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现状与应用体会 被引量:18
1
作者 邹志飞 林海丹 +2 位作者 易蓉 陈永红 刘超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5-382,共8页
介绍了《食品安全法》及各部门规章对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审批、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进出口等的管理规定,还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产品规格、生产规范、标签、检测方法等标准体系,并根据使用标准、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的实际应用... 介绍了《食品安全法》及各部门规章对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审批、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进出口等的管理规定,还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产品规格、生产规范、标签、检测方法等标准体系,并根据使用标准、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的完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食品添加剂 法规 标准
原文传递
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敏 李宪华 +2 位作者 奚星林 潘丙珍 庞世琦 《检验检疫科学》 2008年第6期60-62,共3页
无损检测技术是有别于传统检测手段的一种新兴技术,得到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概述了几类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声学原理检测法,光谱检测法,电子鼻法,电子舌法,生物传感器检测法。
关键词 无损检测 食品分析 电子鼻 电子舌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吡喹酮残留量的LC-MS/MS测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峰 林海丹 +2 位作者 吴映璇 张美金 孙良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1-624,共4页
应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技术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吡喹酮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中的吡喹酮残留,提取液经碱性氧化铝小柱净化,LC-MS/MS测定,在10~40μg/kg范围内添加回收率为91%~111%,定量下限... 应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技术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吡喹酮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中的吡喹酮残留,提取液经碱性氧化铝小柱净化,LC-MS/MS测定,在10~40μg/kg范围内添加回收率为91%~111%,定量下限(LOQ)为10μg/kg。本文还讨论了吡喹酮残留物的提取条件、流动相对吡喹酮ESI离子化的影响,并借助准MS/MS/MS技术探讨了吡喹酮主要质谱碎片的产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动物源性食品 准三级质谱
下载PDF
近红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敏 李宪华 +2 位作者 奚星林 潘丙珍 庞世琦 《检验检疫科学》 2008年第6期69-71,共3页
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新型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领域获得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简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等成分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食品分析
下载PDF
化妆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的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谢雨杉 奚星林 《杭州化工》 CAS 2002年第4期31-34,共4页
主要介绍了采用层析法、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法对化妆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的检测,并提出了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关键词 化妆品 对羟基苯甲酸酯 检测 层析法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
6
作者 席静 黄华军 陈文锐 《检验检疫科学》 2007年第1期93-94,共2页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实验室开展检测业务、实施质量活动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针对体系文件种类多、数量大、涉及面广的现象,本文结合GB/T19001—2000idt 1S09001:2000标准要求和本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经验,阐述了文件控...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实验室开展检测业务、实施质量活动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针对体系文件种类多、数量大、涉及面广的现象,本文结合GB/T19001—2000idt 1S09001:2000标准要求和本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经验,阐述了文件控制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质量体系文件的分类和识别,建议通过采取分层次管理方法对文件进行控制,达到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 文件控制 实验室质量管理
下载PDF
