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决策的儒家家庭主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大平 左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22,57,共6页
中国社会有注重家庭的传统,一般而言是家庭而不是个人更多的时候成为医疗决策的决定性因素。儒家的齐家情怀与疾病的儒家家庭共担是医疗决策的儒家家庭主义的伦理起点与归宿;"仁心"与"不忍人之心"为医疗决策的儒家... 中国社会有注重家庭的传统,一般而言是家庭而不是个人更多的时候成为医疗决策的决定性因素。儒家的齐家情怀与疾病的儒家家庭共担是医疗决策的儒家家庭主义的伦理起点与归宿;"仁心"与"不忍人之心"为医疗决策的儒家家庭主义提供了伦理基石。相信家庭相比个人更能够作出明智的选择,提倡家庭共同参入医疗决策,同时照顾到患者的自律权,在必要时要根据患者的最佳利益对家庭决策予以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决策 儒家家庭主义 仁心 不忍人之心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啸 沈玉洁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7期1-4,共4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有三类:基于结果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体系和第三方评价体系。...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有三类:基于结果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体系和第三方评价体系。这三种评价体系由于出发点和侧重点的不同,往往会得出差异性较大的结论。通过对三类评价体系的内在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内在合理性和局限性,以期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建设多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教育质量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百越民族的无间道——道教血湖信仰源泉考
3
作者 叶远飘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111,共8页
“血湖”是中国道教专为女性亡灵设置的一处地狱,道教认为女性因为月经或生产恶露流出的血造成污染导致死后亡灵堕入“血湖”,在丧葬时需举行“破血湖”仪式将灵魂拯救。以往研究几乎全部认同道教的这一观念来源于佛教,本文对此提出质疑... “血湖”是中国道教专为女性亡灵设置的一处地狱,道教认为女性因为月经或生产恶露流出的血造成污染导致死后亡灵堕入“血湖”,在丧葬时需举行“破血湖”仪式将灵魂拯救。以往研究几乎全部认同道教的这一观念来源于佛教,本文对此提出质疑,通过观察中国南方各地区的“破血湖”科仪,归纳其共同点,结合壮侗语民族的丧葬民族志资料与环南中国海区域出土的考古资料、神话传说对其源头进行挖掘,结果表明,道教的“血湖”信仰来源于百越民族的丧俗观念,借此说明少数民族视角对中国宗教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越 丧俗观念 血湖信仰 道教
下载PDF
预立临终医疗指示正当性的儒佛道诠释 被引量:2
4
作者 左伟 李大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佛教的轮回生死观可以减少人对死亡恐惧,净化临终者的心念提升觉性,通过佛教临终助念帮助临终者度过临终恐惧。道教的生死自然生死观让人明白生死是自然变化,以坦然的态度,忘掉死生复返自然,以生死智慧的领悟,转换成濒死经验中的正向成... 佛教的轮回生死观可以减少人对死亡恐惧,净化临终者的心念提升觉性,通过佛教临终助念帮助临终者度过临终恐惧。道教的生死自然生死观让人明白生死是自然变化,以坦然的态度,忘掉死生复返自然,以生死智慧的领悟,转换成濒死经验中的正向成就感。儒家用"成仁取义",来说明人生最高的价值,死亡如因为要尽力达到这个目标,同家人一起合理安排死亡,通过一套较为繁复的丧葬仪式,达到对逝者的心灵上的抚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 死亡 预立临终医疗指示 正当性
下载PDF
论德孝文化的社会治理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俊领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6年第6期67-73,共7页
德孝是儒家伦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四重意涵:治国之器、教化之本、事功之源与修身之道。这四重意涵分别专注于国家治理层面、社会教化层面、个体事功层面和个体修养层面。在儒家伦理系统中,社会治理是孝德文化的核心政治功能。... 德孝是儒家伦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四重意涵:治国之器、教化之本、事功之源与修身之道。这四重意涵分别专注于国家治理层面、社会教化层面、个体事功层面和个体修养层面。在儒家伦理系统中,社会治理是孝德文化的核心政治功能。德性的超越本质是孝德文化社会治理功能的源生起点,建构身份伦理是孝德文化社会治理功能的内在路径,和谐持中是孝德文化社会治理功能的实践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德 社会治理 源生起点 内在路径 实践结果
下载PDF
“王化”的俚军——海南岛“熟黎”族源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叶远飘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4-59,共6页
熟黎是宋代至清代历史文献对海南岛一部分黎族的称呼。关于熟黎的民族渊源,以往研究有“壮族(临高人)”和“汉化的黎族或黎化的汉族”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基于熟黎在海南岛留下的文物、民俗和语言,结合海南岛的移民史,认为熟黎主体是... 熟黎是宋代至清代历史文献对海南岛一部分黎族的称呼。关于熟黎的民族渊源,以往研究有“壮族(临高人)”和“汉化的黎族或黎化的汉族”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基于熟黎在海南岛留下的文物、民俗和语言,结合海南岛的移民史,认为熟黎主体是来自雷州半岛两广交界地区被王化的俚人军队,说明海南岛黎族形成的过程中既有生物血缘关系上迥异于汉族的土著发展,也应注意汉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熟黎 族源 汉族文化 俚军
