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推拿联合臭氧注射融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忠良 苏国宏 +1 位作者 郑保主 唐汪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探索针刺推拿联合臭氧注射融盘术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LDH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推拿联合臭氧注射融盘术组(针氧组)和针刺推拿组(针推组),各30例。30例针氧组患者采用针刺推拿联合臭氧注射融盘术医治,... 目的:探索针刺推拿联合臭氧注射融盘术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LDH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推拿联合臭氧注射融盘术组(针氧组)和针刺推拿组(针推组),各30例。30例针氧组患者采用针刺推拿联合臭氧注射融盘术医治,臭氧注射融盘术每位患者均治疗1次,同时接受每日1次的针刺及推拿治疗,连续医治20次;30例针推对照组患者采纳传统针灸推拿医治,医治措施及疗程同针氧组。用JOA评分量表、VAS量表和改进Mac Nab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腰腿痛、下肢麻木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针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显著高于针推组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推拿相关经穴结合臭氧注射融盘术治疗可明显减轻LDH患者腰腿疼痛,并能提高患者日常工作能力,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灸推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推拿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温针灸治疗项痹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忠良 朱俊琛 +1 位作者 唐汪军 郑保主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854-385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温针灸医治项痹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照组比较,探究两种治疗方法间疗效差异。方法:遵照本试验的纳入标准,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温针灸医治项痹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照组比较,探究两种治疗方法间疗效差异。方法:遵照本试验的纳入标准,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施以针刀联合特定穴温针灸干预,对照组予温针灸医治疗,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2次,温针灸每日1次,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患者上肢症状、颈部体征积分的变动,评估其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部症状及颈部体征均好转(P<0.05),且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温针灸医治项痹病较单纯温针灸治疗获得的临床成果优越,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温针灸能更加有效地、持久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温针灸 项痹病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微型针刀配合腕踝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郑保主 朱俊琛 +2 位作者 周忠良 亓培帅 魏迎辰 《四川中医》 2021年第8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微型针刀配合腕踝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年龄在18~68岁之间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微型针刀配合腕踝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年龄在18~68岁之间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加腕踝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微型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疼痛情况、ODI评分及JOA评分指标。结果:(1)经治疗,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无疼痛例数及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中度疼痛及重度疼痛例数及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VAS总分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无疼痛例数及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及重度疼痛例数及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VA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对照组腰椎恢复优良率为77.5%,观察组腰椎恢复优良率为95%,观察组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针刀配合腕踝针能显著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不适,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型针刀 腕踝针 功能恢复
下载PDF
针刺特定穴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忠良 左玉柱 苏国宏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034-303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特定穴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联合臭氧介入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针刺方法同治疗组。使用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观察针刺特定穴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联合臭氧介入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针刺方法同治疗组。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表比较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改善,且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VAS积分均有显著改变(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臭氧 膝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基于“肝主筋,心藏神”理论针药并用治疗不宁腿综合征验案1例
5
作者 王竟成 苏国宏 +2 位作者 王征 谢莉莹 李文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8期96-100,共5页
不宁腿综合征是以双下肢神经系统感觉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亢进,伴皮肤感觉障碍,在运动或走路时缓解,夜间症状严重程度加重,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在中医学中没有与之相应的名称,但... 不宁腿综合征是以双下肢神经系统感觉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亢进,伴皮肤感觉障碍,在运动或走路时缓解,夜间症状严重程度加重,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在中医学中没有与之相应的名称,但因与古籍中症状相似被归为“腿风”“痉证”等范畴。该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肝肾阴虚,标实多为瘀血阻滞,其中以肝肾阴虚为本,且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始终。肝主筋,筋得肝养,才能运动灵活有力。心藏神,心得血养,才能安然睡眠。因此,治疗上当以心肝为纲,主以针刺通经活络,中药缓急止痛,配合艾灸温通经脉,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临床中往往效果良好,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同源 针药并用 不宁腿综合征 医案医话
下载PDF
“醒脑开喑法”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45
6
