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R-T/PV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云龙 张青海 黄高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11,共4页
以热塑性聚氨酯(PUR-T)和聚氯乙烯(PVC)为主要原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复合铅盐稳定剂、硬脂酸钙为助剂制备PUR-T/PVC热塑性弹性体,探讨共混比、DBP用量和填充剂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以热塑性聚氨酯(PUR-T)和聚氯乙烯(PVC)为主要原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复合铅盐稳定剂、硬脂酸钙为助剂制备PUR-T/PVC热塑性弹性体,探讨共混比、DBP用量和填充剂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拉伸断面。结果表明,最佳实验配方为:PUR-T 80份、PVC 20份、纳米碳酸钙20份、DBP 20份、复合铅盐稳定剂三盐3份、二盐3份、硬脂酸钙2份、钛酸酯偶联剂0.2份,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1.43 MPa,断裂伸长率为465%,邵尔A硬度为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聚氯乙烯 共混改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乙烯醇增强p(AA-co-CTS)规整吸附介质的制备及对Sb(Ⅴ)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大刚 陈晓玲 +2 位作者 陈崇城 李云龙 林松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168,共8页
以复配过硫酸钾-抗坏血酸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丙烯酸(AA)、壳聚糖(CTS)为功能性单体,以聚乙烯醇(PVA)为互穿线型高分子,利用溶剂结晶成孔技术和低温引发聚合制备了具有高强度、规整型吸附介质PVA-p(AA-co-CTS),探究了其对Sb(Ⅴ)的吸附性... 以复配过硫酸钾-抗坏血酸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丙烯酸(AA)、壳聚糖(CTS)为功能性单体,以聚乙烯醇(PVA)为互穿线型高分子,利用溶剂结晶成孔技术和低温引发聚合制备了具有高强度、规整型吸附介质PVA-p(AA-co-CTS),探究了其对Sb(Ⅴ)的吸附性能。聚合体系最佳配方:AA与CTS总质量分数为7%,其中CTS与AA的质量比为0.18~0.2,PVA的质量分数为1.5%~2.0%,PVA-p(AA-co-CTS)介质整体成型于反应器中,孔隙连续,孔径范围为100~800μm,湿样抗压缩强度为0.48 MPa;孔隙内表面富含的-OH、-NH2及-COOH基团对Sb(Ⅴ)有强吸附能力。最佳吸附工艺为流量6 mL/min,温度293.15 K,初始浓度200 mg/L,最大吸附量76.77 mg/g。当操作温度在293.15 K时,Thomas拟合方程R2=0.9995,KTh=1.7595 mL/(mg·min)。富含功能基团规整型吸附介质通过低温结晶聚合一步成功制备,可取代传统散装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用于Sb(Ⅴ)的吸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连续床 共聚物 介质 Sb(Ⅴ)
下载PDF
两性型聚羧酸超塑化剂阳离子功能性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宝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7-1183,共7页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与一氯甲烷(CH_3Cl)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一种用于合成两性型聚羧酸超塑化剂阳离子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以季铵化反应转化率和阳离子功能性单体DMC质量分数为指标...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与一氯甲烷(CH_3Cl)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一种用于合成两性型聚羧酸超塑化剂阳离子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以季铵化反应转化率和阳离子功能性单体DMC质量分数为指标,重点考察了n(H_2O)∶n(DMAEMA)、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用量〔w(MEHQ)〕、季铵化反应温度(Tqr)、季铵化反应时间(t_(qr))对季铵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阳离子功能性单体DMC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合成工艺参数,即n(H_2O)∶n(DMAEMA)=2.7∶1,w(MEHQ)=0.5%,T_(qr)=50℃和tqr=6 h,以此制得了阳离子功能性单体DMC,并以该阳离子功能性单体DMC、与阴离子单体AA和大分子单体MPEGA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性型聚羧酸超塑化剂,该两性型聚羧酸超塑化剂具有很高的分散性能和早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型 聚羧酸超塑化剂 阳离子功能性单体 DMC 季铵化反应
下载PDF
PUR–T/PVC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及工艺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青海 李云龙 +1 位作者 林松柏 黄高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1,共5页
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R–T)、聚氯乙烯(PVC) 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制备PUR–T/PVC共混热塑性弹性体.讨论了PUR–T/PVC 共混比、增塑剂用量、挤出共混温度、螺杆转速对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利用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 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R–T)、聚氯乙烯(PVC) 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制备PUR–T/PVC共混热塑性弹性体.讨论了PUR–T/PVC 共混比、增塑剂用量、挤出共混温度、螺杆转速对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利用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转矩流变仪、旋转流变仪等研究了弹性体的加工性能及结构.结果表明,当PUR–T/PVC 共混比为70/30,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用量为20 份,挤出温度为160℃,螺杆转速为330 r/min时,弹性体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共混弹性体的表观黏度小于纯PUR–T,PVC 含量在20%~50% 时,PVC 易形成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聚氯乙烯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加工工艺
