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级综合医院2017年度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雯 张立平 +3 位作者 梁沛枫 王基云 刘晓峰 杜龙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521-3525,共5页
目的了解2017年临床检出病原菌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微生物分离鉴定系统及纸片扩散法(K-B法)等,对2017年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临床检出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7年共分... 目的了解2017年临床检出病原菌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微生物分离鉴定系统及纸片扩散法(K-B法)等,对2017年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临床检出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7年共分离病原菌454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63株占69.56%,革兰阳性菌983株占21.62%,真菌401株占8.82%。检出前五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3.00%和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4.67%和6.00%;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高达78.88%和79.37%。结论2017年临床分离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革兰阴性菌的耐药形势非常严峻,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多重耐药菌
原文传递
某三级甲等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及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基云 王丹 +6 位作者 吴文利 陆钊罡 马婧 李国凯 陈雯 景晶 张彦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11期1374-1377,1382,共5页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借助信息化系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模式。方法:将2017—2019年我院门急诊及住院病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使用率、用药频度(defi...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借助信息化系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模式。方法:将2017—2019年我院门急诊及住院病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使用率、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销售金额、微生物送检率及合理用药点评情况,综合评价管理模式。结果:与2017年比较,2018年、2019年我院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门诊、急诊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明显降低,住院患者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明显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单一使用率明显升高、联合用药率明显降低,住院患者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升高、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且2019年上述指标明显优于2018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2017年比较,2018年、2019年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明显降低,住院患者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明显升高、限制使用级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与2017年比较,微生物送检率明显升高,且2019年明显高于2018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2017年比较,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住院医嘱点评中不合理处方/医嘱所占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3年来,抗菌药物的DDDs发生变化。结论:通过大数据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客观评价体系,使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合理,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管理 临床使用 销售金额 微生物送检 合理用药
下载PDF
15389例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基云 王丹 +5 位作者 张彦杰 陆钊罡 马婧 王楠 景晶 吴文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10期1244-1248,共5页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调取2019年我院所有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调取2019年我院所有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患者病历,对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品种选择、给药时间、用法与用量、疗程、合理用药点评以及手消毒考核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评价用药合理性及手消毒考核合格率。结果:共纳入15389例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患者的病历,其中3823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24.84%。抽样点评1120份病历,其中999份病历合理,合理率为89.20%。累计抽查837名外科医师手消毒考核,合格医师811名,手消毒考核合格率为96.89%。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及血管介入操作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手术 血管介入操作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合理用药 手消毒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狼疮性肾炎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基云 王丹 +2 位作者 杨蒙蒙 衡宇 李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8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狼疮性肾炎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学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患...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狼疮性肾炎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及抗菌药物治疗的药学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并提供药学服务。通过分析和检索相关文献,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针对狼疮性肾炎导致的肾损伤进行CRRT治疗及抗感染治疗方案的调整。结果: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治疗过程,针对患者病情,协助临床医师制订和优化了抗感染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好转,转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转入肾内科继续针对狼疮性肾炎进行专科治疗。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为患者提供及时、合理的药学服务,提高了治疗效果,完善了自身临床药学思维、提高了专业技能,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狼疮性肾炎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危重患者 抗感染药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文利 刘佳妮 +4 位作者 陆钊罡 景晶 王健 王基云 王晓旭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8期508-512,522,共6页
目的分析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某三甲医院上报的10例及文献报道8例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对报告的类别、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分析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某三甲医院上报的10例及文献报道8例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对报告的类别、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过敏史、用药原因、发生时间、转归、累及系统-器官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已上报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显示:呼吸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既往有哮喘史患者用药后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占比高;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占比较高,死亡患者占比较高;发生不良反应/事件与用药时间间隔较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结论加强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的合理使用和监测,避免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下载PDF
粪菌移植在左半结肠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邓燕红 陈雯 +5 位作者 游颜杰 唐媛媛 郝倩 冶正财 白飞虎 刘建芳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0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观察粪菌移植对左半结肠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将34例左半结肠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成对照组(仅使用5-ASA或激素治疗)和研究组(5-ASA或激素治疗同时使用粪菌灌肠治疗),8周后通过改良... [目的]观察粪菌移植对左半结肠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将34例左半结肠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成对照组(仅使用5-ASA或激素治疗)和研究组(5-ASA或激素治疗同时使用粪菌灌肠治疗),8周后通过改良Mayo评分系统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8周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8周后,对照组患者腹泻次数、便血程度及改良Mayo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内镜下评分及医师总体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腹泻次数、便血程度、医师总体评分、改良Mayo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后内镜表现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显示,8周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效率明显增高(75.0%∶20.0%),P<0.01,且改良Mayo评分有显著下降[(2.6±1.3)∶(1.4±0.8)],P<0.01.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短期研究结果提示,对轻中度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粪菌灌肠治疗是安全的,在进行5-ASA或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粪菌移植治疗可以明显增强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粪菌移植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