作者 柳刚 孙健健 +1 位作者 杨骏 张庆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验证"醒脑开喑法"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语言康复练习(主要为舒尔氏(Schuell)失语症刺激治疗方法),观... 目的:验证"醒脑开喑法"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语言康复练习(主要为舒尔氏(Schuell)失语症刺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进行"醒脑开喑法"针刺治疗,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廉泉、百会、风府、哑门、合谷、太冲,每日针刺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包括理解、命名、复述、书写以及阅读,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31/34),优于对照组的67.6%(23/34,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升高明显(均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和言语训练基础上,"醒脑开喑法"针刺可提高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早期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失语症 针刺 醒脑开喑 言语训练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中药外敷联合穴位针灸的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卜云 尤敏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2期205-208,共4页
目的:观察包括中药外敷与穴位针灸的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入院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包括中药外敷与穴位针灸的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入院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包括中药外敷与穴位针灸的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质量(ADL)评分,干预80天随访时采用FACT-G(V4.0)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定。结果:入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MRS评分及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MRS评分ADL评分明显增高,并且观察组患者在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以及整体健康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外敷与穴位针灸的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施护 中药外敷 穴位针灸 脑梗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联合电针及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田炳方 周忠良 +2 位作者 吴云龙 程涛 汪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93-1596,共4页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汤联合电针及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9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治疗,研究组(4...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汤联合电针及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9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治疗,研究组(49例)则采取补肾活血汤联合电针及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术后7 d患者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术后3个月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5.71%),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ODI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术前两组患者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相当,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RUSS评分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2.04%)低于对照组(14.29%),治疗满意率(93.88%)高于对照组(77.5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电针及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骨折愈合好,胸腰椎功能恢复好,且患者术后疼痛轻,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补肾活血汤 电针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 骨折愈合
下载PDF
蔡圣朝教授运用调任复元法治疗脑卒中后感觉性失语临床经验
9
作者 代言静 贺成功 蔡圣朝(指导)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6-19,共4页
总结蔡圣朝教授治疗脑卒中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脑卒中后感觉性失语的主要病因为内虚邪中、内伤积损;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正气亏虚为本,痰迷心窍、脉络瘀阻为标;病位在脑,与任脉关系密切。治疗以“调任复元”为指导思想,以... 总结蔡圣朝教授治疗脑卒中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脑卒中后感觉性失语的主要病因为内虚邪中、内伤积损;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正气亏虚为本,痰迷心窍、脉络瘀阻为标;病位在脑,与任脉关系密切。治疗以“调任复元”为指导思想,以灸补任脉为主,兼以解语膏穴位贴敷及针刺辨证施治,临床治疗均获良效。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感觉性失语 调任复元法 临床经验 蔡圣朝
原文传递
针灸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柳刚 孙健健 +1 位作者 马斌 李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4期10-12,共3页
作为中医学中一大特色学科,针灸学是一门临床实践运用性学科,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和现今的快餐式学习早已无法满足优质针灸医师的培育。结合针灸学科的特色及现今的教学模式,可见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尤为重要。针灸教... 作为中医学中一大特色学科,针灸学是一门临床实践运用性学科,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和现今的快餐式学习早已无法满足优质针灸医师的培育。结合针灸学科的特色及现今的教学模式,可见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尤为重要。针灸教学改革包括先进教学设备的引进,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改变,增加实验课课时以及加强实践教学。此文对针灸学教育方式不足进行整理分析,并对针灸教学改革方法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教学改革 临床实践
下载PDF
按摩灸技术在中医护理实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代言静 贺成功 +2 位作者 龙红慧 王先志 王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2期13-15,共3页
此文对按摩灸疗法的来源、特点与适应证等进行阐述,结合中医护理专业实习生的自身特点与不足,进行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目的是通过实训验证按摩灸疗法作为一项新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并总结实训的经验与不足,在为按摩... 此文对按摩灸疗法的来源、特点与适应证等进行阐述,结合中医护理专业实习生的自身特点与不足,进行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目的是通过实训验证按摩灸疗法作为一项新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并总结实训的经验与不足,在为按摩灸技术在中医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灸 护理技术 中医护理实习生 实训 互动式体验教学法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友刚 高大红 丁文静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查阅相关文献,从针刺(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芒针)、灸法、针灸结合、针药结合及综合疗法等5个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但存在取穴混乱、样本量少、疗效评价标准... 查阅相关文献,从针刺(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芒针)、灸法、针灸结合、针药结合及综合疗法等5个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但存在取穴混乱、样本量少、疗效评价标准不一等问题,在今后研究中应针对上述问题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尿失禁 针刺 灸法 针灸结合 针药结合 综述