下载PDF
汉越文化交融视域下的黎族始祖神话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叶远飘 《文化遗产》 CSSCI 2021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基于海南岛黎母山和雷州半岛雷祖祠的田野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海南岛黎族内部流行的关于雷公摄蛇卵繁衍出黎族的始祖传说进行解读,指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神话,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黎族起源的历史事实。该传说所说的"蛇... 基于海南岛黎母山和雷州半岛雷祖祠的田野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海南岛黎族内部流行的关于雷公摄蛇卵繁衍出黎族的始祖传说进行解读,指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神话,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黎族起源的历史事实。该传说所说的"蛇卵"和"雷公"是不同文化符号的隐喻。"蛇卵"是指海南岛的土著(古越族),因以蛇为图腾被史书称"蛇种";而"雷公"则是指唐宋以来北部湾一带被"王化"的俚族,因内附于以"雷"为象征的权力被称为"雷种"。该传说自宋代以后流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央王朝对南方的开发,琼州海峡两岸的土著与汉族交往交流交融促使黎族的形成。黎母传说揭示了汉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形成所发挥的正向作用,深入挖掘其内涵对于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北部湾 蛇种 雷种 黎族
下载PDF
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小燕 《求知导刊》 2016年第36期51-53,共3页
当前生命价值观教育面临重要性和实效性的落差困境。风险社会中教育的有限性决定了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边界和“内在限度”;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人的目的性生命价值意识的遗忘;生命价值观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足致使教育缺少源泉。不断... 当前生命价值观教育面临重要性和实效性的落差困境。风险社会中教育的有限性决定了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边界和“内在限度”;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人的目的性生命价值意识的遗忘;生命价值观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足致使教育缺少源泉。不断提升生命价值观教育水平和实效,需要优化社会环境,采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动机制;提升人生境界、彰显生命意义作为教育的根本主旨;从学生需求出发,科学规划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拓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方法,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价值观 困境 反思
下载PDF
理性空间的“弱化”与科学诠释的“共同语言”——论当代意大利诠释学语境下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线索 被引量:1
9
作者 常红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107,共6页
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欧陆"进路不同于传统科学哲学对社会科学之"规律问题、本体论组成,理论结构"探讨的钟情,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当代大陆哲学着眼于社会科学的后现代哲学语境的考察,着重讨论海德... 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欧陆"进路不同于传统科学哲学对社会科学之"规律问题、本体论组成,理论结构"探讨的钟情,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当代大陆哲学着眼于社会科学的后现代哲学语境的考察,着重讨论海德格尔存在论之后,"理性空间"的"弱化"与后现代社会科学文化共同语言的建构,分析社会科学主体与对象在弱化诠释学语境中的角色,探讨社会科学"真理"的后现代特征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化诠释学 社会科学 理性 理解
原文传递
祖先崇拜与竹图腾的交融互渗——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族源传说的比较
10
作者 叶远飘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7,184,共9页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粤西南以及青海河湟地区所谓“珠玑巷后裔”的族谱、神话、仪式和语言进行比较研究,认为“祖先来自珠玑巷”的说法源于古越人关于“祖先来自竹子”的神话传说。众多民间族谱记载的“珠玑巷”不是一个真实的地名,它只...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粤西南以及青海河湟地区所谓“珠玑巷后裔”的族谱、神话、仪式和语言进行比较研究,认为“祖先来自珠玑巷”的说法源于古越人关于“祖先来自竹子”的神话传说。众多民间族谱记载的“珠玑巷”不是一个真实的地名,它只是越人的竹崇拜与汉人的宗族观念交融以后创造出的精神空间,而广东南雄因地处汉越交界区则成为这个精神空间在现实世界的投射地。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珠玑巷”,可透视汉越人民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玑巷 竹图腾 祖先崇拜 汉越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再论吐蕃史前贵族阶层的葬俗及其信仰——以“天赤七王”传说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远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2,共6页
