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中的争议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若东 张鹏 赵北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45-149,共5页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为桡骨头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同时合并肘关节后脱位的复杂肘部损伤,临床预后较差。随着对该损伤认识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治疗方案和流程已初步建立。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主要目的都是恢复关节的完整...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为桡骨头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同时合并肘关节后脱位的复杂肘部损伤,临床预后较差。随着对该损伤认识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治疗方案和流程已初步建立。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主要目的都是恢复关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允许早期活动以避免各种并发症。但目前在手术切口的选择、桡骨头的处理、内侧副韧带的修复和外固定架的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该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冠状突骨折 桡骨头置换 内侧副韧带 铰链式外固定架
下载PDF
骶骨侧块螺钉治疗骶骨骨折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中豹 赵福亭 +3 位作者 罗利芳 邓亦奇 范文闯 穆卫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0-935,共6页
目的研究骶骨侧块可置钉区域解剖学特征,寻找侧块置钉安全通道,为骶骨侧块螺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60例成人骶尾椎CT资料,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5~78岁,平均45.7岁。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骶骨骨... 目的研究骶骨侧块可置钉区域解剖学特征,寻找侧块置钉安全通道,为骶骨侧块螺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60例成人骶尾椎CT资料,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5~78岁,平均45.7岁。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骶骨骨折三维模型。将骶前孔外侧缘界线与棘突连线外侧分离为侧块可置钉区域,分析可置钉区域特点。根据可置钉区域特点置入最大圆柱体,确定螺钉置钉安全通道。测量总体和男女组间置钉通道长度、直径,最佳进钉点与相邻上下骶孔、骶正中嵴距离,进钉方向与矢状面、相邻上终板夹角。结果S1、S2侧块限制螺钉直径的因素为侧块横径,而S3、S4侧块限制螺钉直径的因素为椎间孔间距。S1~S4侧块可使用螺钉最大长度分别为30 mm、35 mm、30 mm、14 mm,最大直径分别为12 mm、9 mm、5 mm、5 mm;S1侧块螺钉最佳进钉点位于关节突偏外侧处,S2~S4侧块螺钉进钉点接近相邻上下骶孔外侧缘连线中点处,距骶正中嵴约2 cm;置钉内倾角逐渐增大,矢状面上略尾倾。男、女组间S2节段螺钉进钉方向与矢状面夹角[男:(35.8±1.2)°,女:(37.9±3.7)°]、最佳进钉点距骶正中嵴距离[男:(20.5±1.0)mm,女:(19.1±1.4)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测量指标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骨侧块内存在圆柱形骨性通道,在此通道内置钉安全可行,个体化测量可为侧块螺钉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计算机辅助设计 模型 解剖学 骨螺丝
原文传递
射频紧缩家犬前交叉韧带后血供重建研究
3
作者 马文谱 赵建彬 +3 位作者 哈欣 高友娟 苑振峰 袁欣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3期5-7,共3页
目的将射频能量应用于正常家犬前交叉韧带(ACL),分析术后6周和12周的组织学变化以及固定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家犬,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射频处理ACL的中间段,B组处理ACL的两端部。每只家犬双后肢进行固定和非固定的对比。于6... 目的将射频能量应用于正常家犬前交叉韧带(ACL),分析术后6周和12周的组织学变化以及固定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家犬,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射频处理ACL的中间段,B组处理ACL的两端部。每只家犬双后肢进行固定和非固定的对比。于6周、12周行血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6周时和12周时,两端紧缩固定组ACL血管密度高于中间段紧缩固定组,12周时非固定组ACL全部断裂。结论紧缩ACL前半部分的上下端效果较好,射频处毛细血管从滑膜发生并向深层生长。ACL射频术后有必要进行外固定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前交叉韧带 射频 组织紧缩 组织学检查 制动 血管化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细小动脉形态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2
4
作者 马胜军 刘桂清 +3 位作者 马增山 董铭锋 柴守栋 张学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PH)患者肺细小动脉形态改变的关系。方法  2 0 0 2年 1月至 11月共收治 86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分为三组 :先天性心脏病不合并PH组 33例 ,肺动脉平均压...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PH)患者肺细小动脉形态改变的关系。方法  2 0 0 2年 1月至 11月共收治 86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分为三组 :先天性心脏病不合并PH组 33例 ,肺动脉平均压 (MPAP) <2 0mmHg(1mmHg =0 133kPa)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H(PH组 ) 4 7例 ,MPAP >2 0mmHg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紫绀组 6例 ,MPAP >90mmH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VEGF动脉血清含量 ,作肺组织活检 ,观察肺血管的病理改变及测定肺小动脉显微形态指标。结果 所有肺活检标本按Heath与EdwardsⅥ级分类进行病理分级 :无PH组肺血管无病理改变 ;PH组Ⅰ级 9例 ,Ⅱ级 14例 ,Ⅲ级 19例 ,Ⅳ级 5例 ;紫绀组 (≥Ⅴ级 ) 6例。随着肺血管病理改变分级的增加 ,血清VEGF在Ⅲ、Ⅳ级时达到高峰值 ,≥Ⅴ级后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肺细小动脉显微指标测定均呈阶梯样变化 ,MPAP、PVR、mMTPA、WA/TA、EA/TA和TWPV在无PH组与PH组Ⅰ级 ,PH组Ⅰ级与Ⅱ级、Ⅲ级、Ⅳ级及紫绀组 (≥Ⅴ级 )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血清VEGF在发生紫绀前期与MPAP、PVR、mMTPA、WA/TA和TWPV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EA/TA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肺细小动脉 形态变化
原文传递
次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性梗阻 被引量:25
5
作者 杨道贵 隋永领 +3 位作者 李蕊 魏发才 刘志恒 李洪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33-234,共2页
