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澳大利亚》教学例谈 被引量:7
1
作者 时静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学生 教师 创设 地理教学 兴趣 教学情境 学习者 融入 澳大利亚 才能
原文传递
应用欧姆定律分析初中物理电路设计
2
作者 杨旭恋 顾锦楼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第10期121-122,共2页
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基础概念,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理解,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还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初中物理电路设计,帮... 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基础概念,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理解,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还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初中物理电路设计,帮助学生读懂电路图象,并深入理解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 电路设计
下载PDF
深入成长现场:“家校共育”视域下的家访策略
3
作者 谈亚杰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47-50,共4页
家访是推进家校共育的有效机制,也是学校了解孩子成长环境、指导家庭教育的有效手段。基于当下教育形势,再提家访的意义与实践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推进家访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学校要构建家访工作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家访工作开展;教师要... 家访是推进家校共育的有效机制,也是学校了解孩子成长环境、指导家庭教育的有效手段。基于当下教育形势,再提家访的意义与实践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推进家访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学校要构建家访工作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家访工作开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分别采取调研式家访、鼓励式家访、诊断式家访等针对性策略,促进家校关系和谐发展,推进高质量家校共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家访 家校共育 孩子成长
下载PDF
一般观念引领下的“图形的相似”专题教学研究
4
作者 蒋美青 《中学数学月刊》 2024年第7期53-56,共4页
在“一般观念”引领下研究初中数学专题教学,不仅顺应课标的要求,也符合双减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的理念.无论是在代数领域还是在几何领域,研究的对象虽千变万化,但是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是一脉相承的,要学会用相似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尝... 在“一般观念”引领下研究初中数学专题教学,不仅顺应课标的要求,也符合双减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的理念.无论是在代数领域还是在几何领域,研究的对象虽千变万化,但是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是一脉相承的,要学会用相似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尝试以专题教学为载体提炼、丰富、发展学生的一般观念,充实、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观念 专题教学 图形的相似
下载PDF
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旭恋 顾锦楼 《广西物理》 2023年第1期173-175,共3页
个体意识到其认知结构与外界不同,或者认知结构中各种组分存在差异,则会出现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学习者打开认知外部世界大门的关键环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认知冲突策略促进学生进行同化和顺应,提升教学效率。认知冲突可... 个体意识到其认知结构与外界不同,或者认知结构中各种组分存在差异,则会出现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学习者打开认知外部世界大门的关键环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认知冲突策略促进学生进行同化和顺应,提升教学效率。认知冲突可以分为经验冲突、情境冲突、概念冲突、方法冲突等四种类型。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四种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冲突 初中物理 教学应用
原文传递
数理结合能力培养研究与对策
6
作者 林德公 任冠军 周吉南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0年第12期44-45,32,共3页
选择一定的国际单位,即可得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其物理语言表述应是:当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当物体受力一定时,其加速度跟物体质量成反比,教者指出三个物理量的相互依从内在联系后告诉学生这个定律... 选择一定的国际单位,即可得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其物理语言表述应是:当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当物体受力一定时,其加速度跟物体质量成反比,教者指出三个物理量的相互依从内在联系后告诉学生这个定律是在惯性体系中物体做平动;物体是宏观客体作低速运动;再告诉学生这个定律的内涵外延:具有方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体质量 数理结合 学生 牛顿第二定律 能力培养 物理语言 加速度 平动 惯性 作用力
下载PDF
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莉莉 《地理教学》 2004年第2期20-21,共2页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初中新教材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领会学习内...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初中新教材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领会学习内容、在活动中渗透学习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为此,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地理教育 课程标准 教材 课堂教学
下载PDF
精彩从头开始:课堂导入在有效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顾春霞 《成才之路》 2010年第32期22-23,共2页
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爆炸,骤响易彻。"那么一节课的开始,也应该如此。一堂成功的课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精彩的课堂导入,就像戏剧中的"序幕",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 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爆炸,骤响易彻。"那么一节课的开始,也应该如此。一堂成功的课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精彩的课堂导入,就像戏剧中的"序幕",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导入 有效教学 教学目的 研究教材 文学家 注意力 开头 成功
下载PDF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方式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惠琴 周晓英 《文教资料》 2007年第25期164-166,共3页
传统的学科教学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加深,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知识的联系和运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教学实践中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阐述了语文... 传统的学科教学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加深,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知识的联系和运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教学实践中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阐述了语文课外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具体操作、过程设计等问题,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研究性学习
下载PDF
财务管理视角下中小学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10
作者 徐玉君 《广告大观》 2023年第18期166-168,共3页
为了保障财务管理效率达到预期,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引入财务内部控制办法,希望能更高效地应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活动。以财务管理视角为切入点加强内部控制,为中小学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但是,目前许多中小学... 为了保障财务管理效率达到预期,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引入财务内部控制办法,希望能更高效地应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活动。以财务管理视角为切入点加强内部控制,为中小学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但是,目前许多中小学财务内部控制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许多财务信息失真,财务风险发生概率较高,学校的发展也由此受阻。基于此,本文以财务管理视角为切入点,首先介绍内部控制的含义,接着分析中小学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然后再指出现阶段中小学财务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明确其中的不足,最后提出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中小学 内部控制
下载PDF
发挥美术评价功能 挖掘学生多样潜能——关于当前中学美术评价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敏 《生活教育》 2009年第5期57-58,共2页
我认为中学美术评价的目的是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树立新课程的思想,促进美术课程的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美术评价 评价功能 中学 学生 挖掘 教学方法 美术课程 全面发展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的化学作业设计四路径
12
作者 欧春雅 《江苏教育》 2023年第11期95-96,共2页
“双减”的根本目的是让基础教育回归本源,让中小学生享受到真正有质量的教育,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其中,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负担,执行在学校、在教师。如何有效利用作业,及时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 “双减”的根本目的是让基础教育回归本源,让中小学生享受到真正有质量的教育,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其中,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负担,执行在学校、在教师。如何有效利用作业,及时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每个学校、教研组、教师应认真思考和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一些认识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化学作业设计 学科应用能力 学科素养培养
下载PDF
变更问题求解——浅谈波利亚探索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美芬 《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 2002年第10期14-16,共3页
波利亚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这种思想得到了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广泛赞同.现代。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变更问题 波利亚探索法
下载PDF
单摆振动周期公式?
