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0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规范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拓展的规范激活理论框架 被引量:51
1
作者 郭清卉 李昊 +1 位作者 李世平 刘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76-1184,共9页
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环境污染,为改善农业环境,探寻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原因所在,将农户环境污染感知、环境关心和社会规范加入规范激活理论框架对其进行拓展,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利用... 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环境污染,为改善农业环境,探寻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原因所在,将农户环境污染感知、环境关心和社会规范加入规范激活理论框架对其进行拓展,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利用陕西、山西、甘肃、安徽和江苏5省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亲环境个人规范、环境污染感知和环境关心均可对其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个人规范对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结果意识、责任归属、农户的环境污染感知和环境关心均可对其亲环境的个人规范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其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结果意识、责任归属、环境污染感知和环境关心;农户的环境污染感知和环境关心可同时对其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而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仅可对其亲环境行为产生间接影响作用;社会规范可正向调节个人规范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环境行为 个人规范 社会规范 规范激活理论
原文传递
技术认知、风险感知对黄土高原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及代际差异 被引量:40
2
作者 刘丽 褚力其 姜志德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3-775,共13页
黄土高原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和对水土流失风险的感知是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探究二者对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户技术采用率的提高、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利用黄土高... 黄土高原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和对水土流失风险的感知是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探究二者对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户技术采用率的提高、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利用黄土高原123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采用逐步回归法和分组回归法,分析了农户技术认知和风险感知对其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及代际差异。结果表明:①技术认知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对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少免耕、深松耕、秸秆还田、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强度均是新生代农户大于老一代农户。②风险感知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户等高耕作和沟垄种植技术采用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存在代际差异;对新生代农户少免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老一代农户深松耕、秸秆还田、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风险感知在技术认知和采用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等高耕作、沟垄种植、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中,风险感知对于老一代农户的调节作用强于新一代;在少免耕、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中,风险感知对于新一代农户的调节作用强于老一代。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等控制变量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建议农业技术和政策推广视新老农户区别对待,提供有针对性的补贴,并通过鼓励土地流转为技术采用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认知 风险感知 农户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采用意愿 代际差异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山西省3A及以上旅游景区时空演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胡炜霞 梁晓涛 桑子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7-194,共8页
旅游业现已成为山西摆脱能源依赖、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2011-2019年山西3A及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10.4、SPSS软件,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方法,研究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分析具体原因,以提升山西品... 旅游业现已成为山西摆脱能源依赖、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2011-2019年山西3A及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10.4、SPSS软件,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方法,研究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分析具体原因,以提升山西品质旅游及培育旅游新增长点。结果显示:1)2011-2019年,3A以上景区快速增长,等级结构趋于均衡,增长向晋南、晋东南扩散,主要受山西旅游经营体制改革影响;2)3A以上景区为聚集态分布,龙头景区辐射带动起着重要作用;3)各地3A以上景区都在增加,高密度区始终处于省会太原及周围地区,晋中地区增速最快,并向东南、西南延伸,旅游政策环境影响较大;4)3A以上景区分布不匀,受经济水平、旅游收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A以上景区 时空演化特征 原因 山西省
原文传递