目的评价次全结肠切除在治疗癌性左半结肠梗阻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左半结肠癌导致的2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次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9例,女9例;年龄27~86(平均65.7)岁。均因急性肠梗阻收住院,从发病到手术间隔时间41~143(平... 目的评价次全结肠切除在治疗癌性左半结肠梗阻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左半结肠癌导致的2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次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9例,女9例;年龄27~86(平均65.7)岁。均因急性肠梗阻收住院,从发病到手术间隔时间41~143(平均87)h。入院后均快速给予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次全结肠切除术,回肠结肠或直肠吻合术,其中根治性切除21例,姑息性切除7例,均痊愈出院,未出现吻合口瘘或死亡。术后每天排便1~2次。姑息切除的7例患者均在术后16个月内死亡,根治性切除的21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7.8%(14/18)和57.1%(8/14)。结论次全结肠切除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有效和安全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全结肠切除术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结直肠癌 并发症 急性结肠梗阻
原文传递
吗啉硝唑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唐云 童明庆 +22 位作者 于浩 罗艳萍 李明章 曹永宽 秦鸣放 王烈 王小强 彭勃 杨勇 韩曙光 邢春根 蔡兵 黄建明 夏家增 吕柏楠 徐亮 易继林 李德春 廖国庆 郑晓风 杨道贵 黄忠诚 王海波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78-682,共5页
目的评价吗啉硝唑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选取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共437例受试者,其中对照组219例,试验组218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治疗,试验组给予吗... 目的评价吗啉硝唑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选取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共437例受试者,其中对照组219例,试验组218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治疗,试验组给予吗啉硝唑治疗,连续5-7d。评估两组患者用药结束后5-7d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以及综合疗效,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用药结束后5~10d,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厌氧菌清除率以及痊愈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1.6%比91.6%、98.6%比98.1%、96.7%比93.8%,均P〉0.05)。共1413例受试者发生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2.1%。对照组和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4.7%和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66例受试者发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5%比18.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前5位为:转氨酶升高、血小板升高、恶心、呕吐和心电图异常。结论吗啉硝唑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有效,疗效与奥硝唑相当,安全性优于奥硝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奥硝唑 吗啉硝唑
原文传递
山东省医护人员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知信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周爱霞 孙少亮 +6 位作者 张锋 王潇 刘莉萍 杨春玲 赵守国 袁玮 马建中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29期3503-3507,共5页
目的调查山东省医护人员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对VTE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2017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预防VTE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对山东省52家医院的1987名医护人员通过填写... 目的调查山东省医护人员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对VTE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2017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预防VTE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对山东省52家医院的1987名医护人员通过填写电子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医护人员预防VTE知、信、行情况。结果医护人员预防VTE知识(19.49±2.33)分、态度(21.82±2.55)分、行为(64.87±9.54)分,分别占满分的88.59%、87.28%和81.09%。不同医院等级、职业、学历、职称、科室的医护人员预防VTE知信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419、8.418、2.823、6.852、6.375;P〈0.05)。结论医护人员预防VTE的知识和态度水平较高,行为知识水平欠缺。医院应建立规范化的VTE防治与管理体系,提高VTE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研究 静脉血栓栓塞症 知信行 医护人员
原文传递
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金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0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获得其恢复情况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住院时间更短,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更高,出院时健康知识掌握更好,从而术后伤口痊愈更快,足部功能恢复更好。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2.25±2.60)d,少于对照组的(35.34±2.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4,P〈0.01);观察组的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3.34%,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4,P〈0.05),患者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为(37.98±10.23)分,远高于对照组的(14.52±5.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08,P〈0.01)。结论将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法运用于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能促进其伤口愈合,使足部功能早日恢复,并且患者对此种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 骨折 家属参与护理 多发性 足部恢复
原文传递