14
作者 郑汉江 颜洪生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0年第12期37-38,共2页
单摆也叫数学摆.由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且不能伸长的细线或细杆,悬挂一个可看做质点的小物体组成.细线或细杆的上端固定,细线或细杆叫摆线,其长度叫摆长l,小物叫摆锤,质量为m.当摆锤悬线与铅垂线成一小角θ≤5°,放开后,单... 单摆也叫数学摆.由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且不能伸长的细线或细杆,悬挂一个可看做质点的小物体组成.细线或细杆的上端固定,细线或细杆叫摆线,其长度叫摆长l,小物叫摆锤,质量为m.当摆锤悬线与铅垂线成一小角θ≤5°,放开后,单摆就作往复振动,变成一个单摆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摆振动 周期公式 数学 物体 质点 摆长 长度
下载PDF
情况与判断
15
作者 储传能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0年第1期23-25,共3页
运用命题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判断,可以培养学生思虑周密和唯物辩证的观点,也有利于诱导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近年来在数学教学中已注意了这个方面.不但在综合题中竞相采用,将情况与判断纳入命题的题设和题断之中,促使学生益智增能、思维... 运用命题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判断,可以培养学生思虑周密和唯物辩证的观点,也有利于诱导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近年来在数学教学中已注意了这个方面.不但在综合题中竞相采用,将情况与判断纳入命题的题设和题断之中,促使学生益智增能、思维全面发展,而且在双基训练中亦渐次渗入情况与判断的因素,在绝对值、奇偶性、定义域和值域等方面,应用尤为广泛,可以克服教学中单纯过多运用形式逻辑的危害和增进人类固有的综合机制能力的健康成长。瞻望未来,命题运用情况与判断的前景,正方兴未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多向思维 题设 奇偶性 增能 基训 中亦 坐标平面 选例 求值
下载PDF
浅谈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16
作者 徐亦芳 《科教文汇》 2009年第35期177-178,共2页
阅读能力是英语考试中重点考查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听力、完形填空、书面表达等题型的答题效果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阅读能力。同时,阅读能力也是一种语言的综合能力。一定的语言能力,不单纯是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它还包括对所学语言... 阅读能力是英语考试中重点考查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听力、完形填空、书面表达等题型的答题效果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阅读能力。同时,阅读能力也是一种语言的综合能力。一定的语言能力,不单纯是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它还包括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能力 英语考试 初中生 培养 语言能力 语言知识 运用能力 综合能力
下载PDF
让学生在“乐”中学
17
作者 李国珍 谈明雪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第12期47-47,72,共2页
学习,对有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但对有的学生却是一件痛苦的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当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笔者认为能否让学生对学习形成愉快的心理体验,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学习,对有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但对有的学生却是一件痛苦的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当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笔者认为能否让学生对学习形成愉快的心理体验,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学习 中学 “乐” 心理体验 学生体验 教师
下载PDF
函数图象选择题例析
18
作者 肖伯娟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09年第4期21-23,共3页
分析观察图象抛物线开口向下,知a〈0,与y轴交与h上方得c〉0,对称轴在y轴右侧,即x=-b/2a〉0,得b〉0,所以c/b〉0,则M(b/c,a)在第四象限,故选D.
关键词 函数图象 选择题 抛物线 对称轴 四象限 y轴
下载PDF
设想与构造——解题方法探索
19
作者 储传能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89年第4期8-9,共2页
〈设想〉是介于〈推想〉和〈猜想〉之间的一种似真推理。〈推想〉是从题设条件或已经证实了的结论出发,循理成章;〈猜想〉则暂时中断(或部分中断)了与题设的联系,骤作新议。〈推想〉是逻辑思维的正常方法,〈猜想〉则是直觉的产物。〈设... 〈设想〉是介于〈推想〉和〈猜想〉之间的一种似真推理。〈推想〉是从题设条件或已经证实了的结论出发,循理成章;〈猜想〉则暂时中断(或部分中断)了与题设的联系,骤作新议。〈推想〉是逻辑思维的正常方法,〈猜想〉则是直觉的产物。〈设想〉与两者不同,它与〈推想〉所凭籍的题设条件(或其演化结果)有着不规范的联系,它又受〈猜想〉所秉赋的、直觉的指导,对中学生来说,〈推想〉必须运用纯熟,〈猜想〉则虽有企望,却难于捉摸,唯独〈设想〉既涉及具体,又包容抽象,既需要用想象构思又不拒绝运用现实条件,作为一种数学方法,容易为意境渐扩、思绪蔓生的青少年学生所接受,渐至乐于尝试,终至掌握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题方法 题设条件 数学方法 似真推理 演化结果 圆幂定理 思维素质 青少年学生 逆向思维 一元二次方程
下载PDF
谈创设情境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影响
20
作者 顾洪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1-73,共3页
论述物理教学中的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 情境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