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抵抗权:欧洲封建主义的历史遗产 被引量:15
1
作者 侯建新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58-159,共12页
西罗马帝国覆灭后,欧洲公共权力分散,面对内外安全威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产生了一种自下而上的、以个人关系为纽带的军事防御体系,即欧洲封建制度(Feudalism)。该统治方式的特点在于,其基本关系不是国王与臣民,而是领主与附庸。... 西罗马帝国覆灭后,欧洲公共权力分散,面对内外安全威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产生了一种自下而上的、以个人关系为纽带的军事防御体系,即欧洲封建制度(Feudalism)。该统治方式的特点在于,其基本关系不是国王与臣民,而是领主与附庸。领主与附庸双方都有可以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均受封建法保护。附庸的权利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其逻辑的演绎势必产生维护权利的主张,此即欧洲著名"抵抗权"的起点,从而孕育着欧洲封建制最深刻的内在矛盾。西欧中世纪的阶级斗争或等级斗争,不仅诉诸暴力,也诉诸法庭,"谈判"与"妥协"成为解决社会冲突的重要选项。从这种解决社会冲突的方式中,西欧封建主义获得了其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大宪章"的斗争模式反复出现,使欧洲社会不断调整和更新,而且反复小、社会发展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封建制 领主附庸关系抵抗权 历史遗产
原文传递
阿马尔那时代近东外交体系的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袁指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阿马尔那体系立足于古代西亚两千多年外交实践的土壤,对后阿马尔那时代的近东外交产生了影响,这是古代西亚外交史的承前启后的阶段。礼物贸易是这个体系运作的核心支柱,这与近东文明中心区资源短缺分不开的。这个体系维持了两个半世纪... 阿马尔那体系立足于古代西亚两千多年外交实践的土壤,对后阿马尔那时代的近东外交产生了影响,这是古代西亚外交史的承前启后的阶段。礼物贸易是这个体系运作的核心支柱,这与近东文明中心区资源短缺分不开的。这个体系维持了两个半世纪的和平,政治格局的转换也不能改变体系的和平特质,这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各国行动半径的长短有着直接关系。这个体系的参与者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外交中各国主动寻求文化的调适,从而赋予这个体系多元交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马尔那时代 近东 外交体系
下载PDF
工业化早期英国西部毛纺业的兴衰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景华 范英军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5,157,共12页
英格兰西部诸郡是14至16世纪英国毛纺业的主要生产中心,是英国出口的宽幅优质呢绒的主要产地。西部毛纺业主要是乡村毛纺业。在西部毛纺业中,还较早出现了包买商制度和集中手工工场这些新的生产组织。然而,这个英国"原工业化"... 英格兰西部诸郡是14至16世纪英国毛纺业的主要生产中心,是英国出口的宽幅优质呢绒的主要产地。西部毛纺业主要是乡村毛纺业。在西部毛纺业中,还较早出现了包买商制度和集中手工工场这些新的生产组织。然而,这个英国"原工业化"的先锋在迈向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却失败了。由于羊毛供应不足和羊毛质量变差,以及东部地区新呢绒工业的竞争,西部毛纺业从17世纪后期开始走向衰落。它没有引导西部继续向工业化挺进,也未能根据形势变化而转变发展方向、找到新的经济生长点。这个中世纪晚期英格兰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从18世纪起却成为英格兰最不富裕的地区之一。英国西部毛纺业的跌宕命运,值得我们对"原工业化"论题作多向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西部诸郡 毛纺业 原工业化
原文传递
农业、人口与市场——再论波士坦的“新人口论” 被引量:5
4
作者 谢丰斋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7,157-158,共13页
波士坦的"新人口论"是西方经济史领域研究中世纪经济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遭受过很多批评。批评者认为,它对同时期整个欧洲经济没有普遍的说服力,但是并没有指出其不足的原因所在。本文认为,如果将"... 波士坦的"新人口论"是西方经济史领域研究中世纪经济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遭受过很多批评。批评者认为,它对同时期整个欧洲经济没有普遍的说服力,但是并没有指出其不足的原因所在。本文认为,如果将"新人口论"拿来检验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检验中国清朝"康乾"时期的人地关系时,就会发现"新人口论"将面临崩溃的危险。人口因素的确是前近代社会经济发生长时段波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因素也同样重要。中西方传统社会因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市场机制也不一样。中国主要以"自然生成"的市场为主;西欧则以"法权驱动"的市场占多数,这样的市场会造成市场权的竞争。正是市场权的竞争加剧了人口变化的力度,否则,单纯的人口数量不足以造成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如果将人口因素与市场因素合到一起,那么,"新人口论"就更有说服力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人口论” 西欧 中国 市场机制 传统社会结构
原文传递
西方古典文献中的三种“斯基泰人”概念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雪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34-43,共10页
在角田文卫所归纳的"匈奴"概念启发下,本文检视西方古典文献中相关"斯基泰人"之用例,指出西方古典作家笔下有三种斯基泰人概念。一是将之视为游牧民族,涵括整个上古欧亚草原的游牧人群,这是绝大多数西方古典作家的... 在角田文卫所归纳的"匈奴"概念启发下,本文检视西方古典文献中相关"斯基泰人"之用例,指出西方古典作家笔下有三种斯基泰人概念。一是将之视为游牧民族,涵括整个上古欧亚草原的游牧人群,这是绝大多数西方古典作家的看法。而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我们发现斯基泰人有另外两种概念,既可以指王族斯基泰人这个血缘部落,又可以指以王族斯基泰人为首构成的政治体。这三种概念互有联系,但因内涵不同,在各自语境中的所指具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基泰人 欧亚草原 王族斯基泰人 斯基提亚
