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金龙 田辉 张凤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期20-23,共4页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主要手段和首选方式[2]。淋巴结转移在肺癌转移中最早出现,是肺癌转移的主要方式,手术治疗时清扫转移淋巴结对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主要手段和首选方式[2]。淋巴结转移在肺癌转移中最早出现,是肺癌转移的主要方式,手术治疗时清扫转移淋巴结对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3]。随着低剂量螺旋CT应用的普及,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4]。早期肺癌很少伴有淋巴结转移,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会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风险,如何更好地了解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特征,对于合理的进行淋巴结清扫,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80-582,共3页
目的评价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1月~2007年5月,食管超声引导下完成10例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封堵组)。左胸骨旁第2肋间3~5cm切口暴露主肺动脉,缝2个荷包,将输送装置刺入肺动脉,... 目的评价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1月~2007年5月,食管超声引导下完成10例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封堵组)。左胸骨旁第2肋间3~5cm切口暴露主肺动脉,缝2个荷包,将输送装置刺入肺动脉,在超声引导下经动脉导管送入主动脉,释放大于动脉导管直径4~6mm封堵器。选择2002年1月~2005年11月的20例成人体外循环动脉导管未闭手术(体外循环组)与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比较。结果与体外循环组相比,封堵组切口小[(3.6±1.6)cmvs(25.3±5.4)cm,t′=-16.575,P<0.05),输血少[0%(0/10)vs75%(15/20),P=0.000);手术时间短[(0.8±0.2)hvs(3.5±0.4)h,t′=-27.951,P<0.05],辅助呼吸时间短[(1.2±0.5)hvs(19.6±3.6)h,t′=-22.429,P<0.05],ICU住院时间短[(22.6±6.8)hvs(50.6±11.2)h,t=7.230,P=0.000]。结论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易于操作,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小切口 封堵器 动脉导管未闭
下载PDF
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3岁以下小儿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勇 张秀辉 张玉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24-425,430,共3页
目的评价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3岁以下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选择49例3岁以下患儿,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胸骨下段3~5 cm切口暴露右心室,将输送装置刺入右心室,在超声引导下... 目的评价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3岁以下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选择49例3岁以下患儿,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胸骨下段3~5 cm切口暴露右心室,将输送装置刺入右心室,在超声引导下经过室间隔缺损,释放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上海记忆合金公司),食道超声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对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的影响以及有无残余分流。结果 3例转体外循环手术。46例封堵成功,安置封堵器时间10~60min,(25.1±9.2)min,住院时间4~7 d,(5.2±0.7)d。随访6~36个月,平均17个月,无残余分流,无心律失常,无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反流。1例迟发型心脏压塞,经心包引流后治愈。结论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易于操作,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小切口 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食道超声监测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庆欣 张秀辉 +5 位作者 张玉春 李勇 刘薇 庞广辉 马洪亮 孙念梓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目的 探讨单纯食道超声监测经皮股静脉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治疗PFO合并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外科经超声心动图及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诊断为PFO的15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 探讨单纯食道超声监测经皮股静脉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治疗PFO合并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外科经超声心动图及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诊断为PFO的15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16~56岁;PFO大小(4.1±0.4)mm,头痛影响测定-6(HIT-6)评分(64.13±3.20)分,心功能正常.均采用单纯食道超声监测下经皮股静脉置入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治疗.观察并对比手术前后残余分流及HIT-6评分,观察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结果 15例卵圆孔未闭均封堵成功,食道超声监测卵圆孔水平无残余分流,封堵伞牢固,周围结构无影响.手术时间5~20 min,平均(12.40±4.91)min;住院时间(1.6±0.8)d.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1、3、6个月HIT-6评分分别为(52.13±1.92)、(41.47±2.26)和(41.93±1.87)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22、21.322、27.546,P值均〈0.05).术后1、3、6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TCD发泡实验,结果显示15例患者术后3、6个月均无分流.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封堵器脱落,无血栓或栓塞发生,无心包积液、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股静脉穿刺处无感染、血肿、股动静脉瘘等情况发生.结论 单纯食道超声监测经皮股静脉封堵卵圆孔未闭治疗偏头痛,微创、简便、安全,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卵圆孔 未闭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封堵术
原文传递
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无X线辅助经皮股静脉封堵卵圆孔未闭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庚欣 张秀辉 +1 位作者 张玉春 李勇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631-632,共2页
正常成人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发生率约为25%。近年来,有研究发现PFO与偏头痛、反常栓塞、不明原因卒中和神经减压病等密切相关,PFO的治疗引起重视。现回顾分析我们在食管超声引导无x线辅助下,经皮股静脉封... 正常成人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发生率约为25%。近年来,有研究发现PFO与偏头痛、反常栓塞、不明原因卒中和神经减压病等密切相关,PFO的治疗引起重视。现回顾分析我们在食管超声引导无x线辅助下,经皮股静脉封堵治疗PFO的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封堵治疗 食管超声心动图 股静脉 X线辅助 监测 食管超声引导 神经减压病
