锦超 刘赞伟 +6 位作者 林晓锋 黄家荣 施珊格 黄素梅 蔡世春 吴晖 张信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系膜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报告在本院诊治的1例乙状结肠系膜多形性脂肪肉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分析连同本例共12例结肠系膜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结肠系膜脂肪肉... 目的探讨结肠系膜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报告在本院诊治的1例乙状结肠系膜多形性脂肪肉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分析连同本例共12例结肠系膜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结肠系膜脂肪肉瘤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9岁;其中男性7例(58.3%),女性5例(41.7%);肿瘤直径介于2~50 cm;6例(50.0%)肿瘤位于乙状结肠或乙-直交界系膜,3例(25.0%)位于右半结肠系膜,横结肠系膜2例(16.7%),降结肠系膜1例(8.3%)。高分化脂肪肉瘤4例(33.3%),粘液性脂肪肉瘤3例(25.0%),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8.3%),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8.3%),1例多原发脂肪肉瘤具有两种不同病理类型,未描述病理类型的2例。术后9例患者有随访资料,中位随访17.5月,3例复发(33.3%),其中2例为黏液性脂肪肉瘤。结论乙状结肠系膜多形性脂肪肉瘤罕见,预后不良。外科完整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肿瘤体积和是否达到安全切缘的完整切除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结肠系膜 手术
下载PDF
小肠系膜覆盖实现浆膜化解决盆腔手术残腔并一例盆腔手术创面浆膜化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黄家荣 孙开宇 +5 位作者 侯洵 徐建波 张信华 蔡世荣 何裕隆 吴晖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结合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探讨盆腔手术后巨大手术残腔的处理方法。方法2018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收治1例小肠肉瘤并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经及时有效诊疗后康复出院。通过介绍其手术经过、术后恢复过程并结合... 目的结合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探讨盆腔手术后巨大手术残腔的处理方法。方法2018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收治1例小肠肉瘤并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经及时有效诊疗后康复出院。通过介绍其手术经过、术后恢复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探讨盆腹腔广泛病变切除术后巨大手术残腔的处理方法。结果(1)病例报告:35岁女性患者,既往因“宫颈腺癌Ib2期”行“广泛全子宫切除+左附件切除+右输卵管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右卵巢移位术”,术后多次放、化疗,此次因“反复腹痛3月,再发加重3天”入院,在全麻下接受“盆腔病变及受累小肠切除、小肠系膜盆腔手术残腔填塞术”,手术填塞物为切除小肠的带蒂系膜。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随访4月,无梗阻、腹盆腔积液等表现。(2)文献复习:现有的文献表明以自体组织,包括肝圆韧带或大网膜填塞手术残腔或覆盖重要手术创面能有效浆膜化腹内脏器,促进手术创面愈合,减少术后腹腔、盆腔粘连等并发症。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带蒂小肠系膜填塞腹腔手术残腔的文献报道。结论采用带蒂小肠系膜覆盖盆腔巨大手术残腔可安全、有效地浆膜化手术创面、促进局部积液吸收。同时可防止腹腔内容坠入残腔,进而为后续放疗或再次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外科手术 带蒂小肠系膜 自体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