ICP-MS法快速测定化妆品中铬、砷、镉、钕、铅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江晖 焦红 +2 位作者 温巧玲 谢湘娜 谢玉珊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建立化妆品中铬,砷,镉,钕,铅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分析方法。样品预处理采用微波消解,以^72Ge、^115In、^209Bi为内标作定量分析,对3种不同基质的化妆品进行测定,对照分析了参考标准物质。各元素平均回收率为88.8%~108... 建立化妆品中铬,砷,镉,钕,铅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分析方法。样品预处理采用微波消解,以^72Ge、^115In、^209Bi为内标作定量分析,对3种不同基质的化妆品进行测定,对照分析了参考标准物质。各元素平均回收率为88.8%~108%,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化妆品
下载PDF
ICP-MS同时测定植物性食品中稀土元素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江晖 焦红 +3 位作者 谢守新 谢湘娜 胡思 谢玉珊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2-55,共4页
建立了植物性食品中16种稀土杂质(Sc、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和Lu)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基体效应及质谱干扰,应用In内标,有效地补偿基体效应所引起的测量偏差,建... 建立了植物性食品中16种稀土杂质(Sc、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和Lu)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基体效应及质谱干扰,应用In内标,有效地补偿基体效应所引起的测量偏差,建立修正公式校正质谱干扰。对照分析了参考标准物质。对所测定元素,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0,方法的检出限低于2.2 pg/g(Sc为95pg/g),回收率为92%~106%,RSD优于3.2%(n=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稀土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化妆品中铬的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江晖 谢守新 +2 位作者 胡思 谢湘娜 谢玉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40-1342,共3页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建立了不同化妆品基质中铬的测定分析方法。样品预处理采用以HNO3水溶液作消化试剂的微波消解方法,并对5种不同化妆品基质中消化试剂的用量进行了比较。优化选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工作参...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建立了不同化妆品基质中铬的测定分析方法。样品预处理采用以HNO3水溶液作消化试剂的微波消解方法,并对5种不同化妆品基质中消化试剂的用量进行了比较。优化选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工作参数,考察了测量过程中的基体效应及质谱干扰,针对不同化妆品样品,选择^52Cr、^53Cr作为测量同位素,^72Ge为内标元素,对试样进行定量分析,有效地补偿基体效应所引起的测量偏差。实验证明,^52Cr、^53Cr的检测结果差异不大,均能满足化妆品中铬的测定要求。对照分析了参考标准物质。铬质量浓度在0.1~100μg/L范围内,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9;铬添加质量浓度为0.5mg/kg,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5.3%~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7.3%,^52Cr检出限为0.052μg/kg,^53Cr检出限为0.036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高秀洁 邓中平 +3 位作者 焦红 胡守旺 奚星林 李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1297-1300,共4页
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系列中毒性、危害性、污染性最大的一种,且分布广,对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食品原料及成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国内外对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要求越来越高,新发展起来的快速分析技术也逐... 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系列中毒性、危害性、污染性最大的一种,且分布广,对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食品原料及成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国内外对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要求越来越高,新发展起来的快速分析技术也逐渐应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除了常规的液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胶体金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得到更充分的研究和应用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等新兴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以及具有创新意义的ELISA-TLC组合分析法也已初步建立,这些为实现快速筛查、现场快检,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同时也为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就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做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对黄曲霉毒素B1的监控水平和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快速检测 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阪崎肠杆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耐药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许龙岩 袁慕云 +4 位作者 刘静宇 赵贵明 邹志飞 阳静 焦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5-209,共5页