下载PDF
硅藻土/牡蛎壳复合材料对孔雀石绿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娜 林少芬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84-88,共5页
以硅藻土和废弃的牡蛎壳为原料,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硅藻土/牡蛎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对孔雀石绿染料的吸附性能.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该复合材料化学结构、微观形貌,考察pH、吸附剂用量、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等... 以硅藻土和废弃的牡蛎壳为原料,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硅藻土/牡蛎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对孔雀石绿染料的吸附性能.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该复合材料化学结构、微观形貌,考察pH、吸附剂用量、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7、吸附剂用量为0.3 g、孔雀石绿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静置吸附480 min时,复合材料对孔雀石绿染料的吸附容量为13.32 mg/g,去除率达99.89%.复合材料对孔雀石绿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表面单层吸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该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环保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牡蛎壳 吸附 孔雀石绿
下载PDF
固相络合反应法提取茶叶中茶多酚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大刚 王志文 +1 位作者 陈晓玲 陈崇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9年第7期73-78,共6页
提出以CaCO3作为络合剂,采用固相络合反应法提取茶叶中茶多酚的新工艺。在固相状态中通过机械力的作用使络合剂与茶叶中多酚物质进行络合反应,并用水作为溶剂在常温下洗去反应后的可溶性部分,获得混合沉淀,利用酸液对混合沉淀转溶,最终... 提出以CaCO3作为络合剂,采用固相络合反应法提取茶叶中茶多酚的新工艺。在固相状态中通过机械力的作用使络合剂与茶叶中多酚物质进行络合反应,并用水作为溶剂在常温下洗去反应后的可溶性部分,获得混合沉淀,利用酸液对混合沉淀转溶,最终将转溶液进行萃取提取茶多酚。通过XRD衍射图定性判定了固相络合反应的发生,探究了固相络合剂用量与反应后颗粒粒径对茶多酚提取率的交互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络合剂CaCO3质量分数为25%,固相物料粒度D95为50~55μm,浸取过程中水与固相物料的质量比120:1,浸取时间20min,茶多酚综合提取率可达15.4~15.8%,茶多酚纯度为96.8~97.1%,产物红外光谱图证实了茶多酚结构。固相络合反应法实现了常温下提取茶多酚工艺,有效避免了茶多酚因热而氧化,是一种绿色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反应 机械化学 茶多酚 固相反应 浸取
下载PDF
紫外激发丙酮-乙二醇引发制备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大刚 陈崇城 +2 位作者 陈晓玲 李云龙 黄茂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89-694,共6页
以丙酮-乙二醇(acetone-EG)作为新型引发剂,紫外激发引发单体共聚制备高分子量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并研究聚合物对原生煤泥水的絮凝效果。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阴离子功能单体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DAC)阳离子功能单体分... 以丙酮-乙二醇(acetone-EG)作为新型引发剂,紫外激发引发单体共聚制备高分子量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并研究聚合物对原生煤泥水的絮凝效果。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阴离子功能单体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DAC)阳离子功能单体分别或同时与丙烯酰胺(AM)共聚合成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以及两性型聚丙烯酰胺(APAM)。以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特性黏数[η]作为指标,获取了该引发体系下每种类型聚丙烯酰胺的最优合成工艺参数,所制备的各类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特性黏数可分别达到:[η]_(HPAM)=1760m L/g;[η]_(CPAM)=980m L/g;[η]_(APAM)=1120m L/g。用所制备的聚合物对煤泥水进行絮凝,结果表明HPAM用量3~4mg/L时,煤泥水浊度最低降到0.9FTU,絮凝沉降最大速度为61.6cm/min,APAM和CPAM用量4~5mg/L时有较好的絮凝效果,CPAM使煤泥水浊度最低降到1.3FTU,絮凝沉降最大为51.8cm/min,APAM使煤泥水浊度最低降到0.9FTU,絮凝沉降速度最大为58.2c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光聚合 丙酮 乙二醇 特性黏数 絮凝剂
下载PDF
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林松柏 李云龙 柯爱茹 《莆田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9-53,共5页