原文传递
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勇 庞广辉 +1 位作者 张秀辉 张玉春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43-544,共2页
目的:评价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食管超声引导下完成56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胸骨下段3~5 cm切口暴露右室流出道,于震颤最明显处缝两个荷包,将输送装置刺入右室流出道,在超声引... 目的:评价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食管超声引导下完成56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胸骨下段3~5 cm切口暴露右室流出道,于震颤最明显处缝两个荷包,将输送装置刺入右室流出道,在超声引导下经过室间隔缺损,释放大于室间隔缺损直径3~4 mm的封堵器,食管超声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对房室瓣和主动脉瓣的影响以及有无残余分流。结果:56例患者中55例封堵成功,1例转体外循环手术,共置入56只封堵器,安置封堵器时间平均30 m in。1例手术后3天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激素冲击疗法后治愈出院。所有病例随访3~6个月,无残余分流、无心律失常、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返流。结论: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易于操作、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小切口 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胸腔内锁骨下动脉瘤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珺 张玉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用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临近主动脉弓的锁骨下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经左侧肱动脉通路将室间隔封堵器植于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封堵动脉瘤入口;经股动脉通路植入覆膜支架加强封堵效果;再经左侧肱动脉通路以弹簧钢圈封... 目的探讨用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临近主动脉弓的锁骨下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经左侧肱动脉通路将室间隔封堵器植于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封堵动脉瘤入口;经股动脉通路植入覆膜支架加强封堵效果;再经左侧肱动脉通路以弹簧钢圈封闭假性动脉瘤出口。结果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入口、开口完全封闭,无内漏,无脑部症状,上肢无明显缺血表现。结论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钢圈的"三介入法"治疗临近主动脉弓的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具有微创操作、封闭彻底、机械结构稳定、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动脉瘤 假性 主动脉 覆膜支架 封堵器 弹簧圈
下载PDF
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景昊 张凤伟 +3 位作者 邢西忠 瞿晓琨 王恩伟 李镇 《北方药学》 2011年第10期59-59,121,共2页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效果。方法:双瓣置换术109例,二尖瓣置换术19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7例,术前心功能Ⅲ~Ⅳ级。均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手术,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者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术...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效果。方法:双瓣置换术109例,二尖瓣置换术19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7例,术前心功能Ⅲ~Ⅳ级。均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手术,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者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术后窦性心律252例(77.06%),房颤心律75例;随访6~18个月,窦性心律221例(67.58%);本组病人手术死亡2例。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恩伟 邢西忠 +1 位作者 张秀辉 景昊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824-1825,共2页
目的 探讨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 36例二尖瓣病变病人实施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结果 全组病例无死亡。右胸切口 7~ 10cm ,平均 (8.2± 1.2 )cm ;体外循环转流 5 0~ 95min ,平均 (6 0 .4± 10 .5 )... 目的 探讨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 36例二尖瓣病变病人实施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结果 全组病例无死亡。右胸切口 7~ 10cm ,平均 (8.2± 1.2 )cm ;体外循环转流 5 0~ 95min ,平均 (6 0 .4± 10 .5 )min ,主动脉阻断 2 5~70min ,平均 (38± 10 .2 )min ;胸液引流量 6 0~ 6 5 0ml,平均 (2 0 3± 10 1)ml。全组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 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手术效果好 ,美观而且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小切口 二尖瓣置换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搭桥术前焦虑与心肌缺血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彬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6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搭桥术前焦虑与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结果:研究组干...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搭桥术前焦虑与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待手术期每天心肌缺血平均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搭桥术前焦虑,减少术前心肌缺血发生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搭桥手术 焦虑 心肌缺血
下载PDF
经左侧胸骨旁小切口封堵主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1
11
作者 景昊 曹兴许 +3 位作者 张凤伟 王恩伟 贾旭升 李乃艳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713-714,共2页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5%为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近年来,随着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右心室穿刺封堵VSD的逐步开展,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也得到证实。
关键词 下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 胸骨旁小切口 封堵 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先天性心脏病 VSD 右心室
原文传递
Foley氏尿管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应用
12
