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饮食干预对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整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燕 王德光 王菊霞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观察优化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整体健康的影响。方法:70例行MHD治疗且合并SHPT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碳酸钙片等药物治疗及常规饮... 目的:观察优化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整体健康的影响。方法:70例行MHD治疗且合并SHPT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碳酸钙片等药物治疗及常规饮食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优化饮食干预方案,干预时间为3个月。检测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计算钙磷乘积。同时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血清钙、磷、iPTH水平及钙磷乘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血钙水平升高,而血磷、iPTH水平及钙磷乘积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的综合测量项目评分、各因子及总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化饮食干预可明显改善MHD合并SHPT患者血清钙磷水平,并且使SF-36量表各维度分值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饮食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王娟 邓启磊 +1 位作者 刘玉倩 李培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63-65,共3页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MHD肾性贫血患者60例分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重组人促红素(rhEPO)起始剂量按每周100~150IU/kg,分3次皮下注射,根据Hb及Hct水平逐渐调整剂量,直至Hb达到并稳定在...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MHD肾性贫血患者60例分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重组人促红素(rhEPO)起始剂量按每周100~150IU/kg,分3次皮下注射,根据Hb及Hct水平逐渐调整剂量,直至Hb达到并稳定在100~110g/L。蔗糖铁10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血液透析过程中缓慢静滴使用,2次/周。研究组:罗沙司他起始剂量每次100mg(45-60kg)或120mg(≥60kg),每周三次,根据Hb水平每4周调整一次剂量;蔗糖铁使用方法同对照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期间每月监测患者血常规、铁代谢,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试验。治疗6个月,两组RBC、Hb、Hct、SF、TSAT、TRF较治疗前均升高,且均以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 研究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rhEPO相比,罗沙司他能够更有效的治疗肾性贫血,提高贫血及铁代谢指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铁代谢 慢性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COVID-19患者的价值
3
作者 朱华夏 郭凯琦 +5 位作者 王显 吴仲华 刘则文 王伟 卜戈 李小伟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66例终末期肾脏病行MHD合并COVID-19患... 目的探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66例终末期肾脏病行MHD合并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疫苗接种情况分为未接种组(接种0针)及接种组(接种≥2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住院及重症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66例MHD合并COVID-19患者中,未接种组91例(54.8%),接种组75例(45.2%)。未接种组年龄与吸烟比例高于接种组(P<0.05)。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发热(73.1%)、乏力(65.6%)、食欲减退(57.5%)最常见。接种组使用激素、中心吸氧、住院、重症比例明显减少,治愈患者比例显著增加(P<0.05)。接种新冠疫苗可减少MHD患者住院(OR=0.364,95%CI:0.147~0.901)及重症(OR=0.182,95%CI:0.037~0.901)发生风险。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MHD合并COVID-19患者住院及重症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其重症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接受MHD合并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住院及重症风险均增加,年龄增加患者重症风险增加,接种新冠疫苗可减少住院及重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维持性血液透析 糖尿病 终末期肾脏病
下载PDF
磁共振R2^(*)法测量肝铁浓度对透析患者铁代谢评估的价值
4
作者 许星成 徐丽 +4 位作者 朱华夏 郭凯琦 马培旗 王仲秋 李小伟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7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使用磁共振R2^(*)法测量肝铁含量评估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铁代谢状态并与传统血清学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探究磁共振R2^(*)法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39例慢性肾脏病维持性透析患者,应... 目的使用磁共振R2^(*)法测量肝铁含量评估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铁代谢状态并与传统血清学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探究磁共振R2^(*)法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39例慢性肾脏病维持性透析患者,应用磁共振测量肝脏R2^(*)值并计算肝铁浓度(LIC),将LIC与传统铁代谢评价指标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做相关分析,研究其对铁代谢评估的价值。结果39例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中LIC缺乏组23例,占比59.0%,与LIC不缺乏组比较,LIC缺乏组患者肝R2^(*)值、铁蛋白降低,而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升高(P<0.05)。LIC与铁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05、0.394、-0.392、-0.415,均P<0.05)。LIC分组标准与传统血清学分组标准诊断结果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2021年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标准,LIC缺乏组患者23例中不存在绝对性铁缺乏15例(65.2%),而LIC不缺乏组患者16例中存在绝对性铁缺乏3例(18.8%)。结论磁共振R2^(*)法测量LIC反映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铁储存量,结合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可能有助于更好评价该类患者的铁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R2^(*)法 铁代谢 慢性肾脏病 透析
原文传递
膜性肾病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分析
5
作者 郭凯琦 王伟 李小伟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910-915,共6页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6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61例MN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及预后等资料。...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6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61例MN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及预后等资料。结果 (1)61例患者中男性40例(65.6%),年龄(51.7±12.8)岁,31例(50.8%)MN达到临床缓解,51例(83.6%)接种过2剂或以上新冠疫苗。(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MN患者可出现多系统临床症状,前3位分别是发热(78.7%)、咳嗽咳痰(52.5%)、乏力(44.3%)。仅出现1种症状的患者12例(19.7%),3种及以上症状患者41例(67.2%)。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轻型58例(95.1%),中型3例(4.9%)。(3)MN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1个月内,多数患者病情稳定,仅1例复发,1例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结论 MN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短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肾小球肾炎 膜性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和尿液中的表达
6
作者 李小伟 熊佩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狼疮。肾炎(LN)发病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LN患者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LN患者血清和尿液MIF浓度,并将血清和尿液MIF浓度与狼疮活动指数、24h尿...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狼疮。肾炎(LN)发病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LN患者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LN患者血清和尿液MIF浓度,并将血清和尿液MIF浓度与狼疮活动指数、24h尿蛋白定量、血尿和肌酐清除率(Ccr)进行相关性分析,以2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LN患者血清和尿液MIF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1);活动期LN患者治疗后尿液MIF浓度较治疗前降低(P%0.()1),而血清MIF浓度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活动期较静止期LN患者血清和尿液MIF浓度升高(P〈0.01),LN患者血清和尿液MIF浓度与狼疮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8和0.641,P〈0.01);LN患者血清和尿液MIF浓度均与24h蛋白尿定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24和0.749,P〈0.01),与血尿和Ccr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LN患者尿液MIF浓度明显升高,与病情活动程度相关,对于判断患者病情的活动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狼疮肾炎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