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在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邵峰 杨成刚 +1 位作者 刘鑫 杨道贵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和短肽肠内营养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制剂对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按随... 目的探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和短肽肠内营养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制剂对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添加益生菌、谷氨酰胺和深海鱼油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制剂)和对照组(34例,普通肠内营养)。分别于术前、术后3d和术后7d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HOMA.IR)、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计数,并观察院内感染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术后7d,治疗组空腹胰岛素和In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4±3.7)mU/L比(13.7±5.4)mU/L(P〈0.05)和1.1±0.2比1.7±0.4(P〈0.05);治疗组CD4+[(45.2±5.4)%]、CD4/CD8(2.1±0.3)及NK细胞计数[(19.5±6.6)%]明显高于对照组[(38.1±2.9)%、1.6±0.2及(15.4±5.6)%,均P〈0.05]。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6.1%(2/33)比17.6%(6/34),P〉0.05]和肠功能恢复时间[(69.3±9.5)h比(70.1±11.6)h,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住院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17±3.8)d比(21±4.2)d,P〈0.05]。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免疫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糖尿病 肠内营养 益生菌 谷氨酰胺 ω-3鱼油
原文传递
超声评价软骨性髋臼、盂唇及髋臼内组织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闭合复位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史淼 班永光 +5 位作者 王延宙 王大伟 钱静 辛兆芹 赵庆华 滕剑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分析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吊带治疗前后的超声检查结果,探讨软骨性髋臼、盂唇及髋臼内组织对DDH闭合复位的影响。方法治疗之前采用Graf法进行超声检查,记录31例脱位型髋关节(D型、Ⅲ型、Ⅳ型,3... 目的分析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吊带治疗前后的超声检查结果,探讨软骨性髋臼、盂唇及髋臼内组织对DDH闭合复位的影响。方法治疗之前采用Graf法进行超声检查,记录31例脱位型髋关节(D型、Ⅲ型、Ⅳ型,36髋)软骨性髋臼和盂唇的位置及股骨头的移位方向,Pavik吊带治疗后1~2周采用髋关节内侧超声检查法进行随访复查,测量髋臼内组织最大截面的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评估复位效果。结果软骨性髋臼位于头侧的脱位髋关节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足侧(P<0.000 1),盂唇位于头侧的脱位髋关节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足侧(P=0.001 6),不同型别的髋脱位(D型、Ⅲ型、Ⅳ型)复位成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 7)。可复位组与未脱位组、不可复位组与未脱位组、不可复位组与可复位组间髋臼内组织最大截面的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检查在DDH患儿的诊断及治疗随诊中有重要的意义,髋关节软骨性髋臼和盂唇的位置、髋脱位的分型以及髋臼内组织的测量对于DDH闭合复位是否成功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髋脱位 髋臼 闭合复位 盂唇 髋臼内组织
原文传递
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腹腔感染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和感染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邵峰 杨道贵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76-679,共4页
目的 探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和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腹腔感染患者术后免疫状态和胰岛素抵抗以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 目的 探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和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腹腔感染患者术后免疫状态和胰岛素抵抗以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按信封法分为治疗组(48例,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和对照组(48例,普通肠内营养).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和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对数化胰岛素抵抗指数(lnHOMA-IR)、降钙素原、T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和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1±4.3)%比(30.1±5.7)%,P=0.043;1.76±0.21比1.36±0.12,P=0.038;(19.3±4.8)%比(13.3±3.2)%,P=0.032];而空腹胰岛素、lnHOMA-IR及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7.3±1.7) mU/L比(10.2±2.1) mU/L,P=0.041;0.60±0.05比0.88±0.06,P=0.039;(0.12±0.07) μg/L比(0.35±0.12)μg/L,P=0.028].治疗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8.8%(9/48)]明显低于对照组[39.6%(19/48),P=0.025].结论 对于由上消化道穿孔所致的腹腔感染患者,应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及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能改善免疫状态,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肠内营养 益生菌 谷氨酰胺 胰岛素抵抗 感染并发症
原文传递
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树葆 张克石 +2 位作者 郭传军 耿凤阳 种宗雷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内持续泵入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并比较两种硫酸镁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6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发病48h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A组)、辅助性硫酸镁治疗1组(B... 目的观察静脉内持续泵入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并比较两种硫酸镁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6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发病48h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A组)、辅助性硫酸镁治疗1组(B组)、辅助性硫酸镁治疗2组(C组)。3组患者均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地平(0.017mg/(h·kg)维持治疗,B组给予硫酸镁0.007g/(h·kg)持续静脉泵入,C组硫酸镁0.014g/(h·kg)持续静脉泵入;常规治疗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输入14d并每日检测血清Mg^2+浓度、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6个月后随访并记录患者the Glasgow Outcome Scale-Extended (GOSE),Modified Rankin Scale用以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A、B、C组血清Mg^2+浓度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13例、B组7例、c组6例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3组患者6个月后GOSE、Modified Rankin Scale量表评分结果显示:A组与B、c组的GOSE及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09、4.667,6.222、6.109,P均〈0.05);B组与C组的GOSE及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持续泵入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可防止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减少硫酸镁用量亦可起到改善血管痉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持续泵入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硫酸镁