基于SPEI的东北地区气象干旱风险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明 胡炜霞 +2 位作者 张莲芝 王贵文 柴旭荣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4-139,共6页
文中依据东北地区91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数据,计算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采用Theil-Sen斜率估计方法和Copula函数,分析了东北地区近52a来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干旱风险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1990... 文中依据东北地区91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数据,计算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采用Theil-Sen斜率估计方法和Copula函数,分析了东北地区近52a来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干旱风险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1990s以来,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事件频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重旱、特旱级别的干旱事件;2)在空间上,几乎整个东北地区的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内蒙古东部和吉林省西部平均增加幅度最大;3)呼伦贝尔市周边、白城西部、科尔沁沙地、鹤岗-佳木斯-鸡西一线的干旱风险较高,长白山地区、三江平原和黑龙江省西南部的干旱风险较低。文中研究结果可以为东北地区干旱监测计划的制定及旱灾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COPULA函数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兼论晚清外交近代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步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71-75,共5页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虽是清政府在列强威逼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一方面外交机构从无到有,从权力分散到集中统一,这种艰难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在民族矛盾加深的情况下对外交认识的深化。另一...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虽是清政府在列强威逼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一方面外交机构从无到有,从权力分散到集中统一,这种艰难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在民族矛盾加深的情况下对外交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从尝试出洋考察到正式派遣使臣,使领制度得以确立,从而增强了清政府独立办外交的能力和信心。同时从选派幼童留学到储才馆的成立,为近代化的外交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理衙门 外务部 外交近代化
下载PDF
基于空间聚类的中国东北气候分区及其气象干旱时间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明 王贵文 +2 位作者 柴旭荣 胡炜霞 张莲芝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82-1693,共12页
近50年来,中国东北地区干旱化趋势明显,越来越频繁的干旱事件对该区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1961-2016年中国地面降水和气温月值0.5°×0.5°格点数据,利用空间系统聚类方法对中国东北进行气候分区,通过... 近50年来,中国东北地区干旱化趋势明显,越来越频繁的干旱事件对该区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1961-2016年中国地面降水和气温月值0.5°×0.5°格点数据,利用空间系统聚类方法对中国东北进行气候分区,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探讨了中国东北各亚区气象干旱的时间演变规律,并结合小波功率谱和小波全谱分析了各亚区干旱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上,可将东北地区分为8个气候亚区,即西辽河平原半干旱农牧区、吉辽东部山地湿润农林区、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牧业区、东北中部半湿润-半干旱农牧区、黑吉东部山地湿润农林区、大兴安岭北部湿润林业区、呼伦贝尔-黑河湿润-半湿润农林区、三江平原湿润农业区;(2)不同亚区的干旱事件时间演变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但大致都经历了3个干旱时期:1960s后期、1970s中后期至1980s前期、1990s后期至2000s;2000-2010年间东北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最大,尤其是中、西部;(3)不同亚区干旱变化主要存在11年和3~8年的显著周期,第一主周期差异明显。研究结果对于弄清楚中国东北各亚区特有的气候变化驱动因素、制定气候均质区域干旱监测计划和水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分区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空间系统聚类 小波分析
原文传递
20世纪50年代“劳动光荣”话语的建构与中国妇女解放 被引量:19
7
作者 光梅红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5-61,共7页
"劳动光荣"话语的建构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妇女就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从属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主题。在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劳动、确立农村妇女劳动者身份时,代表国家意志发声的知识精英、农民、学者等不同群体... "劳动光荣"话语的建构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妇女就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从属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主题。在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劳动、确立农村妇女劳动者身份时,代表国家意志发声的知识精英、农民、学者等不同群体共同建构了"劳动光荣"的价值观。由于片面强调"劳动光荣"的劳动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忽略男女两性差异及其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劳动光荣"价值观的建构对农村妇女解放程度的提高又是不彻底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劳动光荣"价值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光荣 妇女解放 话语
原文传递
洋务派与“丁戊奇荒” 被引量:9
8
作者 王金香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31-37,共7页