结合西藏地区藏族民间传说、考古发现的史料与从横断山脉一带收集到的田野资料,西藏史前的丧葬风俗及其信仰得以"再论"。"天赤七王的陵墓建在天上"之传说实际上隐喻的是西藏史前贵族阶层实行的一种"肢解尸体,... 结合西藏地区藏族民间传说、考古发现的史料与从横断山脉一带收集到的田野资料,西藏史前的丧葬风俗及其信仰得以"再论"。"天赤七王的陵墓建在天上"之传说实际上隐喻的是西藏史前贵族阶层实行的一种"肢解尸体,并且不起坟丘的二次乱骨葬"。这种葬式体现了西藏史前母系社会的人们集天神崇拜与祖先(母系)崇拜为一体的原始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原始信仰 天赤七王 “恰”与“穆” 二次乱骨葬
原文传递
儒家丧祭礼仪的伦理意蕴
12
作者 李大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29,共4页
儒家丧祭礼仪具有感念先祖亲恩之薪火相传的生命永续的意义,对现代其依然具有慎终追远、弘扬孝道、超越生死、道德濡化的价值,透过祭祀仪式的过程,所要激发的是蕴涵在仪典文字外,深蕴的情感思想与伦理意识,以达到生死交会转换成为死而不... 儒家丧祭礼仪具有感念先祖亲恩之薪火相传的生命永续的意义,对现代其依然具有慎终追远、弘扬孝道、超越生死、道德濡化的价值,透过祭祀仪式的过程,所要激发的是蕴涵在仪典文字外,深蕴的情感思想与伦理意识,以达到生死交会转换成为死而不亡,体认到生命的扩充与和谐,应该得到继承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丧祭 礼仪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科学发现探究
13
作者 常红 易显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9-93,共5页
针对科学发现方法论的历史研究表明,科学发现方法论过于迷信理性逻辑方法而忽视了非理性的重要作用。女性主义者从性别分析出发,在区分社会心理层次中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基础上,主张非理性与女性气质存在某种内在关联,强调女性"... 针对科学发现方法论的历史研究表明,科学发现方法论过于迷信理性逻辑方法而忽视了非理性的重要作用。女性主义者从性别分析出发,在区分社会心理层次中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基础上,主张非理性与女性气质存在某种内在关联,强调女性"主客融合的思维方式"的优越性。女性主义视角打破了传统科学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解构了传统价值中立的客观性。女性主义者呼吁消除性别偏见,重视科学发现中非理性因素的研究,建立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科学发现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现 女性视角 性别解释 非理性
下载PDF
因果性、规范性与沟通性——“先验诠释学”视域下的人文社会科学探究
14
作者 常红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3-27,87,共6页
先验诠释学将交往共同体与语言交往的先天性视为知识的前提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补关系的前提。它所寻求的规范性与沟通性不仅看到了在当代社会理论中诠释学路径的不充分性与因果说明的局限性,并且试图超越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观研究... 先验诠释学将交往共同体与语言交往的先天性视为知识的前提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补关系的前提。它所寻求的规范性与沟通性不仅看到了在当代社会理论中诠释学路径的不充分性与因果说明的局限性,并且试图超越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观研究中的客观性与相对性,实现其诠释与科学理论的结合,以达到拓宽认识论与改造哲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诠释学 因果性 规范性 相对主义
下载PDF
论天主教的本土化——以滇西北茨中村藏族天主教徒的丧葬礼为例
15
作者 叶远飘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95,共7页
在滇西北茨中村,历史上频繁的民族流动与交融削弱了人们的血缘观念,促成以地缘观念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建立,天主教信仰在传播过程中深深地嵌入到了这种社会结构之中,其在丧葬礼的表现就是维护藏族传统礼仪结构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天主教信... 在滇西北茨中村,历史上频繁的民族流动与交融削弱了人们的血缘观念,促成以地缘观念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建立,天主教信仰在传播过程中深深地嵌入到了这种社会结构之中,其在丧葬礼的表现就是维护藏族传统礼仪结构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天主教信仰内容,有效地防止了信徒与社会其他群众之间的分裂与对立,这既是藏族文化在多宗教地区绵续的方式,又是天主教在多民族地区“中国化”“本土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天主教徒 丧葬礼 本土化
下载PDF
丧葬与宗教:少数民族丧俗信仰研究发凡——基于藏族丧葬文化研究综述的反思
16
作者 叶远飘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79,共8页