下载PDF
中西方的经济差距何时拉开?--谈安格斯·麦迪森的“千年统计” 被引量:4
6
作者 谢丰斋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8,158-159,共9页
中西方的经济差距到底何时拉开?是工业革命时期呢,还是15、世纪的转16型时期?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世纪之交,英国统计史专家安格斯·麦迪森出版了关于世界经济的"千年统计"。其中,人口、GDP和人均GDP是有关中国、西欧经... 中西方的经济差距到底何时拉开?是工业革命时期呢,还是15、世纪的转16型时期?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世纪之交,英国统计史专家安格斯·麦迪森出版了关于世界经济的"千年统计"。其中,人口、GDP和人均GDP是有关中国、西欧经济发展水平的最直观的数字。比较结果令人震惊,中西方的差距早在公元1300年前后就已经拉开。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麦氏的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距 中国 西欧 安格斯·麦迪森 千年统计
原文传递
阿马尔那时代近东大国的礼物交换 被引量:3
7
作者 袁指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0-95,共6页
在阿马尔那时代,近东大国确立起了以礼物交换为核心的外交体系。近东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均、大国势力范围的边界、宫廷控制社会财富,造就了大国间繁盛的礼物交换。礼物交换本质上是披着礼物外衣的商品贸易。在礼物交换中,近东大国采取了... 在阿马尔那时代,近东大国确立起了以礼物交换为核心的外交体系。近东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均、大国势力范围的边界、宫廷控制社会财富,造就了大国间繁盛的礼物交换。礼物交换本质上是披着礼物外衣的商品贸易。在礼物交换中,近东大国采取了拖欠策略,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礼物交换博弈中,拖欠只是大国间的小摩擦,不会动摇阿马尔那时代礼物交换体系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马尔那时代 近东 大国 礼物交换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现代化视角下的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学智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2年第4期5-10,共6页
从现代化的视角考察,辛亥革命与此前的戊戌变法、立宪运动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是自戊戌变法开始的近代中国政治变革进程演进的结果。甲午战争之后,国人认识到进行制度变革的迫切,维新变法之呼声高涨,遂有1898年的维新变法之举。戊戌变... 从现代化的视角考察,辛亥革命与此前的戊戌变法、立宪运动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是自戊戌变法开始的近代中国政治变革进程演进的结果。甲午战争之后,国人认识到进行制度变革的迫切,维新变法之呼声高涨,遂有1898年的维新变法之举。戊戌变法虽遭守旧势力的镇压而失败,但经过庚子之变,清王朝已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于是"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相继上演。但清王朝对将会危及其统治特权的"预备立宪"敷衍、拖延。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自戊戌变法开始的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辛亥革命 政治变革进程
下载PDF
议会在英国最高权力的确立 被引量:1
9
作者 陆连超 侯建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17世纪的英国,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实际上,这是用一个机构取代个人来产生国家最高权力,并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风险控制的宪政政治。议会宪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不能专权;二是公众意见不被遮蔽。
关键词 英国 议会 宪政 制度化
下载PDF
社会捐赠与英国近代早期教师生活状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晗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6期50-53,共4页
中世纪以来,慈善捐赠在英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捐赠一般都有明确的指向,其中对学校和教师的捐赠直接影响了教师的生活待遇。本文拟对社会捐赠与教师生活状况加以考察。
关键词 英国 近代 社会捐赠 教师待遇
原文传递
英国中世纪以来大学教师收入来源浅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晗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4年第11期57-63,共7页
中世纪大学是名师和学者群聚的地方。大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大学的兴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普通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教职收入、市政薪金、各界捐赠、学生缴纳费用、学院自筹、兼职收入、特权收入... 中世纪大学是名师和学者群聚的地方。大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大学的兴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普通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教职收入、市政薪金、各界捐赠、学生缴纳费用、学院自筹、兼职收入、特权收入等。如果有机会承担某些学校职务,则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尽管如此,大学教师因职务、社会地位、教授课程等不同,收入来源和生活待遇方面呈现明显的差异。为全体教师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和精神自由,无疑是催生新思想的保障,也是留住人才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大学 教师收入 社会捐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