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贾因棠 黄彤 +2 位作者 刘宝芳 宋红波 武俊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02-307,共6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及前C(Pre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并且分析其发生频率、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 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Pre-C区基因的变...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及前C(Pre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并且分析其发生频率、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 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Pre-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13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中,BCP区nt1762/nt1764发生双突变者75例(57.69%),Pre-C区nt1896发生突变者20例(15.38%),并且这两种突变在重型肝炎组(75.00%)及肝硬化组(72.22%)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52.56%);此外,在BCP区及Pre-C/C区还发现了一些突变频率较高的其他突变位点(如nt1753,nt1766,nt1846,nt1899,nt1915),其中nt1753突变仅发生于有nt1762/1764双突变的患者,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BCP区有4处核苷酸突变共存者10例,其中重型肝炎组(12.50%)及肝硬化组(13.88%)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5.12%)。结论HBV BCP区nt1762/nt1764双突变和Pre-C区nt1896突变与肝炎的活动、重型化及肝硬化的发生有关;BCP区其他位点的突变共存对肝炎病情的进展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突变:基本核心启动子:前C区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玲丽 郝玉娟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9期696-697,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一般生活问卷调查、生活质量应对量表,对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50%的调查者的生活质量处在中、低水平.生活质量不仅与患者的自身状况有关(病程、经济状况)还与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一般生活问卷调查、生活质量应对量表,对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50%的调查者的生活质量处在中、低水平.生活质量不仅与患者的自身状况有关(病程、经济状况)还与患者心理调适及家庭社会力量密不可分.结论: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进行心理指导,利用家庭、社会力量并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帮助病人生理、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和适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生活质量 调查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蚕豆叶尖细胞及人淋巴细胞微核率对超声波诊断仪的监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宗 刘永锠 董志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用蚕豆叶尖细胞微核率(MNR)及人淋巴细胞(MNR)对比观察超声波诊断工作人员与仪器的关系,本实验结果表明,从事本工作5年即已有很显著的MNR改变,时间愈长MNR愈高。用蚕豆叶尖细胞之MNR检测工作环境,距探头60c... 用蚕豆叶尖细胞微核率(MNR)及人淋巴细胞(MNR)对比观察超声波诊断工作人员与仪器的关系,本实验结果表明,从事本工作5年即已有很显著的MNR改变,时间愈长MNR愈高。用蚕豆叶尖细胞之MNR检测工作环境,距探头60cm为直径的范围内皆能引起MNR的显著性改变,8h较4h更为严重,此范围正是工作人员及患者躯干所在的位置,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叶尖细胞 人淋巴细胞 微核率 超声波诊断仪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红 王建红 +2 位作者 郝彦琴 赵龙凤 韩德五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0-632,共3页
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是体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可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D(TGFD)等抑制性细胞因子,能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发挥效应。近年国内外研究报道,HBV感染慢性化与体内... 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是体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可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D(TGFD)等抑制性细胞因子,能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发挥效应。近年国内外研究报道,HBV感染慢性化与体内存在的Treg细胞异常有关,进而导致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低下,病毒难以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调节性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城市家鼠型出血热临床及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纯 刘存声 刘文昭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100-102,99,共4页
1983年太原市首次暴发家鼠型出血热(EHF)600余例.现将我院经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AT)检测确诊的105例临床及免疫功能特点报告如下.