原文传递
国外慢性病管理模式及对我国慢性病护理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贵美 袁玮 +1 位作者 杨桂华 常宗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6期741-743,共3页
随着慢性病患者的数量的逐年上升,慢性病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西方国家对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已形成成熟的模式和体系,本文主要对国外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模式进行介绍,使广大护理同仁慢性病了解国外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 随着慢性病患者的数量的逐年上升,慢性病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西方国家对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已形成成熟的模式和体系,本文主要对国外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模式进行介绍,使广大护理同仁慢性病了解国外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并对我国慢性病管理提出建议,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从而改善我国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护理管理 述评
原文传递
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梁赢 赵爱霞 +1 位作者 张金凤 么荣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6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脑性昏迷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及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能提高苏醒意识,促进脑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性昏迷 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
下载PDF
山东地区多中心胃胃肠间质瘤诊治分析:GISSG1201研究中期报告 被引量:7
15
作者 侯庆生 罗文强 +22 位作者 李乐平 戴勇 姜立新 王爱亮 储宪群 李玉明 杨道贵 路春雷 姚林果 崔刚 林惠忠 陈刚 崔庆 张焕虎 伦增军 夏立建 苏英峰 韩国新 惠希增 魏志新 孙作成 郭洪亮 周岩冰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以了解山东省胃GIST的诊治现状。方法收集山东省内2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且完成临床病理学资料复核的1 165例胃GIST病例... 目的分析山东省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以了解山东省胃GIST的诊治现状。方法收集山东省内2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且完成临床病理学资料复核的1 165例胃GIST病例资料及随访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2008年推荐的GIST危险度分级标准对全组病例进行危险度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 165例胃GIST患者中男性557例,女性608例,中位发病年龄60(15~89)岁。肿瘤位于胃底贲门623例(53.5%),胃体346例(29.7%),胃窦196例(16.8%)。行内镜下切除106例,局部切除术589例,胃大部切除术399例,全胃切除术72例。危险度分极:极低危256例(22.0%),低危435例(37.3%),中危251例(21.5%),高危223例(19.1%)。1 116例患者(95.8%)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0(中位数40)月。随访期间共有337例患者出现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34月(1~60月)。全组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8.6%、86.1%和73.4%,其中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3.1%、85.8%、63.0%和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部位(RR= 0.580,95%CI:0.402~0.835)、肿瘤大小(RR= 0.450,95%CI:0.266~0.760)、术中有无肿瘤破裂(RR= 0.557,95%CI:0.336~0.924)、危险度分级(RR= 0.309,95%CI:0.164~0.580)和术后有无服用伊马替尼(RR= 1.993,95%CI:1.350~2.922)是影响胃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依据病灶大小选择内镜切除、局部切除、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等手术方式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NIH 2008危险度分级标准对我国胃GIST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肿瘤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问质瘤 山东省 危险度分级 外科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水通道蛋白4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姚维成 孟庆海 +2 位作者 刘卫东 徐文虎 薄勇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roin 4,AQP4)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枕大池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的方法分别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AQP4 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并用干...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roin 4,AQP4)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枕大池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的方法分别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AQP4 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并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变化。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8h,脑含水量和AQP4 mRNA及蛋白表达开始上升,2d达到高峰,1周后降低到正常水平;AQP4 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脑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9236~0.9509,P<0.01)。结论AQP4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4
