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英君 郝晶 +3 位作者 黄雪梅 闫蕾 丁荣华 李京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635-3637,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效果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效果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HBV-DNA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HBsAg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0和42.86%,观察组患者的HBsAg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9.38%和91.67%,观察组患者的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对患者均起到了治疗的作用,联合治疗比单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更好、更快提高患者HBeAg和HBsAg的阴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阿德福韦酯 联合治疗 拉米夫定 耐药 乙型肝炎 临床
原文传递
丹芪五苓散联合安珐特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英君 李京涛 常占杰 《陕西中医》 2009年第9期1120-1122,共3页
目的:观察丹芪五苓散联合安珐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例均按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丹芪五苓散(生黄芪、白术、丹参、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等)和安珐特,观察... 目的:观察丹芪五苓散联合安珐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例均按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丹芪五苓散(生黄芪、白术、丹参、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等)和安珐特,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腹水消退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可显著降低血清生化指标ALT、AST、TBIL,以及提高血清ALB,降低血清纤维化指标HA、CⅣ、PCⅢ。结论:丹芪五苓散联合安珐特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并发症 腹水/中西医结合疗法 利水渗湿剂/治疗应用
下载PDF
92例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郭英君 李京涛 常占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住院的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9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中药致肝损伤患者的基础疾病涉及心血管(20.7%)、消化(18.5%)、皮肤病(14.1%)等;所用中药及其... 目的探讨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住院的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9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中药致肝损伤患者的基础疾病涉及心血管(20.7%)、消化(18.5%)、皮肤病(14.1%)等;所用中药及其制剂中大多含有川楝子、防已、苍术、小柴胡汤、消银片、壮骨关节丸、排毒养颜胶囊和肠清茶等;肝细胞型52例(56.5%),瘀胆型19例(20.7%),混合型21例(22.8%)。轻度肝损害34例(37.0%),中度肝损害53例(57.6%),重度肝损害5例(5.4%);90.2%治愈好转,病死率为9.8%。结论临床医师应充分重视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药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柔木丹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郭英君 常占杰 +1 位作者 李京涛 李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9-540,共2页
目的:观察柔木丹颗粒治疗气虚血瘀瘀毒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气虚血瘀瘀毒型慢性乙型肝炎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柔木丹颗粒冲服,对照组(38例)予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 目的:观察柔木丹颗粒治疗气虚血瘀瘀毒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气虚血瘀瘀毒型慢性乙型肝炎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柔木丹颗粒冲服,对照组(38例)予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乏力、腹胀、食欲不振、面色晦暗等症状、体征的改善较为明显;肝功能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可显著降低血清ALT、AST、TBIL;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A、LN、PCⅢ、CⅣ均显著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柔木丹颗粒 复方鳖甲软肝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郭英君 常占杰 +1 位作者 李京涛 李彧 《肝脏》 2008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拉米夫定治疗 疗效观察 临床 肝硬化患者 安全性 对照组
下载PDF
医院感染管理执行倡导慎独精神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秀梅 余淑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082-5083,共2页
目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积极的作用,提升医院感染管理绩效。方法通过倡导、强化、培训、感染管理路径规程推广应用,将慎独精神融入临床医疗活动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培养员工养成践行精益工作的习惯,形成... 目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积极的作用,提升医院感染管理绩效。方法通过倡导、强化、培训、感染管理路径规程推广应用,将慎独精神融入临床医疗活动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培养员工养成践行精益工作的习惯,形成制度、规范和标准,自觉遵照执行。结果将医院感染管理执行文化建设、慎独精神融入合作团队的愿景中,使团队成员加深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重要性的认知度,发挥好每一名医务人员主动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性。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多学科及医院工作的各个层面,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的体系,各个主体之间互为关联;倡导慎独精神融入医疗活动的每一流程细节中,强化系统之间沟通配合,执行到位,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管理执行 倡导实质 慎独精神
原文传递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英君 杨妍 +2 位作者 黄雪梅 郭英 闫蕾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葡萄糖/氯化钾+胰岛素,静脉输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肝、退黄治疗,维生素B族、消化酶...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葡萄糖/氯化钾+胰岛素,静脉输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肝、退黄治疗,维生素B族、消化酶补充。对照组50例恩替卡韦,0.5mg/次,1次/d。治疗组50例扶正化瘀胶囊,1.5g/次,3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8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脾厚、脾长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HA、LN、PⅢNP、ⅣC、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常规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B超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肝纤维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扶正化瘀胶囊 恩替卡韦 白细胞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脾厚 脾长径 门静脉内径 脾静脉内径 HA LN PⅢNP ⅣC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郭英君 黄雪梅 +2 位作者 杨妍 郭英 闫蕾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0期32-32,34,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恩替卡韦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针对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收治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通过恩替卡韦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实施治疗,对照组通过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 目的:分析研究恩替卡韦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针对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收治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通过恩替卡韦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实施治疗,对照组通过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7.5%,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通过恩替卡韦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门冬氨酸鸟氨酸 乙肝肝硬化 肝性脑病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淑霞 郑丽华 +4 位作者 许婷 马龙 马亮 汪小英 王志翔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53-554,共2页
