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镀NiP原子沉积过程二维计算机模拟
1
作者 关凯书 刘鹏虎 +1 位作者 王志文 尹衍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5-18,共4页
建立了非晶态化学镀NiP原子沉积过程计算机模拟模型 ,用MonteCarlo方法对原子沉积过程进行了二维 (2D)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 ,吸附原子的迁移概率及最大迁移距离S对镀层的显微孔隙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吸附原子迁移概率的增加 (k减小 )及... 建立了非晶态化学镀NiP原子沉积过程计算机模拟模型 ,用MonteCarlo方法对原子沉积过程进行了二维 (2D)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 ,吸附原子的迁移概率及最大迁移距离S对镀层的显微孔隙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吸附原子迁移概率的增加 (k减小 )及最大迁移距离S的增大 ,吸附原子有更大的概率迁移到配位数较多的位置处沉积 ,即原子填充空穴及孔隙的机会多 ,镀层孔隙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化学镀镍磷合金 MONTE-CARLO方法
下载PDF
纳米颗粒材料的毒性研究与安全性展望 被引量:9
2
作者 孙晓宁 孙康宁 朱广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共3页
人类接触纳米材料一般通过下面3条途径:呼吸系统;皮肤接触;其他方式,如食用、注射之类。纳米材料通过上述途径进入人体,可能与体内细胞起反应,引起发炎、病变等,因此目前多针对以上接触方式进行纳米颗粒材料的毒性研究。从不同的接触方... 人类接触纳米材料一般通过下面3条途径:呼吸系统;皮肤接触;其他方式,如食用、注射之类。纳米材料通过上述途径进入人体,可能与体内细胞起反应,引起发炎、病变等,因此目前多针对以上接触方式进行纳米颗粒材料的毒性研究。从不同的接触方式介绍了纳米颗粒生物毒性的一些研究情况,对产生生物毒性的原理进行了探索,并对纳米颗粒材料安全性和降低危险性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生物材料 接触途径 安全性
下载PDF
纤维增强磷酸钙骨水泥生物复合材料初探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萍 孙康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 采用羟基磷灰石包裹的聚乙烯纤维增强α-TCP生物骨水泥,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方法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水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成份分析和组织观察,用CMT系列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拉力)试验机测其抗折强度,压汞法测气孔率。结... 目的 采用羟基磷灰石包裹的聚乙烯纤维增强α-TCP生物骨水泥,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方法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水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成份分析和组织观察,用CMT系列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拉力)试验机测其抗折强度,压汞法测气孔率。结果 水化产物主要为羟基磷灰石,形成的针状晶体在纳米尺度,抗折强度为8.20 MPa,气孔率为45.8%。结论经过处理的聚乙烯纤维分散均匀与基体结合良好;纤维的加入可提高α-TCP骨水泥生物复合材料的强度;裂纹在纤维处被转向或钉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聚乙烯纤维
下载PDF
Ni_3Al/HAP生物复合材料的凝胶注模成形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昌 孙康宁 +2 位作者 刘晓飞 庞来学 任帅 《江苏陶瓷》 CAS 2006年第3期13-14,共2页
采用凝胶注模成形工艺制备了Ni3Al/HAP生物复合材料,利用差热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坯体的排胶温度制度,经过力学性能测试Ni3Al/HAP生物复合材料及其坯体力学性能良好。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NI3AL 凝胶注模 生物复合材料
下载PDF
新型半陶瓷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尹衍升 张金升 +5 位作者 李嘉 刘英才 谭训彦 龚红宇 孟繁琴 刘蕾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半陶瓷材料 ,是继金属陶瓷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类新型工程材料 ,它可以弥补陶瓷材料的许多弱点。本文介绍了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及其主要性能 ,综述了其主要应用。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性能 应用 半陶瓷材料 应用
下载PDF
智能材料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金升 龚红宇 +3 位作者 刘英才 谭训彦 李嘉 尹衍升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94-300,共7页
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化 ,智能化的首要问题是大力发展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的研究是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智能材料的本质特征是材料具有仿生功能 ,即材料能根据感受到的信息而自动判断、控制和调整以适应外界条件变化 .诱人的智... 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化 ,智能化的首要问题是大力发展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的研究是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智能材料的本质特征是材料具有仿生功能 ,即材料能根据感受到的信息而自动判断、控制和调整以适应外界条件变化 .诱人的智能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为了迎接智能时代和促进社会生活智能化进程 ,材料工作者必须加倍努力 .本文介绍了智能材料与系统 (结构 )的基本概念 ,较全面地概述了智能材料在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国防军事、生物医药、建筑建设、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仿生 信息 控制 发展趋势 综述
下载PDF
Fe_3Al/Al_2O_3陶瓷复合材料承载条件下的声学特征
7
作者 张景德 孙康宁 +2 位作者 尹衍升 王昕 刘睿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60-162,共3页
利用精密超声声速衰减自动检测仪对Fe3Al/Al2 O3陶瓷复合材料在不同受力状态下进行声速、声衰减等声学性能指标的测量 ,分析发现材料中声波的传播特性随材料受力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
关键词 承载条件 声学特征 非金属复合材料 声波 声检测 Fe3Al/A2O3陶瓷复合材料
下载PDF
研究玻璃转变本质的新起点——玻璃态的慢β弛豫 被引量:7
8
作者 胡丽娜 张春芝 +1 位作者 岳远征 边秀房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31,共17页
过冷液体在转变为玻璃的过程中,有多种弛豫行为发生,诸如α弛豫、慢β弛豫和快β弛豫等.传统的玻璃转变理论以α弛豫作为研究玻璃本质的基础.然而,近年来有关慢β弛豫的研究表明,慢β弛豫行为与α弛豫的性质密切相关,其性质决定了α弛... 过冷液体在转变为玻璃的过程中,有多种弛豫行为发生,诸如α弛豫、慢β弛豫和快β弛豫等.传统的玻璃转变理论以α弛豫作为研究玻璃本质的基础.然而,近年来有关慢β弛豫的研究表明,慢β弛豫行为与α弛豫的性质密切相关,其性质决定了α弛豫的特点,是玻璃转变行为更微观层次的诱导和基础.为阐明慢β弛豫在研究玻璃转变过程以及过冷态结构的重要意义,综合评述了慢β弛豫在与α弛豫的相关性、慢β弛豫和α弛豫的接合方式、势能图景、过剩翅以及热力学唯象模型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转变 β弛豫 液体的脆性 势能图景 过剩翅 玻松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