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凤霞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保肝、降酶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保肝、降酶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失代偿期
原文传递
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单纯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程慧桢 王海艳 +2 位作者 崔凤芹 王凤霞 黄凯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57-459,共3页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单纯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人,投入到四种治疗方案中,分别于第8w、12w、24w检测ALT、AST、γ-GT、ALP、BUN、Cr、TG、GLU、B超、HDL-C、LDH-C并观察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单纯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人,投入到四种治疗方案中,分别于第8w、12w、24w检测ALT、AST、γ-GT、ALP、BUN、Cr、TG、GLU、B超、HDL-C、LDH-C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水飞蓟宾胶囊治疗30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变化12w时疗效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24w时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水飞蓟宾胶囊70mg组治疗12w与24w的疗效观察x2=15,P<0.005,有可比性;70mg组与140mg组治疗12w疗效观察x2=7.3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例出现临床轻度不良反应,占3.3%。结论该药具有一定的抗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及再生。无明显毒副作用,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高。大剂量、足疗程是有效治疗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卵磷脂 单纯性脂肪肝
下载PDF
饮食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取消禁食后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秀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480-1481,共2页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取消禁食后的影响,防止恢复饮食后再出血和死亡。方法选择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禁食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40例在取消禁食前后都给予饮食干预,对照组柏例给予一般饮...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取消禁食后的影响,防止恢复饮食后再出血和死亡。方法选择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禁食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40例在取消禁食前后都给予饮食干预,对照组柏例给予一般饮食指导。结果我们45d内随访80例患者,干预组再出血率和再次大出血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取消禁食后,合理饮食看似简单,却很重要,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紧密联系,进行饮食干预能大大降低再出血率和再次大出血的病死率,值得引起护士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干预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霍传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8期352-353,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染科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染科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凤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6期313-314,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用药48周后(ALT)、HBeAg及血清HBV-DNA的变化情况,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用药48周后(ALT)、HBeAg及血清HBV-DNA的变化情况,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HbeAg、血清HBV-DN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快速、强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可作为首选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早期肝癌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凯 霍传红 +1 位作者 解景东 郭欣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9期69-72,共4页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早期肝癌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肝癌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29例,分别接受微波消融术治...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早期肝癌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肝癌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29例,分别接受微波消融术治疗及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联合治疗患者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联合治疗组(93.10%,27/29)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72.41%,21/29),P<0.05;联合治疗组复发率(3.45%,1/29)低于常规治疗组(17.24%,5/29),P<0.05;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4.48%,10/29)高于常规治疗组(31.03%,9/29),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AFP)≥100μg/L、病毒数量≥103拷贝/ml、肿瘤边缘不规整与早期肝癌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后复发相关(P<0.05),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肿瘤长径与早期肝癌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后复发无关(P>0.05)。AFP≥100μg/L、病毒数量≥103拷贝/ml、肿瘤边缘不规整是影响早期肝癌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ACE术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早期肝癌能明显提升其治疗效果,减少复发,而术前控制复发危险因素有利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术 疗效 因素
原文传递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连春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2Z期1434-1435,共2页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在治疗第4周、8周、12周时检测患者肝功能及HBV DNA定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部分患者用药初期有肝功能波动,4周...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在治疗第4周、8周、12周时检测患者肝功能及HBV DNA定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部分患者用药初期有肝功能波动,4周后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水平,HBV2DNA载量下降。结论: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使已受感染的肝细胞产生病毒的能力受抑,并减少坏死后再生的肝细胞被病毒感染的机会,减轻肝脏炎症,利于肝功能恢复。需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并及时调整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68例分析
8
作者 崔凤芹 毛敬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663-664,共2页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治疗 转归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0例疗效分析
9
作者 毛敬珍 高俊英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 3 0例HBeAg、HBVDNA均阳性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 ,口服拉米夫定 10 0mg ,每日一次 ,18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疗程结束时 ,2 4例肝功能恢复正常 ,19例血清白蛋白上...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 3 0例HBeAg、HBVDNA均阳性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 ,口服拉米夫定 10 0mg ,每日一次 ,18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疗程结束时 ,2 4例肝功能恢复正常 ,19例血清白蛋白上升为正常 ,2 4例HBVDNA阴转 ,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对减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 ,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治疗 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慧桢 王凤霞 +1 位作者 崔海彬 沙琪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8期7-8,共2页