目的:研究北京、新疆、广东、辽宁等地和新西兰、美国、印度进口食品中分离的阪崎肠杆菌(ES)分子型别和耐药情况。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XbaⅠ酶切ES染色体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实验,用BioNumerics软件对不同地区分离的ES进行比对... 目的:研究北京、新疆、广东、辽宁等地和新西兰、美国、印度进口食品中分离的阪崎肠杆菌(ES)分子型别和耐药情况。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XbaⅠ酶切ES染色体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实验,用BioNumerics软件对不同地区分离的ES进行比对,分析菌株之间的相似度。用Vitek2进行药敏实验,分析ES耐药情况。结果:38株ES(其中ES12为标准菌株)分成37个PFGE型,相似度在25%~100%,未表现出优势带型和地区特异性,而部分食品被遗传紧密相关的ES克隆株污染。药敏实验结果显示37株ES共有9种耐药谱,部分菌株对呋喃类、头孢类、β-内酰胺类耐药。结论:建立的PFGE方法可应用于ES的分子分型和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崎肠杆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食品 耐药
下载PDF
DiversiLab系统沙门氏菌分子分型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龙岩 袁慕云 +2 位作者 林文丽 张旺 焦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评价DiversiLab(DVL)系统对沙门氏菌(SA)的分型能力。方法:用rep-PCR技术为原理的DVL系统对进出口食品中分离的44株SA进行分子分型,并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果比较,探讨DVL对SA的种群分类能力和分辨率。结果:44株SA经rep-PCR分... 目的:评价DiversiLab(DVL)系统对沙门氏菌(SA)的分型能力。方法:用rep-PCR技术为原理的DVL系统对进出口食品中分离的44株SA进行分子分型,并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果比较,探讨DVL对SA的种群分类能力和分辨率。结果:44株SA经rep-PCR分型分成22个群,分离自不同国家、不同食品中的相同血清型SA分布在同一个群,而且菌株之间相似性非常高。在rep-PCR结果中分在同一个群中的SA,在PFGE结果中除SA2和SA15外,其他菌株之间相关性较低。结论:DVL在SA的种群的分类能力上优于PFGE,但分辨率低于PF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DiversiLab系统 REP-PCR PFGE 分子分型
下载PDF
X荧光光谱指纹技术鉴别粉类化妆品品质的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江晖 谢湘娜 +2 位作者 姚红 詹业添 覃小燕 《分析仪器》 CAS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建立了一种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指纹识别技术鉴别粉类化妆品品质的方法,该方法制样简便、检测周期短、环保节能、无损测量,指纹图谱专一专属,可用于快速鉴别粉类化妆品的真伪以及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采用粉类基质的化妆品真品作为标... 建立了一种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指纹识别技术鉴别粉类化妆品品质的方法,该方法制样简便、检测周期短、环保节能、无损测量,指纹图谱专一专属,可用于快速鉴别粉类化妆品的真伪以及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采用粉类基质的化妆品真品作为标准品,利用Omnian软件系统无标定量分析标准品建立特征元素的指纹识别方法,通过量的积累建立粉类化妆品标准品的标准指纹图谱库。测量样品图谱与标准指纹图谱库进行图谱分析,通过相似度阈值判定获得粉类化妆品的真伪鉴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指纹识别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
下载PDF
低剂量长波紫外线反复照射诱导培养成纤维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静宇 刘仲荣 +2 位作者 杨慧兰 李翠华 龙朝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探讨长波紫外线引起皮肤光老化、皱纹形成的机制。方法:以7.2J/cm2长波紫外线单次或多次照射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光镜、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中的间质胶原酶(MMP-1)、间质溶解素-1... 目的:探讨长波紫外线引起皮肤光老化、皱纹形成的机制。方法:以7.2J/cm2长波紫外线单次或多次照射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光镜、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中的间质胶原酶(MMP-1)、间质溶解素-1(MMP-3)mRNA及其共同的组织抑制因子(TIMP-1)蛋白在各实验组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长波紫外线累积剂量达57.6J/cm2后,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开始出现具有细胞衰老特征性的形态改变,但仅经两次7.2J/cm2 UVA照射,培养成纤维细胞就出现MMP-1、MMP-3 mRNA的表达并随累积照射剂量增加逐渐增强,但各照射组的TIMP-1蛋白均仅在照射后48h内呈一过性轻度表达。结论:皮肤光老化皱纹形成可能与长波紫外线照射引起真皮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表达失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紫外线 成纤维细胞 皱纹形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痕量花粉红染料 被引量:1
15
作者 奚星林 邵仕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94-98,共5页
本实验建立了测定食品中痕量花粉红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正己烷等溶液提取,经过中性氧化铝柱净化,以甲醇和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在激发波长550nm,发射波长580nm的荧光条件下检测。花粉红的浓度在0.5~10.0μg/L范围内... 本实验建立了测定食品中痕量花粉红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正己烷等溶液提取,经过中性氧化铝柱净化,以甲醇和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在激发波长550nm,发射波长580nm的荧光条件下检测。花粉红的浓度在0.5~10.0μg/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在1、5、10μg/kg添加水平时的回收率为56.3%~80.1%,RSD为2.8%~5.7%。方法的定量检出限为1.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花粉红 中性氧化铝食品 测定
