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潜伏梅毒规范治疗前后血清及阴道分泌物梅毒旋体DNA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高红 刘春艳 +1 位作者 陈明 陈安儿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潜伏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血清及阴道分泌物传染性。 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诊治的潜伏梅毒女性患者68例。其中早期潜伏梅毒38例,晚期潜伏梅毒30例。试剂盒检测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 目的探讨早期潜伏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血清及阴道分泌物传染性。 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诊治的潜伏梅毒女性患者68例。其中早期潜伏梅毒38例,晚期潜伏梅毒30例。试剂盒检测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 PCR检测梅毒螺旋体DNA(Treponema Pallidum DNA,TP-DN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阴道分泌物中的TP-DNA。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结果早期潜伏梅毒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时,TRUST转阴分别为11例(28.9%)、16例(42.1%)和27例(71.0%),晚期潜伏梅毒患者TRUST转阴分别为6例(20.0%)、12例(40.0%)和14例(46.7%),早期潜伏梅毒与晚期潜伏梅毒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TRUST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716、0.031,均P〉0.05),而治疗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4,P〈0.05)。早期潜伏梅毒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阴道分泌物TP-DNA阳性分别为4例(10.5%)、0例、1例(2.63%)和1例(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47,P〉0.05);血清TP-DNA阳性分别为18例(47.3%)、4例(10.5%)、5例(13.2%)和5例(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17,P〈0.05)。晚期潜伏梅毒患者阴道分泌物TP-DNA阳性分别为2例(6.7%)、0例、0例和1例(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1,P〉0.05);血清TP-DNA阳性分别为8例(26.7%)、1例(3.3%)、1例(3.3%)、1例(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12,P〈0.05)。 结论规范治疗能明显降低女性潜伏梅毒血清和阴道分泌物的梅毒螺旋体水平并提高TRUST转阴率。晚期潜伏梅毒比早期潜伏梅毒更容易发生血清固定。规范治疗前早期潜伏梅毒的血清传染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潜伏 脱氧核糖核酸 梅毒螺旋体
原文传递
梅毒孕妇血清与乳汁及唾液梅毒螺旋体DNA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春艳 高红 +1 位作者 陈明 陈安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947-4949,共3页
目的探讨梅毒孕妇经规范治疗后血清、乳汁、唾液标本中梅毒螺旋体DNA(TP-DNA)含量,评估母亲体液的传染性,为此类患者产后能否哺乳提供更加充分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月规范治疗两个疗程梅毒孕妇108例,根据治疗是否有效分为治... 目的探讨梅毒孕妇经规范治疗后血清、乳汁、唾液标本中梅毒螺旋体DNA(TP-DNA)含量,评估母亲体液的传染性,为此类患者产后能否哺乳提供更加充分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月规范治疗两个疗程梅毒孕妇108例,根据治疗是否有效分为治疗有效组50例,无明显变化组58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血清、乳汁、唾液TP-DNA,同时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梅毒孕妇规范治疗两个疗程后,血清、乳汁、唾液TP-DNA阳性率及血清RPR阳性率分别为13.9%、13.0%、12.0%、53.7%;梅毒孕妇经规范治疗后,RPR无明显变化组孕妇血清、乳汁、唾液TP-DNA阳性率分别为22.41%、20.70%、18.97%,分别高于治疗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血清、乳汁和唾液中的TP-DNA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血清RPR滴度分组,随着孕妇血清中RPR滴度升高,其血清、乳汁、唾液TP-DNA阳性检出率越来越高,各组血清、乳汁及唾液TP-DN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孕妇经规范治疗后是否具有传染性与血清、乳汁、唾液TP-DNA载量有关;治疗有效组仍有部分乳汁、唾液中检出TPDNA阳性,乳汁、唾液的TP-DNA检测从一定程度上可代替血TP-DNA,优点为取材方便,产妇易接受,更有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孕妇 规范治疗 血清 乳汁 唾液 梅毒螺旋体DNA
原文传递
特应性皮炎与宁波市气传花粉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丽娟 陈明 +2 位作者 潘红梅 杨一晖 许会卿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8期455-458,共4页