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北方发生了特大旱灾,史称“丁成奇 荒”。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积极主持了对灾民的赈济活动,动员和 组织社会力量进行义捐,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他们对这 一奇灾发生的深层社会原因作了探究分... 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北方发生了特大旱灾,史称“丁成奇 荒”。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积极主持了对灾民的赈济活动,动员和 组织社会力量进行义捐,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他们对这 一奇灾发生的深层社会原因作了探究分析,揭露出困人为破坏导致 生态失衡,抗灾能力降低的现实状况,这对后世的防灾抗灾和发展 农业均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派 "丁戊奇荒" 赈灾 义捐 李鸿章 旱灾
下载PDF
旅游引导的乡村振兴绩效评价与优化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云丘山村为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炜霞 梁晓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3-191,共9页
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开展旅游引导的乡村振兴绩效评价对推进地方乡村发展水平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机制解析—案例选取—乡村绩效评价—模式总结”为研究主线,基于旅游业推动乡村振兴逻辑,采用深度... 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开展旅游引导的乡村振兴绩效评价对推进地方乡村发展水平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机制解析—案例选取—乡村绩效评价—模式总结”为研究主线,基于旅游业推动乡村振兴逻辑,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AHP-熵值法与加权平均等方法,以“景—村”互补性资源较典型的山西省云丘山村为例,评价旅游引导的乡村振兴绩效水平,提出优化建议并总结其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当前云丘山村乡村振兴绩效综合得分为96.57分,处于优等等级,其中旅游业在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方面有显著推动作用,但对乡村治理成效影响较弱。2)在旅游业高效推动产业和生活的同时,云丘山村特别要建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优化社区参与制度、强化旅游管理和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等。3)案例地旅游引导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可归纳为:党建引领,村庄合并,村企融合,居民参与,以旅游业为动力,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其中基层党建统筹、企业即景区能人任书记的作用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乡村振兴 绩效评价 AHP-熵值法 云丘山村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特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明 柴旭荣 +2 位作者 王贵文 胡炜霞 张莲芝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4-384,共11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旱灾将直接影响该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1961-2015年的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通过游程...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旱灾将直接影响该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1961-2015年的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通过游程理论定义气象干旱事件,并获取了描述干旱事件特征的三个变量: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烈度峰值。指数函数和伽马函数分别用来拟合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边缘分布,Clayton Copula函数用来构建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联合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常规单变量和基于Copula双变量的频率分析方法探讨55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事件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特征空间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异,最严重的干旱主要发生在长江下游地区;(2)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均呈正相关,即较严重的干旱事件通常持续更长的时间;(3)鄱阳湖流域和长江干流下游的北部干旱风险较高,而陕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和湖南的中北部干旱风险较低。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联合发生概率 游程理论 标准化降水指数 COPULA函数
原文传递
国内保护性耕作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的数据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丽 白秀广 姜志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1,共6页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兼具生态治理与修复的作用。文中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在CNKI中进行检索,得到与保护性耕作研究相关的文献数据,以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形式展现保护性耕作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论是保...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兼具生态治理与修复的作用。文中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在CNKI中进行检索,得到与保护性耕作研究相关的文献数据,以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形式展现保护性耕作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论是保护性耕作研究的内容从传统的研究保护性耕作措施及其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发展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肥力、养分、含水量,再到目前的土壤有机碳、理化性质、温室气体等。研究的机构和作者之间合作密切,有稳定的科研团队,并且成果显著,关注的焦点不仅包括农业方面,还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性耕作不仅限于理论研究,还包括众多的技术试验、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知识图谱 可视化 CITESPACE