原文传递
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的效果探究
13
作者 孙健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60-163,共4页
探讨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实施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个人。对照组给予脑... 探讨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实施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个人。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针灸疗法,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患者康复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可以通过针灸联和康复疗法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患者康复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脑卒中 偏瘫 康复疗法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探讨
14
作者 李倩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212-214,共3页
通过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来评价其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恢复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抽取314例,时间范围介于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形成两组,各157例;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 通过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来评价其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恢复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抽取314例,时间范围介于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形成两组,各157例;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干预后吞咽功能好转情况、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治疗组SAS及SDS评分均呈更低数据显示(P<0.05),治疗组好转率为98.09%,高于对照组87.90%(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呈更高数据显示(P<0.05),治疗组满意度评价结果为98.73%,高于对照组89.17%(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于伴有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可有效减轻其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改善其吞咽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患者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艾灸督脉对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自噬水平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15
作者 朱才丰 张利达 +6 位作者 宋小鸽 杨骏 潘洪萍 贺成功 杨坤 秦晓凤 朱婉丽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5-241,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督脉对APPswe/PS1de9(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自噬功能和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督脉改善AD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A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西药Ⅰ组、西...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督脉对APPswe/PS1de9(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自噬功能和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督脉改善AD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A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西药Ⅰ组、西药Ⅱ组,同龄同背景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0只。艾灸组小鼠隔附子饼灸"百会",温和灸"风府""大椎",每次20min,1次/d,治疗2周;西药Ⅰ组腹腔注射雷帕霉素,2mg·kg-1·d-1,治疗2周;西药Ⅱ组在艾灸治疗的同时腹腔注射3-甲基腺嘌呤,1.5mg·kg-1·d-1,治疗2周。各组小鼠分别于治疗前后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治疗结束后,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大脑海马中自噬体的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皮层和海马区Aβ1-42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sequestosome-1(SQSTM1/p62)、磷酸化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P70S6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P<0.01);艾灸组和西药Ⅰ组与模型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区神经元出现变形、不规则或萎缩,核膜粗糙不完整、双层结构模糊,胞质内自噬泡减少;艾灸组神经元仍有部分不规则变形、萎缩,胞质内可见自噬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脑皮层和海马区Aβ1-42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并可见较多的老年斑;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Ⅰ组大脑皮层和海马区Aβ1-42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区中LC3-Ⅰ、p62、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西药Ⅰ组海马区中LC3-Ⅰ、p62、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Ⅰ明显升高(P<0.01)。结论: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 隔药饼灸 细胞自噬 β-淀粉样蛋白1-42 学习记忆能力
原文传递