原文传递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清音猬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脑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柳英 赵鑫 +7 位作者 王未飞 孙昊 赵苗苗 王晓婷 张桂凤 李莉 夏章勇 王继跃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清音猬因子(SH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脑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经全脑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MCA-M1)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 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清音猬因子(SH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脑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经全脑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MCA-M1)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68例,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根据DSA所示的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152例与侧支循环不良组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HH及VEGF水平,分析血清SHH与VEGF水平与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结果侧支循环良好组血清SHH、VEGF水平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HH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75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SHH(OR=0.310,95% CI 0.117-0.819,P=0.018)和VEGF(OR=0.361,95% CI 0.147-0.887,P=0.026)水平是脑侧支循环建立的独立保护因素,糖尿病(OR=3.094,95% CI 1.321-7.245,P=0.009)是脑侧支循环建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HH及VEGF水平是脑侧支循环形成的保护因素,SHH可能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参与脑侧支循环的建立;糖尿病不利于脑侧支循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音猬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侧支循环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矫形支具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秀英 王克来 +2 位作者 张连海 李杨 侯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1-713,768,共4页
[目的]研究密尔沃基(Milwaukee)支具、改良色努(Cheneau)支具及波士顿(Boston)支具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影响支具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自2004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支具治疗并得到随访的先... [目的]研究密尔沃基(Milwaukee)支具、改良色努(Cheneau)支具及波士顿(Boston)支具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影响支具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自2004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支具治疗并得到随访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单侧弯)患儿63例进行研究,其中男19例,女44例,年龄2~15岁,平均8.7岁,平均随访2年。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的Cobb角、顶椎旋转度(AVR)、躯干位移(TS)等指标,分析并评价适合支具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类型。[结果]治疗前脊柱侧凸的Cobb角平均34.18°(34.18°±14.89°),随访2年后的Cobb角28.13°(28.13°±13.10°),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个患儿的AVR无进展(P>0.05)。治疗前患儿的TS为33.35 mm[(33.35±12.82)mm],治疗过程中逐渐减小,治疗后为25.18 mm[(25.18±13.96)mm],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经支具治疗后无代偿性弯曲。[结论]支具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治疗中是有疗效的,可在一定程度内控制畸形的发展,帮助选择手术时间,使脊柱在矫正术前得到尽可能多的生长和发育,并降低手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支具 先天性脊柱侧凸 儿童
原文传递
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肿瘤125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珍贵 严红玲 +6 位作者 陈保国 胡志平 邓琳縚 周晓洪 赵永辉 刘怀新 王和平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9期658-660,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肿瘤125例,依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病人中,肿瘤呈单发生长113例,多病灶12例,其中肿瘤起源于松果... 目的总结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肿瘤125例,依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病人中,肿瘤呈单发生长113例,多病灶12例,其中肿瘤起源于松果体区69例、鞍上区44例、基底节区12例。病人平均年龄14.4岁,男女之比为2.9∶1.0。年轻病人的5年生存率优于年龄较大者。局部放射治疗病人的5年生存率低于扩大范围放射治疗者。结论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瘤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全面综合分析病人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早期而适当的干预,部分病人有望取得理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生殖细胞瘤 诊断 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桂杰 李学华 +2 位作者 王力 李洪光 刘志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3457-3459,共3页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自2001-01/2008-04收治的11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临床表现、B超及CT检查、手术方式、病理检查结果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除2例患...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自2001-01/2008-04收治的11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临床表现、B超及CT检查、手术方式、病理检查结果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除2例患者表现为急性腹痛外其余患者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肿瘤多位于胰体尾部.B超检查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低回声肿物;CT平扫表现为胰腺低密度肿物,增强CT扫描则表现为肿瘤周边不均匀增强.除1例患者外其余病例肿瘤标志物均正常.11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且10例患者获得随访资料,平均随访23.7mo,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复发转移.结论:SPTP是一种罕见的胰腺低度恶性肿瘤,多发于青年女性,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