下载PDF
食品中花粉红染料的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仕萍 奚星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食品中花粉红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样品经磷酸水溶液或乙腈-磷酸水溶液提取,Sep-Pak C18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ODS柱分离,以甲醇和水溶液流动相进行洗脱,在激发波长550 nm,发射波长580 nm的荧光条件下检测。结... 目的:建立测定食品中花粉红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样品经磷酸水溶液或乙腈-磷酸水溶液提取,Sep-Pak C18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ODS柱分离,以甲醇和水溶液流动相进行洗脱,在激发波长550 nm,发射波长580 nm的荧光条件下检测。结果:花粉红的质量浓度在0.5-15.0μg/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在1、5、10μg/kg添加水平时的回收率为50.8%-83.5%,RSD为2.1%-7.5%。方法的定量检出限为1.0μg/kg。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分离效能好,结果稳定可靠,适合于食品中花粉红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花粉红 食品 测定
原文传递
X荧光光谱指纹识别法快速鉴别茶叶品质的方法
17
作者 刘江晖 覃小燕 +2 位作者 姚红 詹业添 谢湘娜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9期148-149,共2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EDXRF)指纹识别技术鉴别茶叶品质的方法。该方法制样简便、快速、环保节能、无损测量,指纹图谱专一、专属等特异性,可用于快速鉴别茶叶真伪以及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采用茶叶真品作为标准品,利用Om... 本文建立了一种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EDXRF)指纹识别技术鉴别茶叶品质的方法。该方法制样简便、快速、环保节能、无损测量,指纹图谱专一、专属等特异性,可用于快速鉴别茶叶真伪以及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采用茶叶真品作为标准品,利用Omnian无标样定量分析标准品建立特征元素指纹识别方法,通过量的积累并应用统计学分析建立茶叶标准指纹图谱库。测量样品图谱与标准指纹图谱库进行分析,通过相似度阈值判定获得茶叶的真伪鉴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指纹识别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EDXRF)
下载PDF
DiversiLab系统单增李斯特氏菌分子分型评估
18
作者 许龙岩 袁慕云 +4 位作者 黄华军 邹志飞 陈晓清 林文丽 焦红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9-630,共2页
目的用DiversiLab系统(DVL)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评估其分型能力。方法用DVL对食品中分离的24株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并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果进行比较,探讨DVL的分群能力和分辨率。结果 DVL将24株单增李斯特菌分成9个... 目的用DiversiLab系统(DVL)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评估其分型能力。方法用DVL对食品中分离的24株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并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果进行比较,探讨DVL的分群能力和分辨率。结果 DVL将24株单增李斯特菌分成9个群,菌株之间的相似度46.7%~99.7%,DVL的相似度明显高于PFGE;DVL将PFGE型别相同的单增李斯特菌分在同一个的群中,也将不同PFGE型别的单增李斯特菌分在不同的群,但同一群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有不同的PFGE型。结论 DVL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但分辨率低于PFGE;对大量单增李斯特菌分型时,先用DVL筛选再用PFGE对分布在同一群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型,能快速明确单增李斯特菌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DiversiLab系统 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PCR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国产试剂在食品致病菌等领域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超 《中国科技成果》 2008年第6期63-63,共1页
该项目是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上,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引入国内食品致病菌、动物禽流感、植物松材线虫、人类乙型肝炎病毒等检测领域,研制出具有国际同类产品品质、价格低的系列国产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为我国出入境... 该项目是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上,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引入国内食品致病菌、动物禽流感、植物松材线虫、人类乙型肝炎病毒等检测领域,研制出具有国际同类产品品质、价格低的系列国产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为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检验等工作提供快速诊断技术工具及方法,并且提高同类实验室的检测水平。2006年10月获得广东科技兴检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检测试剂 致病菌 食品 国产 出入境检验检疫 应用 自主知识产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