宗教学对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由于缺乏主位视角,潜意识中容易将丧葬视为某种宗教的附属品,导致现有的研究成果烙上了"东方主义"色彩。在宗教学对宗教的分类基础上,梳理一个世纪以来宗教学学术界有关藏族丧葬研... 宗教学对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由于缺乏主位视角,潜意识中容易将丧葬视为某种宗教的附属品,导致现有的研究成果烙上了"东方主义"色彩。在宗教学对宗教的分类基础上,梳理一个世纪以来宗教学学术界有关藏族丧葬研究的成果,从而提出"丧俗信仰"的概念,并从民俗学的主位视角对这一概念及其意义、范畴以及方法论展开论述,尝试初步构建少数民族丧俗信仰的理论体系,以期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研究路径提供范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宗教 主位视角 丧俗信仰 必要性 重要性
下载PDF
语境主义视角下《老子》之“道”的理解与传播
17
作者 林啸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18年第2期45-54,共10页
自从'道'被《老子》当作哲学概念加以使用后,这一概念便被此后的诸子百家接受,进而成为整个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论基石,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道'的传播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新篇章。但由于'道'不仅是被用来解释... 自从'道'被《老子》当作哲学概念加以使用后,这一概念便被此后的诸子百家接受,进而成为整个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论基石,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道'的传播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新篇章。但由于'道'不仅是被用来解释各种现象和事物之依据的概念,而且它的内涵却又为每一个时代的思想所丰富与发展,因而,'道'之内涵的演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思想变迁。鉴于此,本文从语境主义的视角试图通过对分析'道'之内涵在历史上的演变,分析其与时代思潮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思想和中国古典文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思想
原文传递
超越理解:社会科学的当代哲学诠释学进路解析
18
作者 常红 曹志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4,共6页
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路是一种与分析哲学相对立的社会科学分析进路。20世纪80年代随着哲学诠释学的兴起,围绕"社会科学何以可能"、"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社会科学认知与方法"等问题的讨论,形成了... 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路是一种与分析哲学相对立的社会科学分析进路。20世纪80年代随着哲学诠释学的兴起,围绕"社会科学何以可能"、"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社会科学认知与方法"等问题的讨论,形成了实用主义"新诠释学"、先验诠释学、系谱学诠释学、激进诠释学、弱化诠释学等多种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路,它们的发展将决定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路能否成为不同于分析哲学进路的新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社会科学 文本 理解
原文传递
社会科学的当代哲学诠释学进路
19
作者 常红 曹志平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11期11-12,共2页
对社会科学作出哲学反思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20世纪80年代随着哲学诠释学的发展,出现了社会科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进路。这一研究进路不同于认知诠释学对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直接挑战了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的理论模式。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社会科学方法论 研究进路 实证主义 哲学反思 科学哲学 理论模式
原文传递
汉藏走廊西缘丧俗信仰与儒、苯、佛关系探析——以川滇藏交界区水葬个案为中心
20
作者 叶远飘 《文化遗产》 CSSCI 2017年第6期87-94,共8页
地处汉藏交界地带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羊拉乡流行肢解尸体的水葬习俗,该习俗成为当地人划分"有子嗣人群"和"无子嗣人群"、"正常死亡"和"意外死亡"以及"夏秋"与"冬春&q... 地处汉藏交界地带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羊拉乡流行肢解尸体的水葬习俗,该习俗成为当地人划分"有子嗣人群"和"无子嗣人群"、"正常死亡"和"意外死亡"以及"夏秋"与"冬春"的边界,其中"肢解尸体"这个动作具有苯教、佛教和儒家色彩,而水葬本身却受苯教、佛教和儒教教义排斥,表明丧葬并不是哪一种宗教教义的附属品。作为一个民族不断传承的风俗,丧葬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各种宗教互动的过程中对宗教的相关因子进行扬弃、吸纳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立于宗教的信仰,是为丧俗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走廊 水葬 肢解尸体 多元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