目的对脑梗死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防控对策。方法对1 351例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351例脑梗死患者中有6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03%;感染为89例次,感染例次率为6.59%;42例MDRB感... 目的对脑梗死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防控对策。方法对1 351例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351例脑梗死患者中有6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03%;感染为89例次,感染例次率为6.59%;42例MDRB感染部位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下呼吸道、泌尿系统及血液系统,分别为35.29%、29.41%、8.82%;68例MDRB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培养出MDRB 82株,以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为最多;MDRB感染患者与年龄>70岁及住院时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较高,多呈现多重耐药性;对MDRB感染患者应加强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干预,以减少MDRB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PD-1和PD-L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玉喜 闫树英 +2 位作者 王惠成 胡燕梅 李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991-993,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面PD-1、PD-L1的影响及其与血清HBV-DNA载量、谷丙转氨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CHB患者40例,其中2×ULN≤ALT<5×ULN 20例(A组),ALT≥5×ULN 20例(B...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面PD-1、PD-L1的影响及其与血清HBV-DNA载量、谷丙转氨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CHB患者40例,其中2×ULN≤ALT<5×ULN 20例(A组),ALT≥5×ULN 20例(B组),健康献血者20例(C组)。A组、B组均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抗病毒治疗,疗程为24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患者PBMCs表面PD-1及其配体PDL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同时检测血清ALT。结果 A组、B组2组患者PBMCs表面PD-1、PD-L1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PBMCs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4周时,A组、B组2组患者PBMCs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较A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PBMCs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仍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A组、B组2组患者血清HBV-DNA、ALT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2组患者治疗后比较,HBV-DNA及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不但能抑制HBV-DNA合成,还可以降低CHB患者PBMCs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且在肝脏炎症损伤重的CHB患者中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抗病毒治疗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恩替卡韦
下载PDF
术前饮食干预对减轻肝癌栓塞化疗术中不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婷 葛红 +1 位作者 张红娟 王秀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术前饮食干预减轻肝癌栓塞化疗术中的不良反应,为规范肝癌微创手术前的饮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40例纳入标准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1餐禁食、禁饮,观察组1分别于术... 目的探讨通过术前饮食干预减轻肝癌栓塞化疗术中的不良反应,为规范肝癌微创手术前的饮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40例纳入标准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1餐禁食、禁饮,观察组1分别于术前4 h、2 h口服补液盐250 m L;观察组2分别于术前4 h、2 h进食普通流质饮食250 m L,观察3组患者术中低血压、低血糖、心悸及消化道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恶心、呕吐现象明显减少,术中低血压、低血糖和心悸现象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不同时间段分次少量进口服补液盐或普通流质饮食对在局麻下经皮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中的不良反应有预防和减轻作用,能使患者术中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栓塞化疗 术中不良反应 饮食干预
下载PDF
常占杰主任医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英君 李京涛 《陕西中医》 2009年第11期1507-1507,1540,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主任医师 常占杰 治疗 临床经验 肝病 诊治
下载PDF
重型肝炎138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英君 李京涛 常占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92-293,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重型肝炎诊断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38例重型肝炎患者资料,按重型肝炎内科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监测AFP、PTA、肝功能、B超等。结果:重型肝炎的分型与AFP分布有关,以慢重肝组最为明显;血清AFP水...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重型肝炎诊断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38例重型肝炎患者资料,按重型肝炎内科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监测AFP、PTA、肝功能、B超等。结果:重型肝炎的分型与AFP分布有关,以慢重肝组最为明显;血清AFP水平与重肝预后明显相关,并且AFP升高的程度与重肝的预后也明显相关。结论:检测血清AFP水平可辅助诊断重型肝炎并用以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诊断 甲胎蛋白类/诊断应用 预后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阳 丁荣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66例HBVDNA阳性CHB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服用阿德福韦酯10 mg,六味五灵片1.5 g,每日3次;对照组33例,服用阿德福韦酯10 mg,分别观察服药第12、24、48周时肝肾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66例HBVDNA阳性CHB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服用阿德福韦酯10 mg,六味五灵片1.5 g,每日3次;对照组33例,服用阿德福韦酯10 mg,分别观察服药第12、24、48周时肝肾功能、血清HBeAg及HBV DNA水平。结果治疗48周后,2组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89.3%与69.8%,P<0.05);治疗结束后2组HBV-DNA阴转率较治疗前升高,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在ALT复常及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六味五灵片联合阿德福韦酯在协同抗病毒及降低转氨酶保护肝细胞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六味五灵片 阿德福韦酯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LAP指数、VAI指数、血脂与肾功能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燕梅 丁荣华 +2 位作者 郭英 闫蕾 孙燕燕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脂、脂质蓄积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NAFLD体检患者1 066例,检测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胆固醇(TC)、甘油三...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脂、脂质蓄积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NAFLD体检患者1 066例,检测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微量白蛋白,计算BMI、e GFR、LAP、VAI。结果单纯高甘油三酯组UA高于血脂正常对照组、单纯高胆固醇组(P<0.05);单纯高胆固醇组BUN高于血脂正常对照组、单纯高甘油三酯组(P<0.05)。VAI指数与UA、β2-MG、尿微量白蛋白、RBP呈正相关性(P<0.05),与e GFR负相关性(P<0.05)。LAP指数与UP、β2-MG、尿微量白蛋白、RBP呈正相关性(P<0.05),与e GFR无相关性(P>0.05)。RBP与UA、β2-MG、尿微量白蛋白均呈正相关性(P<0.05),与e GFR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NAFLD患者可联合血脂、RBP、LAP指数及VAI指数早期发现和评估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LAP指数 VAI指数