以季戊四醇为炭源、三聚氰胺为气源和磷酸为酸源,制备新型膨胀型阻燃剂(MPP-IFR),通过膨胀度和剩炭率评价阻燃剂的性能。将阻燃剂应用于聚丙烯,探讨阻燃剂用量对阻燃聚丙烯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燃烧结炭断面进行研究。结果表... 以季戊四醇为炭源、三聚氰胺为气源和磷酸为酸源,制备新型膨胀型阻燃剂(MPP-IFR),通过膨胀度和剩炭率评价阻燃剂的性能。将阻燃剂应用于聚丙烯,探讨阻燃剂用量对阻燃聚丙烯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燃烧结炭断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用量为25份时,极限氧指数为31.5,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0级,阻燃聚丙烯的综合性能最优,结炭断面的泡沫结构最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阻燃剂 聚丙烯 阻燃性能 极限氧指数
下载PDF
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汝盼 曾安然 +1 位作者 欧阳娜 林松柏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4-88,共5页
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因兼具纳米金属粒子和智能水凝胶的环境响应性而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对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进行总结,研究发现: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有共混聚合法、原位还原法、模版-吸附法、辐射法等... 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因兼具纳米金属粒子和智能水凝胶的环境响应性而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对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进行总结,研究发现: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有共混聚合法、原位还原法、模版-吸附法、辐射法等制备方法,可应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催化、药物控释、抗菌等领域,为今后开辟纳米金属复合水凝胶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粒子 水凝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季铵盐壳聚糖/聚己内酯共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安蓉 林志杰 +1 位作者 汪扬涛 余梓铭 《莆田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8-52,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将壳聚糖(CTS)、季铵盐壳聚糖(QCTS)与聚己内酯(PCL)共混制备抑菌材料CTS-PCL和QCTS-PCL。CTS、QCTS与PCL在转矩流变仪密炼腔中进行熔融、混合,转移到平板硫化机热压成膜,得到的膜片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抑菌性能测试... 采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将壳聚糖(CTS)、季铵盐壳聚糖(QCTS)与聚己内酯(PCL)共混制备抑菌材料CTS-PCL和QCTS-PCL。CTS、QCTS与PCL在转矩流变仪密炼腔中进行熔融、混合,转移到平板硫化机热压成膜,得到的膜片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抑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CTS和QCTS添加量的增加,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减小;QCTS-PCL共混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抑制效果,随着QCTS用量的增加,共混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增大,抑菌敏感度增高;不同配比的CTS-PCL共混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无明显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季铵盐壳聚糖 聚己内酯 抑菌
下载PDF
复合发泡体系对PUR–T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扬涛 张青海 +1 位作者 曾安蓉 李云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采用化学发泡法,用热塑性聚氨酯(PUR–T)及偶氮二甲酰胺(AC)/Na HCO3,AC/尿素及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Na HCO3,OBSH/尿素复合发泡剂和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备出交联型PUR–T发泡材料,通过万能电子试验机、发泡倍数和扫描... 采用化学发泡法,用热塑性聚氨酯(PUR–T)及偶氮二甲酰胺(AC)/Na HCO3,AC/尿素及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Na HCO3,OBSH/尿素复合发泡剂和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备出交联型PUR–T发泡材料,通过万能电子试验机、发泡倍数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比较了不同复合发泡剂的发泡效果,探讨了AC/Na HCO3用量配比和TDI用量对PUR–T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发泡倍数和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C/Na HCO3复合发泡剂对PUR–T的发泡效果最佳,泡孔均匀细密且结构最为稳定;当AC和Na HCO3用量均为0.2份、TDI用量为1.2份时,发泡剂的发泡速率和PUR–T的交联速率最匹配,发泡倍数为1.421倍,发泡效果最佳,制得的PUR–T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达11.23 MPa,断裂伸长率达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复合发泡剂 发泡材料
下载PDF
浸提-沉淀法提取茶叶脚料中的茶多酚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汝盼 李大刚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51-55,共5页