关键词 城市 家鼠型出血热 临床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功能研究 功能特点 太原市 检测 报告
原文传递
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分析及药敏试验调查
6
作者 王国华 刘中洁 《山西预防医学》 1998年第4期314-315,共2页
关键词 感染性 腹泻 病原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细菌检验室间质控二年总结
7
作者 王国华 韩文 《山西预防医学》 1999年第4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检验室 质量控制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苦参碱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8
作者 李文华 胡慧香 范晓琴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13,共2页
目的 :观察苦参碱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苦参碱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60例 ,与α一干扰素 (IFN -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 2例比较。结果 :苦参碱 ,乙肝疫苗组丙氨酸转移酶复常率 81 7% ,胆红素复常率 7... 目的 :观察苦参碱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苦参碱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60例 ,与α一干扰素 (IFN -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 2例比较。结果 :苦参碱 ,乙肝疫苗组丙氨酸转移酶复常率 81 7% ,胆红素复常率 73 3 % ,IFN -α组分别为 75 %和 78 1% (P >0 0 5 )。苦参碱 ,乙肝疫苗组HBe -Ag转阴率 5 1 7% ,HBVDNA转阳率 3 8 8% ,IFN -α组分别为 3 4 4%和 3 7 5 % (P值分别小于 0 0 5和大于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乙肝疫苗 Α-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用荧光定量法对28例血清标本HBsAg与抗—HBc阳性者的结果分析及荧光定量的认识
9
作者 庞丽君 闫震 《实用医技杂志》 2001年第11期838-839,共2页
对门诊病人进行筛选,保存28份HBsAg阳性、抗-HBc阳性、肝功能正常的血清标本进行荧光定量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荧光定量法 血清标本 HBSAG 抗HBc阳性者
下载PDF
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研究
10
作者 白钢钻 宁美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6期440-441,共2页
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研究太原市传染病院(030012)白钢钻宁美英我国人群中HBsAg阳性率高达14%以上,而HBsAg阳性携带者中约1/3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因此有关HBV(乙型肝炎病毒)围产期母婴传播问题是... 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研究太原市传染病院(030012)白钢钻宁美英我国人群中HBsAg阳性率高达14%以上,而HBsAg阳性携带者中约1/3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因此有关HBV(乙型肝炎病毒)围产期母婴传播问题是目前妇产科、儿科及传染科共同关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围产期 母婴传播
下载PDF
阿昔洛韦与可搏利联合治疗急性乙肝初步报告
11
作者 李文华 周莉 《山西预防医学》 1997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急性 阿昔洛布 可搏利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优化治疗后的病毒学应答率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陈新月 尚佳 +17 位作者 杨瑞锋 谢青 高志良 徐小元 窦晓光 龚国忠 陈国凤 李军 陈红 张大志 冯亦农 牛俊奇 侯金林 尤红 乌云 赵培利 饶慧瑛 魏来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2-417,共6页
目的 通过前瞻性、开放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利用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对疗效的预测作用,建立适合我国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RHC)初治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案. 方法 通过18个临床中心纳入438例患者资料,先统一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 目的 通过前瞻性、开放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利用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对疗效的预测作用,建立适合我国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RHC)初治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案. 方法 通过18个临床中心纳入438例患者资料,先统一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2周,然后根据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情况分组,获得cEVR的患者进A组继续进行标准治疗至48周;未获得cEVR的患者进入B组:随机进入B1组(继续治疗至72周)和B2组(继续治疗至96周).随访24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治疗中和随访中的HCV RNA水平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用CMH检验或Fisher检验分析各组病毒学应答率的比较. 结果 总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为85.1%.其中91.0%的患者获得cEVR进入A组,A组SVR率高达90.8%.B1、B2组间SV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4%比25.0%,P>0.05).感染基因1型HCV患者的SVR率为83.3%.感染IL28B CC型患者的SVR率为89.8%.本研究中快速病毒学应答(RVR)、cEVR和延迟病毒学应答(DVR)对SVR的阳性预测率分别为93.4%、90.8%和77.8%;RVR、EVR和DVR对SVR的阴性预测率分别为28%、93.3%和100%.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9%,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9%. 结论 中国RHC初治患者中绝大部分(91.0%)可获得cEVR,而通过cEVR分组对RHC初治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很好,这一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利巴韦林 初治患者
原文传递
HLA-DR抗原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王素萍 孔宪毅 +4 位作者 薛淑莲 魏俊妮 冯丽萍 白钢钻 马建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72-774,共3页
目的 了解人类白细胞抗原 -DR(HLA -DR)抗原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 ,探索HBV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性。方法 以 1 997年 2月~ 1 998年 8月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发生及未发生HBV宫内感染的新... 目的 了解人类白细胞抗原 -DR(HLA -DR)抗原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 ,探索HBV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性。方法 以 1 997年 2月~ 1 998年 8月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发生及未发生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各 2 0例 ,采用序列特异引物PCR(PCR -sequencelspecificprimer,PCR -SSP)技术扩增HLA -DR基因区 1 8对等位基因 ,判定HLA -DR抗原的型别。计算HLA -DR抗原各型别出现频率并分析其在 2组间的差别。结果 DR3、DR51在宫内感染组的频率较高 ,分别为 45 % ,40 % ,在非宫内感染组分别为 2 0 % ,1 5 % ,OR值分别为 3 .2 7(0 .67~ 1 7.0 8)、3 .78(0 .69~ 2 3 .0 2 ) ,P分别为 0 .1 8,0 .1 6。DR53在非宫内感染组的频率较高 ,为 60 % ,在宫内感染组为 35 % ,OR值为 0 .36(0 .0 8~ 1 .54)P为 0 .2 0 ,均未达显著性差异。