作者 李勇 李章红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87-489,共3页
目的 :探讨在心内直视手术中以Foley氏尿管阻断动脉导管血流 ,缝闭动脉导管的方法。方法 :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并行循环下切开主肺动脉 ,将Foley氏尿管经动脉导管插入主动脉 ,然后向尿管球囊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 ,轻轻提拉尿管 ,阻断... 目的 :探讨在心内直视手术中以Foley氏尿管阻断动脉导管血流 ,缝闭动脉导管的方法。方法 :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并行循环下切开主肺动脉 ,将Foley氏尿管经动脉导管插入主动脉 ,然后向尿管球囊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 ,轻轻提拉尿管 ,阻断动脉导管血流后 ,行动脉导管闭合术。结果 :全组 5 2例应用Foley氏尿管控制动脉导管处分流的血液后 ,术野清晰 ,手术操作方便可靠。平均住院日 16 .5天 ,全部病人康复出院 ,除开展此项技术早期发生一例灌注肺外 ,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Foley氏尿管阻断动脉导管血流 ,有利于术野显露 ,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有利于心肺保护 ,同时避免组织撕裂 ,喉返神经损伤和残余分流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EY氏尿管 心内直视手术 动脉导管
下载PDF
移植心脏动脉粥样硬化
13
作者 张玉春 黄传兰 徐巨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8-128,F003,共2页
关键词 移植心脏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移植 移植心血管病变 发病机制 防治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素在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及量效关系
14
作者 李勇 张希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在瓣膜置换术中应用的功效并寻找较佳量效关系。方法瓣膜置换手术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短周期治疗方案,低剂量组给药剂量300 IU/kg。高剂量组600 IU/kg,对照组不给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结...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在瓣膜置换术中应用的功效并寻找较佳量效关系。方法瓣膜置换手术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短周期治疗方案,低剂量组给药剂量300 IU/kg。高剂量组600 IU/kg,对照组不给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结果(1)治疗组Hb、Ret值在治疗后持续显著高于对照组。高、低剂量组间Hb值在手术5天后差异无显著性。(2)治疗组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出血量相似,高、低剂量组间输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手术2天后,治疗组无输血,对照组手术2天后输血率40%。结论(1)本研究的短周期方案主要通过纠正体外循环手术后迟发性贫血来实现节血目的。(2)低剂量组的费用效能比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输血 瓣膜置换手术
下载PDF
心脏术后患儿在ICU监护期的护理
15
作者 葛晓芬 《社区医学杂志》 2008年第17期62-63,共2页
心内直视手术后,由于患儿机体重要脏器尚处于不稳定状态,身体不适及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导致患儿产生一系列不良行为,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直接影响术后康复。为使患儿安全度过监护期,我们对ICU 35例心脏术后患儿,根据... 心内直视手术后,由于患儿机体重要脏器尚处于不稳定状态,身体不适及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导致患儿产生一系列不良行为,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直接影响术后康复。为使患儿安全度过监护期,我们对ICU 35例心脏术后患儿,根据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给予心理支持,不同程度控制了不良心理行为,所有患儿均顺利脱机及拔管,平稳出ICU,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术后 护理过程 ICU 监护期 患儿 不良心理行为 心肌耗氧量 心内直视
下载PDF
微创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8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恩伟 张凤伟 +3 位作者 邢西忠 瞿晓琨 景昊 贾旭升 《微创医学》 2011年第2期159-159,共1页
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以往主要采取全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修补,但是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刀口长、需要体外循环、风险大、住院时间长等缺点。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对188例... 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以往主要采取全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修补,但是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刀口长、需要体外循环、风险大、住院时间长等缺点。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对18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微创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封堵术 微创 经胸小切口 食道超声
下载PDF
Holt—Oram综合征合并处女膜闭锁1例
17
作者 曹兴许 张凤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4-254,共1页
患儿女,13岁。下腹痛5天入院。患儿呈持续性隐痛,无其他消化道症状,既往屡有上吸道感染史,无月经初潮。患儿父母否认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其他心脏病及(或)上肢畸形病人。查体:发育一般,营养中等,智力正常,无特殊面容。
关键词 处女膜闭锁 综合征 患儿父母 消化道症状 月经初潮 近亲结婚 上肢畸形 下腹痛
原文传递
支气管镜对心胸外科患者术后肺不张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强 《系统医学》 2018年第9期24-26,144,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支气管镜对心胸外科患者术后肺不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44例心胸外科术后肺不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 目的探讨研究支气管镜对心胸外科患者术后肺不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44例心胸外科术后肺不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取支气管镜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6.4%)明显大于对照组(59.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65,P=0.002 3<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心率、PO2、PCO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从(62.3±8.7)mm Hg升高至(87.4±5.5)mm Hg,二氧化碳分压从(58.2±3.4)mm Hg降低至(40.4±5.9)mm Hg,血氧饱和度从(84.4±5.6)%升高至(98.0±3.8)%,氧合指数从(245.6±20.0)升高至(298.7±23.3),治疗后各指标均接近正常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出菌株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不动杆菌和真菌,两组病原菌类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治疗心胸外科术后肺不张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心胸外科 肺不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