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的最常见病因,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的致死性临床表现,需积极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防的目的:防止未出血的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形成和进展;对于中重度静脉曲张者预防出血;对于有出血史者,防止... 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的最常见病因,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的致死性临床表现,需积极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防的目的:防止未出血的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形成和进展;对于中重度静脉曲张者预防出血;对于有出血史者,防止再次出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防治 出血预防 肝硬化患者 常见病因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和预防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凤芹 黄凯 +1 位作者 崔海彬 沙琪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8期6-7,共2页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1],死亡率20%。SBP病原菌多为单株细菌,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肠杆菌为主,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菌很少,如肺炎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感染途径包括:血行感染;肠道...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1],死亡率20%。SBP病原菌多为单株细菌,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肠杆菌为主,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菌很少,如肺炎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感染途径包括:血行感染;肠道细菌直接外移渗入腹水;淋巴途径感染。起病有急有缓,症状轻重不一,可有发热、腹痛、腹水、腹膜炎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革兰阴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常见病原菌 预防 治疗 血行感染 常见并发症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凯 王晶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4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3个月后检查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一脱氧...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3个月后检查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一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以及肝功能,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患3个月后,ALT、血清HBV.DNA水平均明显低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没有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高,可作为首选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腹水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沙琪 王海艳 崔海彬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8期9-10,共2页
任何疾病在门静脉系统的任何平面妨碍了门静脉血液回流均可导致门静脉高压。按解剖部位门静脉高压分为:肝前性、肝内性和肝后性,绝大多数为肝内性。全球最常见病因是肝硬化,其次是血吸虫病。非肝硬化型门静脉高压发生率低于10%。我国... 任何疾病在门静脉系统的任何平面妨碍了门静脉血液回流均可导致门静脉高压。按解剖部位门静脉高压分为:肝前性、肝内性和肝后性,绝大多数为肝内性。全球最常见病因是肝硬化,其次是血吸虫病。非肝硬化型门静脉高压发生率低于10%。我国以乙型、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各种病因的肝硬化均有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及再生结节形成导致肝内结构破坏和重建,再生结节内动静脉短路使血流阻力增加,门静脉压力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治疗 诊断 腹水 并发 纤维组织增生 静脉压力升高 常见病因
下载PDF
灵芝芽孢与华支睾吸虫鉴别1例
14
作者 刘永玲 王秀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9期11-,共1页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5岁,因胃癌于2007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住院后在检验血尿便常规时,发现标本外观呈黄色.软便无黏液,涂片高倍镜下,可见酷似华支睾吸虫一样的虫卵,视野可见5~12个.卵前端略窄,有1个小盖,小盖周围卵壳增厚,并...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5岁,因胃癌于2007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住院后在检验血尿便常规时,发现标本外观呈黄色.软便无黏液,涂片高倍镜下,可见酷似华支睾吸虫一样的虫卵,视野可见5~12个.卵前端略窄,有1个小盖,小盖周围卵壳增厚,并突起为肩峰,卵后端钝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芽孢 华支睾吸虫 鉴别
下载PDF
介绍一种静脉穿刺后的拔针方法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兰英 高洪玉 +5 位作者 胡凤英 刘秀荣 白桂清 王世芳 陈立霞 张秀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6-626,共1页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拔针方法 持续按压 凝血机制异常 穿刺部位出血 基础医疗质量 局部瘀血 临床工作 护理人员 静脉出血
原文传递
肝硬化合并产酸克雷伯菌败血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16
作者 张欣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0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究对肝硬化合并产生酸克雷伯菌败血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肝硬化合并产酸克雷伯菌败血症患者进行分组,组名为对... 目的探究对肝硬化合并产生酸克雷伯菌败血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肝硬化合并产酸克雷伯菌败血症患者进行分组,组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4例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的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但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其数据较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9.41%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7,P=0.004);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06%也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89,P=0.000)。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产酸克雷伯菌败血症患者的护理中效果良好,不仅能对患者的病情起积极作用,还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肝硬化 产酸克雷伯菌败血症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小儿水痘并发急性心肌炎 被引量:3
17
作者 沙琪 程慧桢 +1 位作者 杜明 崔风琴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4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水痘 急性心肌炎 并发症
下载PDF
麻疹合并肝损伤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凤芹 王海艳 毛敬珍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7年第5期319-319,共1页
我院2006年1月至6月收治麻疹72例,其中合并肝脏损伤的59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男32例,女27例,年龄6个月至39岁,其中6个月~5岁者占60%(35例),6~19岁占13%(8例),I〉20岁的占27%(16例)。全部病例按人民卫生出版... 我院2006年1月至6月收治麻疹72例,其中合并肝脏损伤的59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男32例,女27例,年龄6个月至39岁,其中6个月~5岁者占60%(35例),6~19岁占13%(8例),I〉20岁的占27%(16例)。全部病例按人民卫生出版社彭文伟主编的《传染病学》第6版标准诊断为典型麻疹。59例既往均无明确麻疹疫苗接种史,本次发病至出疹前均有3~7d发热史,体温3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肝损伤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盆式保健箱的制作与使用
19
作者 王兰英 王平 夏建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40-940,共1页
关键词 病房管理 交叉感染 盆式保健箱 制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