目的:调查宁波地区主要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和播散规律,探讨宁波地区花粉过敏原与特应性皮炎临床症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1)2012年1~12月在宁波选取四个采样点,通过曝片采集气传花粉,鉴定种属及计数。(2)对285例特应性皮炎... 目的:调查宁波地区主要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和播散规律,探讨宁波地区花粉过敏原与特应性皮炎临床症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1)2012年1~12月在宁波选取四个采样点,通过曝片采集气传花粉,鉴定种属及计数。(2)对28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常见的8种花粉变应原的皮肤点刺试验。(3)对28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临床症状变化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与气传花粉飘散规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全年采集到花粉41属,其中树木类花粉89.2%,草本植物花粉10.8%。(2)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显示: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最高的为蒿属(52.63%)、豚草(52.63%),其次为葎草(37.89%)、悬铃木属(37.89%)。(3)临床症状回顾性调查显示:单纯型与混合型AD的皮肤症状在春季花粉播散季节加重;混合型AD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症状在秋季更为明显。结论:本地花粉播散呈两个高峰,分别是3~5月和8~10月。前者主要是树木类花粉为主;后者主要是草本植物为主。气传花粉是引起宁波地区AD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特应性皮炎 宁波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潘红梅 陈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9期609-610,共2页
我们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了46例HR—HPV阳性宫颈尖锐湿疣(CA)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46例CA患者均来自我院性病门诊。年龄19~51岁,平均26.59±5.73岁。病程1~4... 我们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了46例HR—HPV阳性宫颈尖锐湿疣(CA)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46例CA患者均来自我院性病门诊。年龄19~51岁,平均26.59±5.73岁。病程1~40周.平均10.58±10.16周。典型病例经临床诊断,部分疑似病例经活检后病理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宫颈尖锐湿疣 疗效观察 治疗 病例资料 临床诊断 典型病例 病理确诊
下载PDF
宁波市气传花粉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明 李丽娟 +3 位作者 潘红梅 俞大卫 杨一晖 许会卿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4年第3期195-199,F0002,共6页
目的明确宁波市城区全年气传花粉种类和数量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应用重力沉降法对宁波市城区2012年1月至12月气传花粉进行调查。4个重力花粉采样器分别放置于城区海曙区,以及郊区镇海区、鄞州区和北仑区。结果全年共有2个花粉含量高峰,... 目的明确宁波市城区全年气传花粉种类和数量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应用重力沉降法对宁波市城区2012年1月至12月气传花粉进行调查。4个重力花粉采样器分别放置于城区海曙区,以及郊区镇海区、鄞州区和北仑区。结果全年共有2个花粉含量高峰,分别为3至5月和8至10月。海曙区共收集花粉7880粒/1000 mm^2,可鉴定出11个科,24个属,3个种。其中,树木类花粉总计7436粒/1000 mm^2(94.37%),草本类花粉332粒/1000 mm^2(4.21%)。3月至5月共收集到花粉7248粒/1000 mm^2(91.98%),以树木类花粉为主,花粉量较多的依次为松属(27.69%)、桑属(17.79%)、柏科(16.42%)。8月至10月共收集到花粉342粒/1000 mm^2(4.34%),以草本类花粉为主,花粉量较多的依次蒿属(0.96%)、禾本科(0.81%)和大麻葎草属(0.63%)。镇海区共收集花粉4090粒/1000 mm^2,可鉴定出13个科,23个属,3个种;其中,树木类花粉2962粒/1000 mm^2(72.42%),草本类花粉988粒/1000 mm^2(24.16%),花粉含量较多的依次为松属(21.66%)、柏科(12.37%)和柳杉属(10.90%)。鄞州区共收集花粉2568粒/1000mm^2,可鉴定出12个科,20个属;其中,树木类花粉1900粒/1000 mm^2(73.99%),草本类花粉522粒/1000 mm^2(20.33%),花粉含量较多的依次为松属(21.48%)、柏科(17.76%)和柳杉属(7.32%)。北仑区共收集花粉2204粒/1000mm^2,可鉴定出9个科,21个属;其中,树木类花粉1580粒/1000 mm^2(71.69%),草本类花粉526粒/1000 mm^2(23.87%),花粉含量较多的依次为松属(19.42%)、柏科(13.25%)和柳杉属(10.8%)。结论宁波市城区气传花粉分布呈现2个高峰,松属、桑属、柏科和柳杉属是其主要气传花粉。研究为花粉预报、确定主要致敏花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宁波 花粉含量 重力沉降法
下载PDF
梅毒产妇规范治疗前后乳汁和唾液的梅毒螺旋体DNA结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红 刘春艳 +2 位作者 陈明 陈安儿 毛辉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2-423,共2页