艾灸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杨坤 宋小鸽 +5 位作者 阮静茹 蔡圣朝 朱才丰 秦晓凤 吴萌萌 贺成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71-1378,共8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艾灸改善VD可能的机制。方法:从100只SD大鼠(剔除3只)中选取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剩余67只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复制VD模型,将造... 目的:观察艾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艾灸改善VD可能的机制。方法:从100只SD大鼠(剔除3只)中选取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剩余67只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复制V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每组15只。造模成功后第7天,艾灸组悬灸“关元”“命门”“大椎”穴,每穴15 min,每日1次,艾灸6 d后休息1 d,连续4周。西药组予尼莫地平灌胃,每天2 mg/kg,每日3次,连续4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干预后,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淋巴细胞瘤-2(Bcl-2)/神经元核抗原(NeuN)、Bcl-2相关X蛋白(Bax)/NeuN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免疫荧光单标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细胞色素C(cytC)、线粒体外膜受体Tom20(Tom20)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53基因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前,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干预后,艾灸组、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较干预前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与西药组比较,艾灸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升高、Bcl-2/NeuN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减少、Bax/NeuN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降低、Bcl-2/NeuN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多、Bax/NeuN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与西药组比较,艾灸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降低、Bcl-2/NeuN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多、Bax/NeuN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P<0.05)。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cytC、Tom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艾灸 神经元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原文传递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30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代飞 张君宇 +1 位作者 蔡圣朝 杨坤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治疗组在通督调神针法的基础上予以经筋结点放血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治疗组在通督调神针法的基础上予以经筋结点放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ion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价肢体痉挛程度,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价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MAS等级显著降低(P<0.05),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MAS等级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且优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瘫痪 经筋结点 放血疗法 通督调神
下载PDF
周楣声《灸绳》医案的灸法隐性知识显性化及其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冰原 朱才丰 +3 位作者 李梦 张娜 贾玉梅 吴安琪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4-590,共7页
探究周楣声《灸绳》医案灸法隐性知识显性化及其知识图谱构建的方法。收集《灸绳》医案数据,基于Python3.8.6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利用Gephi9.2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登录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社团分析,并运用Neo4j3.5.25图数据库进行... 探究周楣声《灸绳》医案灸法隐性知识显性化及其知识图谱构建的方法。收集《灸绳》医案数据,基于Python3.8.6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利用Gephi9.2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登录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社团分析,并运用Neo4j3.5.25图数据库进行关联图谱和权值图谱的分析及验证。出现频率≥10%的疾病系统分别为外科、五官、运动、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系统下属疾病以痈、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头痛为主。治疗常用灸法为熏灸、吹灸、直接灸和温针灸。复杂网络分析所得腧穴核心组方为压痛穴、至阳、三阴交、大椎、足三里、灵台、心俞、指尖、合谷,基本与高频腧穴相一致。社团分析共得到6个社团,分别与不同疾病相对应。关联图谱分析得到强关联规则穴对13条,至阳-大椎、压痛穴-灵台的关联性最强,与压痛穴关联性较高的腧穴为至阳、灵台、大椎、足三里、三阴交。高频疾病系统权值图谱中,外科系统疾病权值排名第一的关系为熏灸-痈-压痛穴,五官系统疾病权值排名第一的关系为吹灸-喉炎-合谷。关联图谱及权值图谱所得结论与数据挖掘结果相一致,可作为未来研究灸法诊疗知识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绳》 灸法 医案 知识图谱 周楣声
原文传递
医工转化背景下针灸发展新思路
19
作者 周冰原 朱才丰 +3 位作者 吴安琪 程乐 李静 崔晓雅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5-892,共8页
随着医工转化医学在医学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针灸学与工程学协作创新已成为一种趋势。医工结合学科的模式和理念能够促进具有针灸特色的转化研究发展,包括证候演变规律、经络腧穴应用、治疗方式探索、效应机制研究及诊疗方式创新等方面... 随着医工转化医学在医学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针灸学与工程学协作创新已成为一种趋势。医工结合学科的模式和理念能够促进具有针灸特色的转化研究发展,包括证候演变规律、经络腧穴应用、治疗方式探索、效应机制研究及诊疗方式创新等方面。本文提出了医工结合未来可能的研究思路、现有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为临床进一步将“医工结合”理念推广应用于现代针灸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医工转化 新思路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及知识图谱的周楣声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冰原 朱才丰 +5 位作者 赵海洋 秦晓凤 代飞 张娜 贾玉梅 吴安琪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3期369-376,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知识图谱技术探究周楣声教授医案手稿中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治疗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周教授医案手稿中砀山县人民医院传染科1985年12月16日-1987年12月25日住院患者灸治EHF诊疗记录,应用Graphpad Grism 8.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知识图谱技术探究周楣声教授医案手稿中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治疗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周教授医案手稿中砀山县人民医院传染科1985年12月16日-1987年12月25日住院患者灸治EHF诊疗记录,应用Graphpad Grism 8.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PHP 5.4程序代码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聚类分析,使用Neo4j Community 3.5.25数据库进行证型权值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05首,频次>40的症状有21个,其中恶寒、发热、发疹、烦躁出现频率为100%。治疗主要采用的灸法有灸架熏灸法、万应点灸笔灸法、火针代灸灸法等,挑治法为频次最多的中医辅助操作。频次>25的穴位有29个,高频腧穴有中脘、肾俞、命门等。关联规则分析表明,三阴交-中脘-肺俞-肾俞-至阳关联性较高。聚类分析得出6个有效灸治EHF取穴聚类组合。权值图谱得出目标证型关联性较高的前30条关系。结论周教授将“热证贵灸”思想运用于EHF的治疗中,以“因症选穴”法作为灸法治疗EHF的主要选穴思路,临证多以灸法配合中医辅助操作治疗EHF,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流行性出血热 数据挖掘 知识图谱 周楣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