原文传递
山西煤炭经济替代产业探索——兼论重点旅游景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之路径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炜霞 刘家明 +1 位作者 李明 朱林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8-176,共9页
以煤炭业为绝对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使山西陷入了环境污染重,社会缺乏创新和活力,经济发展迟缓,政治易生腐败等困境,尤其是山西的经济增长表现出受煤炭需求变化而大起大落的无奈特征,因此以前途黯淡和负面作用过大的耗竭性能源工业为支... 以煤炭业为绝对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使山西陷入了环境污染重,社会缺乏创新和活力,经济发展迟缓,政治易生腐败等困境,尤其是山西的经济增长表现出受煤炭需求变化而大起大落的无奈特征,因此以前途黯淡和负面作用过大的耗竭性能源工业为支撑的山西经济,必须选择潜力大、对环境损害小或有贡献意义的替代产业。通过与在山西被认为有前景的装备制造业的收入、增加值的数据比较,以及旅游业收入、增长率与山西GDP及其人均值和增长率、可支配收入的各项指标排名的较量分析,结果表明:1从实际数值、依赖资源和条件、成长环境看,山西旅游业发展和替代优势远大于装备制造业;2山西旅游业发展及其增速水平要明显高于山西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横向地位;3旅游业在山西具备产业比较和煤炭替代产业优势。根据山西资源条件及旅游业薄弱环节,构建以重点景区为基点的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循环路径模式,主要包括:1空间上,开发和充分利用重点景区周围地带,促使旅游业拓展、联盟、聚集和渗透,展现重点景区附近煤矿旅游资源怀旧、休闲、奇特和典型山西风格之价值;2重点景区周边环境经营成具有交友、聚首、消遣娱乐等多项享受时光、集人气活动和功能的场所,针对的消费群体应该多元化;3产业链上开发和表现的重点环节是购物和表演,购买品要以小巧别致的面目印染上山西的文化符号,优先发展消耗型特产。表演要成为以地方曲艺、方言等形式表现山西民俗生活百态的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煤炭业 替代产业 重点景区 发展路径
下载PDF
近代北中国旱灾成因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金香 《晋阳学刊》 2000年第6期56-61,共6页
近代中国北方发生多次特大旱灾 ,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究其原因 ,自然方面的固然存在 ,但旱灾的严重程度最终取决于社会原因。近代政治腐败 ,差徭繁重 ;社会动荡 ,战乱频仍 ;乱伐滥垦 ,破坏植被等都加重了旱灾的危害。要减轻旱灾对农业... 近代中国北方发生多次特大旱灾 ,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究其原因 ,自然方面的固然存在 ,但旱灾的严重程度最终取决于社会原因。近代政治腐败 ,差徭繁重 ;社会动荡 ,战乱频仍 ;乱伐滥垦 ,破坏植被等都加重了旱灾的危害。要减轻旱灾对农业的危害 ,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必须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使农民安居乐业 ,同时 ,在北中国 ,保护植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北中国 旱灾成因
全文增补中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资源禀赋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研究——黄河流域沿线九省区域角度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炜霞 赵萍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4,共8页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中国创新,是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要求的积极探索,是凝练民族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基于线性文化空间视角,以黄河流域沿线九省为研究区域,推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内涵,运用熵值法、相对优先度及...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中国创新,是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要求的积极探索,是凝练民族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基于线性文化空间视角,以黄河流域沿线九省为研究区域,推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内涵,运用熵值法、相对优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文化资源禀赋和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量二者耦合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截止2020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沿线九省文化资源禀赋综合评价值均值为0.44,整体水平偏低且空间差异显著;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数处于0.1-0.5之间,呈高低交替、错落分布的空间态势。2)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居于0.82-0.33之间,总体处于中低水平,由东向西表现为良好协调逐渐向轻度失调变化。3)旅游相对优先度测试表明旅游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的优先程度呈不平衡关系,旅游滞后型省份未能充分将文化资源禀赋转化为旅游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文化资源 旅游发展 耦合协调
原文传递
基于Copula函数的中国东部季风区干旱风险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明 胡炜霞 +2 位作者 王贵文 柴旭荣 张莲芝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6-515,共10页
利用1961~2016年的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网数据集计算了中国东部季风区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并结合游程理论识别气象干旱事件。常规的单变量和基于Copula函数的双变量频率分析分别用来描述干旱事件的... 利用1961~2016年的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网数据集计算了中国东部季风区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并结合游程理论识别气象干旱事件。常规的单变量和基于Copula函数的双变量频率分析分别用来描述干旱事件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结果表明:(1)3个月时间尺度和6个月时间尺度的干旱特征空间格局非常相似,但与12个月时间尺度的干旱特征空间格局差异较大;(2)各时间尺度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均呈正相关,即具有较长干旱历时的地区往往也是干旱烈度较大的区域;(3)西南区、长江下游地区、黄淮海区北部和南部、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省东部干旱风险较高,而长白山地区、松嫩平原和珠江流域干旱风险较低。