采用浸提-沉淀联合方法提取茶中多酚类物质,考察浸提时间、沉淀剂的选择、pH值、溶剂用量等参数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取茶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乙醇浓度65%,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次数2次,选择氯化锌作为沉淀剂... 采用浸提-沉淀联合方法提取茶中多酚类物质,考察浸提时间、沉淀剂的选择、pH值、溶剂用量等参数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取茶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乙醇浓度65%,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次数2次,选择氯化锌作为沉淀剂,m(氯化锌)∶m(茶粉)=0.2,转溶pH值6~6.5,转溶时间小于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产品提取率大于10%,纯度大于95%。最后,确立了以茶末等茶叶生产脚料为原料提取茶多酚的综合工艺流程,为工业化流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茶末 浸提法 沉淀法 纯化
下载PDF
改性分子筛/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安然 张青海 李大刚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70-74,共5页
采用两种不同孔径的分子筛(5A、13X)制备分子筛增强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分子筛的孔径、表面处理及填充量对橡胶基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均产生影响。分子筛孔径越大,对提高顺丁橡胶的硫化速率和界面粘结力效果越明显。... 采用两种不同孔径的分子筛(5A、13X)制备分子筛增强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分子筛的孔径、表面处理及填充量对橡胶基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均产生影响。分子筛孔径越大,对提高顺丁橡胶的硫化速率和界面粘结力效果越明显。改性后分子筛增强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撕裂强度都得到提高。改性后的大孔径分子筛13X增强顺丁橡胶材料,能提高材料的耐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丁橡胶 分子筛 孔径 力学性能 耐老化性能
下载PDF
聚多巴胺/蒙脱土复合材料对SO_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安然 陈汝盼 +1 位作者 林志杰 林松柏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82-4986,共5页
采用原位插层聚合制备聚多巴胺改性蒙脱土复合材料并研究其SO2吸附性能。对复合材料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分析、热稳定性和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证实,聚多巴胺大分子链不仅在蒙脱土表面包覆改性,同时插层进入蒙脱土层间,增大蒙脱土层间距。... 采用原位插层聚合制备聚多巴胺改性蒙脱土复合材料并研究其SO2吸附性能。对复合材料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分析、热稳定性和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证实,聚多巴胺大分子链不仅在蒙脱土表面包覆改性,同时插层进入蒙脱土层间,增大蒙脱土层间距。讨论SO2起始质量分数、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温度对单位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多巴胺改性蒙脱土的SO2吸附性能显著提高。在SO2起始质量分数为0.5、吸附剂用量为8 g、吸附温度为125℃时,聚多巴胺改性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单位吸附容量为1.225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蒙脱土 原位插层 SO2 吸附
原文传递
化学-生物酶联合脱胶制备竹纤维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青海 曾飞虎 +1 位作者 汪扬涛 林松柏 《三明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4-90,共7页
采用化学-生物酶联合处理一次性竹筷制备竹纤维,经化学处理过的一次性竹筷,再采用生物酶处理进行脱胶实验,有效地将竹纤维进一步细化,优化纤维结构,提高竹纤维性能。通过正交设计对影响酶脱胶的主要因素如酶处理温度、处理时间、酶质量... 采用化学-生物酶联合处理一次性竹筷制备竹纤维,经化学处理过的一次性竹筷,再采用生物酶处理进行脱胶实验,有效地将竹纤维进一步细化,优化纤维结构,提高竹纤维性能。通过正交设计对影响酶脱胶的主要因素如酶处理温度、处理时间、酶质量分数、浴比及p H进行试验,以竹纤维的失重率和聚合度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在p H值为5.0、温度为40℃、果胶酶质量分数为4%,浴比为1∶100(m物料∶m溶液)的条件下脱胶4h,竹纤维的失重率达到9.8%,聚合度为460,获得较好的脱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果胶酶 脱胶 失重率 聚合度
下载PDF
改性聚丙烯/乙丙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云龙 欧阳娜 柯爱茹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9-73,共5页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丙橡胶(EPDM)为原料,采用酚醛树脂(PF)和二水合氯化亚锡(SnCl2·2H2O)为硫化体系,通过动态硫化法制备改性PP/EPDM热塑性弹性体,探讨硫化体系和橡塑比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F和SnCl2...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丙橡胶(EPDM)为原料,采用酚醛树脂(PF)和二水合氯化亚锡(SnCl2·2H2O)为硫化体系,通过动态硫化法制备改性PP/EPDM热塑性弹性体,探讨硫化体系和橡塑比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F和SnCl2·2H2O分别为3份和0.3份,橡塑比为60/40时,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最优;材料的结晶行为和材料断面形貌表明,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能形成均相体系,相对于聚丙烯,其结晶温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丙橡胶 聚丙烯 热塑性弹性体 动态硫化