结论 DR3、DR51有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易感型 ,DR53有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磊 桂希恩 +8 位作者 汪波 贺兴玲 张玲 朱凤仪 李莉 叶萍 黎逢良 周云 刘小英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孕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方法2008-2012年,通过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山西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孕产妇进行HBs Ag筛查;对上述地区部分医院入院分娩... 目的探讨孕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方法2008-2012年,通过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山西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孕产妇进行HBs Ag筛查;对上述地区部分医院入院分娩的HBs Ag阳性母亲及8-12个月龄婴儿进行随访观察,所有标本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部分标本检测HBV DNA。结果筛查孕妇82214例,HBs Ag阳性4924例,阳性率6.0%。随访HBs Ag阳性母亲及8-12个月龄婴儿1371对,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3.1%(42/1371),HBs Ag及HBe Ag双阳性母亲婴儿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8.2%。免疫阻断失败的婴儿其母亲均为HBe Ag阳性且HBV DNA≥6 log10copies/m L。HBe Ag阳性母亲孕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HBIG)及未注射HBIG组,其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vs.8.1%,P=0.807)。结论多中心调查显示目前孕产妇HBs Ag阳性率6.0%,HBV母婴阻断失败率3.1%。HBs Ag及HBe Ag双阳性且HBV DNA≥6 log10 copies/m L的孕妇应为母婴阻断的重点人群。孕妇孕期注射HBIG不能提高HBV母婴阻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孕产妇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母婴传播 免疫阻断
原文传递
胎盘组织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德忠 闫永平 +5 位作者 王素萍 刘蓬勃 白钢钻 王歆 史梦远 王雪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胎盘组织 宫内传播 作用机制 垂直传播
原文传递
以中医正邪理论指导治疗乙型肝炎 被引量:19
16
作者 蒋森 蒋芳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39-440,共2页
乙型肝炎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而致的一种传染病。因本病具有“皆相染易”的特点,故中医认为其病因是一种疫毒之邪。在本病过程中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力升高,是正气抗邪,正邪相搏的结果;HBeAg、HBV—DNA阳性是正不胜邪的表现。... 乙型肝炎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而致的一种传染病。因本病具有“皆相染易”的特点,故中医认为其病因是一种疫毒之邪。在本病过程中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力升高,是正气抗邪,正邪相搏的结果;HBeAg、HBV—DNA阳性是正不胜邪的表现。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识正邪消长之势,正确运用补泻之法,可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这一思路和方法介绍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正邪理论
下载PDF
HBV-DNA乙型病毒性肝炎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邓良准 李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HBV-DNA,荧光定量,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前S1抗原(PreS1)与HBV血清标志物(HBV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份HBsAg阳性样本进行HBV-DNA,PreS1,HBVm检测。结果在HBV-DNA荧光定量阳性... 目的探讨HBV-DNA,荧光定量,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前S1抗原(PreS1)与HBV血清标志物(HBV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份HBsAg阳性样本进行HBV-DNA,PreS1,HBVm检测。结果在HBV-DNA荧光定量阳性的158份血清样本中(病毒载量>103拷贝/mL)PreS1抗原阳性率达到81.6%(129/158),并且血浆中HBV-DNA的含量水平与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HBsAg阴性109份,HBV-DNA荧光定量阳性率为64.2%;PreS1抗原阳性率为48.6%。急性肝炎中HBV-DNA及PreS1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6%和92%,在轻度慢乙肝中,HBV-DNA及PreS1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3%和70.0%。在此两类HBV-DNA与PreS1的阳性检出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中重度慢性乙肝及肝炎肝硬化标本中HBV-DN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PreS1(P=0.01)。结论 PreS1可作为HBV-DNA荧光定量的有益补充用来判断病毒复制情况,对乙型肝炎诊断、疗效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DNA 前S1抗原 HBV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31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顾伟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6期547-548,共2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降温止痉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好转...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降温止痉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6.8%和70.6%,死亡率分别为3.2%和2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后疗效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乙型脑炎 流行性 降温止痉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HBV宫内传播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淑珍 王素萍 +1 位作者 双杰玉 冯丽萍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0-661,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HBV宫内传播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170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172例新生儿外周血,巢式PCR检测血清HBV DNA,PCR-RFLP技术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鉴定HBV基因型。结果:太原地区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携带乙型肝...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HBV宫内传播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170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172例新生儿外周血,巢式PCR检测血清HBV DNA,PCR-RFLP技术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鉴定HBV基因型。结果:太原地区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有B、C、D 3种基因型,以C型为优势基因型。HBV C型与B型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56.45%、50.00%(χ2=0.092,P=0.761),两组孕妇的HBV宫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发生宫内感染的新生儿HBV基因型均与其母亲一致。结论:孕妇感染HBV C型与B型其新生儿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几率相当。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过程中,HBV基因型可能不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型 疾病传播 垂直
下载PDF
术中低体温干预措施新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彩虹 王俊美 《全科护理》 2015年第12期1070-1072,共3页
为提升医护人员对低体温干预的意识,全面了解术中低体温的干预措施,对术中低体温的不良反应和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指导临床应用。
关键词 手术 低体温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