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是婴幼儿感染梅毒的主要原因,其主要途径是胎盘感染、产道感染和产后母婴间的密切接触而感染^([1])。梅毒产妇是否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唾液密切接触等方式是否会使婴幼儿感染梅毒,为此,对梅毒产妇进行了梅毒螺旋体脱... 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是婴幼儿感染梅毒的主要原因,其主要途径是胎盘感染、产道感染和产后母婴间的密切接触而感染^([1])。梅毒产妇是否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唾液密切接触等方式是否会使婴幼儿感染梅毒,为此,对梅毒产妇进行了梅毒螺旋体脱氧核糖核酸(TP-DNA)检测和比对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产妇 乳汁 唾液 规范治疗 脱氧核糖核酸
原文传递
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p-Akt,p-Stat3,CyclinD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微 陈永艳 +3 位作者 袁伟 但翠娟 李路 沈孟奇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2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p-Akt,p-Stat3和Cycli... 目的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2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p-Akt,p-Stat3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细胞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并分析三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CC组中p-Akt、p-Stat3和CyclinD1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NOM)组(P<0.01);p-Stat3、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SCC不同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p-Akt在SCC不同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的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kt与CyclinD1的表达,p-Stat3与CyclinD1的表达及p-Stat3与p-Akt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1,0.502,0.698,P<0.05)。结论 1SCC中存在p-Akt、p-Stat3和CyclinD1蛋白的高表达,三者可能在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p-Stat3在SCC中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磷酸化蛋白激酶B 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细胞周期蛋白D1
下载PDF
肤色形成与黑素细胞进化 被引量:1
8
作者 俞大卫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9年第3期214-216,共3页
人类皮肤可呈红、黄、棕及黑色,而肤色与美容有关,黝黑的皮肤有英俊健康之美,嫩白的皮肤则有纯洁自然之美;这种肤色的差异是黑素细胞进化的结果。人类起源后分布在地球各区域,因地球各区域经纬度日照不同,生活在各区域人皮肤的黑... 人类皮肤可呈红、黄、棕及黑色,而肤色与美容有关,黝黑的皮肤有英俊健康之美,嫩白的皮肤则有纯洁自然之美;这种肤色的差异是黑素细胞进化的结果。人类起源后分布在地球各区域,因地球各区域经纬度日照不同,生活在各区域人皮肤的黑素细胞在不同强度紫外线诱导下产生不同量的黑素。漫长的进化中在逆转座子的作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进化 肤色 人类皮肤 紫外线诱导 人类起源 人皮肤 转座子
原文传递
外阴-阴道-牙龈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明 潘红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04-704,共1页
患者女,55岁。1984年口腔出现一处黄豆大小糜烂面,未予治疗。1986年外阴出现湿疹样改变,到北京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扁平苔藓并外阴白斑,给予自制中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1990年,出现口唇青紫,外阴轻度萎缩,自行用药治疗。自2... 患者女,55岁。1984年口腔出现一处黄豆大小糜烂面,未予治疗。1986年外阴出现湿疹样改变,到北京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扁平苔藓并外阴白斑,给予自制中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1990年,出现口唇青紫,外阴轻度萎缩,自行用药治疗。自2002年开始。口唇青紫逐渐加重,并出现牙龈红肿,到当地医院就诊,排除心血管系统病变,对症治疗后未见好转,后自服大蒜油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牙龈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治疗 心血管系统病变 医院就诊 外阴白斑 扁平苔藓 自制中药 用药治疗
原文传递
皮肤再生不良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及先天性截趾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明 潘红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0-230,共1页
患儿女,3d,因双下肢皮肤缺损,左足趾水疱3d ,于2005年7月16日就诊。患儿出生后即被遗弃,故其出生史及家庭史不详。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皮肤再生不良 先天性 截趾 下肢皮肤缺损 左足趾 出生后 家庭史 患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