下载PDF
PVP-P(AAEA-co-AA)/纳米金温度-电场双重敏感性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坤璐 林松柏 +2 位作者 李云龙 李大刚 陈汝盼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70,共8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第二网络,以丙烯酸(AA)、4-乙酰基丙烯酰乙酸乙酯(AAEA)为单体制备PVP-P(AAEA-co-AA)半互穿水凝胶(PVP-SIPN),再通过原位还原法合成PVP-P(AAEA-co-AA)/纳米金复合凝胶(GNPs gel),探讨凝胶的溶胀/...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第二网络,以丙烯酸(AA)、4-乙酰基丙烯酰乙酸乙酯(AAEA)为单体制备PVP-P(AAEA-co-AA)半互穿水凝胶(PVP-SIPN),再通过原位还原法合成PVP-P(AAEA-co-AA)/纳米金复合凝胶(GNPs gel),探讨凝胶的溶胀/消溶胀性能、温度及电场敏感性。研究表明,随PVP用量的增加PVP-SIPN溶胀速率减小,平衡溶胀度降低;当PVP用量低于5%凝胶保水率随PVP用量增加而降低,高于5%时保水率随PVP用量增加而增加;PVP-SIPN相转变温度升高,且凝胶温度敏感性随之减弱。纳米金的加入导致凝胶平衡溶胀度从82.3g/g降低至22.66g/g,在电场作用下,外界离子浓度小于0.2mol/L时,GNPs gel发生溶胀;反之,消溶胀,凝胶消溶胀速率随外界电压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纳米金 温度敏感性 电场响应
原文传递
改性竹炭/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8
作者 欧阳娜 《弹性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3,共6页
以竹炭作为填料,通过模压法制备出竹炭/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研究竹炭对丁苯橡胶硫化性能的影响,以及竹炭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硬度、DIN磨耗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偶联剂改性的竹炭加入到丁苯橡胶中可以提高硫化速率,当改性竹炭... 以竹炭作为填料,通过模压法制备出竹炭/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研究竹炭对丁苯橡胶硫化性能的影响,以及竹炭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硬度、DIN磨耗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偶联剂改性的竹炭加入到丁苯橡胶中可以提高硫化速率,当改性竹炭粒径大小为109μm,添加量为20份时,改性竹炭/丁苯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改性竹炭/丁苯橡胶中填料与基体材料界面结合的较为紧密,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丁苯橡胶 偶联剂 复合材料
下载PDF
p(AA-co-CTS)两性型规整吸附介质的制备及动态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大刚 陈晓玲 +2 位作者 陈崇城 王志文 李云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978,共8页
以丙烯酸(AA)、壳聚糖(CTS)为单体,选用抗坏血酸(VC)为还原剂取代传统胺类还原剂,通过低温冷冻聚合法一步制备了富含—COOH基团和—NH2基团的两性型规整吸附介质p(AA-co-CTS),聚合时间从文献报道的18h缩短至5h。通过SEM对p(AA-co-CTS)... 以丙烯酸(AA)、壳聚糖(CTS)为单体,选用抗坏血酸(VC)为还原剂取代传统胺类还原剂,通过低温冷冻聚合法一步制备了富含—COOH基团和—NH2基团的两性型规整吸附介质p(AA-co-CTS),聚合时间从文献报道的18h缩短至5h。通过SEM对p(AA-co-CTS)规整吸附介质进行表征,其内部孔隙连续,孔径范围为100~500μm。聚合最优配方为:引发剂过硫酸铵(APS)与VC总质量分数为0.75%(以聚合体系总质量计,下同),VC与APS的质量比为0.5∶1.0,单体总质量分数为7%(以聚合体系总质量计,下同),m(CTS)∶m(AA)=0.2∶1.0,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质量分数为1.05%(以聚合体系总质量计,下同)。借助吸附传质单元数(NTU)法探究了传质参数与多肽吸附操作条件的关系,并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液流速3~4 mL/min,吸附温度293.15 K,进料液质量浓度400~500 mg/L。所制备的两性型分离介质属于超大孔隙规整介质,最大动态吸附容量为74.5~79.4 mg/g,应用上可取代传统吸附工艺中需过滤、离心及层析等单元操作的散装吸附树脂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介质 共聚物 离子交换 传质单元数法 多肽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下载PDF
柠檬酸-β-环糊精共聚物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安蓉 陈汝盼 +1 位作者 李云龙 汪扬涛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77-83,共7页
为吸附污水中的铜离子,以柠檬酸与β-环糊精为单体,在磷酸二氢钠的催化下体形缩聚制备了柠檬酸-β-环糊精共聚物(CDP),并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CDP的铜离子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DP用量、铜离子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吸附温度,以及吸附时... 为吸附污水中的铜离子,以柠檬酸与β-环糊精为单体,在磷酸二氢钠的催化下体形缩聚制备了柠檬酸-β-环糊精共聚物(CDP),并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CDP的铜离子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DP用量、铜离子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吸附温度,以及吸附时间对最终吸附结果均有影响;当吸附剂用量为0.5 g时,铜离子溶液的初始浓度为600 mg·L^(-1),溶液pH值为7,吸附时间为24 h,吸附温度为30℃时,CDP对铜离子吸附容量最大,为18.15mg·g-1;CDP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多层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β-环糊精共聚物 柠檬酸 吸附性能 铜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