下载PDF
胰腺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余淑霞 郑丽华 +10 位作者 索继江 许婷 马亮 王志翔 杜明梅 贾宁 高岩 任世旺 刘伯伟 谢丽君 刘运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383例胰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2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6.79%;感染34例次数,感染例次率为8.88%。感染部位以血液系... 目的研究胰腺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383例胰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2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6.79%;感染34例次数,感染例次率为8.88%。感染部位以血液系统为主(38.10%),检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0.0%,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各占16.67%;基础疾病、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中心静脉插管天数及导尿管插管使用天数是胰腺癌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胰腺癌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较高,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血清甲胎蛋白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安晓刚 马玉 +2 位作者 马娟 郭巧英 李冠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HCC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感染疾病科、普外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首次确诊的98例HCC患者为观察组(HCC组),... 目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HCC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感染疾病科、普外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首次确诊的98例HCC患者为观察组(HCC组),依据巴塞罗那肝癌分期标准,98例HCC患者中,A期25例,B期30例,C期26例,D期17例。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清AFP、MIF水平。结果 HCC组患者血清AFP、MI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同分期HCC患者血清MIF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升高(F=15.716,P<0.05),各期血清AF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血清AFP、MIF水平均升高;MIF随肿瘤病情进展呈渐进性升高趋势,其可能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与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下载PDF
血清细胞角蛋白19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安晓刚 马万龙 +2 位作者 马玉 郭巧英 李冠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检测血清细胞角蛋白19(CK19)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HCC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已确诊的乙肝相关性HCC患者92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另收集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 目的检测血清细胞角蛋白19(CK19)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HCC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已确诊的乙肝相关性HCC患者92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另收集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入组者的晨起空腹血清CK19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CC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FP、CK19水平均增高(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AFP、CK1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HCC组血清AFP、CK19水平均升高(P<0.05)。以AFP<8ng·m L-1为界值,92例HCC组分为AFP阴性38例,AFP阳性54例,两组血清CK19水平进行比较,AFP阴性组血清CK1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0,P>0.05)。HCC组AFP阳性、AFP阴性患者血清CK19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F=6.147,P<0.05),并且HCC组AFP阴性、阳性患者血清CK19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P均<0.05)。结论 CK19可一定程度的应用于肝硬化基础癌变的早期甄别、及早确诊,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细胞角蛋白19
下载PDF
76例皮肤炭疽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及疗效分析
19
作者 雒夏 蒋彩虹 +2 位作者 许变霞 丁向春 马丽娜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皮肤炭疽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宁夏3所地市级医院确诊的76例皮肤炭疽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分为病程≥7 d组(n=54)和病程<7 d组(n=22),通过χ^(2... 目的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皮肤炭疽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宁夏3所地市级医院确诊的76例皮肤炭疽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分为病程≥7 d组(n=54)和病程<7 d组(n=22),通过χ^(2)检验等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效果(激素的使用效果以及抗生素的选择)。结果76例皮肤炭疽患者中男性占81.6%(62/76)、女性占18.4%(14/76)。组间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P=0.017)。76例患者中,73例(96.1%)达到临床治愈。在体温、局部疼痛、瘙痒、水肿、发病部位等临床特征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血常规、肝功、超敏C反应蛋白、分泌物培养、PCR等实验室检查方面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是否使用激素间患者水肿消退时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1,P=0.002)。使用激素时,不同抗生素治疗方案间患者病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3,P=0.143);未使用激素时,不同抗生素治疗方案间患者病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6,P<0.001)。结论2017-2022年宁夏皮肤炭疽患者主体为男性;使用激素治疗可影响患者水肿持续时间;对于未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可影响患者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炭疽 临床表型 治疗方案
原文传递
血清甲胎蛋白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安晓刚 张旭 +2 位作者 马玉 郭巧英 李冠龙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900-901,共2页
目的探讨测定甲胎蛋白对乙型肝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按照3个月预后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42例),观察甲胎蛋白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 目的探讨测定甲胎蛋白对乙型肝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按照3个月预后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42例),观察甲胎蛋白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然后将存活组58例患者再按照入院1周内测得的AFP值,分为A组(AFP<20 ng/m L)、B组(AFP 20ng/m L)、C组(AFP 200 ng/m L)3个亚组,观察甲胎蛋白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甲胎蛋白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A组、B组、C组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胎蛋白升高与否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AFP升高越明显,提示患者预后及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乙型盱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