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干旱区划及旱灾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重现期 游程理论 标准化降水指数 COPULA函数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中部山地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归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炜霞 耿梦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山地旅游对于人们增强体魄、生活幸福作用显著,是推动旅游业复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在黄河流域中部山地旅游中,山西因其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地位举足轻重。以山西省75个A级及以上山地景区(以下简称A及以上)为研究对象,采用洛伦兹曲... 山地旅游对于人们增强体魄、生活幸福作用显著,是推动旅游业复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在黄河流域中部山地旅游中,山西因其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地位举足轻重。以山西省75个A级及以上山地景区(以下简称A及以上)为研究对象,采用洛伦兹曲线、核密度分析、冷热点等空间可视化方法,分析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并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进行归因探究。研究发现:①景区呈现不均衡凝聚型分布态势,基本形成开口朝西的倒C型格局。可与紧邻的陕、豫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区域联动和链接功能。②景区分布具有明显空间自相关性,冷点地区主要分布于晋北,其余表现并不明显。③景区空间分布的四个成因存在明显异质性,50.18%区域资源联动水平与景区数量呈负相关,29.86%区域支撑保障水平与景区数量呈负相关,27.53%区域的交通条件和收入水平与景区数量呈负相关。需提高黄河流域中部经济收入,并将优势山地景区串点成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景区 黄河流域 山西省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19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讨论中的“商资归农”问题——以《大公报》社评及其所刊文章为素材的一个考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岳谦厚 许永锋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86,共9页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农村复兴运动的高涨,农村合作实践中出现大量商资归农现象,并由此推动中国农村合作运动进入"极盛时期"或"农业合作社数量猛进和性质有所变更时期"。这一现象不仅为中国合作运动史上之新鲜事物...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农村复兴运动的高涨,农村合作实践中出现大量商资归农现象,并由此推动中国农村合作运动进入"极盛时期"或"农业合作社数量猛进和性质有所变更时期"。这一现象不仅为中国合作运动史上之新鲜事物,亦为"中国独有之现象",故在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商资流入农村问题"或商资归农利弊关系的讨论。而当时重要的新闻媒体天津《大公报》或发表社论及报道或刊发有关人士对这一问题的评论文章,积极参与了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其讨论的目的在于为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寻找一条可行之路,并以此复兴农村、振兴民族。不过,由于这场讨论本身是"社会失序时期"理论界的一种反映,所以有时人曾讥讽其为"合作者不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运动 商资归农 商业银行 合作社
下载PDF
加强高校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崔鹏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第9期246-247,共2页
针对高校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高素质的实验室队伍建设是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科学管理 管理体制改革
下载PDF
周边环境与旅游景区协调度评价研究——山西平遥古城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炜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7-62,共6页
目前关于周边环境与景区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还几乎是个空白,尚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普遍认同的评价体系。本文基于广义环境指标,以游客体验为各因子值的数据及重要性程度百分比来源,对周边环境与景区协调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设计、模型... 目前关于周边环境与景区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还几乎是个空白,尚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普遍认同的评价体系。本文基于广义环境指标,以游客体验为各因子值的数据及重要性程度百分比来源,对周边环境与景区协调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设计、模型确立、评价方式与协调度量表等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并以2007年5月26日—6月3日问卷调查为基础,对平遥古城周边环境及景区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从古城的实证研究中,可以看出景区周边环境与景区的协调度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率,也降低了景区的经济收入,古城亟待加强周边环境休闲景观建设与塑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整顿治理,古城内也需在后两项做大力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环境 协调度评价 平遥古城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有效教学理论对高校课堂改革的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03-106,共4页
互联网改变了知识传递的方式,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剧促使终身学习成为趋势。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信息化时代的"有效教学"促进了教学相长的实现,不仅是学生发展,还有教师的进步。当教育进入一个反思、重塑甚至... 互联网改变了知识传递的方式,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剧促使终身学习成为趋势。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信息化时代的"有效教学"促进了教学相长的实现,不仅是学生发展,还有教师的进步。当教育进入一个反思、重塑甚至重新定义的时代,我们不能坐等校园生态得到彻底改善的时候再进行课堂教学的转型。当下,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兴建,我们可以借助现有的网络平台和智能移动终端,为改善高校的课堂教学进行一番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学相长 教学平台 智能终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